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沉闷的鼓点一声接着一声的传遍整个两尧。
原本手头上还有事,没有跟着过来北尧的人家,都不自觉的停下了手里的活。
“他爹,这是咋了?”
新进门的媳妇从偏房里走出来,看向鼓声传来的方向,对着正在院子里劈柴火的当家的问道。
“出大事了……”
爷们转头看了一眼打谷场的方向,随即起身直奔正堂。
屋子里,老爷子已经起炕,在老婆子的搀扶下,正一边穿鞋一边往外走。
“爹,您就别去了,我先去看看啥情况再说。”
看到老头拄拐都哆嗦,当家的开口劝了一句。
“屁话!”
老头理都没理儿子,出门之后拉起院子里正在打木喉(陀螺)的孙子,径直朝外走去。
“娘,你和桂芝待在家里哪也别去。”
当家的转身叮嘱了老娘一声之后,转身撒丫子就朝着门外追去。
……
同样的场景,此刻在两尧每一户人家上演。
别说老头子和一般的青壮了,只要过了六岁的男娃,都被家里大人薅起来往打谷场赶。
俯瞰整个两尧,人群像一道道溪流一样,迅速朝着打谷场的方向汇聚而来。
两尧一共五百多户人家,三千多口子人,将往常宽敞的打谷场挤得水泄不通。
“三爷,出啥事了?”
“不知道啊,老二和老七敲的鼓,八成是族里遇到什么大事了。”
“也不对啊,既然是大事,怎么没见老太爷和二老太爷?”
……
众人聚集在打谷场上,年纪大一点的人上了坡,来到祠堂外的空地上。年纪小的就只能往后靠。
大家虽然都来了,可却都是一头雾水。
这鼓可不是乱敲的,一旦鼓响,两尧最起码得出一个老太爷来主持大局。
按照往常,和赵二爷或者赵长田关系好的人,都会凑上前去问问。
但现在这个情况下,大家虽然都在底下窃窃私语,但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去找敲鼓的两人询问。
时间过去了差不多半个小时,人群后面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人流自动分开,赵老太爷和二老太爷,带着之前在富贵家忙活的那些爷们都赶了过来。
一路走到祠堂门口,赵老太爷走上台阶,二老太爷落后一个身位,其余人则都在台阶底下。
虽然新社会成立了几十年,很多规矩平时可能都不会摆上台面。
可这个时候的农村就是这样,一旦有大事发生,很多规矩还是会不自觉的遵守。
“老二老七,开祠门!”
赵老太爷用拐杖在地上重重一磕,沉声道。
赵二爷和赵长田微微躬身,两人上前之后一左一右,将祠堂紧闭的大门缓缓的推开。
光线不是很足,里面显得有些昏暗。
老太爷带着二老太爷进门,从一侧龛匣里取出清香来,点燃之后恭恭敬敬的请进正堂先人牌位下的香炉当中。
一缕青烟绕梁而过。
“老二,去告诉大家伙一声。”
等敬过香火之后,老太爷冲着一旁的二老太爷摆了摆手。
二老太爷看了一眼老太爷,他想不明白为何这个在他眼里指甲盖大的事,老大非得搞得这么鸡飞狗跳?
要是让他来说,最多找人去霍家堡将富贵娘抓回来,然后再由着他们长辈教训一番也就是了。
再狠一点,直接让六子把那婆娘休了就成。
现在新社会了,虽然农村离婚会让人诟病,但也不是没有过先例。
再一个,即便是按照老规矩来,老六婆娘这也是犯下七出的罪过,打出门去也就是了。
何故这么大张旗鼓的,又是开祠堂又是敲族鼓的。
就赵老蔫那样的,他配吗?
再说富贵,那就是个傻子而已,八成是人家看着那大傻子好骗才下手的。
说是去当兵,可现在人是死是活还两说呢!
二老太爷心里嘀咕的多,但事情到了这一步,咋不咋也得接着茬干下去不是?
“知道了,大哥。”
二老太爷出了门,来到外面的空旷处,将富贵家的事情一五一十的都说了出来。
最后,赵四彪拿着供销点的账本,还给认字的几个村里人一一过目。
“他妈的,欺人太甚!!”
