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老特也不让这些人的钱白花。
他给他们戴上了“履行企业家社会责任”、“拯救自由世界”的高帽。
承诺他们的名字将进入米国历史书的中。
虽然米国的历史书很薄,但人名多了也就厚了。
对于绝大多数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底层民众来说,什么宏大叙事、国际博弈都是虚的。
他们关心的是下一顿饭、下个月的房租。
现在突然有人告诉他们,不用干活也能每周领到足够买食物和支付基本账单的救济金?
天呐!
这简直比他们辛辛苦苦上班的日子还要爽!
瞬间让许多人的抗议动机大幅减弱。
当然不满者大有人在。
遇难者家属要的是“公道”而非施舍,中产和精英痛恨财富缩水。
但老特根本不在乎。
他要的是选票,是大多数人的支持。
只要把这大多数人的情绪稳住,他的基本盘就稳了。
至于那些不满意的人?
让他们闹去吧,反正那些“杂音”成不了气候。
在国内勉强糊上裂缝后,老特开始施展他的“甩锅大法”和“转移矛盾大法”。
米国虽然被炸得灰头土脸,但它的军事霸权和金融霸权骨架犹在。
航母舰队、海外基地、刀乐石油体系还没彻底崩溃。
于是他迅速启动了一系列操作:疯狂加息,收割全球资本回流。
他强势地推动贸易保护政策,对盟友和“对手”极限施压,强行要求“分担成本”,
通过一系列强硬操作,他硬生生地从全世界其他地区“抽血”,将国内的部分危机转嫁了出去。
竟然真的暂时稳住了米国即将崩溃的局面。
这个巨人裹紧了满是补丁的绷带,虽然内部千疮百孔,却再次将贪婪而警惕的目光投向了外部世界。
尤其是,那个在北方突然冒出来的、由巫师建立的“新国度”。
伦敦,肯辛顿。布鲁克宅邸。
阳光透过宽大的落地窗,洒在柔软的地毯上。
布鲁克彻底进入了“退休”模式,穿着舒适的居家服,整个人陷在沙发里,享受着难得的宁静。
外界的天翻地覆,似乎都被隔绝在这片温馨的小天地之外。
他偶尔会通过空间门回袋鼠国看一眼。
那边的“战后重建”在伏地魔的主导下,正以一种惊人的效率推进着。
风格嘛……确实有点辣眼睛,充满了某种浮夸的华丽感。
但布鲁克乐得清闲,完全抱着“旁观者”的心态,任由伏地魔在前台尽情发挥。
至于北欧那个由默克尔掀起的“巫师独立”风波、国际巫师联合会内部无休止的扯皮、各国魔法部的暗中较劲、以及麻瓜政府面对新局势的焦头烂额……
所有这些,都在悄然重塑着世界的格局。
但布鲁克压根没放在心上。
毕竟戏台子搭好了,角儿们总得先唱一阵。
等他们唱累了,发现台下观众不买账,自然会求着真正能镇住场的人上台。
到那时候,条件才好谈。
如果对方不够诚意,不懂得“请”字怎么写?
布鲁克恰好也略懂一些拳脚。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复杂的局面都可以被轻易清扫。
区别只在于,是温柔点还是霸道些罢了。
而且对他而言,外界那些风云变幻,远不如眼前人来得重要。
赫敏显然继承了忧国忧民的“优良传统”。
每天抱着厚厚的《预言家日报》和麻瓜世界的新闻简报,小脸皱成一团。
“布鲁克,你看这里。”她指着报纸,“又有新的冲突了。麻瓜对巫师的恐慌在加剧,已经有好几个地方爆发了袭击事件……这样下去会失控的。”
布鲁克懒洋洋地翻了个身,“理念不同,冲突是必然的。默克尔既然敢第一个站出来立国,这点风浪他早就该预料到,也得有本事自己扛着。”
赫敏担忧道,“可是已经有十几个国家发表联合声明,要抵制巫师国度了。”
布鲁克不以为意,“都是一些小虫子罢了。真正有分量的‘五大善人’可都还没开口呢。”
赫敏的眉头拧成了一个小疙瘩,小声嘟囔:“万一……万一他们最后真的联手对巫师国动手呢?那得死多少人……”
布鲁克将冰凉的杯子轻轻贴了贴赫敏的脸颊。
冰凉的触感让她轻呼一声,下意识往后缩。
“哎哟!”
布鲁克笑着收回杯子,“放心吧,天塌不下来。就算真塌了,也有个子高的顶着。”
除了陪伴赫敏,布鲁克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了练刀之中。
与邓布利多和格林德沃的那场巅峰之战,虽然最终是他赢了,但他也发现了自身的很多不足。
在魔法的运用、时机的把握、以及战斗智慧上,他是真无法和那两个站在魔法界顶点的老家伙相比。
他能赢,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十倍于常人的身体素质带来的蛮横碾压。
更快的速度、更强的力量、更磅礴的魔力储备,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力大砖飞”。
但这种优势,在那个怪物横行的新世界,可就不好说了。
那个能举手投足引动天象的白胡子老头、化身毁灭代名词的赤犬、速度堪比闪电的黄猴子……
面对他们,自己很可能才是被碾压的一方。
既然意识到了不足,那还能怎么办?
