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个不错的开门物件,这一套什么价?”
李越山装模作样的看了半晌,随即将其又放在桌上,对着一旁的老头开口道。
“这东西都是定死了的价,官价两千六!”
老头先是铺了一句,这才给出了委托商店的价。
“啥?!”
李越山闻言一瞪眼,眼睛死死的盯着被自己吓得一哆嗦的老家伙。
两千六?!
这价格对于这瓷器来说,真是实诚价。
可上一秒李越山才体会了捡漏的快感,可下一秒却让他又结结实实的吃了一惊。
要知道,那些黄杨木的家具再加上院里的添头,也才八百块钱而已。
可这一套的细青瓷,竟然张口就是三倍还有富余。
要知道,现在的北尧村,一家子七八口人满劳力,一年下来刨开口粮也就挣七八十块而已。
就算是县城工薪阶层,到手的薪水平均一个月也就五十多块钱。
也就是说,眼前这玩意工薪阶层得不吃不喝六年才能攒出来。
“你瞪眼瞅我干啥,这玩意的价格也不是我定的啊!”
老头被李越山看得有些发毛,随即后撤半步之后小声的嘟囔道。
“嫌贵你直说,我这边也有便宜点的……”老头看着李越山要咬人的眼神,赶紧出声道。
“不用,就它了!”
李越山咬咬牙,随即小心翼翼的将盘子重新包裹起来,放回原位。
好在这个里面带着茶盏,倒也算是节省了一份钱。
接下来,老头看了看李越山之后,从门背后的箱子里又拿出一套来。
相对于之前的那套,即便是李越山也一眼就看得出来,两者相差有些多。
“这套虽然是民窑出的,但是烧的也算精细,一般人也分辨不出来。”
老头将其中一个白胎细瓷小碗放在桌上,对着李越山说道。
一般人分辨不出来?
李越山脸色一垮,偏偏他对于堂菜的定位都不是一般人啊。
“舍不得媳妇抓不住流氓,捡好的整吧!”
李越山看着细瓷白碗一咬牙,随即对着老头说道:“这些东西马虎不得,尽量别整这些糊弄人的玩意。”
说着,李越山将白瓷碗重新放了回去。
“这样,你给我个价,我给你寻摸寻摸。”
老头琢磨了片刻,随即对着李越山说道。
“只要贵的,不要对的!!”
李越山心一横,直接打算破罐子破摔了。
头顶都淹过去了,指望顶上几根头发有个屁用啊!
都说破家值万贯,这下子李越山是彻底信了。
草台班子都还没搭起来呢,光这些零碎的东西都快搭进去一个万元户了!
“嘿,我说你这娃娃怎么这么拧巴呢?”老头看着李越山,微微皱眉道。
“废话少说,赶紧找!”
李越山好不容易下定决心,此刻愣是一点开脱都不敢听。
他怕自己被老头絮叨几句,真的就会心疼钱了。
“成!”
老头一翻白眼,随即转身来到窗口下的一处,从背格挡里抽出一个打着铜钉的箱子。
不看里面的东西,只是瞧瞧这装东西的家伙什,李越山心里就一阵抽搐。
小心翼翼的捧起箱子,老头将其放在桌上之后,还左右摇晃了一下,感觉桌子稳当了,这才将箱子上的铜锁打开。
依旧是细棉垫底,黄绸开设,十二个大小家当一个不少,只是尺寸比起之前的那个小了一圈。
“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好东西,清光绪年制的黄釉描画细瓷,成套的!”
老头慢慢的打开其中一个小盏,将其外面的报纸一点点的剥下来之后,就手轻放在了桌上。
黄釉明亮,描画细致。
就算是李越山这样十成十的门外汉,都能从这一只小盏上看出贵气来。
“直接说,多少钱。”
李越山懒得再看,直接开口问道。
好东西谁都喜欢,可这玩意一旦要自己掏钱,而且还是明码标价的时候,谁碰谁肉疼。
“六千五,不二价!”
老头将小盏包裹好放进箱子里,这才开口道。
“捎带这箱子不?”
