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凡急匆匆地赶往师父的小院,心中满是期待。他心中琢磨着这次在师父那里会有什么新的收获,脚步不由得更快了。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即便是神仙,也难以免俗。
摇光道长醉眼迷离,却仍努力摆出一副严师的模样,对胡凡进行了一番语重心长的说教。
最后,他拿出一个储物袋交给胡凡,又慷慨地奖励了许多灵药和灵石,临别时还不忘给予一番激励的话语。
宗门的奖励确实丰厚无比。除了数十瓶适用于金丹以下修士的各种中级丹药外,还有五千块中品灵石!
更有一件极品防御法器——寒璃铠。这件铠甲在炼制时,添加了一小块百丈寒璃蜕掉的鳞皮中的鳞甲,因此对冰系、水系、雷系法术具有天然的免疫力。
不仅如此,如果修炼冰、水、雷属性功法,施展法术时穿上这寒璃铠,还能提升两成威力。
当然,作为变异冰灵根、修炼冰属性功法的李小翠,本次获得第一名,得到的寒璃铠已是下品法宝品阶,那铠甲整体就是用一大块寒璃蜕雕的鳞皮鳞甲炼制而成,并添加了许多珍稀材料。
“听说这次大比,获得第一和第二的,得到的奖励相当于一个普通筑基期弟子五十年的俸禄,不知是不是真的?”天枢峰下某堂中,一名内宗弟子满怀羡慕地问道。
“确实如此。”一名弟子脸上浮现出羡慕的神色,继续说道,“这还只是灵石一项就足够你我五十年收入了。如果算上丹药、法器、法宝,那远远不止五十年,恐怕得百年才能积累这么多。”另一名弟子似乎因自己知道得更多而有些得意地回答,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烁着自豪。
修为提升到筑基后期,胡凡决定暂缓继续冲关。他感受到了体内灵力的涌动,但为了避免急于求成,他选择稳固现有的境界。
这次大比让他见识了各种修士的法术与心机,使他大致了解了自身在同阶修士中的实力。
最近没有任务在身,丹药充足,灵石更是有了一万二千多块中品灵石。
除了巩固筑基后期的修为外,胡凡把大量时间投入到研究《法阵要略》、《丹道要略》和《基础法术入门》这三本典籍上。他相信这些知识会对他未来的修炼之路大有裨益。
虽然这些典籍早已烂熟于心,但大量的基础知识却一直没有充足的时间去领悟。
通过一个月的反复研读,胡凡现在对阵法、炼丹、制符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首先,他对五行阵的布置有了新的见解,能够根据不同环境进行调整;
其次,在炼丹方面,他掌握了火候的精准控制,成功率大大提高;
最后,在制符上,他领悟了不同符咒之间的微妙差异。
“丹分九品,符分九阶。这三本典籍内容虽多,但都是基础。要想有更高的提升,还需要亲自多加练习才行。”胡凡深知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决定去坊市采购一些材料,以便更好地进行实际操作。
他运起敛灵术,将自身的灵气收敛,显示出筑基初期的样子,这样的修为不高不低,足以震慑宵小不敢轻易动手,而高阶修士也不屑为之。
随后,胡凡驾起饮雪剑,一路风驰电掣,耳边风声呼啸而过,周围的景致如闪电般向后退去。很快,他便来到了洪江坊市。
坊市的城门高大雄伟,守卫见有筑基期修士到来,立刻恭敬地行礼放行,胡凡便从容进了城门。
由于已经来过几次,胡凡对坊市较为熟悉,他心中想着这次要采购的丹鼎和其他材料,脚下的步伐不由加快,直接便往百草堂走去。
那位貌美的迎宾少女见来了筑基期前辈,热情地招呼胡凡上了二楼雅间。她笑容满面,眼神中透露出对前辈的尊敬与钦佩,微微鞠躬后,引领着胡凡走向雅间,步伐轻盈而有序。
另一位年纪稍长、容貌更俏的少女轻盈地走了过来,面带微笑地对着胡凡盈盈一礼,姿态优雅如风中细柳:“前辈,我是本堂执事阮香莲,特来聆听前辈吩咐。”
她上前一步,姿态轻盈而恭敬,为胡凡斟上一杯茶,那茶水清澈透明,几枚银色茶叶在银玉杯里缓慢地上下沉浮,清香四溢。
“前辈,这是我堂最有名的雪峰银针,请前辈品尝。”胡凡微微点头,端起银玉杯,轻轻抿了一口。立刻,一股沁人心脾的暖意从丹田升起,全身一阵舒爽。他感觉到仿佛有潺潺溪流在四肢百骸间流淌,疲惫一扫而空。
“好茶!”胡凡赞叹道。
胡凡说明来意,想购买一方丹鼎。