“就是,这特么已经不是赵老蔫能不能管得住婆娘的事了,这是霍家堡的人看不起咱们两尧赵家啊!”
“没说的,这口气要是出不来,咱两尧赵家以后还不得让周围村子的人熊死?”
“这脸面要是找不回来,咱两尧迎婚嫁娶的还不得尽受气?”
……
周围人虽然感觉老太爷也有点小题大做了,但气氛都烘托到这个份上了,怎么的也得向着自己人。
随着事情被传开,好多人嘴上虽然说着热火朝天,但心底里却是对赵老蔫鄙夷的很。
自己家媳妇都管不住,这爷们当的还有啥意思?
要知道,在这个年月,虽然也有惧内的,但毕竟是少数。
而大多数情况下,家里爷们不揍你,那都算他今天手懒了。
就在众人嚷嚷着要平了霍家堡的时候,老太爷这才缓缓的从祠堂走了出来。
“各家各户的爷们,都回去准备家伙什。”
“既然是族里的事,大家伙就别怕担责任,伤了残了死了都有章程。”
老太爷的声音不大,但在这个时候说出来,就好像给所有人都吃了一颗定心丸。
后面年轻腿脚快的,转身就往家里跑。
其他的不去说,都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平时无事的时候还琢磨着掀起几尺浪呢。
现在正好趁着这个档口,还不得使劲撒欢?
不多时,回去拎家伙什的爷们都赶了回来。
柴刀,粪叉,猎刀,土炮……
能拿得出手的家伙什,几乎都被搜刮了过来。
上千号人拥挤在打谷场上,即便手中的家伙都杂乱无章,可那个气势看着就让人头皮发麻。
“大哥,都准备好了。”
二老太爷来到老太爷的跟前,小声的说道。
赵老太爷点了点头,随后看向台阶下的人群,开口说道:“有公职的留下,外姓的人留下……”
随着老太爷的话落下,两尧的支书,会计,队长都纷纷从人群中退了出来。
        沉闷的鼓点一声接着一声的传遍整个两尧。
原本手头上还有事,没有跟着过来北尧的人家,都不自觉的停下了手里的活。
“他爹,这是咋了?”
新进门的媳妇从偏房里走出来,看向鼓声传来的方向,对着正在院子里劈柴火的当家的问道。
“出大事了……”
爷们转头看了一眼打谷场的方向,随即起身直奔正堂。
屋子里,老爷子已经起炕,在老婆子的搀扶下,正一边穿鞋一边往外走。
“爹,您就别去了,我先去看看啥情况再说。”
看到老头拄拐都哆嗦,当家的开口劝了一句。
“屁话!”
老头理都没理儿子,出门之后拉起院子里正在打木喉(陀螺)的孙子,径直朝外走去。
“娘,你和桂芝待在家里哪也别去。”
当家的转身叮嘱了老娘一声之后,转身撒丫子就朝着门外追去。
……
同样的场景,此刻在两尧每一户人家上演。
别说老头子和一般的青壮了,只要过了六岁的男娃,都被家里大人薅起来往打谷场赶。
俯瞰整个两尧,人群像一道道溪流一样,迅速朝着打谷场的方向汇聚而来。
两尧一共五百多户人家,三千多口子人,将往常宽敞的打谷场挤得水泄不通。
“三爷,出啥事了?”
“不知道啊,老二和老七敲的鼓,八成是族里遇到什么大事了。”
“也不对啊,既然是大事,怎么没见老太爷和二老太爷?”
……
众人聚集在打谷场上,年纪大一点的人上了坡,来到祠堂外的空地上。年纪小的就只能往后靠。
大家虽然都来了,可却都是一头雾水。
这鼓可不是乱敲的,一旦鼓响,两尧最起码得出一个老太爷来主持大局。
按照往常,和赵二爷或者赵长田关系好的人,都会凑上前去问问。
但现在这个情况下,大家虽然都在底下窃窃私语,但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去找敲鼓的两人询问。
时间过去了差不多半个小时,人群后面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人流自动分开,赵老太爷和二老太爷,带着之前在富贵家忙活的那些爷们都赶了过来。
一路走到祠堂门口,赵老太爷走上台阶,二老太爷落后一个身位,其余人则都在台阶底下。
虽然新社会成立了几十年,很多规矩平时可能都不会摆上台面。
可这个时候的农村就是这样,一旦有大事发生,很多规矩还是会不自觉的遵守。
“老二老七,开祠门!”
