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军事演习,再展雄风-《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晨光刚照进校场,李骁已经站在高台之上。他昨夜看过李瑶送来的教学记录,知道那些孩子能画出双缸泵的雏形,也知道苏婉蹲在学堂里手把手教学生拆模型。现在轮到他了。

  演武场上铁甲森然,三千新军列阵整齐。火铳手、弓弩兵、步卒、炮队按区布防,战鼓未响,杀气已起。观礼台设在东侧高地,三名外军将领并排而坐。李骁目光扫过他们,没有多言,只抬手一挥。

  鼓声炸响。

  第一波演练开始。模拟敌军从西面山丘推进,地形复杂,掩体众多。按照旧法,弓弩压制需仰角射击,命中率不足四成。但现在不同。

  李骁拿起令旗,旗尖指向中军。“三段击,准备。”

  前排火铳手单膝跪地,枪口平举。中排半蹲,后排站立,三排间距精准。敌影尚未露头,第一轮齐射已蓄势待发。

  山道上尘土扬起,靶标推车缓缓移动。当“敌军”冲出坡口瞬间,前排火铳轰然作响。硝烟腾起,数十个木靶应声倒地。不等回音散去,前排迅速后退装弹,中排上前接替,第二轮火力无缝覆盖。第三排紧随其后,专打斜坡死角。

  三轮射击完毕,整个冲锋路线已被封锁。最后一批靶标距离阵前不足百步,全部倾覆。

  观礼台上,镇北王部将周岩微微点头:“快、准、稳。”闽越水师副使林舟盯着还在冒烟的枪管,低声对身边人说了句什么。唯有楚南节度使派来的参军陆明远,始终不动,手中册子翻页不停。

  李骁走下高台,直奔沙盘区。他不需要听谁夸赞,他知道这些人要看的是实战价值。

  “刚才的战术,核心是节奏。”他对围拢的军官和友军代表说,“不是谁打得狠,是谁打得准,什么时候打。”

  他用短棍在沙盘上划出三道线。“第一排打压制,逼敌减速;第二排打杀伤,毁其阵型;第三排打补漏,清残余。每一轮间隔不超过十息,换位必须精确到步。”

  一名年轻队长插话:“若地形不允许三排并列呢?”

  “那就分段错位。”李骁答,“山坡窄,就左右分组轮射。河岸长,就前后梯队接力。关键是令旗要明,动作要熟。”

  他说完,回头看向军校学员方阵。这些年轻人大多来自边郡寒门,有的父亲是铁匠,有的母亲是织工。他们不是世家子弟,但训练最狠,进步最快。

  “你们昨天才学了‘任务驱动’教学法。”李骁声音不高,“现在我给你们一个任务——假如敌军带盾车强攻,你怎么调整三段击顺序?”

  立刻有三人出列,各自在沙盘上演示方案。一人主张先打盾车轮轴,一人建议集中火力射御手,第三人则提出用烟雾弹遮蔽视线后再突袭。

  李骁听完,点头:“都可以。战场上没有唯一答案,只有谁能更快反应。”

  鼓声再起,第二阶段开始。

  炮兵集群登场。

  十架改良投石机一字排开,配重加铁轴,射程比旧式远三成。每一架都配有专用火药包,引信长短可调。目标是两里外的模拟营寨。

  李骁亲自下令:“第一组,三点钟方向,距离一千八百步,落点校正。”

  传令兵挥旗,炮队长举火把点燃引信。轰!一团火球腾空而起,在空中划出弧线,准确落入营寨中央。木墙炸裂,草垛燃起大火。

  第二组紧随其后,第三组交叉覆盖。五轮齐射过后,整片模拟阵地已成焦土。

  林舟忍不住站起身:“这要是放在滩头……我们登陆时至少少死三百人。”

  周岩也开口:“幽州防线常年受蛮族夜袭,若有此火力,夜间警戒压力大减。”

  只有陆明远依旧坐着,笔尖在册子上划动,像是记下了每一个细节。

  李骁没有庆祝。他盯着最后一轮发射的时间记录,眉头微皱。

  炮队收束完毕,他立即召集各队长到沙盘前。

  “突击部队抵近敌营用了多少时间?”他问。

  “回将军,三百七十息。”

  “炮火覆盖呢?”

  “三百八十息。”

  差十息。

  就是这十息,让模拟战果从“零伤亡突破”变成“伤亡三成”。虽然只是演习,但李骁清楚,战场上十息足以决定胜负。

  “问题在哪?”他问。

  一名传令官低头:“属下传令时,需经中军确认才能点火,耽误了两轮信号。”

  另一人补充:“炮组与步兵之间无直通旗语,全靠中间递话。”

  李骁沉默片刻,转身面向众人。

  “从今天起,改规矩。”他说,“前线百夫长有权根据预案,直接调动配属炮组。令旗一旦打出,无需请示,立刻执行。”

  有人迟疑:“万一误判怎么办?”

  “那就练到不再误判。”李骁声音沉了下来,“我们不是为了好看才练兵。敌人不会等你一层层报上去再打回来。”

  他转向观礼台上的三位代表。

  “各位看到的,不只是兵器厉害。”他说,“是人和兵器能不能合为一体。今天暴露的问题,我不藏也不瞒。因为真正的对手,不会给我们第二次机会。”

  周岩起身,抱拳行礼:“李将军坦诚,我愿将此法带回幽州,试用于边关防务。”

  林舟也站起:“若允许交流,我水师愿共享舰船调度之法,或许能在江防联动上找到共通之处。”

  陆明远终于合上册子,淡淡说了一句:“楚南多丘陵,步炮协同或有可借鉴之处。”说完便起身离席,身影消失在台阶尽头。

  演习并未结束。李骁留下军校学员继续操练新指令流程,自己则带着几名队长重新推演协同节点。

  太阳偏西,校场上的硝烟仍未散尽。一面破损的旗帜被风吹得猎猎作响,旗角撕裂了一道口子,却仍牢牢插在指挥台旁。

  李骁站在沙盘边,手里捏着一张刚画好的旗语简图。传令官站在一旁,等着他最后的修改意见。

  他低头看了一会儿,用炭笔在“紧急直通令”那一栏重重画了个圈。

  然后抬起头,说:

  “把这张图今晚就送到各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