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父江母的思绪不自觉地飘远,飘回了景和十二年那年岁末。
沈父和江父是好友,而沈母和江母也是手帕交。他们几人能处得很好,人也是投缘的。
沈父和江父都很爱自己的妻子,从未有纳妾之想。
江父和江母少年夫妻,成婚七年了,一直未有子嗣。
在江家,未能给江家绵延子嗣的江母并不受到待见,在家中总会受到非议,还时不时让她为自己的夫君纳妾。
每每这时候,江母只能默不作声地乖乖听训,因为时下女子有七出。
而她正好犯了七出中的无子。江母低着头听着这些长辈对自己的指责与劝谏,她不服气地想为什么就一定是她有问题。
男女生子,阴阳结合,是双方出力,怎么生不出就成了她的问题?这七年,为了能有子嗣,她喝了一碗又一碗的苦药。
江母忍着发作的心,如果她发作正好给了这些人,给夫君纳妾的借口。这些人要给她丈夫纳妾,她只能默不作声听劝,否则就是不仅是无子,还犯了七出的妒忌。
时下,争风吃醋还故意不让丈夫纳妾生子,这是大罪,可是要休妻的。
若是江父不爱她,她大可以一走了之,因为她爹娘是最爱她这个女儿。
这七年来,面对纳妾之言,是江父直言向家中长辈拒绝,而且这七年,她喝了多少碗苦药,江父就跪了多少次。
日子就这么如饮水般过着。
直到景和二年时,沈父因为青州州府缺人,又无人想去,皇帝便派了沈父去任州府。
而江父未有科举之想法,一直想做个游山玩水的闲人,想着妻子在家中总会受到非议。
于是,他携妻子跟着好友来到了青州。
直到景和十二年,江父收到了父亲的来信。
信里的大概意思是,他不反对江父不参加科举,但是江父既然有所学,不谋求一官半职,那便将所学传授于人,他已经为江父找好了书院去任教,带上妻子和孩子回京,他也想看看两个孙子。
江父思索了一夜,又和妻子商讨了一番,决定回京城。
他们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两个孩子。
三岁的江淮元和江淮渡都很舍不得沈砚知。
江淮元和江淮渡哭着说不想走,让父亲和母亲回家就好,他们住阿砚阿姐家。
江父无奈道:“爷爷,也很想见你们。”
江母又继续道:“你沈叔叔整日要处理州府事务都很忙,还有婶婶,她整天要照顾两个孩子还要照顾新生的小妹妹,又要打理一整个大家子,已经很忙了。你们再过去住个十几年,这不是给他们添乱吗?”
“到时候阿砚阿姐,可就不喜欢你们了。”
母亲的话钻进了两个小的心里,哭着同意了。
离开青州的前一夜。
即使不舍,乖孩子的江淮元不想让父母担心,就偷偷躲进被子里哭,眼睛都哭肿了。
而江淮渡就没那么老实了,他偷偷半夜离家出走,钻了狗洞进了沈家,摸黑爬进了沈砚知的房间,钻进她床底,哭肿了的眼睛笑弯了,如初一的新月,安然舒心地睡去。
渐渐沉入睡梦的江淮渡想,大哥和他长得一样,爷爷见了大哥就相当于见了他,所以也不缺他一个。少了一个大哥,沈家叔叔婶婶也不会太费多少心。
而且从前,他黏着阿砚阿姐时候,阿爹阿娘还笑着说,看来他和阿姐最有戏,要让他和阿姐成婚呢?
年幼的江淮渡,还并未理解什么是成亲?他询问了已经读书的沈大哥,才明白成婚就是像爹娘一样在一起,一起吃饭,一起睡觉,还一起生小娃娃。
不过,江淮渡不想要什么小娃娃,他只要阿砚阿姐。
三岁的江淮渡还想,以后他都是要和阿砚阿姐成婚的,现在就当是提前一下,他提前把自己嫁给阿砚阿姐。
他想等明天醒来,就告诉阿砚阿姐,还有沈叔叔、沈婶婶,他会自己穿衣服,会自己吃饭,还会……总之,他会自己把自己照顾好,不用让他们多费心的,他们不要嫌弃他,让他住进来吧。
还要向沈叔叔和沈婶婶保证他会好好学习,等长大了,就赚钱养阿砚阿姐,给她买最好看的衣裳,最美的首饰。
想着想着江淮渡沉入了甜美的梦乡。
江淮渡这一觉,睡得舒适惬意,一睁眼就是日暮时分,只不过江父江母觉得头顶的白发要争相发芽了。
又一次半夜醒来,沈砚知看见江淮渡幽幽的眼神,她安抚着他,跟他说起往事来分散他的害怕。
“阿渡,我刚刚做梦,梦见了小时候的事情。”
江淮渡脸上慌张了一瞬,紧紧地抱住沈砚知,嘴唇不住地颤抖。
“想起了你离开青州的那天,你还记得吗?”
