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入深林采摘银耳-《1978,我的猎户人生开挂了》

  “七爷?”

  被赵长田拦下来的众人有些疑惑地看向这老头。

  “好了伤疤忘了疼,进山的规矩都忘了?”

  赵老七没有理会其他人,而是瞥了一眼人群中几个老山客。

  年轻的不懂事说得过去,可他们跟着往里走,这就有点不上道了。

  山里的规矩,搭伙进来的碰到的东西都算是大家的,只是先前第一个发现的人会多一份,这没说的。

  可虽然他们是搭帮进的山,可这一趟狗蛋和李越山却是为救他们而来的。

  再说了,当初在这林子里的时候,可就只有狗蛋一个人。

  于情于理,这里面的东西和他们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那几个老山客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只是野生银耳的价格比起山参都不遑多让,他们心里存着一点侥幸而已。

  那几个老山客悻悻地往人群后面退了几步。

  其余人在听说过赵长田的解释之后,也都停了下来,只是脸上多少带着点惋惜。

  人就是这样,在被草狼逼迫的时候,觉得什么都没有活着重要。

  李越山神兵天降,他们自然对于这个救命恩人感激不已。

  可当狗蛋拿出野生银耳的时候,这一份感激很轻易地就被人刻意地忽略了。

  要不是赵长田盯着,他们不管知不知道规矩,都会跟着进去碰碰运气。

  至于到时候进去发现了银耳,那只能说明他们有这个财命!

  可现在赵长田守着,他们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更重要的不是赵长田,而是他们或多或少的都知道李越山的手段。

  ……

  李越山跟着狗蛋进了那一片林子,里面是一处好像打麝的时候遇到的那种林甸子。

  树林茂密,可唯独这里能渗透进来点阳光。

  而且在林甸子的下方,河道分出一条不怎么显眼的岔道,让这一片林甸子都比较潮湿。

  在林甸子的中间,七八棵树木倒在水窝子里,下方浸泡在水窝子里的木头已经腐朽,而上面却正好透过林间能接到阳光。

  这样一来,整个倒木的水气充足的同时,还满足阳光的照射。

  而在这种特定的条件下,木头上的孢子才能顺利的长成一朵朵品质不低的银耳。

  “果然是青冈木……”

  李越山蹚着水窝子来到木头旁边,伸手掰下一块朽木,放在鼻子底下嗅了嗅。

  这玩意和灵芝以及一些菌类的山珍一样,除了特定的环境之外,还要看特定的托生材料。

  而一般的木材上,即便是生长出来的银耳,品质也不会太高。

  可这青冈木上的银耳,别说咱们没见过啥世面的劳动人民,就算是晚清最奢靡的那个老娘们,都对这玩意推崇备至。

  李越山带着狗蛋在四周寻摸了一大圈,又从朽木上面划拉下来十几朵银耳。

  这东西狗蛋没见过,所以当初也就看着新鲜取了几个而已。

  所以这一片朽木上面的银耳,尤其是大朵的还有不少。

  这也能看得出来,为啥李越山之前会发火了。

  就狗蛋这样的愣头青,不认识的东西只是觉得好看就敢于上手,这幸亏是遇上了野生的银耳,这要是遇到毒性烈的野生菌菇,恐怕李越山现在都得给他收尸了。

  不过也算是有新手保护期,头一回进山就薅到了这么值钱的东西。

  “太小的就别动了,弄回去也不值钱,糟蹋了。”

  眼瞅着李越山正在忙活,狗蛋也立刻上手开始帮忙,只是在他摘下第二个的时候,李越山转头叮嘱道。

  “知道了,山子哥。”

  狗蛋放下手中的竹片,随即开始跟在李越山的身后打下手。

  “老山客有规矩,作套子不下绝户,河道落网要开一面,这不是心善,而是积德……”

  有这东西到手,李越山的心里总算又踏实了一分,索性话也多了起来,开始给狗蛋讲一些进山的规矩。

  不得不说,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以前的人多少都还讲究点规矩。

  进山下河的,总不会一个劲地赶尽杀绝。

  可随着社会发展,这些老祖宗留下的智慧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成为了傻逼行为。

  孰胜孰劣,李越山这样的小人物当然不配评价。

  很快,李越山将能凑成朵的银耳都摘了下来,装好之后却并没有立刻出林子。

  反而抬起手,朝着半空中吹了好几声口哨。

  两人等了大概不到十分钟,天上传来白隼的回应,李越山顺势抬了抬手臂。

  一道白影掠下,稳稳当当的落在了李越山的肩膀头上。

  看着神骏无比的白隼,狗蛋激动的脸都红了。

  虽然他是个生瓜蛋子,但却不妨碍他对于这种神物的喜欢。

  就好比上辈子的李越山一样,他虽然是个连媳妇都娶不起的穷逼,但并不妨碍他在视频或者路上看到超跑之后展露出的渴望。

  李越山伸手在白隼脑袋上拂过,随即指着四周一圈之后,点了点白隼的脑袋。

  胳膊微微抬起,白隼瞬间冲天而起,在这一片林甸子上空盘旋了片刻之后,这才振翅离开。

  “走了!”

  看着还在痴痴地盯着天空猛看的狗蛋,李越山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一大一小两人走出林子,朝着赵老七众人聚集的河边走了过去。

  “山子,怎么样,里面还有吗?”

  “山子哥,货硬不硬?”

  “嘿,还得是人家山子厉害,不管是富贵还是这个生瓜蛋子,跟着山子就没亏吃!”

  ……

  众人立马围了上来,眼睛死死的盯着李越山背后的皮囊的同时,不要钱的好话一箩筐一箩筐的往外冒。

  要知道,年前的李家,还是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更别说李越山这个病秧子了。

  三十年河东转河西?

  人群后面的赵长田看着被众人围起来的李越山,笑着摇了摇头。

  真要是运势来了,哪里用得了三十年?

  “大家伙就别惦记了,都在这了!”

  李越山拍了拍身后的皮囊,随即说道:“这东西虽然是狗蛋发现的,但是见者有份,等出去换成钱后再给大家伙润润。”

  一向对外十分小气的李越山,这一次倒是出奇的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