菜,就多练。
他不再满足于将魔法与霸刀进行简单的“1 1”式叠加,而是开始追求一种更深层次、更本质的融合。
他常常独自来到汹涌的海面,感受着“明月”刀身传来的每一次细微震颤,体会着魔力与霸气在体内流转、交织的韵律。
他为自己设定了各种极端苛刻的训练环境:
如何在狂风暴雨中精准锁定高速移动的敌人?
如何应对同时来自空中、海面和水下的多重打击?
如何在长时间、高强度的对耗中,更高效地分配体力与魔力?
每一次挥刀,每一次魔力运转,他都力求比上一次更精准、更高效、更举重若轻。
枯燥是难免的,汗水浸透衣衫更是家常便饭。
但每当感受到一丝一毫的进步,那种变强的喜悦,足以驱散所有的疲惫。
他心里很清楚,这些苦练将会是他在未来那个更广阔舞台上安身立命的根本。
八月初的一个清晨,阳光正好。
一只熟悉的猫头鹰敲响了房子的窗户,丢下了两封封厚厚的信件——N.E.w.ts考试成绩单到了。
没有任何意外,赫敏收获了满满的七个“o”。
若在一年前,她恐怕会激动得跳起来,抱着布鲁克转圈。
但此刻,她只是静静地看了一会儿,便将成绩单重新折好,放进了那个存放着重要物品的小盒子里。
布鲁克调侃道,“怎么了,拿到全‘o’还不满意啊?”
赫敏摇了摇头,语气有些感慨:“不是不满意。只是……突然觉得,分数好像没那么重要了。外面的世界已经乱成这样,一张成绩单,好像也改变不了什么。”
她还有半句话没有说,她现在更渴望获得能够守护重要之人的、实实在在的力量。
布鲁克走到她身边,揉了揉她的小脑袋:“但它证明了你的努力和天赋,这就够了。”
赫敏甜甜的笑了笑,“嗯!”
pS:欠章补齐。
小破碗已经摆好,读者老爷们赏点吧!
催更不增反降,加更这么没有吸引力吗?
呜呜呜!!!
        他给他们戴上了“履行企业家社会责任”、“拯救自由世界”的高帽。
承诺他们的名字将进入米国历史书的中。
虽然米国的历史书很薄,但人名多了也就厚了。
对于绝大多数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底层民众来说,什么宏大叙事、国际博弈都是虚的。
他们关心的是下一顿饭、下个月的房租。
现在突然有人告诉他们,不用干活也能每周领到足够买食物和支付基本账单的救济金?
天呐!
这简直比他们辛辛苦苦上班的日子还要爽!
瞬间让许多人的抗议动机大幅减弱。
当然不满者大有人在。
遇难者家属要的是“公道”而非施舍,中产和精英痛恨财富缩水。
但老特根本不在乎。
他要的是选票,是大多数人的支持。
只要把这大多数人的情绪稳住,他的基本盘就稳了。
至于那些不满意的人?
让他们闹去吧,反正那些“杂音”成不了气候。
在国内勉强糊上裂缝后,老特开始施展他的“甩锅大法”和“转移矛盾大法”。
米国虽然被炸得灰头土脸,但它的军事霸权和金融霸权骨架犹在。
航母舰队、海外基地、刀乐石油体系还没彻底崩溃。
于是他迅速启动了一系列操作:疯狂加息,收割全球资本回流。
他强势地推动贸易保护政策,对盟友和“对手”极限施压,强行要求“分担成本”,
通过一系列强硬操作,他硬生生地从全世界其他地区“抽血”,将国内的部分危机转嫁了出去。
竟然真的暂时稳住了米国即将崩溃的局面。
这个巨人裹紧了满是补丁的绷带,虽然内部千疮百孔,却再次将贪婪而警惕的目光投向了外部世界。
尤其是,那个在北方突然冒出来的、由巫师建立的“新国度”。
伦敦,肯辛顿。布鲁克宅邸。
阳光透过宽大的落地窗,洒在柔软的地毯上。
布鲁克彻底进入了“退休”模式,穿着舒适的居家服,整个人陷在沙发里,享受着难得的宁静。
外界的天翻地覆,似乎都被隔绝在这片温馨的小天地之外。
他偶尔会通过空间门回袋鼠国看一眼。
那边的“战后重建”在伏地魔的主导下,正以一种惊人的效率推进着。
风格嘛……确实有点辣眼睛,充满了某种浮夸的华丽感。
但布鲁克乐得清闲,完全抱着“旁观者”的心态,任由伏地魔在前台尽情发挥。
至于北欧那个由默克尔掀起的“巫师独立”风波、国际巫师联合会内部无休止的扯皮、各国魔法部的暗中较劲、以及麻瓜政府面对新局势的焦头烂额……
所有这些,都在悄然重塑着世界的格局。
但布鲁克压根没放在心上。
毕竟戏台子搭好了,角儿们总得先唱一阵。
等他们唱累了,发现台下观众不买账,自然会求着真正能镇住场的人上台。
到那时候,条件才好谈。
如果对方不够诚意,不懂得“请”字怎么写?
