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辰从食堂后门绕出来的时候,手里还端着那个没喝完的牛奶杯。
阳光斜照在水泥地上,他脚步没停,但眼角已经扫过配电箱侧面那根细线。昨天刚废掉一个窃听器,今天就有人往饭里下药,这基地的“欢迎仪式”还真是层层加码。
他不动声色地把杯子放进回收筐,顺手摸了下战术包内侧——银针还在,加密终端也正常待机。刚才在洗手间催吐得干脆利落,连胃酸都没多带一口,现在除了喉咙有点发紧,身体状态基本拉满。
回到座位前,他假装整理餐盘,实则用指甲再次刮了下杯沿残留的液体。系统立刻回传数据:【检测成分与昨夜电线信号频段存在弱关联,推测为同源控制系统远程指令触发投药机制】
“好家伙,自动化投毒流水线?”他在心里嘀咕,“下次是不是还得扫码评价服务?”
抬头看了眼打饭窗口,炊事员正低头舀汤,动作像设定好的程序。白大褂领口洗得发毛,袖口有几道深色污渍,不像是油点,倒像是反复擦拭留下的印子。
齐辰眯了下眼。
这种人不是被收买,就是被控制。真要当帮凶,不至于连眼神都不敢抬一下。
他起身离开食堂,路过垃圾桶时脚步微顿。清洁工还没来清运,桶里堆着早饭后的残渣,塑料袋、纸碗、剩菜混在一起。他继续往前走,但在经过拐角监控死角时,悄悄将一枚微型采样贴片甩进最靠近厨房的那只灰桶内壁。
午休铃响前,人流开始散去。
齐辰没回宿舍,而是绕到训练场外围慢跑了一圈,顺带测试身体反应。催吐虽及时,但谁知道那玩意儿有没有挥发性残留?万一影响神经反射速度,待会儿实弹演习就得吃瘪。
跑完三圈,心跳稳定,肌肉无异感,模拟器也没报警。看来剂量确实压得很低,目的不是伤人,是观察反应。
“搞人体实验还不敢上强度,也就这点出息。”他擦了把汗,走向生活区。
清洁工准时出现,推着小车挨个收垃圾。齐辰躲在器材室门口等了两分钟,看对方把后厨垃圾桶整个提走,才迅速折返。
翻垃圾讲究时机。
太早,东西没扔;太晚,被人清走。现在正好。
他蹲下身,手套一戴,动作麻利地扒开表层废纸和饭盒。指尖忽然触到一个硬物——小玻璃瓶,半埋在湿纸巾底下。
拿出来一看,瓶身刻着几行字:**h.Y.-07|人类潜能优化计划|批次:9806**
“九八零六?”齐辰眉头一跳,“这编号听着怎么跟二十年前的老古董似的。”
拍照存档后,他把瓶子原样放回去,盖上垃圾袋。证据留在现场,既能防止对方察觉丢失,又能等他们自己暴露破绽。
回宿舍路上,他顺路去了趟饮水机旁的公共信息屏,假装查今日训练安排,实则调出基地物资登记界面。输入“h.Y.-07”关键词,结果为空。
再试“潜能优化”,跳出一条三年前的采购记录:**生物制剂冷藏柜x 1,用途标注为‘科研样品临时存储’,审批人签名模糊不清**。
“藏得挺深啊。”他退出页面,顺手点了杯自动贩卖机的咖啡。
金属罐落地时发出闷响。
下午第一项是战术规避训练,齐辰换上作训服,检查装备时发现战术包拉链有些卡顿。拉开一看,防水层内侧多了条细缝,像是被人用热针烫开过又重新封合。
