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考虑到自己时日不多了,不愿意太子因着守孝耽误。
林婉秀进府的日子定的很是仓促。
好在给女儿攒的嫁妆都是早早预备下的,倒也不显得忙乱。
只是好多东西,因着是进宫不能带,袁三娘都给女儿换成了钱,又抓紧打了各色的金银花生瓜子,让她好拿着赏人。
“缺了什么少了什么,及时跟家里说。受了气也不要瞒着。咱们家也不是好欺负的。”
温婉了一辈子的袁三娘第一次为了女儿说出这样霸道的话。
再怎么心性坚韧,林婉秀也不过是十几岁的小姑娘,听了这话,眼泪一下就出来了。
袁三娘又手忙脚乱的给女儿擦眼泪:“大喜的日子可不兴哭。”
可她看不见自己红彤彤的双眼。
送走了女儿,袁三娘到底背着人大哭了一场。
林楠顾不上这些,他心里存着别的事儿。
就在前两天,皇帝把他提到中书省做了中书令。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长官都为宰相,军国大事几乎都由他们给出决定,只要皇帝没有意见,就可以交由六部执行了。
可以说的上是位高权重。
其中三省又以中书省为首,中书令就是中书省的长官。
之前林楠也算手握实权,可和中书令一职相比又算的了什么。
如果说皇帝对林楠信重到了这个地步,那就更不该这个时候提拔他了。
毕竟谁都知道皇帝没多少时日了。
最好的办法是留给下任皇帝施恩,让林楠继续死心塌地的为皇家鞠躬尽瘁。
这样不正常的任命,让林楠嗅到了一丝危险。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林楠试图带入皇帝的视角——
是为大皇子的死迁怒?
林楠很快摇头,倒不是觉得皇帝不会迁怒,而是如果皇帝真的是因为这个理由,没必要这么麻烦。
食指轻轻敲击桌面,最近所有事在眼前一一闪过,林楠心头有了明悟。
皇帝怀疑他了。
想到这里,林楠撑着额头,有些无奈的笑了。
这就是他为什么宁愿劳心劳力做皇帝,也不愿意屈居人下了。
他敢肯定他扫尾的很干净,皇帝抓不住他的小动作。
结果也确实如此,要不然皇帝就不会是这个反应了。
可作为皇帝,他只需要怀疑就够了。
尽管林楠有所控制,可很多好处确实都被他攥到了手里。
理由再合理,事实就是他阴差阳错的躲过了一次又一次大坑。
也难怪皇帝怀疑林楠?
当然,他也没怀疑错就是了。
原本打算是等太子这个好糊弄的登基后,再快速揽权,升上去。
他有信心三年之内,同样就能做到中书令。
可现在因着皇帝的怀疑,林楠被直接推到了这个位置。
女儿又做了太子侧妃,整个林家都处在了风口浪尖。
想明白了,林楠整了整衣袖,兴味十足的想:陛下,您怀疑了又怎么样呢?
您马上就要死了!
您没有时间再处理我了,您也不敢这个时候掀起动荡。
而且想必皇帝也很清楚这位太子殿下的性格,所以皇帝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把林楠推出来。
让下一任皇帝和朝臣对他产生疑虑和戒备。
很快林楠摇头,不够,做的这些也还不够。
林楠脑子一转,就有十几种方法打消新皇的芥蒂。
朝臣们就是再有疑虑又能如何呢?
所以陛下,您还为臣准备了什么样的招数呢?
林楠兴致满满的期待了两个月,一直等到皇帝驾崩,都再没有动静了。
这不应该啊,有什么是我没有注意到的?
新皇登基后,林楠的小女儿林婉秀被封为贵妃。
安置好后,林婉秀就迫不及待的召见了母亲进宫。
“娘,您看,”林婉秀拉着袁三娘前后左右把整个宫殿看了一遍:“女儿过得不错吧。”
宫中自然富贵,袁三娘更关心的是:“陛下呢?陛下待你如何?”
林婉秀眉目含羞,贝齿轻咬:“陛下……陛下自然待女儿极好。皇后娘娘有孕七个多月了,陛下会时不时的去看望。剩下的时间,陛下基本都陪着女儿。”
“陛下性情温和,待人温柔。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与女儿很聊的来。”
“陛下说女儿是他的知己。是他心里认可的妻。”最后一句话轻轻的,却满是幸福的味道。
“那就好。”袁三娘嘴唇动了动,她想说最是无情帝王家,想叫女儿不要轻易陷进帝王的情网。
可万一呢?
万一陛下对女儿有几分真心,是女儿的良人呢?
