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碧泉凝神水,新邀剑冢,让我们看看里面有什么好宝贝-《修仙:从风灵老祖飞升笔记开始》

  “分海会”的喧嚣与波澜终于彻底平息。

  定海台上,四宗修士各自散去,返回宗门消化此次“分海会”的得失。

  妙音阁一行人在苏妙音与洛晴的带领下,化作数道清雅的遁光,离开了这片是非之地,向着宗门所在的灵秀山脉疾驰而去。

  途中,海风拂面,云气缱绻。连日来的紧张与博弈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轻松。

  苏妙音飞至徐尘身侧,神色诚挚,再次开口道:“徐道友,此番‘分海会’,我妙音阁能取得如此佳绩,全赖道友鼎力相助。力挽狂澜之恩,苏妙音与妙音阁上下,绝不敢忘。”

  她语气微微一顿,变得更加正式与清晰,目光清澈地看向徐尘:“此前承诺的‘凝神碧泉’与藏经阁权限,绝非虚言。我妙音阁虽非顶尖大宗,却也深知信义二字之重。道友可随时前往使用,绝无任何限制。”

  徐尘闻言,侧首看了她一眼,面色依旧平静,只是眼底深处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他微微颔首,语气平稳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确认意味:“苏仙子客气了。互利之事,徐某亦尽了本分。贵阁的‘凝神碧泉’,徐某确是期待已久,望其真能助我淬炼神识,巩固道基。”

  苏妙音是何等聪慧之人,自然瞬间听懂了这弦外之音。她非但没有丝毫不快,反而嫣然一笑,笑容如清风拂过莲塘,清新而真诚:“这是自然。道友请放心,此泉于我阁中亦是重地,数年方能蓄满一次灵韵,效果绝不会让道友失望。待回山门,安顿片刻,我便亲自引道友前往。”

  徐尘不再多言,只是再次颔首,算是达成了默契。

  数日后,众人安然返回妙音阁山门。那仙音缭绕、灵秀清雅的景象再次映入眼帘,让经历了一番外界风波险恶的众人都有种归家的安宁之感。

  苏妙音并未食言,待徐尘在其清音苑稍作休整后,便亲自前来,引着他向后山深处行去。

  穿过数道强大的隐蔽禁制,沿着一条灵气愈发浓郁的幽静小径前行,最终来到一面爬满古藤、毫不起眼的石壁前。苏妙音取出一枚湛蓝色的玉符,嵌入石壁一处凹槽,手中掐动数个繁复法诀。

  嗡!

  石壁无声无息地向两侧滑开,露出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向下通道。一股精纯至极、冰凉沁魂的灵气混合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宁静道韵,瞬间从通道内扑面而来,让徐尘精神为之一振。

  “徐道友,请随我来。”苏妙音率先步入其中。

  通道向下延伸不久,眼前豁然开朗。饶是徐尘见多识广,心中也不由得暗赞一声:好一处天地灵窍!

  这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溶洞,洞顶垂下无数千年乃至万年的钟乳石,这些钟乳石并非寻常灰白,而是通体呈现出一种半透明的蔚蓝色,内部仿佛有液体流光缓缓涌动,散发出柔和而幽蓝的光芒,将整个巨大的空间映照得如梦似幻,静谧非凡。

  洞窟中央,是一口直径不过三丈的泉眼。泉水呈现出一种无法形容的、深邃纯净的蔚蓝色,仿佛将一片最纯净的天空浓缩于此。泉眼无声涌动,表面氤氲着浓郁得几乎化为实质的乳白色灵雾,那冰凉沁魂、洗涤心神的气息正是由此散发而出。

  泉水自身仿佛拥有生命般,在缓缓地、遵循着某种玄奥韵律自行旋转,靠近泉边,便能感到神魂传来阵阵难以言喻的舒泰与安逸之感,连日奔波残留的些微精神疲惫瞬间一扫而空。四周洞壁被泉水光芒常年浸染,变得光滑如镜,倒映着幽蓝泉光与顶部发光的钟乳,更让此地增添了几分神秘幽静的意味。

