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婉冲进书房时,李震的手正从榻沿滑落,指尖微微颤动。她一个箭步上前,跪在软榻边,两指立刻按上他颈侧。脉搏细得几乎抓不住,跳得又急又乱。她抬眼扫过屋内,声音压得低而稳:“热水、干净布巾、烈酒,马上拿来。再派人去防疫司,取冰片、黄连、金银花,骑最快的马。”
李毅立刻转身传令。李骁站在门口,铁青着脸,拳头紧攥,指甲陷进掌心。他想上前,却被苏婉一眼拦住。
“你别动。”她说,“现在屋里每多一个人,空气就浑一分。他是伤在近肺处,经不起一点浊气。”
李骁咬牙,却没再迈步。
苏婉已动手解开李震的衣襟。血浸透了里外三层衣料,黏在皮肉上。她抽出随身银剪,沿着伤口边缘利落剪开,露出一道斜长裂口,深可见肌。刀口偏左,避开了心脉,但刺入角度刁钻,稍偏半寸就能贯穿肺叶。
她俯身凑近细看,鼻尖几乎贴上创面。没有腐臭,说明尚未化脓,但边缘微肿,渗出的血带着暗红絮状物——这是内出血的征兆。
“炭炉架起来。”她头也不抬,“烧一锅水,加三钱黄芩、五钱金银花,煮沸后熏着。再拿两只瓷碗,倒满烈酒,放火上温着。”
亲卫迅速照办。炭火燃起,药香混着酒气在屋中弥漫开来。苏婉从袖中取出一个小瓷瓶,倒出些淡褐色粉末,是她在空间药圃里培育的紫花地丁与苦参提纯而成,专用于清热解毒、抑制感染。
她先用银针点刺肩井、曲池、合谷三穴,暂缓血流。随后用温酒浸湿棉布,一点点擦去伤口周围的污血。动作极轻,可李震仍是闷哼一声,眉头紧锁,额上沁出冷汗。
“他醒了?”李骁猛地抬头。
“没。”苏婉摇头,“是神经反射。痛感还在传。”
她将药粉均匀撒在创面上,又取出一卷细麻线和弯针,开始缝合。针穿过肌肉层时,需极稳的手法。她屏息低头,额发垂下,遮住了半边脸,只露出紧抿的唇。一针、两针、三针……每一针都精准落在断裂的肌束之间。
李毅递来一块湿布,她顺手擦了把脸,继续埋头操作。外层皮肤缝好后,她敷上一层厚药膏,再用浸过药汁的纱布覆盖,最后以木片夹住两侧胸廓,防止呼吸牵动伤口。
整个过程不到半个时辰,但她后背已被冷汗浸透。
“接下来最危险。”她靠在椅背上喘了口气,“能不能挺过去,看接下来十二个时辰。”
话音未落,李震忽然浑身一抽,四肢僵直,喉间发出咯的一声。苏婉立刻扑上去,手指搭上他手腕——脉搏乱如鼓点,呼吸短促得像风箱破洞。
“寒战。”她沉声说,“体温要升了。”
果然,不到片刻,他额头滚烫,脸颊泛起不正常的潮红。李骁在门外看得心焦,终于忍不住掀帘进来:“他怎么样?”
“退烧。”苏婉只回两个字,随即转向李毅,“有没有冰?哪怕一小块也行。”
“城外窑场那边或许有存冰,但运回来至少一个时辰。”
她闭了闭眼,再睁开时已有了决断。从怀中取出一只小铁盒,打开后是一支密封的玻璃管,里面冻着淡黄色液体。
“这是我留到最后的东西。”她低声说,“一支复方血浆,能抗休克、补体液,也能压制毒素反应。但只能用一次。”
没人说话。她将玻璃管放入温水中化开,取来银针改制的注射器,缓缓推入李震肘窝处的静脉。
药液进入身体后,李震的呼吸稍稍平稳了些。苏婉命人用湿巾轮番擦拭他腋下、颈侧、大腿内侧,帮助散热。她自己则一直守在榻前,每隔一刻钟便探一次脉,看一眼瞳孔。
夜越深,屋内越静。炭火渐弱,药汤的气味淡了下去。李骁始终站在角落,肩上的伤被冷汗浸得发疼,但他没动一下。李毅几次劝他去包扎,都被他摇头拒绝。
三更天时,变故再生。
李震呼吸突然变得极浅,胸口起伏微弱,几乎看不见。苏婉贴耳听心音,心跳慢得吓人,像是随时会停。
她立刻掐住他人中,又连点几处穴位,同时将手掌贴在他胸口,轻轻按压。一下、两下……直到第五下,才听见一声微弱的咳。
他喉咙动了动,吸进一口气。
苏婉松开手,整个人瘫坐在椅子上,手还在抖。
“活下来了……”她喃喃道,“你得活下去。”
天光初亮时,李震额上出了汗,体温终于降了下来。苏婉揭开敷料查看,渗液清澈,无脓无秽,说明感染已被控制。她换上新药,重新包扎,动作已有些迟缓,全凭意志支撑。
李瑶还没来,锦衣卫仍在查内奸的事。外面的世界还在运转,但这间屋子里的时间像是被拉长了。
苏婉靠在椅背闭眼歇息,眼皮重得抬不起来。李骁走过来,低声问:“他什么时候能醒?”
