夜色沉得像浸透了墨,马蹄踏过青石板的声音渐行渐远。李震坐在书房案前,指尖摩挲着一份尚未批复的奏章,纸面微凉,字迹却滚烫——是苏婉亲笔所书,详述城南种痘受阻的情形。他盯着“百姓畏而不前”四字良久,眉心微蹙。
就在此时,门轴轻响。
一道身影低垂着头走了进来,端着一只漆盘,上面搁着一盏热茶。脚步极轻,落地无声,连衣角拂过门槛的窸窣都几乎听不见。
李震没有抬头。他正提笔在页脚批注:“令工部三日内造透明药罩十具,供接种时示众之用。”笔尖顿了顿,又添一句:“召李毅明日辰时入宫。”
那内侍将茶盏轻轻放在案侧,动作规整得近乎刻板。转身欲退时,袖口掠过灯影,有金属冷光一闪即没。
李震察觉异样,刚要开口,那人已猛然回身,左手自袖中抽出一柄短刃,刀身泛着幽蓝,显然是淬过毒。他一步跨上书案,膝盖压住奏章边缘,整个人如猎豹扑食般直扑而来。
李震反应极快,身体本能向右倾倒,椅子翻倒的同时左肩已被利刃划过。布帛撕裂声混着皮肉被割开的闷响,血瞬间涌出,顺着臂膀淌下,在地上滴成一小片暗红。
刺客落地未稳,立即拧身再进,刀锋横切,直取咽喉。
李震单手撑地,借力向后滑去,后背撞上殿柱,震得梁上积尘簌簌落下。他右手迅速探向靴筒,那里藏有一把薄匕,是早年行军时留下的习惯。指尖刚触到刀柄,刺客已欺近,刀尖挑起他领口,布料应声裂开,露出渗血的锁骨。
“王晏……派你来的?”李震喘息着问,声音压得很低。
刺客不答,只冷笑一声,手腕翻转,刀势再度压下。
李震猛踢脚边翻倒的案桌,木桌朝刺客腿根撞去。对方侧身闪避,动作依旧迅捷,但那一瞬的迟滞给了李震喘息之机。他终于抽出匕首,反手握紧,刀刃斜指前方。
两人对峙,呼吸声在空旷书房里格外清晰。
烛火跳了跳,映得墙上人影交错如搏斗的兽。
刺客忽然低声道:“你说新政为民,可曾想过,有些人宁死也不愿变?”
李震盯着他,“你不是宫人。”
“我不是。”对方坦然承认,“我只是一个替人偿债的刀。”
“谁的债?”
“一个被你们称为‘腐朽’的人。”他说完,忽然抬脚踹向烛台。铜座翻倒,火焰歪斜,整个房间顿时陷入半明半暗。
就在光影晃动的一刹那,刺客再次扑出。
李震挥匕格挡,两刃相击,发出短促刺耳的摩擦声。他左肩剧痛,手臂发麻,几乎握不住武器。对方左手使刀极为熟练,招式紧凑狠辣,每一击都奔要害而去,显然经过长期训练。
李震被迫步步后退,背脊再次抵住柱子。匕首被格开,刺客顺势前冲,刀尖直逼心口。
千钧一发之际,李震猛地低头,用额头狠狠撞向对方鼻梁。刺客闷哼一声,退了半步,脸上血流如注。李震趁机翻滚至墙边,伸手摸向柱旁机关——那是李瑶亲自设计的警铃拉索。
刺客见状,一脚踢飞身旁砚台,黑墨泼洒而出,正中拉索铜环。李震的手停在半空,指尖离机关仅寸许。
“别白费力气了。”刺客抹去脸上血污,举刀逼近,“这屋里的守卫,半个时辰内不会来。”
李震靠在柱边,呼吸粗重。他看着对方扭曲的脸,忽然道:“你杀得了我一个人,杀不尽千万个想活命的百姓。”
“我不在乎他们活不活。”刺客冷冷道,“我只在乎我的家人能不能安葬。”
话音未落,他再度跃起,刀光如电劈下。
李震举匕硬接,却被大力震得虎口崩裂,匕首脱手飞出,撞在墙上弹落在地。他踉跄后退,脚下踩到自己流出的血,险些滑倒。
刺客居高临下,刀尖缓缓抬起,对准咽喉。
“闭眼吧。”他说。