阮香莲一听来了大买卖,眼睛一亮,笑容更显灿烂,连忙说道:“前辈,买丹鼎您可算找对了地方。我堂炼丹之术,虽不敢说独步宇内,但在这大楚境内,也当属一属二。
这出售的炼丹之鼎,虽不能说件件品阶非凡,但也件件品质精良。奴婢这就去拿几方丹鼎,请前辈过目。”阮香莲捏起衣角上缀着的一片绿叶,嘴唇翕合了几下。
很快,三名十三四岁的青衣少女,各自双手捧着一个银质托盘,托盘上精美的雕刻花纹在光线的映照下闪烁着微光,上面摆放着一个用黄色丝巾盖着的丹鼎,那黄色丝巾质地光滑,一字排开站在胡凡面前。
首先打开的是一个青色三耳鼎,造型古朴,鼎身纹着三只展翅飞舞的大耳蝠,蝙蝠的翅膀栩栩如生,似乎随时准备振翅高飞。鼎的三足稳稳地支撑着整体,给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感觉。
“前辈,这是三耳福鼎,二百年历史,中品,售价十万灵石。”
她接着介绍,“赤石铜精方鼎,同样使用了200年,中品,售价十五万灵石。”
最后,她指向第三个丹鼎,“地蛤鼎,历经300年,中品上,售价三十万灵石。”
胡凡沉吟了半会,“可还有其他更好些的?”
“有是有,不过,在三楼。还请前辈稍候。”阮香莲再次捏起衣角绿叶,嘴唇动了几下。
不多时,一位白衣少女轻盈地走进屋内,小心翼翼地双手托举着一方丹鼎。
这方丹鼎古朴无华,鼎身刻着三只朱红雀鸟,仿佛在枝叶间跳跃欢腾,透出一种神秘的韵味。
胡凡的目光被丹鼎吸引,心中不由升起一丝期待。
掀起紫色盖巾,一方三足圆鼎出现在胡凡眼前。此鼎全身暗红色,古朴无华,鼎身纹着三只朱红雀鸟,似在枝叶间跳跃欢腾。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丹鼎上,反射出微微的红光,更增添几分神秘感。
“前辈,这是我堂最好的三足朱雀鼎,已使用了500年。上品,现售价八十万灵石。”胡凡第一眼就看上了此鼎。
“不错不错,这丹鼎看起来确实不错。”胡凡满意地点了点头。
“好!就它了。”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七十万灵石的价格买下了此鼎。
胡凡接着购买了许多百年以下的普通药材,例如灵草和芝兰,用于炼丹练习。
他选择这些性价比较高的药材,是为了避免在初期练习中浪费资源。
此外,他还获得了一张洗髓丹的丹方,这种丹药据说能够改善体质,非常珍贵。
百草堂见胡凡是大买主,便免费送了辟谷丹、练精丹和百气丸这三张低级丹方。
总共花费了八千中品灵石,只剩下四千中品灵石。
胡凡有些郁闷:“灵石并非万能,但没有它,修真之路确实难行。”
走出百草堂,胡凡准备再逛逛路边的散摊,希望能够淘到一些珍贵的材料或是便宜的丹药,以补充自己采购后的灵石消耗。
这历史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洪江坊市,无人知晓其确切的创立时间。最初,它是由散修们自发组织而成的,每月如期举办的集市熙熙攘攘。
随着时间的推移,冰宫势力崛起,并开始主持管理这片区域,将其打造成为规模宏大的坊市。
历经数次扩建,坊市的街道愈发宽广,两侧店铺鳞次栉比。
宽约十丈的街道,全部由青石板精心铺就,从东至西绵延数里,街道两旁汇聚了上千个各式各样的摊贩。
摊位上琳琅满目地摆放着各种修真珍品,吸引了无数修士慕名而来,淘换心仪的宝物。
胡凡置身于往来不绝的修士人群中,静静观察着形形色色的修士与摊贩们热烈地讨论着物品的成色、年份等,不时传出激烈的讨价还价声。
他心中暗想,这繁华背后隐藏的种种交易猫腻与真诚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复杂的人性画卷。最终,买卖双方皆大欢喜,笑容满面。
然而,也有一些不幸的修士,以高价购得赝品,待回过神来寻找摊贩理论时,却早已人去楼空,只能捶胸顿足,懊悔不已。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即便是神仙,也难以免俗。
摇光道长醉眼迷离,却仍努力摆出一副严师的模样,对胡凡进行了一番语重心长的说教。
最后,他拿出一个储物袋交给胡凡,又慷慨地奖励了许多灵药和灵石,临别时还不忘给予一番激励的话语。
宗门的奖励确实丰厚无比。除了数十瓶适用于金丹以下修士的各种中级丹药外,还有五千块中品灵石!
