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哆哆的房门终于打开,林老师睡眼朦胧的走出房间,拿出了一个笔记本电脑,把他昨晚一整夜的成果展示给我们看。
屏幕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李婷的生平信息:寝室号607,父亲早逝,母亲改嫁,性格孤僻,长期遭受校园冷暴力,最后因抑郁症休学半年。监控显示她跳楼前曾在天台徘徊近一个小时,期间多次低头看手机,疑似在等人。
然后最后给了我一个她家的住址:云天县麻柳镇青山村七组18号。
林老师指着屏幕右下角一张稍微有点模糊的照片说,这是李婷的照片,虽然脸看得不是很清楚,但是可以看出大概得轮廓,有些微胖的小女孩,双马尾的发型,穿着校服,站在学校门口,有些拘谨。
哆哆看到我们二人在客厅,也揉了揉眼睛,凑过来盯着屏幕看了许久,然后又走开了,边走边撑懒腰嘴里嘟囔着:“林大美女,昨晚熬了一个通宵,你去睡会吧!”
林老师点了点头,转身准备回房休息,脚步却顿了顿,低声对我说:“资料都在里面了,自己随便看!”
后面的资料连警局的结案报告都扫描进去了,包括法医解剖的报告,所有的资料都证明李婷确系自杀,无任何他杀痕迹。
难道我的推测错了,我看到这些报告,还是决定亲自去李婷的家乡一趟,亲眼看看那个被大山环绕的青山村,了解一下基本情况。
我看了一下地图大概也就一两个小时路程,当天就可以往返,便立刻收拾了随身物品,带上笔记本和录音笔,跟哆哆讲了一下我的想法,他立马来了精神,非要跟我同去。
林老师休息前最后叮嘱我俩注意安全,我点头应下。
我给王胖子发了条消息,让他好好照顾林老师,王胖子迷迷糊糊回了个“放心”,我便和哆哆驱车出发。
清晨的山雾还未散尽,驶离县城只用了半个时辰,然后开始进入山路,与之前进入县城的路是截然不同,这条路更加险峻陡峭,蜿蜒盘旋的山路狭窄得仅容一车通行,两侧峭壁嶙峋,悬崖下云雾缭绕。
好在有惊无险的抵达了青山村村口,由于通往村里的公路只到了村口,我们还是只能将车停在村口,徒步向村里走去。
林老师给的资料里说了李婷家里的情况,目前在家的只有他的奶奶,他父亲早逝,母亲改嫁后便由奶奶独自抚养,祖孙二人相依为命。
这里的人倒是热心肠,我们说明了来意后,一位挎着竹篮的老妇人主动带路,沿着青石小径往山腰走去。
她边走边说,李婷小时候很乖,常帮奶奶砍柴喂猪,后来去了县城读书才渐渐沉默。
村中老屋多已破败,青瓦土墙间杂草丛生,经过的几间院落尚存几分整洁,柴堆码放整齐,门楣上还贴着褪色的春联。
老妇人指了指在村后面的几间土泥巴房子,“那是李婷家,她奶奶在家的,你们直接过去就好!”
推开半掩的院门,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坐在堂屋前晒太阳,手里握着一把磨得发亮的旧梳子,轻轻梳理着膝上一件褪色的红毛衣。
见到我们走进院子,老人抬眼望来,有些警惕但看到我和哆哆的面容后,眼中戒备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迟疑的哀伤,并主动开口问我们。
“你们……小年轻夫妻,是来这里游玩的?还是在村里迷路了?”
我让哆哆去跟老人讲明来意,毕竟我一个男的确实不太方便开口,哆哆便上前轻声说明我们是为了解李婷的事而来。
老人手微微颤了一下,毛衣滑落在地,她低头怔了片刻,“半个月前,警察不是来了?怎么还有人来问!”
然后捡起毛衣,整个人都变得十分抗拒。
“我家婷婷,连死了都不得安宁,你们走吧,我不知道!”
哆哆虽然尽力安抚老人的心,但是老人的手和脚步都在拒绝,连忙把她往外边推了推,显然是下了逐客令。
眼看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连忙走上前去:“我知道警察都说他是自杀的,但我知道,你家婷婷肯定不是自杀的!我想还她一个真正的死亡原因?请你相信我!”