李震没有动,也没有闭眼。他的视线越过刺客肩膀,落在门口方向。
风从廊下吹进来,卷动门帘。
下一瞬,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踏碎寂静。
刺客神色一凛,猛然回头。
房门被猛地推开,火光涌入,照亮了门口站着的人——一身玄甲未卸,披风染尘,正是刚从北线巡防归来的李骁。
他站在门口,目光扫过满地狼藉,最后定格在父亲身上。看到那染血的官袍和拄柱颤抖的手臂,他眼神骤然收紧。
“拿下!”李骁厉喝,声如惊雷。
刺客瞳孔一缩,手中刀势未收,反而猛然转向李骁,作势要冲。
李骁拔剑出鞘,寒光乍现。
刺客却并未迎战,而是突然甩手,将短刀掷向李震面门,同时翻身跃起,一脚踹向头顶横梁悬挂的铜铃绳索。
铃声大作,整座行宫为之震动。
李骁挥剑击落飞刀,再看时,刺客已借烟尘掩护窜向窗边。他疾步追上,一剑刺出,只削下一片衣角。
刺客翻窗而出,身影消失在夜色中。
李骁收剑入鞘,快步走到李震身边,扶住他摇晃的身体。“父亲!伤在哪里?”
李震靠着柱子,脸色苍白,额上沁出冷汗,却仍咬牙道:“左肩……没事,还能走。”
李骁解下披风裹住他伤口,用力按压止血。“太医马上就到,撑住。”
李震摇头:“先……封锁行宫各门,不准任何人出入。查今晚所有当值内侍名册,尤其是送茶这一班。”
“已经派人去了。”李骁沉声道,“您放心,这事不会就这么算了。”
李震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目光如铁:“这不是一次行刺……这是王晏的最后一搏。”
话音刚落,外头传来纷乱脚步声,几名锦衣卫冲入殿内,为首的正是李毅。他一眼看见李震肩上的血迹,脸色骤变。
“刺客呢?”
“跑了。”李骁冷冷道,“但从他刚才说的话看,背后之人已经无所顾忌。”
李毅走到窗前,俯身查看窗棂上的刮痕。他伸手摸了摸地面,指尖沾到一点湿泥,皱眉道:“外面没下雨,这泥是从哪来的?”
李骁接过下属递来的灯笼,蹲下身细看。泥点呈灰褐色,夹杂着细小草屑,质地松软,像是从城郊荒地挖来的。
“他来之前,可能藏身野外。”
李毅站起身,望向李震:“您看清他的脸了吗?”
李震缓了口气:“瘦,左撇子,走路时右肩略低,像是旧伤未愈。说话带河东口音。”
李毅眼神微动,立刻对身旁属下下令:“调阅近三个月潜入案底,重点排查河东籍贯、惯用左手的江湖死士。另,彻查宫中所有新进内侍背景,尤其是今夜轮值者。”
“是!”
众人忙碌起来,太医匆匆赶到,开始为李震处理伤口。纱布一层层缠上肩胛,血仍不断渗出。
李骁站在一旁,握剑的手一直没有松开。
李毅走近,低声问:“要不要现在就动手?趁他还在等消息。”
李震沉默片刻,缓缓道:“不急。他既然敢动手,就不会收手。等他自己露出更多破绽。”
“可您已经受伤。”
“这点伤,还死不了。”李震抬眼看儿子,“倒是你,回来得正好。北线防务布置如何?”
“铁木真那边已有动静,但我留下三道伏兵,只要他敢南下,必让他折戟沉沙。”
李震点头:“很好。眼下内外皆危,我们不能乱了阵脚。”
李毅忽然插话:“那枚铜牌编号‘叁柒贰’,刚刚查实,是王晏私库去年销毁的一批旧物标记之一。当时共三百七十五件,其中三件流入民间,其余尽数熔毁。”
李震眼神一凝:“也就是说,这刺客身上带着他亲手经手的东西?”