“呵。”他轻笑一声,“上午刚干扰监听,下午就有人摸我包?你们是真把我当移动实验室了。”
他没动声色,只是把加密终端转移到内衣夹层,然后用随身携带的纳米胶带将拉链接口重新加固。这玩意儿是从奥运冠军副本带回来的小发明,粘上之后除非剪开,否则拆不了。
训练场集合哨吹响时,他已经站在队列第三排。
教官扫视全场,目光在他脸上停了不到一秒,随即转向其他人。齐辰垂着眼皮,站姿标准得像标兵模板,可手指在裤缝边轻轻敲了个节奏——三短一长,这是他在神医副本里学会的脉诊暗号,用来提醒自己保持清醒。
“所有人注意!”教官开口,“接下来进行突发爆炸场景应对演练,随机触发,无预警。”
话音刚落,东侧掩体后轰地炸开一团烟雾。
学员们纷纷卧倒,齐辰却在倒地瞬间就判断出爆点异常:冲击波太规整,粉尘扩散轨迹呈环形对称,不像实弹,倒像是预设程序控制的烟雾弹。
“又是测试?”他趴在地上,借着尘土遮掩,快速扫描四周环境。
忽然,鼻尖掠过一丝极淡的气味——不是火药味,也不是塑胶烧焦的味道,而是一种类似消毒水混合金属的刺鼻气息。
他瞳孔微缩。
这味道……跟早上牛奶里的残留物有点像。
“系统,局部空气采样。”
【嘀……检测到微量相同有机载体,浓度低于致效阈值,来源方向:东南角通风管道】
齐辰慢慢攥紧了拳头。
这不是演习,是二次投放。
他们想看看,在不同环境下,药剂会不会产生叠加反应。
“挺会玩啊。”他在心里冷笑,“拿我们当小白鼠还不算,还得搞多变量对照实验?”
他装作被烟雾呛到,咳嗽两声,顺势用手肘撑地往后退了几寸,避开通风口正下方区域。同时悄悄把一颗微型吸附珠弹进鞋底夹层——这是他在刑警副本里常用的证据收集工具,能自动捕捉空气中悬浮颗粒。
演练结束哨响起时,他已经完成了三轮隐蔽采样。
回到生活区,他没急着去洗澡,而是先绕到配电房外。上次发现的那根电线,一直延伸到这里。他假装系鞋带,借身体遮挡,用采样贴片蹭过接线盒外壳。
五分钟后,系统提示:【提取到微弱电流波动特征,与药剂瓶标签材质释放信号一致】
“果然是一套联动系统。”齐辰直起身,拍了拍裤子。
饭里下药,空中散毒,连电箱都能远程操控……这些人不是冲着淘汰谁来的,是在搭建一个闭环实验场。
而他这个刚报到的新兵,正好撞上了启动节点。
“宿主,你已经被列入‘观察组A’名单了。”系统突然冒出来,“建议开启防御模式,当前风险等级:奶茶三分糖都比你安全。”
“闭麦。”齐辰回了一句,“我现在要是暴起砸设备,明天头条就是《天才新兵精神失常》,咱还得演。”
他走进宿舍,关上门,从战术包夹层取出存储卡,插入加密终端。屏幕上缓缓加载出几张照片:牛奶杯沿的反光、药剂瓶刻字、电线接口、通风管道位置图。
所有线索拼在一起,指向一个结论——
这不是个人行为,是体系化操作。
而且,早在二十年前就开始了。
他盯着“9806”这个批次号看了很久,忽然想起什么,调出昨晚窃听器残片的分析报告。在一堆杂乱信号中,曾捕捉到一段重复编码:**hY-98-op6**
高度相似。
“难不成……这批药,当年就是因为事故才停用的?”他低声自语,“现在换个地方,偷偷重启实验?”
