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资金已经到位,赵老八还等着赶活呢,却不想那爷几个被朱红花的晌午饭一刺激,胆汁都快吐干净了。
整个人像个面条似的,别说干活了,起身都费劲。
赵老八只能骂骂咧咧地,将几位爷伺候在东厢里面临时搭建起来的床铺上。
李越山倒是恢复得很快,只要不碰上嫩豆腐或者搅团一类的物件,基本都压得住。
“八叔,忙了大半个月了,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歇一歇。”
离开小院前,李越山对着赵老八吩咐道。
“想不歇也没辙啊。”
赵老八一边收拾着院子里的零碎,一边朝着李越山摆了摆手。
走出小院,李越山朝着巷口走了几步,随即又退了回来。
在巷子里打量着小院,这地方虽然深巷,但这个时候的房子尤其是县城的,几乎都是挨着的。
小院即便是再藏,隔壁院子也能轻而易举的知道小院里的一举一动。
既然要做高端,肯定不能让来客有什么顾虑。
再说了,这个时期县城的房子价格属于白菜价里面的白菜价。
虽然自由买卖房产是九八年才合法的,但是活人不可能被尿憋死。
不能只有买卖,但是可以赠与。只是换了个方式多了几个手续罢了。
李越山现在虽然缺钱,但这仨瓜俩枣的还能拿的出来。
两侧两院如果买下来,一来可以向外扩充出一个外园子,二来可以保证后巷完全隔绝闲杂人等。
心里有了个大概的李越山,转身就朝朱红花家而去。
思来想去,这事情还得朱家婶子才有这个能力。
这也就是李越山想要以小院撬开大门的原因,他李越山在县城认识的领导也有,但很多事情他们都赶不上趟。
掰着指头算了算,现在能用上的人也就朱家婶子和韩若云两个。
来到朱家院外,看着铁将军把着门,李越山微微叹了口气。
钱和关系网,在这种巴掌大的小县城里,后者绝对要比前者好使的多。
而李越山现在最欠缺的,恰恰就是这一茬。
李越山也没有死等,转身又去了委托商店,和老钱头闲扯了几句之后,这老家伙像赶瘟神一样将自己赶了出来。
无所事事的李越山,晃悠着来到了中山道。
这里距离钟鼓街不远,掐头去尾的也算是县城的正街,对面不远处就是老姜头的医馆。
在巷子外转悠了两圈,李越山顺着一个门口竖着电线杆的小巷走了进去。
这里以前是陇县大地主孙家的宅院,从钟鼓街到北关边,后院墙依着观道山,以前这一套宅院大的几乎无边无际。
陇县这地方别看不大,但解放前有三家大地主。
一家姓钱,祖宅就在上党村,一家姓余,从钟鼓街到南关那一大片,就是他家的祖业。
而剩下的老孙家,占着钟鼓街到北关。
三家几乎将陇县瓜分了个干干净净。
听老一辈的人说,这三家其他的不去说,光田就有十几万亩。
三家都养活着数百人的护院,都是手上带着把式的狠人。
李越山以前看小视频,大家伙对于小地主似乎都有些不屑一顾。
虽然李越山没进过那个年代,但是从老一辈人嘴里说出来的一些话就能猜出个大概。
偏远地区小地方上的小地主,可一点都不小!