“正是。”李毅声音低沉,“他在炫耀,也在挑衅。”
李骁冷笑:“那就让他知道,挑衅的代价是什么。”
三人对视一眼,无需多言,杀意已现。
李震缓缓站直身体,尽管每动一下都牵扯伤口,但他没有退缩。
“传令下去,明日早朝照常举行。”他说,“我要让所有人看到,我还活着。”
        就在此时,门轴轻响。
一道身影低垂着头走了进来,端着一只漆盘,上面搁着一盏热茶。脚步极轻,落地无声,连衣角拂过门槛的窸窣都几乎听不见。
李震没有抬头。他正提笔在页脚批注:“令工部三日内造透明药罩十具,供接种时示众之用。”笔尖顿了顿,又添一句:“召李毅明日辰时入宫。”
那内侍将茶盏轻轻放在案侧,动作规整得近乎刻板。转身欲退时,袖口掠过灯影,有金属冷光一闪即没。
李震察觉异样,刚要开口,那人已猛然回身,左手自袖中抽出一柄短刃,刀身泛着幽蓝,显然是淬过毒。他一步跨上书案,膝盖压住奏章边缘,整个人如猎豹扑食般直扑而来。
李震反应极快,身体本能向右倾倒,椅子翻倒的同时左肩已被利刃划过。布帛撕裂声混着皮肉被割开的闷响,血瞬间涌出,顺着臂膀淌下,在地上滴成一小片暗红。
刺客落地未稳,立即拧身再进,刀锋横切,直取咽喉。
李震单手撑地,借力向后滑去,后背撞上殿柱,震得梁上积尘簌簌落下。他右手迅速探向靴筒,那里藏有一把薄匕,是早年行军时留下的习惯。指尖刚触到刀柄,刺客已欺近,刀尖挑起他领口,布料应声裂开,露出渗血的锁骨。
“王晏……派你来的?”李震喘息着问,声音压得很低。
刺客不答,只冷笑一声,手腕翻转,刀势再度压下。
李震猛踢脚边翻倒的案桌,木桌朝刺客腿根撞去。对方侧身闪避,动作依旧迅捷,但那一瞬的迟滞给了李震喘息之机。他终于抽出匕首,反手握紧,刀刃斜指前方。
两人对峙,呼吸声在空旷书房里格外清晰。
烛火跳了跳,映得墙上人影交错如搏斗的兽。
刺客忽然低声道:“你说新政为民,可曾想过,有些人宁死也不愿变?”
李震盯着他,“你不是宫人。”
“我不是。”对方坦然承认,“我只是一个替人偿债的刀。”
“谁的债?”
“一个被你们称为‘腐朽’的人。”他说完,忽然抬脚踹向烛台。铜座翻倒,火焰歪斜,整个房间顿时陷入半明半暗。
就在光影晃动的一刹那,刺客再次扑出。
李震挥匕格挡,两刃相击,发出短促刺耳的摩擦声。他左肩剧痛,手臂发麻,几乎握不住武器。对方左手使刀极为熟练,招式紧凑狠辣,每一击都奔要害而去,显然经过长期训练。
李震被迫步步后退,背脊再次抵住柱子。匕首被格开,刺客顺势前冲,刀尖直逼心口。
千钧一发之际,李震猛地低头,用额头狠狠撞向对方鼻梁。刺客闷哼一声,退了半步,脸上血流如注。李震趁机翻滚至墙边,伸手摸向柱旁机关——那是李瑶亲自设计的警铃拉索。
刺客见状,一脚踢飞身旁砚台,黑墨泼洒而出,正中拉索铜环。李震的手停在半空,指尖离机关仅寸许。
“别白费力气了。”刺客抹去脸上血污,举刀逼近,“这屋里的守卫,半个时辰内不会来。”
李震靠在柱边,呼吸粗重。他看着对方扭曲的脸,忽然道:“你杀得了我一个人,杀不尽千万个想活命的百姓。”
“我不在乎他们活不活。”刺客冷冷道,“我只在乎我的家人能不能安葬。”
话音未落,他再度跃起,刀光如电劈下。
李震举匕硬接,却被大力震得虎口崩裂,匕首脱手飞出,撞在墙上弹落在地。他踉跄后退,脚下踩到自己流出的血,险些滑倒。
刺客居高临下,刀尖缓缓抬起,对准咽喉。
“闭眼吧。”他说。
李震没有动,也没有闭眼。他的视线越过刺客肩膀,落在门口方向。
风从廊下吹进来,卷动门帘。
下一瞬,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踏碎寂静。
刺客神色一凛,猛然回头。
房门被猛地推开,火光涌入,照亮了门口站着的人——一身玄甲未卸,披风染尘,正是刚从北线巡防归来的李骁。
他站在门口,目光扫过满地狼藉,最后定格在父亲身上。看到那染血的官袍和拄柱颤抖的手臂,他眼神骤然收紧。
“拿下!”李骁厉喝,声如惊雷。
刺客瞳孔一缩,手中刀势未收,反而猛然转向李骁,作势要冲。
李骁拔剑出鞘,寒光乍现。
刺客却并未迎战,而是突然甩手,将短刀掷向李震面门,同时翻身跃起,一脚踹向头顶横梁悬挂的铜铃绳索。
铃声大作,整座行宫为之震动。
李骁挥剑击落飞刀,再看时,刺客已借烟尘掩护窜向窗边。他疾步追上,一剑刺出,只削下一片衣角。
刺客翻窗而出,身影消失在夜色中。
李骁收剑入鞘,快步走到李震身边,扶住他摇晃的身体。“父亲!伤在哪里?”
