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内,石桌旁。
李越山和赵西林外加一个马守山,三人围坐在石桌前,茶罐子也换成了酒盅。
一瓶老窖,三四个小菜外加一些花生瓜子啥的。
三更半夜不适合放鞭炮,但按照规矩,得有人守着,等到了时辰再点炮仗。
几个匠人师傅都年纪大了,昨晚上熬了一夜,昨虽然白天休息了一天,但今早上落了最后一方宝钱之后,再也撑不住了。
纷纷回了偏房,倒头就睡。
至于那些零碎的,昨晚上之前已经都归置好了,所以几个匠人手下学徒的也难得睡了一个懒觉。
所以这守响的事,就落在了李越山三人的头上。
“撤了?”
李越山眉头紧皱的看向赵西林。
三人在院里喝酒聊天,东拉西扯的就谈到了汉水镇那些外乡人的身上。
可赵西林却说,东尧前几天去镇上探口风的人回来说了,那些外乡人直接撂挑子跑了!
“是啊,村里的人听说了之后,前前后后去了好几趟,找了供销社的人问了,那些人前些天就走了。”
赵西林点了点头,脸上还带着点义愤填膺。
虽然他家里不差那仨瓜俩枣的,但毕竟都在一个村子住着,看着自家村里人被人当猴耍,总归不舒服。
“那汉水这一道村上的华松果子,那些人前前后后一共收了多少?”
李越山感觉事情有点不对劲,随即开口问道。
“收个屁!”
赵西林提起这一茬来,感觉气就不打一处来。
随即对着李越山和马守山,赵西林将自己知道的一一道来。
原来之前放出高价的风口,是借着村里人对镇上供销社的信任,几乎都是口头约定,压根就没见到现钱。
这个年月的人,对供销社这样的地方,几乎有着盲目的信任。
供销社的主任都站出来说话了,那肯定没有任何问题啊。
可谁又能想到,堂堂供销社主任,会是和那些外地佬沆瀣一气呢?
李越山倒是知道,他也隐晦的提醒过了众人,可已经被利益蒙眼了的众人,哪里会听他胡咧咧。
可要是让李越山再说的明白一点,他却做不到。
王桂芳这一手是有些缺德,但话说回来,人家从头到尾似乎都没剐蹭到李越山。
而且在李越山刚刚起步的时候,王桂芳给的帮助也不少。
云秀在镇上念书,她也是会隔三差五的去照看着。
就像后世短视频上有句话说的那样,她对所有人都恶,却唯独对我善良,那她就是天底下最好的好人。
在村里人都想着怎么占老李家便宜的时候,在外村的娘舅家闹上门的时候,是人家王桂芳站出来替李越山出的头!
话说到底,要不是李越山心还不够硬,他都会跟着王桂芳一起捞一把!
“没闹腾啊?”
李越山一边砸吧着小酒,一边剥开一颗花生扔进嘴里。
“咋没闹腾,马家堡子那边,尤其是张家村的,老爷们都差点死绝户了,结果愣是一根毛都没落下,孤儿寡母乌央乌央的往镇上跑。”
不等赵西林开口,一旁的马守山叹了口气说道。
张家庄的男人在华松林里,几乎都喂了马熊。
虽然说这年月进山总会没几个,这不是啥大不了的事情。
可像张家庄这样几乎团灭的,上面肯定会问责。
这不,从支书到队长,甚至就连会计都被汉水公社给一撸到底。
“何苦呢?”
李越山微微摇了摇头。
他倒不是替那些村民感到不值,而是想不明白那些外地佬和王桂芳到底是为了什么。
事情闹腾的这么大,死了这么多人,上面肯定会关注的。
这样一来,他们这个时候离开也就说得通了。
只是,什么东西能让他们下这么大的决心,下这么大的一盘棋来掩人耳目?
掩人耳目!
李越山自然明白,这一系列的动作,包括王桂芳找到自己,都是打出来的烟雾弹。
王桂芳不是小孩子了,若是真的背后没有达到甚至超过许正阳的大人物,她会冒这么大的风险?
