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辰的耳机里刚响起系统那声“滴”,他整个人就绷紧了。
不是因为疼,也不是怕,而是脑子里瞬间划过一道闪电——蓝军指挥的节奏太准了,每次换弹、调兵、封路都卡在他们最脆弱的节点上。这不是人能做到的,至少不是普通人。
他抬手压了压耳麦,声音压得极低:“全员静默,别动,装死。”
频道里没人回话,但老张的手指微微一颤,显然是听到了。小李慢慢把枪口贴地,阿强干脆闭上了眼,像真被压制住了一样。
对面安静了几秒。
然后,无人机螺旋桨的声音从头顶掠过,一圈,又一圈。
齐辰没抬头,他知道他们在看。他在等一个判断——敌人到底信不信这支队伍已经废了。
三分钟后,蓝军频道传来指令:“红方五人组停滞不动,疑似通讯中断或指挥失能,b组准备收网。”
来了。
他们真以为我们瘫了。
齐辰嘴角一勾,手指在战术平板上快速滑动,标记出左侧那座废弃观测塔的位置。风吹得塔顶铁架吱呀作响,像是在给这场戏配乐。
他侧身,用手肘蹭到老张身边,低声说:“爬过去五米,把烟雾弹放在歪脖子松根部,别点,等我信号。”
老张眼皮都没抬,只轻轻点了点头,像块石头一样缓缓挪了出去。
齐辰重新靠回岩石后,右手慢慢摸向腰间的手雷包。训练用的橡胶壳,扔出去不会炸,但声音和重量跟真的差不多。关键是动作要像——真打算拼命的那种。
他深吸一口气,突然从掩体后站起半身。
右手高举,身体后仰,右脚往前半步,左臂拉开平衡——标准投弹姿势,教科书级别。
对面反应快得离谱。
“三点钟方向!有人要投弹!”蓝军队长吼了一声,紧接着就是一阵慌乱的脚步声,几个人影迅速缩进掩体,连树上的观察员都趴了下来。
可齐辰的手……缓缓放下了。
手雷还在手里。
他站着没动,看了眼天空,又低头检查了下弹匣,仿佛刚才那一举只是临时起意,最后又怂了。
“他们怕了。”他轻声对身边的小李说,“说明他们觉得这儿是突破口。”
小李差点笑出声,赶紧咬住嘴唇。
齐辰切换加密频道,接通陈昊:“你们现在开始,慢慢往后撤十米,动作要轻,让他们‘发现’你们想绕后。记住,别真绕,只做姿态。”
“明白。”陈昊的声音压得很低,“咱们演哪出?”
“演一群觉得自己有机会翻盘的蠢货。”
那边沉默两秒,传来一声闷笑:“这我熟。”
不到一分钟,蓝军果然察觉了右侧动静。
“红方小队正在向西南沟壑移动,疑似试图包抄!”无人机操作员报告,“建议b组前移拦截。”
“不同意。”另一个声音响起,“可能是诱饵,主阵地不能空。”
齐辰听到这句话,眼睛眯了起来。
有意思。
对方居然能识破包抄是假动作?说明不只是预判能力强,还懂反向思维。
但他要的就是这种人。
越聪明,越容易钻牛角尖。
你不是怕诱饵吗?那我就给你个更像诱饵的。
齐辰从腰带上取下手雷,轻轻抛起,接住;再抛起,再接住。三次之后,他忽然停手,把雷塞回包里。
然后举起望远镜,盯着敌方主阵地右侧那片密林,一动不动。
足足一分半钟。
他知道无人机一定在拍他。也知道对方指挥官现在正盯着屏幕分析他的意图。
你看那么久,肯定是在找突破口。
那你猜,我是准备从右边突,还是声东击西?
果然,三十秒后,蓝军调动命令下达:“注意右侧林区,敌方可能改道渗透,c组前移五百米布防。”
齐辰笑了。
鱼线动了。
他低头在平板上快速标出新坐标——敌方主力前移后,原本固守的中央高地出现了一个二十米宽的空档。而那个位置,正好背靠一处断崖,进可攻,退可藏。
“陈昊。”他再次接通频道,“等他们再往前压二十米……我们就收网。”
“你要冲?”陈昊问。
“不,”齐辰摇头,“让他们自己走进来。”
他又看了眼老张那边。烟雾弹已经就位,歪脖子松下的泥土有轻微翻动痕迹,但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接下来,只需要一点火。
他重新站起身,这次没做投弹动作,而是直接拔出手枪,对着空中打了两发空枪。
啪!啪!