更有一件极品防御法器——寒璃铠。这件铠甲在炼制时,添加了一小块百丈寒璃蜕掉的鳞皮中的鳞甲,因此对冰系、水系、雷系法术具有天然的免疫力。
不仅如此,如果修炼冰、水、雷属性功法,施展法术时穿上这寒璃铠,还能提升两成威力。
当然,作为变异冰灵根、修炼冰属性功法的李小翠,本次获得第一名,得到的寒璃铠已是下品法宝品阶,那铠甲整体就是用一大块寒璃蜕雕的鳞皮鳞甲炼制而成,并添加了许多珍稀材料。
“听说这次大比,获得第一和第二的,得到的奖励相当于一个普通筑基期弟子五十年的俸禄,不知是不是真的?”天枢峰下某堂中,一名内宗弟子满怀羡慕地问道。
“确实如此。”一名弟子脸上浮现出羡慕的神色,继续说道,“这还只是灵石一项就足够你我五十年收入了。如果算上丹药、法器、法宝,那远远不止五十年,恐怕得百年才能积累这么多。”另一名弟子似乎因自己知道得更多而有些得意地回答,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烁着自豪。
修为提升到筑基后期,胡凡决定暂缓继续冲关。他感受到了体内灵力的涌动,但为了避免急于求成,他选择稳固现有的境界。
这次大比让他见识了各种修士的法术与心机,使他大致了解了自身在同阶修士中的实力。
最近没有任务在身,丹药充足,灵石更是有了一万二千多块中品灵石。
除了巩固筑基后期的修为外,胡凡把大量时间投入到研究《法阵要略》、《丹道要略》和《基础法术入门》这三本典籍上。他相信这些知识会对他未来的修炼之路大有裨益。
虽然这些典籍早已烂熟于心,但大量的基础知识却一直没有充足的时间去领悟。
通过一个月的反复研读,胡凡现在对阵法、炼丹、制符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首先,他对五行阵的布置有了新的见解,能够根据不同环境进行调整;
其次,在炼丹方面,他掌握了火候的精准控制,成功率大大提高;
最后,在制符上,他领悟了不同符咒之间的微妙差异。
“丹分九品,符分九阶。这三本典籍内容虽多,但都是基础。要想有更高的提升,还需要亲自多加练习才行。”胡凡深知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决定去坊市采购一些材料,以便更好地进行实际操作。
他运起敛灵术,将自身的灵气收敛,显示出筑基初期的样子,这样的修为不高不低,足以震慑宵小不敢轻易动手,而高阶修士也不屑为之。
随后,胡凡驾起饮雪剑,一路风驰电掣,耳边风声呼啸而过,周围的景致如闪电般向后退去。很快,他便来到了洪江坊市。
坊市的城门高大雄伟,守卫见有筑基期修士到来,立刻恭敬地行礼放行,胡凡便从容进了城门。
由于已经来过几次,胡凡对坊市较为熟悉,他心中想着这次要采购的丹鼎和其他材料,脚下的步伐不由加快,直接便往百草堂走去。
那位貌美的迎宾少女见来了筑基期前辈,热情地招呼胡凡上了二楼雅间。她笑容满面,眼神中透露出对前辈的尊敬与钦佩,微微鞠躬后,引领着胡凡走向雅间,步伐轻盈而有序。
另一位年纪稍长、容貌更俏的少女轻盈地走了过来,面带微笑地对着胡凡盈盈一礼,姿态优雅如风中细柳:“前辈,我是本堂执事阮香莲,特来聆听前辈吩咐。”
她上前一步,姿态轻盈而恭敬,为胡凡斟上一杯茶,那茶水清澈透明,几枚银色茶叶在银玉杯里缓慢地上下沉浮,清香四溢。
“前辈,这是我堂最有名的雪峰银针,请前辈品尝。”胡凡微微点头,端起银玉杯,轻轻抿了一口。立刻,一股沁人心脾的暖意从丹田升起,全身一阵舒爽。他感觉到仿佛有潺潺溪流在四肢百骸间流淌,疲惫一扫而空。
“好茶!”胡凡赞叹道。
胡凡说明来意,想购买一方丹鼎。
阮香莲一听来了大买卖,眼睛一亮,笑容更显灿烂,连忙说道:“前辈,买丹鼎您可算找对了地方。我堂炼丹之术,虽不敢说独步宇内,但在这大楚境内,也当属一属二。
