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谋局与犒赏-《1978,我的猎户人生开挂了》

  要钱是假的。

  因为李越山根本就不缺那一千块钱。

  这种情况最终是要上报的,所以晚老五按照规定,是在治保所待不了多少时间的。

  按照现在这个规模,一个拦路抢劫和伤害罪是逃不掉的。

  但即便现在的刑法再严苛,那最多也就是五到十年的监禁罢了。

  对于寻常人来说,这处罚已经够要命的了。

  而李越山……

  那不是够要命,而是直接奔着真要命去的。

  所以,在晚霞村的时候,他并没有在意逃走的那仨傻逼。

  原因很简单,要是这仨不逮住,他就有权力将晚老五几人拘押在治保所。

  “等上面啥时候有严厉打击犯罪的行动,你带人直接去村里将那仨逮回来,到时候一起报上去就是了。”

  这句话,是在大棚外,李越山跟自己说的。

  作为在这一行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的老人,潘主任太知道撞在这个档口上的下场了。

  从严从重!!

  潘主任虽然觉得有些过了,但是他没有拒绝李越山提议的理由。

  因为,只要上面有这样的动作,而他又能在第一时间提交这种恶性案件,这对于他来说,是能拔头筹的好事!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这样的案件对于他这个镇治保主任来说,那简直不要太酸爽。

  一前一后,李越山将他这个治保主任都算计了进去。

  可明知道这是李越山带着私人恩怨的手段,但他就是没有能够拒绝的理由。

  “看来老张说的一点都没错……”

  看着逐渐消失在视野当中的北尧村,潘主任用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嘀咕道。

  ……

  北尧村,老李家。

  送走了潘主任之后,李越山进门,先和众人打了个招呼,随即又拜托赵红旗挨家挨户的去换鸡。

  这年月虽然讲究集体经济,但各家各户还都养着鸡鸭等家禽,当然,数量上还是有一定管控的。

  “山子,不用了吧,这都啥时辰了,别忙活了。”

  “对啊,这都自己家的事,咱爷们出力也是应该的。”

  “就是,这不也没打起来嘛,事前前后后还不都是你在忙活。”

  “哈哈哈……”

  ……

  说到最后,众人都笑了出来。

  他们过去,除了跟着马二炮开始的时候霍霍了几下之外,其余动手的都是李越山一个人。

  而这一回,再次让这些老爷们都感受到了李越山那恐怖的战斗力。

  一个人撵着一村人打,这事就连李相爻都不曾做到过。

  “那可不成,今儿大家伙都撑场子了,咱爷们也不能差事不是?”

  李越山笑着转头看向赵西林道:“老二,你也去一趟东尧,多笼过来点鸡鸭啥的。”

  说着,李越山从口袋里拿出一些钞票来,塞到了赵西林的手里。

  这时候,一只鸡也就三五块钱罢了,而李越山给的钱,都足够将村里的家禽霍霍完了。

  “成!”

  年轻人好热闹,赵西林自然没有拒绝,拿着钱转身带着几个同龄的东尧人,飞快的跑出门。

  “回去的时候吆喝一声,让今儿跟着去的老爷们都过来喝酒吃肉!!”

  看着赵西林跑出门,李越山冲着门外吆喝了一声。

  “知道了!”

  已经跑远的赵西林扯着嗓子回了一句。

  眼瞅着李越山是来真的,那些其中一些老爷们也起身,回去招呼自家婆娘过来帮忙。

  其中有几个年龄大的人还上来又劝了几句,但李越山压根就听不进去。

  他们是好心好意,李越山清楚。

  但在李越山的认知当中,不管好赖,既然人家帮忙了,这点血他还是出得起,也必须出的。

  不多时,赵红旗就领着五六个后生,拎着十来只鸡回来。

  与此同时,那些被自家爷们喊来的老娘们也都顺道进门,接过赵红旗手里的鸡就去门外处理。

  院子里的人也都动弹了起来,有的回家拿大料,有的去取来了山蘑等物件。

  一时之间,整个老李家热闹非凡,比起当初上梁的时候还要热闹。

  不多时,赵西林带着东尧的爷们和鸡鸭也回到了院子。

  老李家的院子不小,但还真落不下这么多爷们。

  “山子哥,要不直接开外头得了,我去将供销社那边的电线拉扯过来!”

  赵四彪走到李越山面前,试探着问道。

  “成!”

  李越山点点头,随即赵四彪带着几个手脚麻利的前往供销点。

  说来不怕笑话,这个时候,整个北尧也就供销点通了电线,就连大队部都用的煤油灯。

  不多时,李家连接着院门外搭起来一个简易的棚子,各家各户都搬来了桌椅板凳。

  “嘿,这场面,给山子娶媳妇都够用了!”

  看着忙活的热火朝天的众人,靠在门口的赵二爷笑着说道。

  整个北尧,从他记事开始,多少年都没有这么热络过了。

  不是不想,而是条件根本不允许。

  事情到了这个份上,也没有人再拦着,而是各家各户尽可能的都凑出来一些搭配用的东西,一个劲的往老李家搬。

  最后,就连生产队办大食堂的时候用的大锅和蒸笼都被搬了过来。

  “老四,记着数目,少啥取啥,明儿一起算。”眼见着自家的存粮根本不够,李越山大手一挥冲着赵四彪喊道。

  “得勒!”

  赵四彪拎着账本,带着十来个老娘们去了供销社。

  不大一会,土灶上升起炊烟,炖鸡和白面馒头的香味在整个村扩散开来。

  看着热闹,实际上就一个土豆炖鸡就馒头而已。

  可这对于北尧村的人来说,那都是几辈子人都没有遇见过的盛况了!

  平时勉强填饱都不容易,更何况是这?

  毕竟这一摊子下来,换算成钱的话最起码也得三头五百的了。

  这点钱对现在的李越山来说不多,可真要是按照现在的市场价,这都够娶多少个媳妇的了?

  一开始,吴慧多少还有些心疼。

  毕竟这些东西,都是儿子拿命换回来的,平时她都舍不得多吃一口。

  由奢入俭难,但这由俭入奢也得要个过程不是?

  可当她听到一起忙活的那些老娘们羡慕的眼神和那些不要钱的奉承话之后,乐呵的嘴角上的笑就没下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