声音清脆,在山谷里来回撞。
对面立刻警觉:“红方开火!注意隐蔽!”
所有人缩进掩体,连预备队都暂停前进。
齐辰却不急了。他蹲下来,慢悠悠地检查枪管,擦了擦瞄准镜,像个闲得发慌的新兵。
这一系列动作传到对方屏幕上,只会有一个解读:这家伙心态崩了,开始胡来。
五分钟后,蓝军终于做出决定:“主队继续推进,封锁红方退路,务必在雾散前完成合围。”
命令一下,七八个人影开始向前移动,阵型拉长,主阵地只剩两个观察哨留守。
齐辰盯着平板上的热成像画面,指尖轻轻敲着边缘。
来了。
他们真以为我们只剩防守之力,所以敢把主力推出来围剿。
但他们不知道,真正的杀招,从来不是突围。
而是请君入瓮。
他再次接通陈昊:“准备第二阶段,按b方案执行。”
“b方案?”陈昊愣了下,“那不是……”
“对,就是那个疯的。”
陈昊沉默两秒:“行,我陪你疯。”
齐辰转头看向老张,轻轻打了个手势。
老张会意,慢慢伸手,摸向烟雾弹引信。
就在他即将拉动的瞬间——
齐辰抬手制止。
等等。
他还差最后一步没走完。
他从战术背心里抽出一张铝箔反光片,撕开,贴在一块扁平石头底部,然后轻轻推出掩体外,斜斜卡在岩缝之间。
阳光正一点点穿透雾气,照在那片反光纸上,一闪,一闪。
像某种信号。
三分钟后,蓝军无人机拍摄画面显示:红方阵地出现不明反光源,疑似通讯设备启动。
敌方指挥官立刻下令:“优先排查反光点,可能是求救信号发射器!”
两支小队立刻分出一人,转向齐辰所在位置逼近。
齐辰看着热成像上那两个移动的红点,缓缓吐出一口气。
成了。
他现在不是在打仗。
是在下棋。
每一步,都不是为了自己活命,而是为了让对方相信——他们能赢。
可他们不知道,所谓突破口,全是假的。
烟雾是假的,反光是假的,连他的犹豫都是演的。
真正有用的,是陈昊小队悄悄埋下的三个震动传感器,是老张藏在松树根部的烟雾弹,是小李偷偷架好的激光绊线。
这些东西不杀人,但能骗人。
而人一旦被骗,就会犯错。
犯一个致命的错。
齐辰低头看了眼手表。
距离雾完全散开,还有七分钟。
足够让一场“围剿”,变成一场“伏击”。
他再次举起望远镜,这一次,目光落在敌方指挥官最后停留的位置——那片被藤蔓遮蔽的岩台。
根据系统提示的AI级指挥逻辑模型,这类战术AI会在局势明朗时自动转移至次级指挥点,以避免被一锅端。
而次级点,通常会选择视野开阔、撤离方便的位置。
那片岩台,完美符合。
他轻轻在平板上圈出区域,标红,备注:“目标可能已转移,真实指挥位在东南侧岩台,距原阵地三百米。”
然后他按下发送键,信息直达陈昊。
“看到那片藤蔓了吗?”他对陈昊说,“别管前面那些人,我要的是后面那个穿灰迷彩的。”
“灰迷彩?”陈昊皱眉,“那儿没人啊。”
“等会就有了。”齐辰冷笑,“他马上就会觉得自己很安全。”
远处,蓝军主力已经推进到距离红方阵地不足八十米的位置。
阵型拉得越来越长,前后脱节。
齐辰缓缓抽出匕首,这次不是为了近战。
他把刀刃朝下,插进土里,刀柄上挂了一小段细线,连着一块松动的石板。
只要有人踩上去,石头一动,线就会扯动刀柄晃动,反射阳光。
又一个假信号。
他要让敌人觉得,这里不止一个人,而且正在策划反击。
对面果然再次紧张起来。
“红方阵地有异常反光,疑似设置陷阱,请谨慎推进。”
指挥官的声音透着一丝迟疑。
齐辰知道,他在犹豫要不要加速强攻。
可越是关键时刻,越不敢冒进。
尤其是面对一个看起来“有点手段”的对手。
他等的就是这一刻。
“老张。”他低声说,“点烟。”
老张手指一动,轻轻拉动引信。
下一秒,白色烟雾从歪脖子松根部缓缓升起,像一条蛇,慢慢爬向空中。
