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楠看着面前说想要今科下场的林煜,心底一点点为人父的慈心促使他开口阻拦。
“今科并不是下场的时候。……你的文章还差点火候。”
林煜想起了最近日日夜夜的苦读,努力争取道:“爹,我想试一试。”
林楠轻叹一声,带着林煜此刻听不懂的意味:“既然你非要坚持的话。”
林煜回去的路上碰见了林二郎,邀请道:“爹已经允许我参加今年的会试了,二郎要不要和我一起,到时候我们兄弟同上榜,一门双进士。”
林二郎心动了一瞬,又理智的打消了这个念头:“我就算了。大哥你比我文章做的好,爹还总说你差点火候。我去了估计也是陪跑,要是落个同进士,那我还不得哭死。”
“那好吧。”听了这话,林煜也不再劝了。
本朝只要取得了进士功名,哪怕是同进士,也不许再考会试了。
可同进士做官先天就低人一等。
林楠的亲儿子要科考,报上去之后,因着回避制度,皇帝就把他从考官名单里移除了。
这事不知道怎么七拐八拐传到了林煜耳里,他盯着跳跃的烛火出神。
视线变得模糊,眨眨酸涩的眼睛,他想:我好像又把事情搞砸了。
大皇子的人把他送回来后,因着有伤,他顺势留在了林府。
伤好了,林楠不赶他,他也就这样不清不楚的留下了。
没人提那场父子争执,没人提那几年的疏离,甚至没人问他为什么突然想起来给亡母招魂。
好像所有都跟之前一样。
林楠不提,他也不敢主动提。
怕一开口就打破了现在的平静。
可他知道不一样的。
他迫切的想要做什么,来改变这种情况。
爹还愿意跟管教两个弟弟一样管教他的功课,他忘不了那一刻的惊诧,激动,甚至喜极而泣。
那时候,他有了目标,他要考进士,他要金榜题名,他要成为爹的骄傲。
无助的把脸埋在掌心,可他又一次把事情搞砸了。
科举考官非学识,资历,品阶,帝王信重之人不可任。
可想而知,这个机会有多么难得。
所有的这一届的学子只要榜上有名,名义上都是这届考官的学生。
这是多么大的人脉资源。
更别提其他种种不可言说的好处。
可以说,每位官员都会因着做了考官,迎来政治,经济,名望上的巨大飞跃。
甚至官场默认潜规则之一就是没有做过考官,没有入三省的资格。
巨大的愧疚一点点压弯了林煜的脊梁,甚至让他心底开始生出怨恨:为什么不告诉我?
我做错了,打我骂我都可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让我备受煎熬,独自在阴暗里挣扎腐朽。
可当他察觉到心底这丝怨恨的时候,良知带来的折磨更让他崩溃痛苦。
他像困在悬崖上找不到出路,只能紧紧抓住会试这根蛛丝,他不仅要考上,还要考好。
以此来证明林楠的选择没有错,为他的付出是值得的。哪怕错失了一次仕途发展的机会,但他会捧回一个状元的荣耀。
在这样的压力下,林煜很快熬的形销骨立,可一团火在他眼底升腾,经久不息。
袁三娘和林二郎林三郎都来劝他,说不要给自己这么大压力,今科不行,还有下一科。
他还年轻。
知道劝不动,自己说话也没有份量,陈柔默默的给他送来了补品。
自从陈柔算计了他之后,林煜和陈柔的关系降到冰点。
没有休妻,只是陈柔一句话拿捏住了林煜:你受了自幼丧母的苦,也要你儿子同样经历一遍吗?
他想着反正再也无心情爱,不打算再娶,留着陈柔,让唯一的儿子有亲生母亲疼爱,也行吧。
之后他们等闲连面都碰不上,陈柔也知情识趣,老老实实的做个透明人,好好守着唯一的儿子长大。
可就是这样,见了林煜的样子,明知道林煜不喜,也没忍住想要做点什么。
她怕林煜活不到她儿子长大。
可见林煜消耗到了什么地步。
会试本来就在春寒料峭的时候,就是一个健康的考下来都要大病一场,更何况这样状态的林煜。
坏消息是,进场前两天,林煜就感染了风寒,虚弱的底子让这场病来势汹汹,林楠为此特意给他求了太医,才勉强保住他一条命。
好消息是,幸亏林煜提前病了,要是进了考场再病了,按照规矩,锁院之后除了考试结束,无论什么情况都不会开门。
当然也配备了基本的医师,但那个治疗条件就可想而知了。
往年也不是没有竖着进去,横着出来,把命搭到考场里的。
好歹林煜还活着。
可林煜本人显然不能接受这个结果。
清醒后,知道考试已经结束了,林煜当场就吐了一口血,又昏死了过去。
亏的以林楠的位置能找来各种好药,给他吊着命,就这样也缠绵病榻几个月不见好。
林楠四处给儿子求药,自然很多人知道了林煜的情况。
有不少人庆幸,自家孩子不爱读书就不读吧,好歹健健康康的。
可看着吊儿郎当,一读书就头疼,脚疼,屁股疼,哪哪都不舒服的倒霉孩子,嘴里的话又变成了:“你看看人家林煜,人家那上进心,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没出息的东西!”
