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七两为参,八两为宝-《1978,我的猎户人生开挂了》

  赵老八看似什么都没说,可却好像什么都说了。

  作为十里八村最有实力的木匠,虽然看着好像除了木匠活之外好像也就是个木讷人。

  可既然能住得上大瓦房,除了手艺之外,心思肯定比一般人要活络。

  面带猪相心头嘹亮,说的就是这号人。

  拿到橡木盒子的李越山回了家。

  等进家门的时候,就看到富贵正和老头抱着七八根竹子在忙活。

  两人挑选了一些细毛竹,将其劈成了两尺来长筷子粗细的竹条。

  一旁的云秀也没有闲着,坐在堂屋外搓着蒲绒草。

  这种草质地柔软没有异味,而且还防潮,北尧很多人家都用来垫炕席子。

  “弄好了?”

  老头见李越山进院,随即开口问道。

  李越山点了点头,从怀里拿出橡木匣子递了过去。

  “你别说,老八这小子的手艺还真不错。”

  老头上下打量了一番,随即双手捏住匣子两边用力扭动了一下。

  整个匣子没有一颗钉子一滴树胶,可却严丝合缝。

  李越山将装着箭矢的囊袋递给了一旁的富贵,随即说道:“啥时候走?”

  虽然因为野猪吃人的事情,野荞坡那片最近肯定没人敢过去。

  但这东西讲究一个落袋为实,一天不装进自己口袋,李越山就一天睡不安稳。

  “等会我把这盒子整端一下,你和富贵去公社把架子车借来。”

  老头拿起盒子,朝着台阶上的云秀走了过去。

  架子车?

  李越山一愣,随即也反应了过来。

  这东西的价值和山里猎来的牲口不一样,容易招人眼红。

  毕竟对上牲口,很多人多少还有些自知之明。

  可山宝这玩意,纯粹就是靠运气。这就会让人产生一种我上我也行的错觉。

  好在自己和富贵还在松树林那片留下了几头野猪没拉回来,这倒成了最好的障眼法。

  很快,李越山和富贵去公社将架子车借了过来。

  要是换成以往,就老李家这个情况,想要借公社的东西几乎不可能。

  人家就是放在那风化了,也不给你用。

  可今时不同往日,要不是骡车被谭局长他们弄走了,李越山都不稀的用这人力车。

  回到家,老头已经用细绸裹上了云秀搓细的蒲绒草,将其垫进了橡木匣子里。

  爷孙仨人带着白熊和黑子,直奔野荞坡。

  “你是不知道,这家伙那就是个搅屎棍!”

  “前后两回,要不是我反应快,估计这会早就被那大牲口给消化了。”

  “你说平时也看不出来,咋一到关键时刻就给人使绊子呢?”

  ……

  去野荞坡的路上,李越山看着在车前面和黑子交错穿梭的白熊,没好气的吐槽道。

  前世的时候他进山都带着这俩货,相比起黑子,白熊似乎更加的凶猛,也更加的通灵性。

  可这一趟不知道发什么疯,连着两次差点酿成大祸。

  换成其他跑山的猎户,早将这家伙下锅炖了。

  可李越山骂归骂,要说将这货下锅还真舍不得。

  “那你看它这会还乱窜吗?”

  老头抽着烟锅子,眼神落在了白熊身上问道。

  说来也怪,这会的白熊眼神凶狠而警惕,和黑子左右交替寻道很是默契。

  “一样米养活百样人,人有傲气,狗子自然也有。”

  老头看向李越山,轻声的解释道:“家里那几条山狗虽然也进山见血,凶性不小,可毕竟只是一般山狗而已。

  依白熊的性子,能容得下黑子已经是它的极限了,毕竟黑子和它从小一起长大。

  至于其他的狗……”

  老李头的话没说完,但是李越山却隐隐约约有些懂了。

  很快,几人来到了之前的山坳。

  李越山上前,在土洞周围仔细的找了半晌,很快就发现了他之前掩盖的痕迹。

  “在这!”

  扒拉开枯枝树叶,李越山指向地上八方分散的直叶说道。

  “你俩朝后退,小心着点。”

  老李头轻手轻脚的上前,随即看了一眼李越山所指的地方之后,对着两人摆了摆手。

  李越山和富贵带着狗子后撤,老头蹲下身子,干枯的手掌轻轻的将枝叶四周的杂草清理干净。

  等清理干净之后,老头从怀中取出一个两指宽的薄竹片,顺着外茎轻轻的将周围的土拨开。

  这东西精贵的很,所以老头每一下的动作都透露着小心。

  差不多一个小时,老李头这才将外茎周围的土清理出来,露出了崹参的芦头。

  这芦头足有两指宽,参皮微红,看着品相相当不错。

  “……”

  老头看到眼前露出来的芦头,不知为何转头看了一眼站在李越山身旁的富贵。

  “成色怎么样?”

  李越山似乎没有察觉老头的异样,眼睛只是盯着老李头刨出来的土坑问道。

  “五十年朝上的上品崹红参。”

  老头随口答了一句,随即示意李越山将一旁的竹条子递了过来。

  这竹条子是他之前专门和富贵削出来的。

  “你看看,顺着芦头的纹路,就能大概得判断出参须的走向。

  这东西讲究一个根须完整,所以起土的时候要先确定参须大概的位置。”

  老李头一边讲解,一边用拂过芦头一侧的土壤,伸出去大概两尺左右之后,另一只手将手中的竹条缓缓地插入地面。

  来来回回又是一个多小时,十几根细细的竹条子被老头插满了崹参芦头的四周。

  李越山看着眼前似乎杂乱的竹条,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因为起身之后,李越山俯瞰地面,就能清晰的看到一个由竹条归拢出来的崹参轮廓。

  顺着竹条的位置,老头趴在地上用手中的竹片一点点的将土拨了出来。

  爷仨是上晌饭口出门的,等李越山和富贵看到崹参全貌的时候,天色已经逐渐有些昏暗了。

  也就是说,从开始到现在,老李头在地上足足爬了七八个小时。

  好在,这一颗半透明状的上品崹红参被老头全须全尾的起了出来。

  “七两为参,八两为宝。

  这东西比起一般的山参长的要慢的多,所以这一株崹红参虽然不到五两,但也算是可遇不可求的珍品了!”

  起身之后,脸色有些煞白的老头长出口气,笑着对两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