赵老太爷用拐杖在地上重重一磕,沉声道。
赵二爷和赵长田微微躬身,两人上前之后一左一右,将祠堂紧闭的大门缓缓的推开。
光线不是很足,里面显得有些昏暗。
老太爷带着二老太爷进门,从一侧龛匣里取出清香来,点燃之后恭恭敬敬的请进正堂先人牌位下的香炉当中。
一缕青烟绕梁而过。
“老二,去告诉大家伙一声。”
等敬过香火之后,老太爷冲着一旁的二老太爷摆了摆手。
二老太爷看了一眼老太爷,他想不明白为何这个在他眼里指甲盖大的事,老大非得搞得这么鸡飞狗跳?
要是让他来说,最多找人去霍家堡将富贵娘抓回来,然后再由着他们长辈教训一番也就是了。
再狠一点,直接让六子把那婆娘休了就成。
现在新社会了,虽然农村离婚会让人诟病,但也不是没有过先例。
再一个,即便是按照老规矩来,老六婆娘这也是犯下七出的罪过,打出门去也就是了。
何故这么大张旗鼓的,又是开祠堂又是敲族鼓的。
就赵老蔫那样的,他配吗?
再说富贵,那就是个傻子而已,八成是人家看着那大傻子好骗才下手的。
说是去当兵,可现在人是死是活还两说呢!
二老太爷心里嘀咕的多,但事情到了这一步,咋不咋也得接着茬干下去不是?
“知道了,大哥。”
二老太爷出了门,来到外面的空旷处,将富贵家的事情一五一十的都说了出来。
最后,赵四彪拿着供销点的账本,还给认字的几个村里人一一过目。
“他妈的,欺人太甚!!”
“就是,这特么已经不是赵老蔫能不能管得住婆娘的事了,这是霍家堡的人看不起咱们两尧赵家啊!”
“没说的,这口气要是出不来,咱两尧赵家以后还不得让周围村子的人熊死?”
“这脸面要是找不回来,咱两尧迎婚嫁娶的还不得尽受气?”
……
周围人虽然感觉老太爷也有点小题大做了,但气氛都烘托到这个份上了,怎么的也得向着自己人。
随着事情被传开,好多人嘴上虽然说着热火朝天,但心底里却是对赵老蔫鄙夷的很。
自己家媳妇都管不住,这爷们当的还有啥意思?
要知道,在这个年月,虽然也有惧内的,但毕竟是少数。
而大多数情况下,家里爷们不揍你,那都算他今天手懒了。
就在众人嚷嚷着要平了霍家堡的时候,老太爷这才缓缓的从祠堂走了出来。
“各家各户的爷们,都回去准备家伙什。”
“既然是族里的事,大家伙就别怕担责任,伤了残了死了都有章程。”
老太爷的声音不大,但在这个时候说出来,就好像给所有人都吃了一颗定心丸。
后面年轻腿脚快的,转身就往家里跑。
其他的不去说,都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平时无事的时候还琢磨着掀起几尺浪呢。
现在正好趁着这个档口,还不得使劲撒欢?
不多时,回去拎家伙什的爷们都赶了回来。
柴刀,粪叉,猎刀,土炮……
能拿得出手的家伙什,几乎都被搜刮了过来。
上千号人拥挤在打谷场上,即便手中的家伙都杂乱无章,可那个气势看着就让人头皮发麻。
“大哥,都准备好了。”
二老太爷来到老太爷的跟前,小声的说道。
赵老太爷点了点头,随后看向台阶下的人群,开口说道:“有公职的留下,外姓的人留下……”
随着老太爷的话落下,两尧的支书,会计,队长都纷纷从人群中退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