江淮渡抱着沈砚知,下巴趴在她肩头,松了一口气,这事情啊,他记起来,怎么会忘记呢?
暮色时分,沈砚知回房听见床底传来小小的呼噜声,六岁的她胆子还挺大,并没有喊人来查看,她想起江家伯母来家里寻不见的阿渡阿弟。
沈砚知敲了敲床板,趴在地上去往里面看。果然,床下蜷缩着一个睡着的小孩。她对里喊道:“江淮渡,起床啦!”
江淮渡听到熟悉的声音,兴奋地睁开眼,他从床底下爬出来,奶声奶气地喊道:“阿砚阿姐,你不要告诉我爹娘我在你这里,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的童……”
沈砚知盯着江淮渡,他圆圆的眼睛滴溜溜地转动着,似乎在回想:“对了,就是童养夫,我以后是你的童养夫了。”
钻了狗洞,又在床底睡了一夜,浑身脏兮兮的,但江淮渡睁着圆圆的眼睛,满是欢喜,絮絮叨叨地和她说着话,就像一只小灰兔,怪可爱的。
虽然江淮渡说不要告诉江伯伯和江伯母,但两位长辈为了找他心焦了一天,江伯母甚至差点晕过去,就怕他出了意外。
所以,她牵着江淮渡送她回了家。但是江淮渡见回了家,又连忙跑了回去。见此,江父江母非常想要来一顿竹笋炒肉了。
江父江母铁青着脸把孩子领回了家,江淮渡不肯走,抱着沈父沈母喊:“爹娘,我吃了不多少饭,每次用饭只要用一小碗就够了。”
江父江母的脸色更青了。
江母忍不住,气笑道:“哦~是谁每次吃饭,要吃两碗啊,这里有个小骗子。”
“阿砚阿姐,我是个听话的孩子,真的没有,呜呜呜呜呜……你不要听我娘瞎说。”
临走时,沈砚知看着江淮渡彤彤的双眼,像只小白兔,紧紧抓着她的手,哭喊着:“阿砚阿姐,我一定会回来的嫁给你的。我要给你当夫君的,你等我啊,你别和其他小孩子玩啊,他们都没有我可爱,也都没有我听话!”
“阿砚阿姐,你不可以把我忘了啊!”
只是江淮渡再也没回来。
        沈父和江父是好友,而沈母和江母也是手帕交。他们几人能处得很好,人也是投缘的。
沈父和江父都很爱自己的妻子,从未有纳妾之想。
江父和江母少年夫妻,成婚七年了,一直未有子嗣。
在江家,未能给江家绵延子嗣的江母并不受到待见,在家中总会受到非议,还时不时让她为自己的夫君纳妾。
每每这时候,江母只能默不作声地乖乖听训,因为时下女子有七出。
而她正好犯了七出中的无子。江母低着头听着这些长辈对自己的指责与劝谏,她不服气地想为什么就一定是她有问题。
男女生子,阴阳结合,是双方出力,怎么生不出就成了她的问题?这七年,为了能有子嗣,她喝了一碗又一碗的苦药。
江母忍着发作的心,如果她发作正好给了这些人,给夫君纳妾的借口。这些人要给她丈夫纳妾,她只能默不作声听劝,否则就是不仅是无子,还犯了七出的妒忌。
时下,争风吃醋还故意不让丈夫纳妾生子,这是大罪,可是要休妻的。
若是江父不爱她,她大可以一走了之,因为她爹娘是最爱她这个女儿。
这七年来,面对纳妾之言,是江父直言向家中长辈拒绝,而且这七年,她喝了多少碗苦药,江父就跪了多少次。
日子就这么如饮水般过着。
直到景和二年时,沈父因为青州州府缺人,又无人想去,皇帝便派了沈父去任州府。
而江父未有科举之想法,一直想做个游山玩水的闲人,想着妻子在家中总会受到非议。
于是,他携妻子跟着好友来到了青州。
直到景和十二年,江父收到了父亲的来信。
信里的大概意思是,他不反对江父不参加科举,但是江父既然有所学,不谋求一官半职,那便将所学传授于人,他已经为江父找好了书院去任教,带上妻子和孩子回京,他也想看看两个孙子。
江父思索了一夜,又和妻子商讨了一番,决定回京城。
他们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两个孩子。
三岁的江淮元和江淮渡都很舍不得沈砚知。
江淮元和江淮渡哭着说不想走,让父亲和母亲回家就好,他们住阿砚阿姐家。
江父无奈道:“爷爷,也很想见你们。”
江母又继续道:“你沈叔叔整日要处理州府事务都很忙,还有婶婶,她整天要照顾两个孩子还要照顾新生的小妹妹,又要打理一整个大家子,已经很忙了。你们再过去住个十几年,这不是给他们添乱吗?”
