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跑鹰-《1978,我的猎户人生开挂了》

  看着声音越来越大的村民,李越山微微皱眉。

  这事情虽然和他没关系,但说到底还是因为赵老八接了他的活才引发的。

  正当李越山想要开口的时候,却被赵老八拦住。

  “这里你说话不方便,先回去吧,后天我一准去给你整明白了。”

  赵老八看向李越山,摆摆手说道。

  李越山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赵老八说得对,这事情怎么说也算是人家宗亲之间的矛盾,算是半个家事。

  他不出面,怎么都好说。

  他要是一掺合,赵老八就真的里外不是人了。

  “成!”

  李越山点了点头,随即在众目睽睽之下,将车上的东西都拿了下来。

  这架子车毕竟是借公社的,回去得还。

  “老天爷,这是请礼?”

  “好家伙,半扇猪肉啊,这分量看着得有七八十斤还不止吧?”

  “我说老八怎么牙口那么硬,就这些东西,换成谁都得迷糊啊!”

  ……

  看着李越山一件件的将东西拿下来,所有村民都被惊的目瞪口呆。

  请匠人送礼的他们见过。

  可如李越山这般下血本的,他们还真就头一回见到。

  而这时候,也没人再说赵老八眼窝子浅了。

  毕竟只要不是瞎子都看的清楚,就这些东西别说请匠人了,娶一房媳妇都绰绰有余了!

  “你是北尧村李家的?”

  赵老四看着一件件拿下来的好东西,眼神冷冷的盯着李越山问道。

  “是。”

  李越山神色平淡的点了点头。

  “你等着,我记住你了!”

  赵老四撂下一句狠话,转身出了院子。

  就那些东西,别说他舍不得,就算舍得也拿不出来。

  东西收拾完,李越山打了声招呼转身离开。

  “山子,老四就那个怂样,他也就是嘴上撂话而已,你别上心。”

  看着李越山转身,赵老八犹豫了一下,还是出声说道。

  “八叔,你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说着李越山转头看向围在院子外面的那些村民,龇着牙笑着说道:“六七百斤的野猪我都能料理了,百十斤的人我还真没放心上!”

  说着,拉着架子车朝外面走去。门外的人下意识的都让开了一条道。

  直到李越山离开,这才有人反应过来。

  李家这个可是个真牲口,那野猪当初拉出去的时候,他们也是见过的。

  六百多斤的野猪王,而且特么还是弓猎!

  在农村,只要是脑子没什么毛病的,都不会上赶着去招惹这种牲口。

  回到北尧村,李越山先去公社将车还了,这才不紧不慢的溜达着回了家。

  回到家正好是饭口,随便吃了一些之后,富贵带着狗子们出门,李越山则一头钻进了柴房。

  看着新巢探出来的脑袋,李越山嘴角微微勾起。

  掐指算算,这家伙出壳儿已经有两个多月了。

  再有十几天,就该放出去跑鹰了。

  所谓跑鹰,就是在鹰隼离窝或者熬过鹰后,将它们在野地里放飞。

  鹰隼在天上飞,人就得在地上举着血肉跟着跑。

  当然,若是熬的成年鹰隼,那放飞之前是要剪掉一些次羽的。

  等什么时候鹰隼落下来叼上手中的血肉,这才算跑出了些眉目。

  这个过程,对于跑鹰人最大的挑战就是体力。

  一旦跟不上,很可能以前所做的一切就都成了竹篮打水。

  “若是真的能跑下来,下半年进山可就有把握多了。”

  李越山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切下一条马熊肉,抬手送到了新巢穴边。

  神情戒备的雏隼转过身去,并不理会挂在新巢边上的马熊肉。

  李越山也不着急,就那么捏着马熊肉的一端,静静的看着转身的雏隼。

  一人一隼较着劲。

  这一较劲,就是三个多小时。

  最终还是饥饿占据了上风,鹰隼转身一爪子摁在马熊肉上,将其拖进了新巢里。

  “小样,还怼不过你了。”

  眼见雏隼进食,李越山不免得意的说道。

  熬鹰。

  不管是李越山眼前的雏隼还是捕获的成年鹰隼,靠的就是消磨耐心。

  时间一晃过去了两天。

  这天一早,刚到上晌饭口,赵老八就带着家伙什来到了李越山家。

  按照现在的规矩,村里人即便是俩兄弟,只要分开过了,串门都会绕开饭点。

  可唯独赵老八这样的匠人上门,却专门挑选饭点。

  “叔,我来给你家量数了。”

  进了门,赵老八放下手中的东西,笑着对堂屋里出来的老李头说道。

  “先不忙着,这刚好到饭口了赶紧进屋上炕。”

  老李头走下台阶,伸手接过赵老八的布兜子递给了一旁的李越山,随后亲自将赵老八请进了堂屋。

  脱鞋上炕,炕桌上早已摆上了好几道硬菜。

  赵老八上了炕,老李头得陪着。

  两人因为炕正头的位置又是一番推让,最后赵老八坐在了正位上。

  看着赵老八有些喧宾夺主,但实际上这也是前辈匠人留下的规矩。

  别说老李头家,就算是赵大太爷家,请作为孙子辈的赵老八家里做活,进门上炕也得坐主位!

  而这个时候的李越山,就只配坐炕沿了。

  菜是硬菜,酒是好酒。

  李老八在老李头的招呼下,吃的相当舒心。

  只是那酒,开始动筷子的时候喝了一盅,最后吃完的时候又喝了一盅。

  吃饱喝足,赵老八拿出木尺线砣来。

  “不用卷尺啊?”

  看着赵老八手中简陋的家当,李越山有些疑惑的问道。

  前世八九十年代的时候,他也跟着村里人进城在建筑队干过。

  建筑工的一些活计还是略微懂一些的。

  可眼前赵老八的这举动,却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家伙拿着两根一尺标的木尺来到东侧房角,两根尺子对角卡住墙角,随即拿着线砣一吊。

  四个角都如此这般过了一回,最后拿着铅笔在纸上一阵乱画。

  李越山凑上前,看着赵老八手中的纸张,瞬间瞪大眼睛。

  就这么捣鼓了两下,这家伙居然就算出了正房的大小,承木和横梁所需要的尺寸!

  甚至于连后期用材都算出了一个大概来!

  难怪这手艺如此吃香,而整个汉水镇却没有几个能端上这碗饭的!

  别看只是个木匠,就这一手测算的本事,天赋就将大多数人限制的死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