门外传来脚步声。
齐辰立刻拔出存储卡,塞进枕头夹层,顺手翻开一本基础体能训练手册盖住终端。门开时,他正低头做笔记,笔尖停留在“突发毒素应对流程”那一栏。
进来的是个后勤兵,送来新的防护面罩。
“最近空气质量不好,统一更换过滤层。”对方放下东西就走了。
齐辰拿起面罩,翻到内侧滤芯边缘。
一圈细小的凹槽排列成环状,像是某种识别码。
他用指甲轻轻刮了一下。
阳光斜照在水泥地上,他脚步没停,但眼角已经扫过配电箱侧面那根细线。昨天刚废掉一个窃听器,今天就有人往饭里下药,这基地的“欢迎仪式”还真是层层加码。
他不动声色地把杯子放进回收筐,顺手摸了下战术包内侧——银针还在,加密终端也正常待机。刚才在洗手间催吐得干脆利落,连胃酸都没多带一口,现在除了喉咙有点发紧,身体状态基本拉满。
回到座位前,他假装整理餐盘,实则用指甲再次刮了下杯沿残留的液体。系统立刻回传数据:【检测成分与昨夜电线信号频段存在弱关联,推测为同源控制系统远程指令触发投药机制】
“好家伙,自动化投毒流水线?”他在心里嘀咕,“下次是不是还得扫码评价服务?”
抬头看了眼打饭窗口,炊事员正低头舀汤,动作像设定好的程序。白大褂领口洗得发毛,袖口有几道深色污渍,不像是油点,倒像是反复擦拭留下的印子。
齐辰眯了下眼。
这种人不是被收买,就是被控制。真要当帮凶,不至于连眼神都不敢抬一下。
他起身离开食堂,路过垃圾桶时脚步微顿。清洁工还没来清运,桶里堆着早饭后的残渣,塑料袋、纸碗、剩菜混在一起。他继续往前走,但在经过拐角监控死角时,悄悄将一枚微型采样贴片甩进最靠近厨房的那只灰桶内壁。
午休铃响前,人流开始散去。
齐辰没回宿舍,而是绕到训练场外围慢跑了一圈,顺带测试身体反应。催吐虽及时,但谁知道那玩意儿有没有挥发性残留?万一影响神经反射速度,待会儿实弹演习就得吃瘪。
跑完三圈,心跳稳定,肌肉无异感,模拟器也没报警。看来剂量确实压得很低,目的不是伤人,是观察反应。
“搞人体实验还不敢上强度,也就这点出息。”他擦了把汗,走向生活区。
清洁工准时出现,推着小车挨个收垃圾。齐辰躲在器材室门口等了两分钟,看对方把后厨垃圾桶整个提走,才迅速折返。
翻垃圾讲究时机。
太早,东西没扔;太晚,被人清走。现在正好。
他蹲下身,手套一戴,动作麻利地扒开表层废纸和饭盒。指尖忽然触到一个硬物——小玻璃瓶,半埋在湿纸巾底下。
拿出来一看,瓶身刻着几行字:**h.Y.-07|人类潜能优化计划|批次:9806**
“九八零六?”齐辰眉头一跳,“这编号听着怎么跟二十年前的老古董似的。”
拍照存档后,他把瓶子原样放回去,盖上垃圾袋。证据留在现场,既能防止对方察觉丢失,又能等他们自己暴露破绽。
回宿舍路上,他顺路去了趟饮水机旁的公共信息屏,假装查今日训练安排,实则调出基地物资登记界面。输入“h.Y.-07”关键词,结果为空。
再试“潜能优化”,跳出一条三年前的采购记录:**生物制剂冷藏柜x 1,用途标注为‘科研样品临时存储’,审批人签名模糊不清**。
“藏得挺深啊。”他退出页面,顺手点了杯自动贩卖机的咖啡。
金属罐落地时发出闷响。
下午第一项是战术规避训练,齐辰换上作训服,检查装备时发现战术包拉链有些卡顿。拉开一看,防水层内侧多了条细缝,像是被人用热针烫开过又重新封合。
“呵。”他轻笑一声,“上午刚干扰监听,下午就有人摸我包?你们是真把我当移动实验室了。”