李震靠着柱子,脸色苍白,额上沁出冷汗,却仍咬牙道:“左肩……没事,还能走。”
李骁解下披风裹住他伤口,用力按压止血。“太医马上就到,撑住。”
李震摇头:“先……封锁行宫各门,不准任何人出入。查今晚所有当值内侍名册,尤其是送茶这一班。”
“已经派人去了。”李骁沉声道,“您放心,这事不会就这么算了。”
李震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目光如铁:“这不是一次行刺……这是王晏的最后一搏。”
话音刚落,外头传来纷乱脚步声,几名锦衣卫冲入殿内,为首的正是李毅。他一眼看见李震肩上的血迹,脸色骤变。
“刺客呢?”
“跑了。”李骁冷冷道,“但从他刚才说的话看,背后之人已经无所顾忌。”
李毅走到窗前,俯身查看窗棂上的刮痕。他伸手摸了摸地面,指尖沾到一点湿泥,皱眉道:“外面没下雨,这泥是从哪来的?”
李骁接过下属递来的灯笼,蹲下身细看。泥点呈灰褐色,夹杂着细小草屑,质地松软,像是从城郊荒地挖来的。
“他来之前,可能藏身野外。”
李毅站起身,望向李震:“您看清他的脸了吗?”
李震缓了口气:“瘦,左撇子,走路时右肩略低,像是旧伤未愈。说话带河东口音。”
李毅眼神微动,立刻对身旁属下下令:“调阅近三个月潜入案底,重点排查河东籍贯、惯用左手的江湖死士。另,彻查宫中所有新进内侍背景,尤其是今夜轮值者。”
“是!”
众人忙碌起来,太医匆匆赶到,开始为李震处理伤口。纱布一层层缠上肩胛,血仍不断渗出。
李骁站在一旁,握剑的手一直没有松开。
李毅走近,低声问:“要不要现在就动手?趁他还在等消息。”
李震沉默片刻,缓缓道:“不急。他既然敢动手,就不会收手。等他自己露出更多破绽。”
“可您已经受伤。”
“这点伤,还死不了。”李震抬眼看儿子,“倒是你,回来得正好。北线防务布置如何?”
“铁木真那边已有动静,但我留下三道伏兵,只要他敢南下,必让他折戟沉沙。”
李震点头:“很好。眼下内外皆危,我们不能乱了阵脚。”
李毅忽然插话:“那枚铜牌编号‘叁柒贰’,刚刚查实,是王晏私库去年销毁的一批旧物标记之一。当时共三百七十五件,其中三件流入民间,其余尽数熔毁。”
李震眼神一凝:“也就是说,这刺客身上带着他亲手经手的东西?”
“正是。”李毅声音低沉,“他在炫耀,也在挑衅。”
李骁冷笑:“那就让他知道,挑衅的代价是什么。”
三人对视一眼,无需多言,杀意已现。
李震缓缓站直身体,尽管每动一下都牵扯伤口,但他没有退缩。
“传令下去,明日早朝照常举行。”他说,“我要让所有人看到,我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