她总归希望女儿好的。
最好袁三娘只道:“能跟陛下聊的来,也不枉费你跟着你哥哥们一起读书的辛苦。”
“还是爹说的对,女儿家就是不科举,多读书总是没坏处的。”林婉秀一脸认同,又兴致勃勃道:“娘,你来看,陛下知道我喜欢读书,特意给女儿布置的书房。”
林婉秀这里一片和乐,皇后宫中氛围却有些凝重。
大宫女有些担心的看着皇后:“娘娘,您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保重身体,好好把小皇子生下来。这可是陛下的嫡长子。其他的都不重要。”
“嫡长子又如何?皇后又如何?先皇的皇后和大皇子是什么下场?”皇后一时情绪激动,说完就知道自己失言后悔了。
只是心里难受,早前读着‘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现在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当初在王府的时候,他们夫妻多好啊。再没有旁人了。
好在皇后不用人劝,自己就调整过来了:“林贵妃娘家来人,陛下去看看也是应有之义。吩咐给御膳房,让他们把前两天新研制出来的菜品中午给贵妃宫里上两道。”
皇帝陪着林婉秀和袁三娘用膳的时候,看见了这两道菜,感慨道:“皇后有心了。”
林婉秀不高兴道:“妾身这里难道缺这两道菜不成?皇后娘娘这是不高兴您今天中午没过去陪着用膳,找存在感提醒您呢。”
袁三娘吓了一跳,赶紧请罪:“陛下……陛下恕罪,婉秀自小在家被臣妇惯坏了。”
天爷,自己闺女怎么敢的啊?
皇帝并不介意,哈哈一笑:“林夫人快请起,秀秀的性格朕还不能了解?最是快人快语,性格直爽。朕不会怪罪的。”
又说林婉秀:“你呀你,也就仗着朕不和你计较。”
林婉秀笑道:“谁叫陛下是明君呢?”
一句话把皇帝哄的很开心。
袁三娘这才把心缓缓放下,只是临走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叮嘱女儿:“陛下现在宠爱你,允许你放肆,可你也要有些分寸。要不然等来日陛下没了耐心,这些就都成了你的罪过。”
林婉秀不同意这种说法:“若来日陛下厌弃了女儿,自有千百条罪名,不差这一时的骄纵。”
“哎呀你这孩子真是……”又说道:“那对皇后好歹要尊敬些。”
“好了娘,我记住了。我现在一切都好,您放心吧。”
袁三娘哪里看不出女儿的敷衍,可女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又身处内宫,管都没办法管,只能带着满心忧虑离开了。
在袁三娘整日担心女儿行差踏错的时候,突然宫内传出一条消息:皇后娘娘难产而亡,是因为林夫人为了自己女儿能当皇后,买通了御医所致。
袁三娘:“什么?!”
林楠心里的另一只靴子落了地。
        林婉秀进府的日子定的很是仓促。
好在给女儿攒的嫁妆都是早早预备下的,倒也不显得忙乱。
只是好多东西,因着是进宫不能带,袁三娘都给女儿换成了钱,又抓紧打了各色的金银花生瓜子,让她好拿着赏人。
“缺了什么少了什么,及时跟家里说。受了气也不要瞒着。咱们家也不是好欺负的。”
温婉了一辈子的袁三娘第一次为了女儿说出这样霸道的话。
再怎么心性坚韧,林婉秀也不过是十几岁的小姑娘,听了这话,眼泪一下就出来了。
袁三娘又手忙脚乱的给女儿擦眼泪:“大喜的日子可不兴哭。”
可她看不见自己红彤彤的双眼。
送走了女儿,袁三娘到底背着人大哭了一场。
林楠顾不上这些,他心里存着别的事儿。
就在前两天,皇帝把他提到中书省做了中书令。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长官都为宰相,军国大事几乎都由他们给出决定,只要皇帝没有意见,就可以交由六部执行了。
可以说的上是位高权重。
其中三省又以中书省为首,中书令就是中书省的长官。
之前林楠也算手握实权,可和中书令一职相比又算的了什么。
如果说皇帝对林楠信重到了这个地步,那就更不该这个时候提拔他了。
毕竟谁都知道皇帝没多少时日了。
最好的办法是留给下任皇帝施恩,让林楠继续死心塌地的为皇家鞠躬尽瘁。
这样不正常的任命,让林楠嗅到了一丝危险。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林楠试图带入皇帝的视角——
是为大皇子的死迁怒?
林楠很快摇头,倒不是觉得皇帝不会迁怒,而是如果皇帝真的是因为这个理由,没必要这么麻烦。
食指轻轻敲击桌面,最近所有事在眼前一一闪过,林楠心头有了明悟。
皇帝怀疑他了。
想到这里,林楠撑着额头,有些无奈的笑了。
这就是他为什么宁愿劳心劳力做皇帝,也不愿意屈居人下了。
他敢肯定他扫尾的很干净,皇帝抓不住他的小动作。
结果也确实如此,要不然皇帝就不会是这个反应了。
可作为皇帝,他只需要怀疑就够了。
尽管林楠有所控制,可很多好处确实都被他攥到了手里。
理由再合理,事实就是他阴差阳错的躲过了一次又一次大坑。
也难怪皇帝怀疑林楠?