他没动声色,只是把加密终端转移到内衣夹层,然后用随身携带的纳米胶带将拉链接口重新加固。这玩意儿是从奥运冠军副本带回来的小发明,粘上之后除非剪开,否则拆不了。
训练场集合哨吹响时,他已经站在队列第三排。
教官扫视全场,目光在他脸上停了不到一秒,随即转向其他人。齐辰垂着眼皮,站姿标准得像标兵模板,可手指在裤缝边轻轻敲了个节奏——三短一长,这是他在神医副本里学会的脉诊暗号,用来提醒自己保持清醒。
“所有人注意!”教官开口,“接下来进行突发爆炸场景应对演练,随机触发,无预警。”
话音刚落,东侧掩体后轰地炸开一团烟雾。
学员们纷纷卧倒,齐辰却在倒地瞬间就判断出爆点异常:冲击波太规整,粉尘扩散轨迹呈环形对称,不像实弹,倒像是预设程序控制的烟雾弹。
“又是测试?”他趴在地上,借着尘土遮掩,快速扫描四周环境。
忽然,鼻尖掠过一丝极淡的气味——不是火药味,也不是塑胶烧焦的味道,而是一种类似消毒水混合金属的刺鼻气息。
他瞳孔微缩。
这味道……跟早上牛奶里的残留物有点像。
“系统,局部空气采样。”
【嘀……检测到微量相同有机载体,浓度低于致效阈值,来源方向:东南角通风管道】
齐辰慢慢攥紧了拳头。
这不是演习,是二次投放。
他们想看看,在不同环境下,药剂会不会产生叠加反应。
“挺会玩啊。”他在心里冷笑,“拿我们当小白鼠还不算,还得搞多变量对照实验?”
他装作被烟雾呛到,咳嗽两声,顺势用手肘撑地往后退了几寸,避开通风口正下方区域。同时悄悄把一颗微型吸附珠弹进鞋底夹层——这是他在刑警副本里常用的证据收集工具,能自动捕捉空气中悬浮颗粒。
演练结束哨响起时,他已经完成了三轮隐蔽采样。
回到生活区,他没急着去洗澡,而是先绕到配电房外。上次发现的那根电线,一直延伸到这里。他假装系鞋带,借身体遮挡,用采样贴片蹭过接线盒外壳。
五分钟后,系统提示:【提取到微弱电流波动特征,与药剂瓶标签材质释放信号一致】
“果然是一套联动系统。”齐辰直起身,拍了拍裤子。
饭里下药,空中散毒,连电箱都能远程操控……这些人不是冲着淘汰谁来的,是在搭建一个闭环实验场。
而他这个刚报到的新兵,正好撞上了启动节点。
“宿主,你已经被列入‘观察组A’名单了。”系统突然冒出来,“建议开启防御模式,当前风险等级:奶茶三分糖都比你安全。”
“闭麦。”齐辰回了一句,“我现在要是暴起砸设备,明天头条就是《天才新兵精神失常》,咱还得演。”
他走进宿舍,关上门,从战术包夹层取出存储卡,插入加密终端。屏幕上缓缓加载出几张照片:牛奶杯沿的反光、药剂瓶刻字、电线接口、通风管道位置图。
所有线索拼在一起,指向一个结论——
这不是个人行为,是体系化操作。
而且,早在二十年前就开始了。
他盯着“9806”这个批次号看了很久,忽然想起什么,调出昨晚窃听器残片的分析报告。在一堆杂乱信号中,曾捕捉到一段重复编码:**hY-98-op6**
高度相似。
“难不成……这批药,当年就是因为事故才停用的?”他低声自语,“现在换个地方,偷偷重启实验?”
门外传来脚步声。
齐辰立刻拔出存储卡,塞进枕头夹层,顺手翻开一本基础体能训练手册盖住终端。门开时,他正低头做笔记,笔尖停留在“突发毒素应对流程”那一栏。
进来的是个后勤兵,送来新的防护面罩。
“最近空气质量不好,统一更换过滤层。”对方放下东西就走了。
齐辰拿起面罩,翻到内侧滤芯边缘。
一圈细小的凹槽排列成环状,像是某种识别码。
他用指甲轻轻刮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