李越山摸了摸打着铜钉的箱子,开口问道。
瓷器他不清楚,但跟着赵老八晃荡了几个月,对于木头却是有了一定的眼力劲。
其他的不去说,这樟木箱子却是一等一的好货。
“捎带着我把这一套院子也搭给你,行不行?!”
听着李越山的话,老钱一翻白眼说道。
就没见过这样的,进了委托商店,还一个劲砍价的。
自己这里不是黑市小坊,老子这里正儿八经国营的!
跑到国营商店里面磨牙的,李越山绝对是头一个。
“那我不要了,连带那些桌椅和那一套青瓷都不要了。”
李越山也光棍,放下东西扭头就走。
花了这么大的价钱,自己都没说心疼呢,这老家伙反倒舍不得一个破箱子了!
做生意哪有这样的?
就老钱这个抠门的架势,这委托商店早晚得黄!
“别别别啊,给你捎带上还不成吗?!”
眼见李越山抬脚就往外走,老钱头先急了。
委托商店里的东西都是郭家的,他说白了就是个售货员,挣不挣钱的和他没多大关系。
换了旁人,老钱头早特么不伺候了。
可眼前这瘪犊子不一样啊,他手里有老钱头做梦都想要的东西。
为了那玩意,他就是搭钱都要把东西给李越山。
“行,再找一套正席的十二件,一起算!”
眼见老钱答应,李越山这才转身继续说道。
“还要贵的?”
“对!”
“最贵的?”
“我特么不要了!!”
……
又磨叽了几句,老钱头先将李越山下了定的东西都归拢在了一起。
这东西现在没法带走,只能等小院整理出来,再从老头这里拉走。
李越山压根不担心老头会偷梁换柱。
毕竟钱虽然给了,但真正勾住老钱头的东西,可还在自己家里放着呢。
等东西都归置完成,老头这才将李越山又引进了前店。
绕过内堂里间,老头从里面炕柜搬出两个大小不一的樟木箱子。
看到这箱子的时候,李越山心口就隐隐感觉一痛。
相比起那个黄釉家当,显然这玩意的做工更加的精美。
不用问,肯定又是一个让李越山生不如死的好东西!
李越山装模作样的看了半晌,随即将其又放在桌上,对着一旁的老头开口道。
“这东西都是定死了的价,官价两千六!”
老头先是铺了一句,这才给出了委托商店的价。
“啥?!”
李越山闻言一瞪眼,眼睛死死的盯着被自己吓得一哆嗦的老家伙。
两千六?!
这价格对于这瓷器来说,真是实诚价。
可上一秒李越山才体会了捡漏的快感,可下一秒却让他又结结实实的吃了一惊。
要知道,那些黄杨木的家具再加上院里的添头,也才八百块钱而已。
可这一套的细青瓷,竟然张口就是三倍还有富余。
要知道,现在的北尧村,一家子七八口人满劳力,一年下来刨开口粮也就挣七八十块而已。
就算是县城工薪阶层,到手的薪水平均一个月也就五十多块钱。
也就是说,眼前这玩意工薪阶层得不吃不喝六年才能攒出来。
“你瞪眼瞅我干啥,这玩意的价格也不是我定的啊!”
老头被李越山看得有些发毛,随即后撤半步之后小声的嘟囔道。
“嫌贵你直说,我这边也有便宜点的……”老头看着李越山要咬人的眼神,赶紧出声道。
“不用,就它了!”
李越山咬咬牙,随即小心翼翼的将盘子重新包裹起来,放回原位。
好在这个里面带着茶盏,倒也算是节省了一份钱。
接下来,老头看了看李越山之后,从门背后的箱子里又拿出一套来。
相对于之前的那套,即便是李越山也一眼就看得出来,两者相差有些多。
“这套虽然是民窑出的,但是烧的也算精细,一般人也分辨不出来。”
老头将其中一个白胎细瓷小碗放在桌上,对着李越山说道。
一般人分辨不出来?
李越山脸色一垮,偏偏他对于堂菜的定位都不是一般人啊。
“舍不得媳妇抓不住流氓,捡好的整吧!”
