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齐刷刷射来的、如同实质般的目光,三皇子被愤怒冲散的理智终于回笼,一个激灵,彻底清醒过来——
他摊上大事了!
这就是三皇子性格里最致命的弱点。
常年生活在怀疑与打压之下,他不得不极度压抑自己的真实性情,导致情绪如同被堵住的洪水,一旦决堤,便异常浓烈,容易走上极端,不管不顾。
可当那阵不管不顾的劲头过去,冰冷的恐惧和后悔便会迅速淹没他。
气死君父!
这个罪名,无论在哪个朝代,哪个国家,都是十恶不赦、万死难赎的重罪!
冰冷的恐惧如同毒蛇,瞬间缠紧了他的心脏!
谁能救他?
宗正?重臣?皇后?
他们只会用最严厉的规则将他碾碎!
他要怎么解释?
说他不是故意的?说他只是情绪失控?任何解释在此刻都苍白无力,只会坐实他的罪行!
他必须给所有人一个交代!一个能暂时保住性命的交代!
电光火石间,一个念头如同最后的救命稻草般闪现——
能宽恕他冒犯君王、甚至间接导致君王驾崩之罪的……
唯有,下一任君王!
三皇子的目光终于穿透人群,死死锁定了站在阴影里的林楠。
他明白了。
他唯一的生路,就是立刻、亲自为林楠正名,坐实其继承人的身份!
他必须亲口向所有人承认——父皇属意的继承人,是林楠!
哪怕他早已清楚自己的结局,哪怕他早已接受了这个事实,可当真到了要由他自己,在这个他最屈辱、最狼狈的时刻,亲口将这个他求而不得的位置,拱手奉予他最厌恶的人……
那股锥心刺骨的屈辱感和不甘,还是如同岩浆般灼烧着他的五脏六腑!
凭什么啊?!
凭什么他汲汲营营这么多年,最终却要像个丑角一样,亲手将对手推上宝座,还要跪地谢恩?!
五皇子见三皇子沉默不语,再次焦急地质问道:“三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说话啊!难道真的是你……?”
三皇子没有看五皇子,他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猛地抬起头,目光却不知落在何处,咬着牙,用一种混杂着屈辱、不甘和愤懑的语气,嘶哑地说道:
“父皇……父皇叫我进去,嘱咐我……今后要好好辅佐老四。” 他深吸一口气,像是难以启齿,却又不得不说出来,“我不服!我问他,为什么从来没有考虑过我?太子在的时候是这样,如今老四还是这样?!我到底差在哪里?!”
他的声音带上了真实的颤抖,半真半假地演绎着:“父皇……父皇他就骂我,说我这性子、这能力,通通不合适!让我收了那些不该有的心思……”
这番话,看似是被逼问下的情绪宣泄,实则暗藏玄机,一石三鸟:
其一,他亲口证实了林楠继位的合法性。
在场众人都未及聆听遗诏,若仅凭林楠一面之词,难免惹人猜疑。
如今由他这个众所周知的、与林楠势同水火的死对头亲口说出“父皇嘱我辅佐老四”,便极大地增强了林楠继位的可信度与合法性。
这是他递给林楠,递给新君的投名状。
其二,他为自己争取了一道“先皇遗旨”的护身符。
他明确点出自己是“先皇选定”的辅政之臣。
如此一来,新君若要轻易治他的罪,便有了顾忌,需要考虑“违背先皇遗愿”的舆论压力。
其三,他巧妙地争取了同情分。
他塑造了一个“从一开始就被父皇定位为辅佐、干脏活累活,却始终不被看重”的可怜皇子形象。
同样是龙子凤孙,他感到不公、不忿,在父皇临终前情绪失控质问几句,岂不是……顺理成章,甚至情有可原吗?
众人听了三皇子这番半是坦白、半是辩白的话,神色各异,心思浮动。
有同情的,有怀疑的,但更多的,是开始思索新君人选已定这个既定事实。
宗正沉吟片刻,目光在三皇子苍白而紧绷的脸上停留一瞬,终究不再纠缠于他与先帝冲突的细节。
现在最要紧的,是国本!
既然先帝已有属意之人,并在临终前明确传达,那么当下第一要务,便是拥护新君灵前继位,稳定大局!