布鲁克恰好也略懂一些拳脚。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复杂的局面都可以被轻易清扫。
区别只在于,是温柔点还是霸道些罢了。
而且对他而言,外界那些风云变幻,远不如眼前人来得重要。
赫敏显然继承了忧国忧民的“优良传统”。
每天抱着厚厚的《预言家日报》和麻瓜世界的新闻简报,小脸皱成一团。
“布鲁克,你看这里。”她指着报纸,“又有新的冲突了。麻瓜对巫师的恐慌在加剧,已经有好几个地方爆发了袭击事件……这样下去会失控的。”
布鲁克懒洋洋地翻了个身,“理念不同,冲突是必然的。默克尔既然敢第一个站出来立国,这点风浪他早就该预料到,也得有本事自己扛着。”
赫敏担忧道,“可是已经有十几个国家发表联合声明,要抵制巫师国度了。”
布鲁克不以为意,“都是一些小虫子罢了。真正有分量的‘五大善人’可都还没开口呢。”
赫敏的眉头拧成了一个小疙瘩,小声嘟囔:“万一……万一他们最后真的联手对巫师国动手呢?那得死多少人……”
布鲁克将冰凉的杯子轻轻贴了贴赫敏的脸颊。
冰凉的触感让她轻呼一声,下意识往后缩。
“哎哟!”
布鲁克笑着收回杯子,“放心吧,天塌不下来。就算真塌了,也有个子高的顶着。”
除了陪伴赫敏,布鲁克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了练刀之中。
与邓布利多和格林德沃的那场巅峰之战,虽然最终是他赢了,但他也发现了自身的很多不足。
在魔法的运用、时机的把握、以及战斗智慧上,他是真无法和那两个站在魔法界顶点的老家伙相比。
他能赢,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十倍于常人的身体素质带来的蛮横碾压。
更快的速度、更强的力量、更磅礴的魔力储备,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力大砖飞”。
但这种优势,在那个怪物横行的新世界,可就不好说了。
那个能举手投足引动天象的白胡子老头、化身毁灭代名词的赤犬、速度堪比闪电的黄猴子……
面对他们,自己很可能才是被碾压的一方。
既然意识到了不足,那还能怎么办?
菜,就多练。
他不再满足于将魔法与霸刀进行简单的“1 1”式叠加,而是开始追求一种更深层次、更本质的融合。
他常常独自来到汹涌的海面,感受着“明月”刀身传来的每一次细微震颤,体会着魔力与霸气在体内流转、交织的韵律。
他为自己设定了各种极端苛刻的训练环境:
如何在狂风暴雨中精准锁定高速移动的敌人?
如何应对同时来自空中、海面和水下的多重打击?
如何在长时间、高强度的对耗中,更高效地分配体力与魔力?
每一次挥刀,每一次魔力运转,他都力求比上一次更精准、更高效、更举重若轻。
枯燥是难免的,汗水浸透衣衫更是家常便饭。
但每当感受到一丝一毫的进步,那种变强的喜悦,足以驱散所有的疲惫。
他心里很清楚,这些苦练将会是他在未来那个更广阔舞台上安身立命的根本。
八月初的一个清晨,阳光正好。
一只熟悉的猫头鹰敲响了房子的窗户,丢下了两封封厚厚的信件——N.E.w.ts考试成绩单到了。
没有任何意外,赫敏收获了满满的七个“o”。
若在一年前,她恐怕会激动得跳起来,抱着布鲁克转圈。
但此刻,她只是静静地看了一会儿,便将成绩单重新折好,放进了那个存放着重要物品的小盒子里。
布鲁克调侃道,“怎么了,拿到全‘o’还不满意啊?”
赫敏摇了摇头,语气有些感慨:“不是不满意。只是……突然觉得,分数好像没那么重要了。外面的世界已经乱成这样,一张成绩单,好像也改变不了什么。”
她还有半句话没有说,她现在更渴望获得能够守护重要之人的、实实在在的力量。
布鲁克走到她身边,揉了揉她的小脑袋:“但它证明了你的努力和天赋,这就够了。”
赫敏甜甜的笑了笑,“嗯!”
pS:欠章补齐。
小破碗已经摆好,读者老爷们赏点吧!
催更不增反降,加更这么没有吸引力吗?
呜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