此话说完,老人的身体猛然一僵,浑浊的眼睛死死盯住我,嘴唇颤抖着说不出话。
片刻后,她缓缓弯腰拾起那件红毛衣,声音沙哑如裂帛:“你……你真的相信她不是自杀的?”
我点点头,目光坚定。
老人凝视我良久,终于长叹一声,将红毛衣紧紧搂在怀里,像是抱住失而复得的孙女。
她低声说:“警察说她得过抑郁症,所以她是承担不了心中的压力才跳下去的,可我知道,婷婷是一个孝顺的孩子,经常帮助家里做家务,只是家里穷,与城里的孩子格格不入而已,她是不可能无缘无故的自杀的,她还说以后长大了,要带我去县城看病,还给我买了新棉鞋,说要让我过上好日子。她走的前两天还托人寄了信回来,字里行间都是盼着回家,怎么突然就想不开了?”
我示意老人不要急,我慢慢从包里拿出李婷的照片,一方面也是与老婆婆确认是不是本人,另一方面也算是给老人一个念想。
老人看见照片,眼泪就止不住的往下掉,嘴里还在呼喊着“婷儿”
我和哆哆见状连忙别过脸去,不忍再看那颤抖的双手抚过照片上熟悉的笑脸。
过了一会儿,老人起来,去把院门关上了,给我们搬来了两把竹椅,又从屋里端出一碗凉茶。
我接过凉茶,轻抿一口,趁老人情绪稍稳,低声问道:“老人家,婷婷以前用过的手机,你还留着的?”
老人点点头,转身从柜子里取出一部看样子用了很久的手机,屏幕早已碎裂,边框磨损得发白,她轻轻摩挲着按键,仿佛触碰女儿残留的体温。
“这是她最后用过的……警察看过就说没线索,可我不懂那些字,你们年轻人能看看吗?”
她将手机递向我时,手微微发抖。
我接过机身,忽觉一阵寒意自指尖蔓延——这东西一看就是带着某种未散的执念。
        屏幕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李婷的生平信息:寝室号607,父亲早逝,母亲改嫁,性格孤僻,长期遭受校园冷暴力,最后因抑郁症休学半年。监控显示她跳楼前曾在天台徘徊近一个小时,期间多次低头看手机,疑似在等人。
然后最后给了我一个她家的住址:云天县麻柳镇青山村七组18号。
林老师指着屏幕右下角一张稍微有点模糊的照片说,这是李婷的照片,虽然脸看得不是很清楚,但是可以看出大概得轮廓,有些微胖的小女孩,双马尾的发型,穿着校服,站在学校门口,有些拘谨。
哆哆看到我们二人在客厅,也揉了揉眼睛,凑过来盯着屏幕看了许久,然后又走开了,边走边撑懒腰嘴里嘟囔着:“林大美女,昨晚熬了一个通宵,你去睡会吧!”
林老师点了点头,转身准备回房休息,脚步却顿了顿,低声对我说:“资料都在里面了,自己随便看!”
后面的资料连警局的结案报告都扫描进去了,包括法医解剖的报告,所有的资料都证明李婷确系自杀,无任何他杀痕迹。
难道我的推测错了,我看到这些报告,还是决定亲自去李婷的家乡一趟,亲眼看看那个被大山环绕的青山村,了解一下基本情况。
我看了一下地图大概也就一两个小时路程,当天就可以往返,便立刻收拾了随身物品,带上笔记本和录音笔,跟哆哆讲了一下我的想法,他立马来了精神,非要跟我同去。
林老师休息前最后叮嘱我俩注意安全,我点头应下。
我给王胖子发了条消息,让他好好照顾林老师,王胖子迷迷糊糊回了个“放心”,我便和哆哆驱车出发。
清晨的山雾还未散尽,驶离县城只用了半个时辰,然后开始进入山路,与之前进入县城的路是截然不同,这条路更加险峻陡峭,蜿蜒盘旋的山路狭窄得仅容一车通行,两侧峭壁嶙峋,悬崖下云雾缭绕。
好在有惊无险的抵达了青山村村口,由于通往村里的公路只到了村口,我们还是只能将车停在村口,徒步向村里走去。
林老师给的资料里说了李婷家里的情况,目前在家的只有他的奶奶,他父亲早逝,母亲改嫁后便由奶奶独自抚养,祖孙二人相依为命。
这里的人倒是热心肠,我们说明了来意后,一位挎着竹篮的老妇人主动带路,沿着青石小径往山腰走去。
她边走边说,李婷小时候很乖,常帮奶奶砍柴喂猪,后来去了县城读书才渐渐沉默。
村中老屋多已破败,青瓦土墙间杂草丛生,经过的几间院落尚存几分整洁,柴堆码放整齐,门楣上还贴着褪色的春联。
老妇人指了指在村后面的几间土泥巴房子,“那是李婷家,她奶奶在家的,你们直接过去就好!”