林煜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拉了一大波仇恨。
但好歹众人可以安慰自己,林煜那个病秧子身体不好,连考场都没进去,在努力又有什么用?
但很快连这点安慰也没有了。
起初是有三五个举子闹着说有人舞弊,信誓旦旦说谁谁谁绝对考不出这个成绩。
开始谁也没当回事儿。
科举舞弊确实是可以上达天听的大案。
可每次考完总有那么几个不甘心的看不得人好的,愤世嫉俗的瞎嚷嚷。
主打一个伤害不了你也恶心你一把,万一说中了就是大赚。
或者觉得自己才华贯古通今,只要没被录取就是考官无眼,官场黑暗,定是有人舞弊,一群酒囊饭袋忝居高位,才让他这样的人才榜上无名。
这个世道没救啦!
那几个闹事儿的举子被抓起来打了板子,几个没考上的废物点心,还敢随意污蔑朝廷命官,触犯朝廷威严。
不给个教训说不过去,看在多年读书不易的份上没有革除功名,已经是法外开恩。
可是接二连三各地举子都开始有质疑的声音传出,很快互相勾连,开始了盛大的游行。
他们抬着孔夫子的雕像冲击府衙,要求彻查,还万千学子一个公道!
声势浩浩,势要为这天地搏一个朗朗乾坤。
本届的主考擦着不断冒出来的冷汗,心里一片绝望:无论是否真的有舞弊,他都完了。
        “今科并不是下场的时候。……你的文章还差点火候。”
林煜想起了最近日日夜夜的苦读,努力争取道:“爹,我想试一试。”
林楠轻叹一声,带着林煜此刻听不懂的意味:“既然你非要坚持的话。”
林煜回去的路上碰见了林二郎,邀请道:“爹已经允许我参加今年的会试了,二郎要不要和我一起,到时候我们兄弟同上榜,一门双进士。”
林二郎心动了一瞬,又理智的打消了这个念头:“我就算了。大哥你比我文章做的好,爹还总说你差点火候。我去了估计也是陪跑,要是落个同进士,那我还不得哭死。”
“那好吧。”听了这话,林煜也不再劝了。
本朝只要取得了进士功名,哪怕是同进士,也不许再考会试了。
可同进士做官先天就低人一等。
林楠的亲儿子要科考,报上去之后,因着回避制度,皇帝就把他从考官名单里移除了。
这事不知道怎么七拐八拐传到了林煜耳里,他盯着跳跃的烛火出神。
视线变得模糊,眨眨酸涩的眼睛,他想:我好像又把事情搞砸了。
大皇子的人把他送回来后,因着有伤,他顺势留在了林府。
伤好了,林楠不赶他,他也就这样不清不楚的留下了。
没人提那场父子争执,没人提那几年的疏离,甚至没人问他为什么突然想起来给亡母招魂。
好像所有都跟之前一样。
林楠不提,他也不敢主动提。
怕一开口就打破了现在的平静。
可他知道不一样的。
他迫切的想要做什么,来改变这种情况。
爹还愿意跟管教两个弟弟一样管教他的功课,他忘不了那一刻的惊诧,激动,甚至喜极而泣。
那时候,他有了目标,他要考进士,他要金榜题名,他要成为爹的骄傲。
无助的把脸埋在掌心,可他又一次把事情搞砸了。
科举考官非学识,资历,品阶,帝王信重之人不可任。
可想而知,这个机会有多么难得。
所有的这一届的学子只要榜上有名,名义上都是这届考官的学生。
这是多么大的人脉资源。
更别提其他种种不可言说的好处。
可以说,每位官员都会因着做了考官,迎来政治,经济,名望上的巨大飞跃。
甚至官场默认潜规则之一就是没有做过考官,没有入三省的资格。
巨大的愧疚一点点压弯了林煜的脊梁,甚至让他心底开始生出怨恨:为什么不告诉我?