后来解放,另外俩家押宝押岔劈了,支持了光头,后来被拉到杨家湾毙了。
而孙家的屁股落在了正地方上,上一辈当家的孙满江那也是个狠人。
在六几年前后,即便是有着前期站队明确性的情况下,依旧将九成九的家底子都捐了出来。
正是因为这一茬,后续那动荡十年的时候,孙家才没有被人弄绝户。
后续政府又出台了新的政策,将孙家祖宅虽然拆分开来,但还是将正街的不少院子都还给了孙家。
孙家也打散了家门,各自将分下来的院落不管嫡庶都均摊了出去。
而这么一来,原本户户相连的大庄园,就变成了现在这种一巷连着一巷的大杂院。
经过这十几年的变迁,在这里的很大一部分人已经和孙家没有了任何关系。
走进巷子,七扭八拐的绕进一处小道,就见到一个三十几岁的妇人正挎着一个大竹篓子。
竹篓子里尽是一些常见的蔬菜,葱头蒜苗啥的都有,只是卖相上不那么好看。
“六婶,这是家里剩下的点边角料,您可别嫌弃。”
“三娃子,这一把蒜苗叶子有点黄了,去拿回家去让你娘摘一摘。”
“三叔公,今天就剩下这俩西红柿了,您别嫌少……”
……
妇人挎着竹篮子,将里面那些卖相不太好的蔬菜,顺着巷子挨家挨户的送了过去。
虽然都是些边角料,可对于这个年月的人来说,没有嫌弃这一说,毕竟都是白来的。
况且,这些东西虽然卖相不好,但压压价还是能卖的出去。
可那妇人却一点都不心疼,转眼间又拿出一竹筐子来,顺着道家家户户的送了出去。
而这个看着似乎有些缺心眼的妇人,就是朱红花让李越山来找的人。
至于她这么做,作为后世过来的李越山,自然明白她的意图。
这年月,私人做买卖可是犯法的,而且投机倒把的罪名还不小。
她这么做,实际上是用最小的代价,将整个巷子里的所有人的利益都捆绑在了一起。
我不出事,家家户户都有便宜可以占。
我这边要是一出事,虽然沾染不上邻里邻居的,可这一份长年累月的好处可就没了!
所以,整个巷子从老到幼,没人愿意她出现什么意外。
李越山心里没来由的叹口气,有钱人之所以有钱,那不是没有道理的。
他这个从后世来的人,能依靠着先知的优势去追着红线赶路。
可眼下这人和朱红花一样,可都是两眼一抹黑!
不得不说,女人活到这个份上,让那些成天嚷嚷着命运不公的老爷们脸红!
改开之后,都说站在风口的猪都能飞起来。
可说这些话的人从来都没有想过,别说其他乱七八糟的,就这一份敢往风口上站的胆子,又有几个人有?
整个人像个面条似的,别说干活了,起身都费劲。
赵老八只能骂骂咧咧地,将几位爷伺候在东厢里面临时搭建起来的床铺上。
李越山倒是恢复得很快,只要不碰上嫩豆腐或者搅团一类的物件,基本都压得住。
“八叔,忙了大半个月了,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歇一歇。”
离开小院前,李越山对着赵老八吩咐道。
“想不歇也没辙啊。”
赵老八一边收拾着院子里的零碎,一边朝着李越山摆了摆手。
走出小院,李越山朝着巷口走了几步,随即又退了回来。
在巷子里打量着小院,这地方虽然深巷,但这个时候的房子尤其是县城的,几乎都是挨着的。
小院即便是再藏,隔壁院子也能轻而易举的知道小院里的一举一动。
既然要做高端,肯定不能让来客有什么顾虑。
再说了,这个时期县城的房子价格属于白菜价里面的白菜价。
虽然自由买卖房产是九八年才合法的,但是活人不可能被尿憋死。
不能只有买卖,但是可以赠与。只是换了个方式多了几个手续罢了。
李越山现在虽然缺钱,但这仨瓜俩枣的还能拿的出来。
两侧两院如果买下来,一来可以向外扩充出一个外园子,二来可以保证后巷完全隔绝闲杂人等。
心里有了个大概的李越山,转身就朝朱红花家而去。
思来想去,这事情还得朱家婶子才有这个能力。
这也就是李越山想要以小院撬开大门的原因,他李越山在县城认识的领导也有,但很多事情他们都赶不上趟。