至于三皇子方才的言行是否大不敬,后续该如何处置……以及其他所有悬而未决的问题,都该由新君来圣心独断。
他若此刻再越俎代庖,便是看不清形势,自寻烦恼了。
宗正与几位宗亲已然躬身,恭请林楠灵前继位。
一片肃穆中,宰相却出于老成持重的谨慎,还是向前一步,向侍立一旁的大太监顾守忠确认道:“顾公公,先帝……可曾留下书面遗旨?”
顾守忠面色悲戚,缓缓摇头:“陛下是骤然昏厥,事发突然,之前……并未及准备任何旨意。”
闻言,宰相心中暗暗叹了口气。
君臣相伴数十载,他多少能感受到,陛下心中属意的继承人选,恐怕并非三皇子或四皇子中的任何一位。
可天意难测,陛下龙体骤然垮塌,怕是根本没来得及为他真正属意的人选铺平道路。
而他更没想到的是,在最后关头,陛下选择的,竟是四皇子林楠!
毕竟,满朝文武都看得出,陛下对四皇子的培养,更多是倾向于军事方面,是作为一柄利剑来打磨的。
更何况按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祖制,怎么看都该是年长且在六部轮值过、通晓政务、能力足以做个守成之君的三皇子更为合适。
而这位严重“偏科”、性情跳脱、明显更亲近武将的四皇子……未来实在难以预料。年轻人血气方刚,若他一心想着开疆拓土,乃至穷兵黩武,那绝非社稷之福啊!
然而——
宰相抬起眼,看着眼前已成定局的局面,宗亲低头,三皇子默认,先帝口谕已出……他心中纵有千般忧虑,万般考量,此刻也只能深深埋藏。
无论如何,四皇子已是先帝选定的继位之君。
连三皇子本人都已放弃争夺,亲口认可,他一个臣子,又能如何?
难道要在这国本动摇的关头,掀起更大的波澜吗?
怀着对王朝未来的深深忧虑,宰相终究还是带着身后一众文武大臣,缓缓躬身,对着林楠的方向,恭敬地齐声道:
“臣等……恭请殿下,灵前继位,以安社稷!”
林楠立于殿中,目光缓缓扫过眼前尽数低垂的头颅——宗亲、重臣,乃至他那位向来不甘屈居人下的三哥,此刻都不得不在这既定事实面前俯首。
他心中那股蛰伏已久的激荡终于化作眼底一抹难以察觉的快意。
不枉他隐忍多年,苦心经营,步步为营。
今日,终是到了收获之时。
        他摊上大事了!
这就是三皇子性格里最致命的弱点。
常年生活在怀疑与打压之下,他不得不极度压抑自己的真实性情,导致情绪如同被堵住的洪水,一旦决堤,便异常浓烈,容易走上极端,不管不顾。
可当那阵不管不顾的劲头过去,冰冷的恐惧和后悔便会迅速淹没他。
气死君父!
这个罪名,无论在哪个朝代,哪个国家,都是十恶不赦、万死难赎的重罪!
冰冷的恐惧如同毒蛇,瞬间缠紧了他的心脏!
谁能救他?
宗正?重臣?皇后?
他们只会用最严厉的规则将他碾碎!
他要怎么解释?
说他不是故意的?说他只是情绪失控?任何解释在此刻都苍白无力,只会坐实他的罪行!
他必须给所有人一个交代!一个能暂时保住性命的交代!
电光火石间,一个念头如同最后的救命稻草般闪现——
能宽恕他冒犯君王、甚至间接导致君王驾崩之罪的……
唯有,下一任君王!
三皇子的目光终于穿透人群,死死锁定了站在阴影里的林楠。
他明白了。
他唯一的生路,就是立刻、亲自为林楠正名,坐实其继承人的身份!
他必须亲口向所有人承认——父皇属意的继承人,是林楠!
哪怕他早已清楚自己的结局,哪怕他早已接受了这个事实,可当真到了要由他自己,在这个他最屈辱、最狼狈的时刻,亲口将这个他求而不得的位置,拱手奉予他最厌恶的人……
那股锥心刺骨的屈辱感和不甘,还是如同岩浆般灼烧着他的五脏六腑!
凭什么啊?!
凭什么他汲汲营营这么多年,最终却要像个丑角一样,亲手将对手推上宝座,还要跪地谢恩?!
五皇子见三皇子沉默不语,再次焦急地质问道:“三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说话啊!难道真的是你……?”
三皇子没有看五皇子,他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猛地抬起头,目光却不知落在何处,咬着牙,用一种混杂着屈辱、不甘和愤懑的语气,嘶哑地说道:
“父皇……父皇叫我进去,嘱咐我……今后要好好辅佐老四。” 他深吸一口气,像是难以启齿,却又不得不说出来,“我不服!我问他,为什么从来没有考虑过我?太子在的时候是这样,如今老四还是这样?!我到底差在哪里?!”