这出售的炼丹之鼎,虽不能说件件品阶非凡,但也件件品质精良。奴婢这就去拿几方丹鼎,请前辈过目。”阮香莲捏起衣角上缀着的一片绿叶,嘴唇翕合了几下。
很快,三名十三四岁的青衣少女,各自双手捧着一个银质托盘,托盘上精美的雕刻花纹在光线的映照下闪烁着微光,上面摆放着一个用黄色丝巾盖着的丹鼎,那黄色丝巾质地光滑,一字排开站在胡凡面前。
首先打开的是一个青色三耳鼎,造型古朴,鼎身纹着三只展翅飞舞的大耳蝠,蝙蝠的翅膀栩栩如生,似乎随时准备振翅高飞。鼎的三足稳稳地支撑着整体,给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感觉。
“前辈,这是三耳福鼎,二百年历史,中品,售价十万灵石。”
她接着介绍,“赤石铜精方鼎,同样使用了200年,中品,售价十五万灵石。”
最后,她指向第三个丹鼎,“地蛤鼎,历经300年,中品上,售价三十万灵石。”
胡凡沉吟了半会,“可还有其他更好些的?”
“有是有,不过,在三楼。还请前辈稍候。”阮香莲再次捏起衣角绿叶,嘴唇动了几下。
不多时,一位白衣少女轻盈地走进屋内,小心翼翼地双手托举着一方丹鼎。
这方丹鼎古朴无华,鼎身刻着三只朱红雀鸟,仿佛在枝叶间跳跃欢腾,透出一种神秘的韵味。
胡凡的目光被丹鼎吸引,心中不由升起一丝期待。
掀起紫色盖巾,一方三足圆鼎出现在胡凡眼前。此鼎全身暗红色,古朴无华,鼎身纹着三只朱红雀鸟,似在枝叶间跳跃欢腾。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丹鼎上,反射出微微的红光,更增添几分神秘感。
“前辈,这是我堂最好的三足朱雀鼎,已使用了500年。上品,现售价八十万灵石。”胡凡第一眼就看上了此鼎。
“不错不错,这丹鼎看起来确实不错。”胡凡满意地点了点头。
“好!就它了。”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七十万灵石的价格买下了此鼎。
胡凡接着购买了许多百年以下的普通药材,例如灵草和芝兰,用于炼丹练习。
他选择这些性价比较高的药材,是为了避免在初期练习中浪费资源。
此外,他还获得了一张洗髓丹的丹方,这种丹药据说能够改善体质,非常珍贵。
百草堂见胡凡是大买主,便免费送了辟谷丹、练精丹和百气丸这三张低级丹方。
总共花费了八千中品灵石,只剩下四千中品灵石。
胡凡有些郁闷:“灵石并非万能,但没有它,修真之路确实难行。”
走出百草堂,胡凡准备再逛逛路边的散摊,希望能够淘到一些珍贵的材料或是便宜的丹药,以补充自己采购后的灵石消耗。
这历史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洪江坊市,无人知晓其确切的创立时间。最初,它是由散修们自发组织而成的,每月如期举办的集市熙熙攘攘。
随着时间的推移,冰宫势力崛起,并开始主持管理这片区域,将其打造成为规模宏大的坊市。
历经数次扩建,坊市的街道愈发宽广,两侧店铺鳞次栉比。
宽约十丈的街道,全部由青石板精心铺就,从东至西绵延数里,街道两旁汇聚了上千个各式各样的摊贩。
摊位上琳琅满目地摆放着各种修真珍品,吸引了无数修士慕名而来,淘换心仪的宝物。
胡凡置身于往来不绝的修士人群中,静静观察着形形色色的修士与摊贩们热烈地讨论着物品的成色、年份等,不时传出激烈的讨价还价声。
他心中暗想,这繁华背后隐藏的种种交易猫腻与真诚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复杂的人性画卷。最终,买卖双方皆大欢喜,笑容满面。
然而,也有一些不幸的修士,以高价购得赝品,待回过神来寻找摊贩理论时,却早已人去楼空,只能捶胸顿足,懊悔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