掰着指头算了算,现在能用上的人也就朱家婶子和韩若云两个。
来到朱家院外,看着铁将军把着门,李越山微微叹了口气。
钱和关系网,在这种巴掌大的小县城里,后者绝对要比前者好使的多。
而李越山现在最欠缺的,恰恰就是这一茬。
李越山也没有死等,转身又去了委托商店,和老钱头闲扯了几句之后,这老家伙像赶瘟神一样将自己赶了出来。
无所事事的李越山,晃悠着来到了中山道。
这里距离钟鼓街不远,掐头去尾的也算是县城的正街,对面不远处就是老姜头的医馆。
在巷子外转悠了两圈,李越山顺着一个门口竖着电线杆的小巷走了进去。
这里以前是陇县大地主孙家的宅院,从钟鼓街到北关边,后院墙依着观道山,以前这一套宅院大的几乎无边无际。
陇县这地方别看不大,但解放前有三家大地主。
一家姓钱,祖宅就在上党村,一家姓余,从钟鼓街到南关那一大片,就是他家的祖业。
而剩下的老孙家,占着钟鼓街到北关。
三家几乎将陇县瓜分了个干干净净。
听老一辈的人说,这三家其他的不去说,光田就有十几万亩。
三家都养活着数百人的护院,都是手上带着把式的狠人。
李越山以前看小视频,大家伙对于小地主似乎都有些不屑一顾。
虽然李越山没进过那个年代,但是从老一辈人嘴里说出来的一些话就能猜出个大概。
偏远地区小地方上的小地主,可一点都不小!
后来解放,另外俩家押宝押岔劈了,支持了光头,后来被拉到杨家湾毙了。
而孙家的屁股落在了正地方上,上一辈当家的孙满江那也是个狠人。
在六几年前后,即便是有着前期站队明确性的情况下,依旧将九成九的家底子都捐了出来。
正是因为这一茬,后续那动荡十年的时候,孙家才没有被人弄绝户。
后续政府又出台了新的政策,将孙家祖宅虽然拆分开来,但还是将正街的不少院子都还给了孙家。
孙家也打散了家门,各自将分下来的院落不管嫡庶都均摊了出去。
而这么一来,原本户户相连的大庄园,就变成了现在这种一巷连着一巷的大杂院。
经过这十几年的变迁,在这里的很大一部分人已经和孙家没有了任何关系。
走进巷子,七扭八拐的绕进一处小道,就见到一个三十几岁的妇人正挎着一个大竹篓子。
竹篓子里尽是一些常见的蔬菜,葱头蒜苗啥的都有,只是卖相上不那么好看。
“六婶,这是家里剩下的点边角料,您可别嫌弃。”
“三娃子,这一把蒜苗叶子有点黄了,去拿回家去让你娘摘一摘。”
“三叔公,今天就剩下这俩西红柿了,您别嫌少……”
……
妇人挎着竹篮子,将里面那些卖相不太好的蔬菜,顺着巷子挨家挨户的送了过去。
虽然都是些边角料,可对于这个年月的人来说,没有嫌弃这一说,毕竟都是白来的。
况且,这些东西虽然卖相不好,但压压价还是能卖的出去。
可那妇人却一点都不心疼,转眼间又拿出一竹筐子来,顺着道家家户户的送了出去。
而这个看着似乎有些缺心眼的妇人,就是朱红花让李越山来找的人。
至于她这么做,作为后世过来的李越山,自然明白她的意图。
这年月,私人做买卖可是犯法的,而且投机倒把的罪名还不小。
她这么做,实际上是用最小的代价,将整个巷子里的所有人的利益都捆绑在了一起。
我不出事,家家户户都有便宜可以占。
我这边要是一出事,虽然沾染不上邻里邻居的,可这一份长年累月的好处可就没了!
所以,整个巷子从老到幼,没人愿意她出现什么意外。
李越山心里没来由的叹口气,有钱人之所以有钱,那不是没有道理的。
他这个从后世来的人,能依靠着先知的优势去追着红线赶路。
可眼下这人和朱红花一样,可都是两眼一抹黑!
不得不说,女人活到这个份上,让那些成天嚷嚷着命运不公的老爷们脸红!
改开之后,都说站在风口的猪都能飞起来。
可说这些话的人从来都没有想过,别说其他乱七八糟的,就这一份敢往风口上站的胆子,又有几个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