只是这背后到底是为了什么,李越山不得而知。
三人又东拉西扯的聊了几句,天色也逐渐明了起来。
七点半过后,巷子外的街道上才传来熙攘的声音。
这时候中秋等这些节日还没有入法定假期,所以过了七点半,上班的人都已经出门。
“山子哥,点炮仗?”
眼瞅着外面越来越热闹,赵西林抬眼看向李越山。
“不着急,再等等。”李越山却摇了摇头。
古往今来,但凡商铺开业,都会在人流量最大的时候放鞭炮,一来凑个热闹,二来聚拢个人气。
做生意嘛,只要人气儿上来,怎么的也不会冷了买卖。
可李越山这一摊子却不同,要不是以赵老八为首的几个匠人坚持要放响,还说这是规矩,李越山甚至连鞭炮都不想放。
这地方,在县城里面越是默默无闻越好!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芍药那边要准备下晌的堂菜,一直在忙活,韩若云也得盯着,吴慧更是站在一旁时不时的指点几句。
所以,这早晌的饭口,是云秀带着芍药娘弄的。
别看这丫头岁数小,可灶上的事,早已娴熟的很。
毕竟在李越山重活过来之前,吴慧要下地,要进边林子打山货,要出工挣工分和口粮,所以家里灶头的事就自然而然的落在了云秀这个丫头的肩膀上。
太过复杂精美的菜自然不会,但弄几个窝窝头咸菜还是信手拈来的。
吃饱喝足,李越山抬手看了看手腕上的腕表。
已经是早上九点半了。
这年月虽然上下班弹性空间很大,但可贵的是大家几乎都很守时。
九点半,城里大部分人都在上工,街道上除了偶尔冒出来的小贩之外,人倒也不多。
今天中秋,在国内这算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日,这种时候没有必要,四乡的村民也不会进城。
所以,这个时间点,城里街道上的人反倒是最稀少的时候。
“成了,就这个点了。”
李越山拿起一旁的柴火棍子,抬脚出了院门。
不一会,小巷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
李越山和赵西林外加一个马守山,三人围坐在石桌前,茶罐子也换成了酒盅。
一瓶老窖,三四个小菜外加一些花生瓜子啥的。
三更半夜不适合放鞭炮,但按照规矩,得有人守着,等到了时辰再点炮仗。
几个匠人师傅都年纪大了,昨晚上熬了一夜,昨虽然白天休息了一天,但今早上落了最后一方宝钱之后,再也撑不住了。
纷纷回了偏房,倒头就睡。
至于那些零碎的,昨晚上之前已经都归置好了,所以几个匠人手下学徒的也难得睡了一个懒觉。
所以这守响的事,就落在了李越山三人的头上。
“撤了?”
李越山眉头紧皱的看向赵西林。
三人在院里喝酒聊天,东拉西扯的就谈到了汉水镇那些外乡人的身上。
可赵西林却说,东尧前几天去镇上探口风的人回来说了,那些外乡人直接撂挑子跑了!
“是啊,村里的人听说了之后,前前后后去了好几趟,找了供销社的人问了,那些人前些天就走了。”
赵西林点了点头,脸上还带着点义愤填膺。
虽然他家里不差那仨瓜俩枣的,但毕竟都在一个村子住着,看着自家村里人被人当猴耍,总归不舒服。
“那汉水这一道村上的华松果子,那些人前前后后一共收了多少?”
李越山感觉事情有点不对劲,随即开口问道。
“收个屁!”
赵西林提起这一茬来,感觉气就不打一处来。
随即对着李越山和马守山,赵西林将自己知道的一一道来。
原来之前放出高价的风口,是借着村里人对镇上供销社的信任,几乎都是口头约定,压根就没见到现钱。
这个年月的人,对供销社这样的地方,几乎有着盲目的信任。
供销社的主任都站出来说话了,那肯定没有任何问题啊。
可谁又能想到,堂堂供销社主任,会是和那些外地佬沆瀣一气呢?