  “此地便是我妙音阁根基之一,‘凝神碧泉’。”苏妙音的声音也下意识地放轻了许多,仿佛怕惊扰了此地的宁静,“泉眼直通地脉阴窍,又经上方‘石乳’滴落浸润,方成此能滋养神魂、淬炼神识的宝泉。道友可入泉中,运转功法。

  徐尘目光扫过这口堪称天地奇观的灵泉,心中满意,点头道:“有劳仙子。”

  苏妙音微微一笑,退至洞口禁制之外,盘膝坐下,真正亲自为其护法。

  徐尘不再犹豫,褪去外袍,仅着贴身衣物,一步步踏入泉中。

  徐尘立刻在泉眼中央盘膝坐下,水位直至胸口。他屏息凝神,全力运转《灵虚经》功法。

  功法一经催动,异变陡生!

  整个碧泉仿佛被瞬间激活!那深邃的蔚蓝色泉水中,无数细密如星辰的蓝色光点纷纷涌现,如同受到至高吸引般,疯狂地向着徐尘汇聚而来,透过皮肤,涌入他的体内,直奔识海!

  刹那间,徐尘的识海贪婪地、近乎饥渴地吸收着这精纯独特的宁静道韵。

  以往需催动神念方能隐约捕捉的细微灵机流转,如今心念微动便明晰如绘。昔日参悟《灵虚经》与推演五行阵盘时诸多晦涩难解、似懂非懂的关窍,在此刻神清意明、思绪如电的状态下,竟纷纷豁然贯通,诸多滞碍迎刃而解。

  对自身法力的掌控亦更臻精妙圆融之境,运转之间,如拈花拾露,轻巧而精准。

  徐尘彻底沉浸在这无比舒泰又高效无比的淬炼过程中,物我两忘,不知时间流逝。

  洞中无日月,唯有泉水流光。

  不知不觉,七日七夜转瞬即逝。

  当徐尘缓缓睁开双眼时,眸中神光湛然,深邃如星,却又内蕴至极,仿佛所有的光华都收敛于一点,显得更加难以测度。他轻轻呼出一口浊气,那气息竟也带着一丝淡淡的蓝色辉光,旋即消散在空中。

  他凝神内观,心中不由泛起一丝惊喜。只觉神识较七日之前愈发凝练通透,掌控之间如臂使指,圆融如意。这般精进,玄妙难言,却真实不虚,远非寻常苦修所能企及。“凝神碧泉”温养神魂之效,果然名不虚传!

  只可惜带不走。

  他起身走出泉眼,灵力微运,周身水汽瞬间蒸干,衣衫整洁如新。

  苏妙音似有所感,也从入定中醒来,起身望来。她看到徐尘那双更加深邃沉静的眼眸,便知他收获巨大,脸上不由露出欣喜笑容:“恭喜道友,功行大进!”

  “此泉神效,确非凡品。多谢仙子成全。”徐尘拱手,真诚道谢。这份报酬,他非常满意。

  离开凝神碧泉后,徐尘并未停歇,直接向苏妙音提出了前往藏经阁的请求。

  妙音阁的藏经阁并非金碧辉煌之地,而是一座古香古色、被无数灵植环绕的七层木塔,塔檐下悬挂着诸多风铃,随风轻响,自成韵律,令人心神宁静。

  徐尘拥有最高权限,可自由阅览除最顶层核心传承外的所有区域。他如饥似渴地扎入书海之中,重点翻阅那些关于奇阵、符文演化、以及墨涡洋乃至更广阔海域的地理志异、遗迹传说、风土人情的典籍。

  他尤其专注剑道、阵法结合的原理,妙音阁在此方面的积累给了他极大启发。

  期间,苏妙音时常会“恰好”前来。有时是带着一壶新采的、能宁心静气的“月华凝露”,与徐尘对坐;有时则是拿着一卷古籍,请教一些关于阵法的疑难。

  “徐道友观我阁这些典籍,可还入眼?可有所得?”苏妙音捧着一杯灵茶,轻声问道,目光中带着一丝期待。

  徐尘放下手中一枚的玉简,颔首道:“妙音阁传承果然博大精深,于音律化阵、灵植符纹一道别有洞天,令徐某大开眼界,受益良多。”

  苏妙音眼波微转,语气变得更加柔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道友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