我做错了,打我骂我都可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让我备受煎熬,独自在阴暗里挣扎腐朽。
可当他察觉到心底这丝怨恨的时候,良知带来的折磨更让他崩溃痛苦。
他像困在悬崖上找不到出路,只能紧紧抓住会试这根蛛丝,他不仅要考上,还要考好。
以此来证明林楠的选择没有错,为他的付出是值得的。哪怕错失了一次仕途发展的机会,但他会捧回一个状元的荣耀。
在这样的压力下,林煜很快熬的形销骨立,可一团火在他眼底升腾,经久不息。
袁三娘和林二郎林三郎都来劝他,说不要给自己这么大压力,今科不行,还有下一科。
他还年轻。
知道劝不动,自己说话也没有份量,陈柔默默的给他送来了补品。
自从陈柔算计了他之后,林煜和陈柔的关系降到冰点。
没有休妻,只是陈柔一句话拿捏住了林煜:你受了自幼丧母的苦,也要你儿子同样经历一遍吗?
他想着反正再也无心情爱,不打算再娶,留着陈柔,让唯一的儿子有亲生母亲疼爱,也行吧。
之后他们等闲连面都碰不上,陈柔也知情识趣,老老实实的做个透明人,好好守着唯一的儿子长大。
可就是这样,见了林煜的样子,明知道林煜不喜,也没忍住想要做点什么。
她怕林煜活不到她儿子长大。
可见林煜消耗到了什么地步。
会试本来就在春寒料峭的时候,就是一个健康的考下来都要大病一场,更何况这样状态的林煜。
坏消息是,进场前两天,林煜就感染了风寒,虚弱的底子让这场病来势汹汹,林楠为此特意给他求了太医,才勉强保住他一条命。
好消息是,幸亏林煜提前病了,要是进了考场再病了,按照规矩,锁院之后除了考试结束,无论什么情况都不会开门。
当然也配备了基本的医师,但那个治疗条件就可想而知了。
往年也不是没有竖着进去,横着出来,把命搭到考场里的。
好歹林煜还活着。
可林煜本人显然不能接受这个结果。
清醒后,知道考试已经结束了,林煜当场就吐了一口血,又昏死了过去。
亏的以林楠的位置能找来各种好药,给他吊着命,就这样也缠绵病榻几个月不见好。
林楠四处给儿子求药,自然很多人知道了林煜的情况。
有不少人庆幸,自家孩子不爱读书就不读吧,好歹健健康康的。
可看着吊儿郎当,一读书就头疼,脚疼,屁股疼,哪哪都不舒服的倒霉孩子,嘴里的话又变成了:“你看看人家林煜,人家那上进心,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没出息的东西!”
林煜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拉了一大波仇恨。
但好歹众人可以安慰自己,林煜那个病秧子身体不好,连考场都没进去,在努力又有什么用?
但很快连这点安慰也没有了。
起初是有三五个举子闹着说有人舞弊,信誓旦旦说谁谁谁绝对考不出这个成绩。
开始谁也没当回事儿。
科举舞弊确实是可以上达天听的大案。
可每次考完总有那么几个不甘心的看不得人好的,愤世嫉俗的瞎嚷嚷。
主打一个伤害不了你也恶心你一把,万一说中了就是大赚。
或者觉得自己才华贯古通今,只要没被录取就是考官无眼,官场黑暗,定是有人舞弊,一群酒囊饭袋忝居高位,才让他这样的人才榜上无名。
这个世道没救啦!
那几个闹事儿的举子被抓起来打了板子,几个没考上的废物点心,还敢随意污蔑朝廷命官,触犯朝廷威严。
不给个教训说不过去,看在多年读书不易的份上没有革除功名,已经是法外开恩。
可是接二连三各地举子都开始有质疑的声音传出,很快互相勾连,开始了盛大的游行。
他们抬着孔夫子的雕像冲击府衙,要求彻查,还万千学子一个公道!
声势浩浩,势要为这天地搏一个朗朗乾坤。
本届的主考擦着不断冒出来的冷汗,心里一片绝望:无论是否真的有舞弊,他都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