李越山倒是知道,他也隐晦的提醒过了众人,可已经被利益蒙眼了的众人,哪里会听他胡咧咧。
可要是让李越山再说的明白一点,他却做不到。
王桂芳这一手是有些缺德,但话说回来,人家从头到尾似乎都没剐蹭到李越山。
而且在李越山刚刚起步的时候,王桂芳给的帮助也不少。
云秀在镇上念书,她也是会隔三差五的去照看着。
就像后世短视频上有句话说的那样,她对所有人都恶,却唯独对我善良,那她就是天底下最好的好人。
在村里人都想着怎么占老李家便宜的时候,在外村的娘舅家闹上门的时候,是人家王桂芳站出来替李越山出的头!
话说到底,要不是李越山心还不够硬,他都会跟着王桂芳一起捞一把!
“没闹腾啊?”
李越山一边砸吧着小酒,一边剥开一颗花生扔进嘴里。
“咋没闹腾,马家堡子那边,尤其是张家村的,老爷们都差点死绝户了,结果愣是一根毛都没落下,孤儿寡母乌央乌央的往镇上跑。”
不等赵西林开口,一旁的马守山叹了口气说道。
张家庄的男人在华松林里,几乎都喂了马熊。
虽然说这年月进山总会没几个,这不是啥大不了的事情。
可像张家庄这样几乎团灭的,上面肯定会问责。
这不,从支书到队长,甚至就连会计都被汉水公社给一撸到底。
“何苦呢?”
李越山微微摇了摇头。
他倒不是替那些村民感到不值,而是想不明白那些外地佬和王桂芳到底是为了什么。
事情闹腾的这么大,死了这么多人,上面肯定会关注的。
这样一来,他们这个时候离开也就说得通了。
只是,什么东西能让他们下这么大的决心,下这么大的一盘棋来掩人耳目?
掩人耳目!
李越山自然明白,这一系列的动作,包括王桂芳找到自己,都是打出来的烟雾弹。
王桂芳不是小孩子了,若是真的背后没有达到甚至超过许正阳的大人物,她会冒这么大的风险?
只是这背后到底是为了什么,李越山不得而知。
三人又东拉西扯的聊了几句,天色也逐渐明了起来。
七点半过后,巷子外的街道上才传来熙攘的声音。
这时候中秋等这些节日还没有入法定假期,所以过了七点半,上班的人都已经出门。
“山子哥,点炮仗?”
眼瞅着外面越来越热闹,赵西林抬眼看向李越山。
“不着急,再等等。”李越山却摇了摇头。
古往今来,但凡商铺开业,都会在人流量最大的时候放鞭炮,一来凑个热闹,二来聚拢个人气。
做生意嘛,只要人气儿上来,怎么的也不会冷了买卖。
可李越山这一摊子却不同,要不是以赵老八为首的几个匠人坚持要放响,还说这是规矩,李越山甚至连鞭炮都不想放。
这地方,在县城里面越是默默无闻越好!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芍药那边要准备下晌的堂菜,一直在忙活,韩若云也得盯着,吴慧更是站在一旁时不时的指点几句。
所以,这早晌的饭口,是云秀带着芍药娘弄的。
别看这丫头岁数小,可灶上的事,早已娴熟的很。
毕竟在李越山重活过来之前,吴慧要下地,要进边林子打山货,要出工挣工分和口粮,所以家里灶头的事就自然而然的落在了云秀这个丫头的肩膀上。
太过复杂精美的菜自然不会,但弄几个窝窝头咸菜还是信手拈来的。
吃饱喝足,李越山抬手看了看手腕上的腕表。
已经是早上九点半了。
这年月虽然上下班弹性空间很大,但可贵的是大家几乎都很守时。
九点半,城里大部分人都在上工,街道上除了偶尔冒出来的小贩之外,人倒也不多。
今天中秋,在国内这算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日,这种时候没有必要,四乡的村民也不会进城。
所以,这个时间点,城里街道上的人反倒是最稀少的时候。
“成了,就这个点了。”
李越山拿起一旁的柴火棍子,抬脚出了院门。
不一会,小巷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