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金钱利诱,分化人心-《1978,我的猎户人生开挂了》

  看着领狗子回来的几人,李越山看向领头的富贵。

  富贵冲着李越山摇了摇头。

  草窝子那边他带着狗子仔细的寻摸了一遍,除了这两人之外,没有其他人逗留的痕迹。

  眼见富贵的动作,在场的人这才都下意识的松了口气。

  “把头,我们……”

  “我不是把头。”

  李越山看了一眼那老头,随手将箭拿了过来。

  老头上下打量了一眼李越山,确实这个爷们看着年轻的有些过分。

  只是从周围人的态度,却能明显的看出来都是以这个年轻人为主心骨的。

  “爷们,那你们把头的呢?”

  老头一愣,随即脸上带笑的看向李越山,顺道还递出了一根烟。

  李越山打眼一看,随即上下打量了一眼老头没有接烟。

  “你找把头的干啥?”

  赵开明上前一步,盯着老头冷声的问道。

  “我们爷俩冒失到了这山涧子,人生地不熟的,想借这地方凑个火落个脚,要是能顺一路带出山去,肯定备厚情相谢。”

  老头拱拱手,对着赵开明说道。

  “遭了难,过了闯口,都是跑山的大家都理解,只是这里水土小,没多余落脚的地,赶紧尥!”

  面对老头的恳求,赵开明丝毫不为所动,神情冷淡的盯着老头摆了摆手。

  身后的众人也都是一个表情,惊了一场看在遭灾的面上,也就不计较了,可这落脚却万万不行。

  都不是生瓜蛋子,进了山之后该注意什么该怎么做,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

  “都是过山的熟客,这么不开面吗?”

  不等老头说话,身后那个壮硕的年轻汉子上前一步,皱眉看向李越山。

  瞎子都看得出来,这个年轻后生才是那个能一锤定音的角色。

  “老爷子,看你这年纪也是上了岁数的山客,这点规矩你都不懂?”

  东尧这边的老十二也站了出来,看向那老头开口道。

  也别觉得李越山这一伙不近人情,进山不搭生客,这是老一辈的山客用命堆积出来的教训。

  自家头上的见了大利都能手足相残,更何况是一个什么都摸不清的外人?

  现在也就是新社会了,李越山他们这些后生都多少还讲究点。

  要是换成赵长田那个年岁的山客,从狗子开始嘶吼的时候,他们就直接下手了。

  “后生,你看我们爷俩……”

  老头犹豫了一下,还想要再争取争取,却不想李越山身后的那些家伙已经将刚刚放下的猎刀和土弓又抬了起来。

  “别动肝火,别动肝火,我们爷们这就走。”

  眼见着这一帮后生一点都不傻,老头也不敢再磨叽下去了。

  毕竟这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即便是将他们爷俩弄死,估计都不会有人知道。

  老头转身,拉了一把还不太服气的壮汉,随即绕开石台子就打算朝水瓢子的方向走去。

  路过石台子的时候,老头下意识的回头看了一眼。

  当看到那三堆分散开的篝火之后,这老头眼珠子滴溜一转。

  “后生,你看这山深林密的,周围又都是灌木草甸根本没办法落脚,能让点雄黄不?”

  老头子说着,凑到了老十二的跟前。

  之所以选择老十二,就是因为之前李越山让人琢磨他们后路的时候,压根就没有搭理这人。

  此刻看到三堆分散开的篝火,经验丰富的老头立刻意识到,这一帮进山的人多半是在这里分了帮了。

  这样一来就好说了,只要有了缝隙,怎么的也能从这些人当中蹚出一条过山的路。

  “我们自己身上带的也不……”

  老十二正要开口拒绝,但却在下一秒话好像卡在了喉咙里一样。

  雄黄这玩意,在惊蛰时节过后,跑山的进山多少都会带点。

  这东西不单单能驱蛇和防毒虫,而且就着散篓子喝下去还能去寒。

  不过这东西也是要成本的,所以除了李越山和富贵以及二世祖赵西林之外,其余人带的还真不多。

  只是看着老头皱巴巴的手里捏着的好几张大票后,赵十二拒绝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了。

  “后生,我们不白拿你的。”

  老头说着,便不由分说的将手中的钞票塞进了赵十二的手里。

  看着手里的三张大票,老十二下意识的咽了口唾沫。

  这几天的功夫,虽然他们多多少少都打到了一些,可分摊下来实际上到手根本没多少。

  而且等回去之后,还要交给生产队一大半,这样算下来,这一趟进山妥妥的亏了。

  “那……那行吧。”

  最终,赵牛没有抵得住这几十块钱的诱惑,随手将自己的一个小皮囊递了过去。

  老头一边感谢,一边将东西不着痕迹的递给了身后的壮汉。

  众人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赵牛揣起来的钞票,呼吸都急促了几分。

  这些可都是意外之财,不用和大伙分,也不用给生产队交,全须全尾地落进了自己口袋。

  “后生,你看我们这一路逃过来,两天多水米没沾牙了,能不能匀一点口粮,各位发个善心,就算救我们爷们一命了。”

  老头说着,随即又从裤腰的布裹子里拿出好几十块钱,眼巴巴的看向了赵牛身后的众人。

  “雄黄可以分你一些,口粮……”

  赵牛虽然心里窃喜,但脑子隐隐约约还在,知道什么能换钱什么不能换。

  只是他是明白了,可身后那些早就被刚刚的钞票迷花眼了的同宗兄弟们却眼红了。

  “我换,反正闻着老李家的味也咽不下去。”

  不等赵牛开口,身后早有人上前,将口粮袋里面的粗粮饼子一股脑地都拿了出来。

  这些都是粗粮做的贴饼子,虽然在村里也算活命的口粮,但是却不值几个钱。

  就老头手里的那些钞票,拿回去在供销点不用粮票都能换几大锅窝头的量。

  这种看着稳赚不赔的买卖,傻子才会拒绝。

  随着这个后生站出来,其他人也不甘落后,一个个的都凑了上来,将自己的口粮都拿了出来。

  老头看着眼前围上来的众人,眼睛里闪过一抹冷光。

  只是手上的钞票却像变戏法的一样,一张接着一张的冒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