“不知道。”她睁眼,“至少今天不会。现在最重要的是安静,不能吵,不能扰。”
李骁点头,退回门口。李毅站在廊下,手里捏着一张刚送来的名册,欲言又止。
苏婉察觉他的神情,问:“怎么了?”
“太医署昨夜当值的医官里,有一个今早没到岗。”李毅声音压得很低,“名叫周允,右腿微跛,曾与陈元礼共事三年。”
苏婉猛地睁眼。
“他人呢?”
“失踪了。住处没人,铺盖整齐,但药箱不见了。”
苏婉站起身,腿一软,扶住桌角才稳住。她盯着地上那堆染血的纱布,忽然问:“刺客的靴子……留下痕迹了吗?”
“窗台有刮痕,泥点带草屑,质地松软。”李毅答,“我们怀疑他藏身陶窑一带。”
“陶窑……”苏婉重复一遍,眼神渐冷,“那个地方,离太医署废院不过两条街。”
李骁听得心头一紧:“你是说,刺客根本不是外人?他是从太医署出来的?”
“不只是出来。”苏婉缓缓道,“他是被人放进去的。昨晚那场刺杀,有人在替他清路。”
屋内一时寂静。李震躺在榻上,呼吸平稳,面色比昨夜好了许多。晨光透过窗纸照进来,落在他脸上,映出一道淡淡的影。
苏婉走回榻边,伸手探他额头。温度正常。她刚要收回手,指尖却触到他嘴角细微的抽动。
下一瞬,李震的眼皮颤了一下。
        李毅立刻转身传令。李骁站在门口,铁青着脸,拳头紧攥,指甲陷进掌心。他想上前,却被苏婉一眼拦住。
“你别动。”她说,“现在屋里每多一个人,空气就浑一分。他是伤在近肺处,经不起一点浊气。”
李骁咬牙,却没再迈步。
苏婉已动手解开李震的衣襟。血浸透了里外三层衣料,黏在皮肉上。她抽出随身银剪,沿着伤口边缘利落剪开,露出一道斜长裂口,深可见肌。刀口偏左,避开了心脉,但刺入角度刁钻,稍偏半寸就能贯穿肺叶。
她俯身凑近细看,鼻尖几乎贴上创面。没有腐臭,说明尚未化脓,但边缘微肿,渗出的血带着暗红絮状物——这是内出血的征兆。
“炭炉架起来。”她头也不抬,“烧一锅水,加三钱黄芩、五钱金银花,煮沸后熏着。再拿两只瓷碗,倒满烈酒,放火上温着。”
亲卫迅速照办。炭火燃起,药香混着酒气在屋中弥漫开来。苏婉从袖中取出一个小瓷瓶,倒出些淡褐色粉末,是她在空间药圃里培育的紫花地丁与苦参提纯而成,专用于清热解毒、抑制感染。
她先用银针点刺肩井、曲池、合谷三穴,暂缓血流。随后用温酒浸湿棉布,一点点擦去伤口周围的污血。动作极轻,可李震仍是闷哼一声,眉头紧锁,额上沁出冷汗。
“他醒了?”李骁猛地抬头。
“没。”苏婉摇头,“是神经反射。痛感还在传。”
她将药粉均匀撒在创面上,又取出一卷细麻线和弯针,开始缝合。针穿过肌肉层时,需极稳的手法。她屏息低头,额发垂下,遮住了半边脸,只露出紧抿的唇。一针、两针、三针……每一针都精准落在断裂的肌束之间。
李毅递来一块湿布,她顺手擦了把脸,继续埋头操作。外层皮肤缝好后,她敷上一层厚药膏,再用浸过药汁的纱布覆盖,最后以木片夹住两侧胸廓,防止呼吸牵动伤口。
整个过程不到半个时辰,但她后背已被冷汗浸透。
“接下来最危险。”她靠在椅背上喘了口气,“能不能挺过去,看接下来十二个时辰。”
话音未落,李震忽然浑身一抽,四肢僵直,喉间发出咯的一声。苏婉立刻扑上去,手指搭上他手腕——脉搏乱如鼓点,呼吸短促得像风箱破洞。
“寒战。”她沉声说,“体温要升了。”
果然,不到片刻,他额头滚烫,脸颊泛起不正常的潮红。李骁在门外看得心焦,终于忍不住掀帘进来:“他怎么样?”