不是因为疼,也不是怕,而是脑子里瞬间划过一道闪电——蓝军指挥的节奏太准了,每次换弹、调兵、封路都卡在他们最脆弱的节点上。这不是人能做到的,至少不是普通人。
他抬手压了压耳麦,声音压得极低:“全员静默,别动,装死。”
频道里没人回话,但老张的手指微微一颤,显然是听到了。小李慢慢把枪口贴地,阿强干脆闭上了眼,像真被压制住了一样。
对面安静了几秒。
然后,无人机螺旋桨的声音从头顶掠过,一圈,又一圈。
齐辰没抬头,他知道他们在看。他在等一个判断——敌人到底信不信这支队伍已经废了。
三分钟后,蓝军频道传来指令:“红方五人组停滞不动,疑似通讯中断或指挥失能,b组准备收网。”
来了。
他们真以为我们瘫了。
齐辰嘴角一勾,手指在战术平板上快速滑动,标记出左侧那座废弃观测塔的位置。风吹得塔顶铁架吱呀作响,像是在给这场戏配乐。
他侧身,用手肘蹭到老张身边,低声说:“爬过去五米,把烟雾弹放在歪脖子松根部,别点,等我信号。”
老张眼皮都没抬,只轻轻点了点头,像块石头一样缓缓挪了出去。
齐辰重新靠回岩石后,右手慢慢摸向腰间的手雷包。训练用的橡胶壳,扔出去不会炸,但声音和重量跟真的差不多。关键是动作要像——真打算拼命的那种。
他深吸一口气,突然从掩体后站起半身。
右手高举,身体后仰,右脚往前半步,左臂拉开平衡——标准投弹姿势,教科书级别。
对面反应快得离谱。
“三点钟方向!有人要投弹!”蓝军队长吼了一声,紧接着就是一阵慌乱的脚步声,几个人影迅速缩进掩体,连树上的观察员都趴了下来。
可齐辰的手……缓缓放下了。
手雷还在手里。
他站着没动,看了眼天空,又低头检查了下弹匣,仿佛刚才那一举只是临时起意,最后又怂了。
“他们怕了。”他轻声对身边的小李说,“说明他们觉得这儿是突破口。”
小李差点笑出声,赶紧咬住嘴唇。
齐辰切换加密频道,接通陈昊:“你们现在开始,慢慢往后撤十米,动作要轻,让他们‘发现’你们想绕后。记住,别真绕,只做姿态。”
“明白。”陈昊的声音压得很低,“咱们演哪出?”
“演一群觉得自己有机会翻盘的蠢货。”
那边沉默两秒,传来一声闷笑:“这我熟。”
不到一分钟,蓝军果然察觉了右侧动静。
“红方小队正在向西南沟壑移动,疑似试图包抄!”无人机操作员报告,“建议b组前移拦截。”
“不同意。”另一个声音响起,“可能是诱饵,主阵地不能空。”
齐辰听到这句话,眼睛眯了起来。
有意思。
对方居然能识破包抄是假动作?说明不只是预判能力强,还懂反向思维。
但他要的就是这种人。
越聪明,越容易钻牛角尖。
你不是怕诱饵吗?那我就给你个更像诱饵的。
齐辰从腰带上取下手雷,轻轻抛起,接住;再抛起,再接住。三次之后,他忽然停手,把雷塞回包里。
然后举起望远镜,盯着敌方主阵地右侧那片密林,一动不动。
足足一分半钟。
他知道无人机一定在拍他。也知道对方指挥官现在正盯着屏幕分析他的意图。
你看那么久,肯定是在找突破口。
那你猜,我是准备从右边突,还是声东击西?
果然,三十秒后,蓝军调动命令下达:“注意右侧林区,敌方可能改道渗透,c组前移五百米布防。”
齐辰笑了。
鱼线动了。
他低头在平板上快速标出新坐标——敌方主力前移后,原本固守的中央高地出现了一个二十米宽的空档。而那个位置,正好背靠一处断崖,进可攻,退可藏。
“陈昊。”他再次接通频道,“等他们再往前压二十米……我们就收网。”
“你要冲?”陈昊问。
“不,”齐辰摇头,“让他们自己走进来。”
他又看了眼老张那边。烟雾弹已经就位,歪脖子松下的泥土有轻微翻动痕迹,但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接下来,只需要一点火。
他重新站起身,这次没做投弹动作,而是直接拔出手枪,对着空中打了两发空枪。
啪!啪!