“到时候阿砚阿姐,可就不喜欢你们了。”
母亲的话钻进了两个小的心里,哭着同意了。
离开青州的前一夜。
即使不舍,乖孩子的江淮元不想让父母担心,就偷偷躲进被子里哭,眼睛都哭肿了。
而江淮渡就没那么老实了,他偷偷半夜离家出走,钻了狗洞进了沈家,摸黑爬进了沈砚知的房间,钻进她床底,哭肿了的眼睛笑弯了,如初一的新月,安然舒心地睡去。
渐渐沉入睡梦的江淮渡想,大哥和他长得一样,爷爷见了大哥就相当于见了他,所以也不缺他一个。少了一个大哥,沈家叔叔婶婶也不会太费多少心。
而且从前,他黏着阿砚阿姐时候,阿爹阿娘还笑着说,看来他和阿姐最有戏,要让他和阿姐成婚呢?
年幼的江淮渡,还并未理解什么是成亲?他询问了已经读书的沈大哥,才明白成婚就是像爹娘一样在一起,一起吃饭,一起睡觉,还一起生小娃娃。
不过,江淮渡不想要什么小娃娃,他只要阿砚阿姐。
三岁的江淮渡还想,以后他都是要和阿砚阿姐成婚的,现在就当是提前一下,他提前把自己嫁给阿砚阿姐。
他想等明天醒来,就告诉阿砚阿姐,还有沈叔叔、沈婶婶,他会自己穿衣服,会自己吃饭,还会……总之,他会自己把自己照顾好,不用让他们多费心的,他们不要嫌弃他,让他住进来吧。
还要向沈叔叔和沈婶婶保证他会好好学习,等长大了,就赚钱养阿砚阿姐,给她买最好看的衣裳,最美的首饰。
想着想着江淮渡沉入了甜美的梦乡。
江淮渡这一觉,睡得舒适惬意,一睁眼就是日暮时分,只不过江父江母觉得头顶的白发要争相发芽了。
又一次半夜醒来,沈砚知看见江淮渡幽幽的眼神,她安抚着他,跟他说起往事来分散他的害怕。
“阿渡,我刚刚做梦,梦见了小时候的事情。”
江淮渡脸上慌张了一瞬,紧紧地抱住沈砚知,嘴唇不住地颤抖。
“想起了你离开青州的那天,你还记得吗?”
江淮渡抱着沈砚知,下巴趴在她肩头,松了一口气,这事情啊,他记起来,怎么会忘记呢?
暮色时分,沈砚知回房听见床底传来小小的呼噜声,六岁的她胆子还挺大,并没有喊人来查看,她想起江家伯母来家里寻不见的阿渡阿弟。
沈砚知敲了敲床板,趴在地上去往里面看。果然,床下蜷缩着一个睡着的小孩。她对里喊道:“江淮渡,起床啦!”
江淮渡听到熟悉的声音,兴奋地睁开眼,他从床底下爬出来,奶声奶气地喊道:“阿砚阿姐,你不要告诉我爹娘我在你这里,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的童……”
沈砚知盯着江淮渡,他圆圆的眼睛滴溜溜地转动着,似乎在回想:“对了,就是童养夫,我以后是你的童养夫了。”
钻了狗洞,又在床底睡了一夜,浑身脏兮兮的,但江淮渡睁着圆圆的眼睛,满是欢喜,絮絮叨叨地和她说着话,就像一只小灰兔,怪可爱的。
虽然江淮渡说不要告诉江伯伯和江伯母,但两位长辈为了找他心焦了一天,江伯母甚至差点晕过去,就怕他出了意外。
所以,她牵着江淮渡送她回了家。但是江淮渡见回了家,又连忙跑了回去。见此,江父江母非常想要来一顿竹笋炒肉了。
江父江母铁青着脸把孩子领回了家,江淮渡不肯走,抱着沈父沈母喊:“爹娘,我吃了不多少饭,每次用饭只要用一小碗就够了。”
江父江母的脸色更青了。
江母忍不住,气笑道:“哦~是谁每次吃饭,要吃两碗啊,这里有个小骗子。”
“阿砚阿姐,我是个听话的孩子,真的没有,呜呜呜呜呜……你不要听我娘瞎说。”
临走时,沈砚知看着江淮渡彤彤的双眼,像只小白兔,紧紧抓着她的手,哭喊着:“阿砚阿姐,我一定会回来的嫁给你的。我要给你当夫君的,你等我啊,你别和其他小孩子玩啊,他们都没有我可爱,也都没有我听话!”
“阿砚阿姐,你不可以把我忘了啊!”
只是江淮渡再也没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