他的声音带上了真实的颤抖,半真半假地演绎着:“父皇……父皇他就骂我,说我这性子、这能力,通通不合适!让我收了那些不该有的心思……”
这番话,看似是被逼问下的情绪宣泄,实则暗藏玄机,一石三鸟:
其一,他亲口证实了林楠继位的合法性。
在场众人都未及聆听遗诏,若仅凭林楠一面之词,难免惹人猜疑。
如今由他这个众所周知的、与林楠势同水火的死对头亲口说出“父皇嘱我辅佐老四”,便极大地增强了林楠继位的可信度与合法性。
这是他递给林楠,递给新君的投名状。
其二,他为自己争取了一道“先皇遗旨”的护身符。
他明确点出自己是“先皇选定”的辅政之臣。
如此一来,新君若要轻易治他的罪,便有了顾忌,需要考虑“违背先皇遗愿”的舆论压力。
其三,他巧妙地争取了同情分。
他塑造了一个“从一开始就被父皇定位为辅佐、干脏活累活,却始终不被看重”的可怜皇子形象。
同样是龙子凤孙,他感到不公、不忿,在父皇临终前情绪失控质问几句,岂不是……顺理成章,甚至情有可原吗?
众人听了三皇子这番半是坦白、半是辩白的话,神色各异,心思浮动。
有同情的,有怀疑的,但更多的,是开始思索新君人选已定这个既定事实。
宗正沉吟片刻,目光在三皇子苍白而紧绷的脸上停留一瞬,终究不再纠缠于他与先帝冲突的细节。
现在最要紧的,是国本!
既然先帝已有属意之人,并在临终前明确传达,那么当下第一要务,便是拥护新君灵前继位,稳定大局!
至于三皇子方才的言行是否大不敬,后续该如何处置……以及其他所有悬而未决的问题,都该由新君来圣心独断。
他若此刻再越俎代庖,便是看不清形势,自寻烦恼了。
宗正与几位宗亲已然躬身,恭请林楠灵前继位。
一片肃穆中,宰相却出于老成持重的谨慎,还是向前一步,向侍立一旁的大太监顾守忠确认道:“顾公公,先帝……可曾留下书面遗旨?”
顾守忠面色悲戚,缓缓摇头:“陛下是骤然昏厥,事发突然,之前……并未及准备任何旨意。”
闻言,宰相心中暗暗叹了口气。
君臣相伴数十载,他多少能感受到,陛下心中属意的继承人选,恐怕并非三皇子或四皇子中的任何一位。
可天意难测,陛下龙体骤然垮塌,怕是根本没来得及为他真正属意的人选铺平道路。
而他更没想到的是,在最后关头,陛下选择的,竟是四皇子林楠!
毕竟,满朝文武都看得出,陛下对四皇子的培养,更多是倾向于军事方面,是作为一柄利剑来打磨的。
更何况按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祖制,怎么看都该是年长且在六部轮值过、通晓政务、能力足以做个守成之君的三皇子更为合适。
而这位严重“偏科”、性情跳脱、明显更亲近武将的四皇子……未来实在难以预料。年轻人血气方刚,若他一心想着开疆拓土,乃至穷兵黩武,那绝非社稷之福啊!
然而——
宰相抬起眼,看着眼前已成定局的局面,宗亲低头,三皇子默认,先帝口谕已出……他心中纵有千般忧虑,万般考量,此刻也只能深深埋藏。
无论如何,四皇子已是先帝选定的继位之君。
连三皇子本人都已放弃争夺,亲口认可,他一个臣子,又能如何?
难道要在这国本动摇的关头,掀起更大的波澜吗?
怀着对王朝未来的深深忧虑,宰相终究还是带着身后一众文武大臣,缓缓躬身,对着林楠的方向,恭敬地齐声道:
“臣等……恭请殿下,灵前继位,以安社稷!”
林楠立于殿中,目光缓缓扫过眼前尽数低垂的头颅——宗亲、重臣,乃至他那位向来不甘屈居人下的三哥,此刻都不得不在这既定事实面前俯首。
他心中那股蛰伏已久的激荡终于化作眼底一抹难以察觉的快意。
不枉他隐忍多年,苦心经营,步步为营。
今日,终是到了收获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