声音清脆,在山谷里来回撞。
对面立刻警觉:“红方开火!注意隐蔽!”
所有人缩进掩体,连预备队都暂停前进。
齐辰却不急了。他蹲下来,慢悠悠地检查枪管,擦了擦瞄准镜,像个闲得发慌的新兵。
这一系列动作传到对方屏幕上,只会有一个解读:这家伙心态崩了,开始胡来。
五分钟后,蓝军终于做出决定:“主队继续推进,封锁红方退路,务必在雾散前完成合围。”
命令一下,七八个人影开始向前移动,阵型拉长,主阵地只剩两个观察哨留守。
齐辰盯着平板上的热成像画面,指尖轻轻敲着边缘。
来了。
他们真以为我们只剩防守之力,所以敢把主力推出来围剿。
但他们不知道,真正的杀招,从来不是突围。
而是请君入瓮。
他再次接通陈昊:“准备第二阶段,按b方案执行。”
“b方案?”陈昊愣了下,“那不是……”
“对,就是那个疯的。”
陈昊沉默两秒:“行,我陪你疯。”
齐辰转头看向老张,轻轻打了个手势。
老张会意,慢慢伸手,摸向烟雾弹引信。
就在他即将拉动的瞬间——
齐辰抬手制止。
等等。
他还差最后一步没走完。
他从战术背心里抽出一张铝箔反光片,撕开,贴在一块扁平石头底部,然后轻轻推出掩体外,斜斜卡在岩缝之间。
阳光正一点点穿透雾气,照在那片反光纸上,一闪,一闪。
像某种信号。
三分钟后,蓝军无人机拍摄画面显示:红方阵地出现不明反光源,疑似通讯设备启动。
敌方指挥官立刻下令:“优先排查反光点,可能是求救信号发射器!”
两支小队立刻分出一人,转向齐辰所在位置逼近。
齐辰看着热成像上那两个移动的红点,缓缓吐出一口气。
成了。
他现在不是在打仗。
是在下棋。
每一步,都不是为了自己活命,而是为了让对方相信——他们能赢。
可他们不知道,所谓突破口,全是假的。
烟雾是假的,反光是假的,连他的犹豫都是演的。
真正有用的,是陈昊小队悄悄埋下的三个震动传感器,是老张藏在松树根部的烟雾弹,是小李偷偷架好的激光绊线。
这些东西不杀人,但能骗人。
而人一旦被骗,就会犯错。
犯一个致命的错。
齐辰低头看了眼手表。
距离雾完全散开,还有七分钟。
足够让一场“围剿”,变成一场“伏击”。
他再次举起望远镜,这一次,目光落在敌方指挥官最后停留的位置——那片被藤蔓遮蔽的岩台。
根据系统提示的AI级指挥逻辑模型,这类战术AI会在局势明朗时自动转移至次级指挥点,以避免被一锅端。
而次级点,通常会选择视野开阔、撤离方便的位置。
那片岩台,完美符合。
他轻轻在平板上圈出区域,标红,备注:“目标可能已转移,真实指挥位在东南侧岩台,距原阵地三百米。”
然后他按下发送键,信息直达陈昊。
“看到那片藤蔓了吗?”他对陈昊说,“别管前面那些人,我要的是后面那个穿灰迷彩的。”
“灰迷彩?”陈昊皱眉,“那儿没人啊。”
“等会就有了。”齐辰冷笑,“他马上就会觉得自己很安全。”
远处,蓝军主力已经推进到距离红方阵地不足八十米的位置。
阵型拉得越来越长,前后脱节。
齐辰缓缓抽出匕首,这次不是为了近战。
他把刀刃朝下,插进土里,刀柄上挂了一小段细线,连着一块松动的石板。
只要有人踩上去,石头一动,线就会扯动刀柄晃动,反射阳光。
又一个假信号。
他要让敌人觉得,这里不止一个人,而且正在策划反击。
对面果然再次紧张起来。
“红方阵地有异常反光,疑似设置陷阱,请谨慎推进。”
指挥官的声音透着一丝迟疑。
齐辰知道,他在犹豫要不要加速强攻。
可越是关键时刻,越不敢冒进。
尤其是面对一个看起来“有点手段”的对手。
他等的就是这一刻。
“老张。”他低声说,“点烟。”
老张手指一动,轻轻拉动引信。
下一秒,白色烟雾从歪脖子松根部缓缓升起,像一条蛇,慢慢爬向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