当然,他也没怀疑错就是了。
原本打算是等太子这个好糊弄的登基后,再快速揽权,升上去。
他有信心三年之内,同样就能做到中书令。
可现在因着皇帝的怀疑,林楠被直接推到了这个位置。
女儿又做了太子侧妃,整个林家都处在了风口浪尖。
想明白了,林楠整了整衣袖,兴味十足的想:陛下,您怀疑了又怎么样呢?
您马上就要死了!
您没有时间再处理我了,您也不敢这个时候掀起动荡。
而且想必皇帝也很清楚这位太子殿下的性格,所以皇帝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把林楠推出来。
让下一任皇帝和朝臣对他产生疑虑和戒备。
很快林楠摇头,不够,做的这些也还不够。
林楠脑子一转,就有十几种方法打消新皇的芥蒂。
朝臣们就是再有疑虑又能如何呢?
所以陛下,您还为臣准备了什么样的招数呢?
林楠兴致满满的期待了两个月,一直等到皇帝驾崩,都再没有动静了。
这不应该啊,有什么是我没有注意到的?
新皇登基后,林楠的小女儿林婉秀被封为贵妃。
安置好后,林婉秀就迫不及待的召见了母亲进宫。
“娘,您看,”林婉秀拉着袁三娘前后左右把整个宫殿看了一遍:“女儿过得不错吧。”
宫中自然富贵,袁三娘更关心的是:“陛下呢?陛下待你如何?”
林婉秀眉目含羞,贝齿轻咬:“陛下……陛下自然待女儿极好。皇后娘娘有孕七个多月了,陛下会时不时的去看望。剩下的时间,陛下基本都陪着女儿。”
“陛下性情温和,待人温柔。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与女儿很聊的来。”
“陛下说女儿是他的知己。是他心里认可的妻。”最后一句话轻轻的,却满是幸福的味道。
“那就好。”袁三娘嘴唇动了动,她想说最是无情帝王家,想叫女儿不要轻易陷进帝王的情网。
可万一呢?
万一陛下对女儿有几分真心,是女儿的良人呢?
她总归希望女儿好的。
最好袁三娘只道:“能跟陛下聊的来,也不枉费你跟着你哥哥们一起读书的辛苦。”
“还是爹说的对,女儿家就是不科举,多读书总是没坏处的。”林婉秀一脸认同,又兴致勃勃道:“娘,你来看,陛下知道我喜欢读书,特意给女儿布置的书房。”
林婉秀这里一片和乐,皇后宫中氛围却有些凝重。
大宫女有些担心的看着皇后:“娘娘,您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保重身体,好好把小皇子生下来。这可是陛下的嫡长子。其他的都不重要。”
“嫡长子又如何?皇后又如何?先皇的皇后和大皇子是什么下场?”皇后一时情绪激动,说完就知道自己失言后悔了。
只是心里难受,早前读着‘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现在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当初在王府的时候,他们夫妻多好啊。再没有旁人了。
好在皇后不用人劝,自己就调整过来了:“林贵妃娘家来人,陛下去看看也是应有之义。吩咐给御膳房,让他们把前两天新研制出来的菜品中午给贵妃宫里上两道。”
皇帝陪着林婉秀和袁三娘用膳的时候,看见了这两道菜,感慨道:“皇后有心了。”
林婉秀不高兴道:“妾身这里难道缺这两道菜不成?皇后娘娘这是不高兴您今天中午没过去陪着用膳,找存在感提醒您呢。”
袁三娘吓了一跳,赶紧请罪:“陛下……陛下恕罪,婉秀自小在家被臣妇惯坏了。”
天爷,自己闺女怎么敢的啊?
皇帝并不介意,哈哈一笑:“林夫人快请起,秀秀的性格朕还不能了解?最是快人快语,性格直爽。朕不会怪罪的。”
又说林婉秀:“你呀你,也就仗着朕不和你计较。”
林婉秀笑道:“谁叫陛下是明君呢?”
一句话把皇帝哄的很开心。
袁三娘这才把心缓缓放下,只是临走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叮嘱女儿:“陛下现在宠爱你,允许你放肆,可你也要有些分寸。要不然等来日陛下没了耐心,这些就都成了你的罪过。”
林婉秀不同意这种说法:“若来日陛下厌弃了女儿,自有千百条罪名,不差这一时的骄纵。”
“哎呀你这孩子真是……”又说道:“那对皇后好歹要尊敬些。”
“好了娘,我记住了。我现在一切都好,您放心吧。”
袁三娘哪里看不出女儿的敷衍,可女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又身处内宫,管都没办法管,只能带着满心忧虑离开了。
在袁三娘整日担心女儿行差踏错的时候,突然宫内传出一条消息:皇后娘娘难产而亡,是因为林夫人为了自己女儿能当皇后,买通了御医所致。
袁三娘:“什么?!”
林楠心里的另一只靴子落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