“退烧。”苏婉只回两个字,随即转向李毅,“有没有冰?哪怕一小块也行。”
“城外窑场那边或许有存冰,但运回来至少一个时辰。”
她闭了闭眼,再睁开时已有了决断。从怀中取出一只小铁盒,打开后是一支密封的玻璃管,里面冻着淡黄色液体。
“这是我留到最后的东西。”她低声说,“一支复方血浆,能抗休克、补体液,也能压制毒素反应。但只能用一次。”
没人说话。她将玻璃管放入温水中化开,取来银针改制的注射器,缓缓推入李震肘窝处的静脉。
药液进入身体后,李震的呼吸稍稍平稳了些。苏婉命人用湿巾轮番擦拭他腋下、颈侧、大腿内侧,帮助散热。她自己则一直守在榻前,每隔一刻钟便探一次脉,看一眼瞳孔。
夜越深,屋内越静。炭火渐弱,药汤的气味淡了下去。李骁始终站在角落,肩上的伤被冷汗浸得发疼,但他没动一下。李毅几次劝他去包扎,都被他摇头拒绝。
三更天时,变故再生。
李震呼吸突然变得极浅,胸口起伏微弱,几乎看不见。苏婉贴耳听心音,心跳慢得吓人,像是随时会停。
她立刻掐住他人中,又连点几处穴位,同时将手掌贴在他胸口,轻轻按压。一下、两下……直到第五下,才听见一声微弱的咳。
他喉咙动了动,吸进一口气。
苏婉松开手,整个人瘫坐在椅子上,手还在抖。
“活下来了……”她喃喃道,“你得活下去。”
天光初亮时,李震额上出了汗,体温终于降了下来。苏婉揭开敷料查看,渗液清澈,无脓无秽,说明感染已被控制。她换上新药,重新包扎,动作已有些迟缓,全凭意志支撑。
李瑶还没来,锦衣卫仍在查内奸的事。外面的世界还在运转,但这间屋子里的时间像是被拉长了。
苏婉靠在椅背闭眼歇息,眼皮重得抬不起来。李骁走过来,低声问:“他什么时候能醒?”
“不知道。”她睁眼,“至少今天不会。现在最重要的是安静,不能吵,不能扰。”
李骁点头,退回门口。李毅站在廊下,手里捏着一张刚送来的名册,欲言又止。
苏婉察觉他的神情,问:“怎么了?”
“太医署昨夜当值的医官里,有一个今早没到岗。”李毅声音压得很低,“名叫周允,右腿微跛,曾与陈元礼共事三年。”
苏婉猛地睁眼。
“他人呢?”
“失踪了。住处没人,铺盖整齐,但药箱不见了。”
苏婉站起身,腿一软,扶住桌角才稳住。她盯着地上那堆染血的纱布,忽然问:“刺客的靴子……留下痕迹了吗?”
“窗台有刮痕,泥点带草屑,质地松软。”李毅答,“我们怀疑他藏身陶窑一带。”
“陶窑……”苏婉重复一遍,眼神渐冷,“那个地方,离太医署废院不过两条街。”
李骁听得心头一紧:“你是说,刺客根本不是外人?他是从太医署出来的?”
“不只是出来。”苏婉缓缓道,“他是被人放进去的。昨晚那场刺杀,有人在替他清路。”
屋内一时寂静。李震躺在榻上,呼吸平稳,面色比昨夜好了许多。晨光透过窗纸照进来,落在他脸上,映出一道淡淡的影。
苏婉走回榻边,伸手探他额头。温度正常。她刚要收回手,指尖却触到他嘴角细微的抽动。
下一瞬,李震的眼皮颤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