李越山看着细瓷白碗一咬牙,随即对着老头说道:“这些东西马虎不得,尽量别整这些糊弄人的玩意。”
说着,李越山将白瓷碗重新放了回去。
“这样,你给我个价,我给你寻摸寻摸。”
老头琢磨了片刻,随即对着李越山说道。
“只要贵的,不要对的!!”
李越山心一横,直接打算破罐子破摔了。
头顶都淹过去了,指望顶上几根头发有个屁用啊!
都说破家值万贯,这下子李越山是彻底信了。
草台班子都还没搭起来呢,光这些零碎的东西都快搭进去一个万元户了!
“嘿,我说你这娃娃怎么这么拧巴呢?”老头看着李越山,微微皱眉道。
“废话少说,赶紧找!”
李越山好不容易下定决心,此刻愣是一点开脱都不敢听。
他怕自己被老头絮叨几句,真的就会心疼钱了。
“成!”
老头一翻白眼,随即转身来到窗口下的一处,从背格挡里抽出一个打着铜钉的箱子。
不看里面的东西,只是瞧瞧这装东西的家伙什,李越山心里就一阵抽搐。
小心翼翼的捧起箱子,老头将其放在桌上之后,还左右摇晃了一下,感觉桌子稳当了,这才将箱子上的铜锁打开。
依旧是细棉垫底,黄绸开设,十二个大小家当一个不少,只是尺寸比起之前的那个小了一圈。
“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好东西,清光绪年制的黄釉描画细瓷,成套的!”
老头慢慢的打开其中一个小盏,将其外面的报纸一点点的剥下来之后,就手轻放在了桌上。
黄釉明亮,描画细致。
就算是李越山这样十成十的门外汉,都能从这一只小盏上看出贵气来。
“直接说,多少钱。”
李越山懒得再看,直接开口问道。
好东西谁都喜欢,可这玩意一旦要自己掏钱,而且还是明码标价的时候,谁碰谁肉疼。
“六千五,不二价!”
老头将小盏包裹好放进箱子里,这才开口道。
“捎带这箱子不?”
李越山摸了摸打着铜钉的箱子,开口问道。
瓷器他不清楚,但跟着赵老八晃荡了几个月,对于木头却是有了一定的眼力劲。
其他的不去说,这樟木箱子却是一等一的好货。
“捎带着我把这一套院子也搭给你,行不行?!”
听着李越山的话,老钱一翻白眼说道。
就没见过这样的,进了委托商店,还一个劲砍价的。
自己这里不是黑市小坊,老子这里正儿八经国营的!
跑到国营商店里面磨牙的,李越山绝对是头一个。
“那我不要了,连带那些桌椅和那一套青瓷都不要了。”
李越山也光棍,放下东西扭头就走。
花了这么大的价钱,自己都没说心疼呢,这老家伙反倒舍不得一个破箱子了!
做生意哪有这样的?
就老钱这个抠门的架势,这委托商店早晚得黄!
“别别别啊,给你捎带上还不成吗?!”
眼见李越山抬脚就往外走,老钱头先急了。
委托商店里的东西都是郭家的,他说白了就是个售货员,挣不挣钱的和他没多大关系。
换了旁人,老钱头早特么不伺候了。
可眼前这瘪犊子不一样啊,他手里有老钱头做梦都想要的东西。
为了那玩意,他就是搭钱都要把东西给李越山。
“行,再找一套正席的十二件,一起算!”
眼见老钱答应,李越山这才转身继续说道。
“还要贵的?”
“对!”
“最贵的?”
“我特么不要了!!”
……
又磨叽了几句,老钱头先将李越山下了定的东西都归拢在了一起。
这东西现在没法带走,只能等小院整理出来,再从老头这里拉走。
李越山压根不担心老头会偷梁换柱。
毕竟钱虽然给了,但真正勾住老钱头的东西,可还在自己家里放着呢。
等东西都归置完成,老头这才将李越山又引进了前店。
绕过内堂里间,老头从里面炕柜搬出两个大小不一的樟木箱子。
看到这箱子的时候,李越山心口就隐隐感觉一痛。
相比起那个黄釉家当,显然这玩意的做工更加的精美。
不用问,肯定又是一个让李越山生不如死的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