推开半掩的院门,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坐在堂屋前晒太阳,手里握着一把磨得发亮的旧梳子,轻轻梳理着膝上一件褪色的红毛衣。
见到我们走进院子,老人抬眼望来,有些警惕但看到我和哆哆的面容后,眼中戒备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迟疑的哀伤,并主动开口问我们。
“你们……小年轻夫妻,是来这里游玩的?还是在村里迷路了?”
我让哆哆去跟老人讲明来意,毕竟我一个男的确实不太方便开口,哆哆便上前轻声说明我们是为了解李婷的事而来。
老人手微微颤了一下,毛衣滑落在地,她低头怔了片刻,“半个月前,警察不是来了?怎么还有人来问!”
然后捡起毛衣,整个人都变得十分抗拒。
“我家婷婷,连死了都不得安宁,你们走吧,我不知道!”
哆哆虽然尽力安抚老人的心,但是老人的手和脚步都在拒绝,连忙把她往外边推了推,显然是下了逐客令。
眼看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连忙走上前去:“我知道警察都说他是自杀的,但我知道,你家婷婷肯定不是自杀的!我想还她一个真正的死亡原因?请你相信我!”
此话说完,老人的身体猛然一僵,浑浊的眼睛死死盯住我,嘴唇颤抖着说不出话。
片刻后,她缓缓弯腰拾起那件红毛衣,声音沙哑如裂帛:“你……你真的相信她不是自杀的?”
我点点头,目光坚定。
老人凝视我良久,终于长叹一声,将红毛衣紧紧搂在怀里,像是抱住失而复得的孙女。
她低声说:“警察说她得过抑郁症,所以她是承担不了心中的压力才跳下去的,可我知道,婷婷是一个孝顺的孩子,经常帮助家里做家务,只是家里穷,与城里的孩子格格不入而已,她是不可能无缘无故的自杀的,她还说以后长大了,要带我去县城看病,还给我买了新棉鞋,说要让我过上好日子。她走的前两天还托人寄了信回来,字里行间都是盼着回家,怎么突然就想不开了?”
我示意老人不要急,我慢慢从包里拿出李婷的照片,一方面也是与老婆婆确认是不是本人,另一方面也算是给老人一个念想。
老人看见照片,眼泪就止不住的往下掉,嘴里还在呼喊着“婷儿”
我和哆哆见状连忙别过脸去,不忍再看那颤抖的双手抚过照片上熟悉的笑脸。
过了一会儿,老人起来,去把院门关上了,给我们搬来了两把竹椅,又从屋里端出一碗凉茶。
我接过凉茶,轻抿一口,趁老人情绪稍稳,低声问道:“老人家,婷婷以前用过的手机,你还留着的?”
老人点点头,转身从柜子里取出一部看样子用了很久的手机,屏幕早已碎裂,边框磨损得发白,她轻轻摩挲着按键,仿佛触碰女儿残留的体温。
“这是她最后用过的……警察看过就说没线索,可我不懂那些字,你们年轻人能看看吗?”
她将手机递向我时,手微微发抖。
我接过机身,忽觉一阵寒意自指尖蔓延——这东西一看就是带着某种未散的执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