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五年的保定,冬天似乎比南方来得更早,也更彻骨。凛冽的北风卷起地上的冻土和残雪,抽打在脸上,如同刀割。八十八军设在城西的临时营地,虽然已经初步搭建起营房和防御工事,但在这片广袤而荒凉的华北平原上,依然显得渺小而孤寂。
时间已进入十二月,距离何志远率部抵达保定已过去半月有余。后续的第二批、第三批部队也已陆续抵达,庞大的军营终于有了几分规模。然而,比严寒天气更让人心头发紧的,是那无处不在、日益浓重的战争阴云。
这一日,军部大帐内,炭火烧得噼啪作响,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何志远正在主持召开抵达保定后的第一次全军高级作战会议。与会者除了军部核心成员,三个德械师的师长、直属旅旅长也全部到齐,将星闪耀,却个个面色肃然。
参谋长周卫国首先通报了最新敌情:“……综合各方情报,日军驻屯军近期活动异常频繁。其在丰台、通县等地增兵已达三千余人,装备有坦克、重炮。平津一带日军演习的规模和时间都在持续扩大,且多次故意越界,与我二十九军部队发生武装对峙,虽未大规模交火,但擦枪走火事件已发生数起,双方均有伤亡。”
他指着地图上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位置:“尤其此处,日军要求我守军撤出的无理要求愈发强硬,态度极其蛮横。二十九军三十七师冯治安部官兵义愤填膺,冲突一触即发。”
122师师长张汉卿猛地一拍桌子:“他娘的!小鬼子这是摆明了要找茬开打!宋明轩还在等什么?再忍下去,弟兄们的血都要凉了!”
副军长李振邦相对冷静:“张师长,稍安勿躁。宋总司令有其难处,中央的全面抗战决心尚未最终下定,二十九军独木难支。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抓紧时间,完成战备,一旦事起,能立刻顶上去!”
何志远目光扫过全场,沉稳开口:“李副军长说得对。抱怨无济于事。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利用这最后可能也是最短的时间,完成三件事:第一,各部队必须完成对预设防区的熟悉和防御工事的加固,特别是反坦克壕、机枪火力点、炮兵阵地的构筑,要符合德式标准,能抵御日军中队级以上兵力的冲击和炮火准备。第二,加强实战化训练,尤其是夜间作战、防炮击、反冲击和步炮协同。各师、旅、团主官,必须亲自督导,考核不合格的部队,主官撤职!第三,后勤保障必须跟上!赵副军长,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粮食、药品、油料、弹药,特别是炮弹,必须储备足够支撑一场高强度战役一个月的量!”
后勤副军长赵建明立刻起身:“是!军座!我已派人分头前往河南、山西采购,并与武汉兵站保持密切联系,确保补给线畅通!”
何志远又看向情报高参郑云峰:“郑高参,你的情报网要像章鱼一样伸出去!不仅要盯紧日军,也要密切关注二十九军内部动向,特别是中下层军官的士气,以及……可能存在的妥协动摇分子。任何风吹草动,第一时间报我!”
“明白!”郑云峰重重点头。
会议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详细讨论了防区划分、预备队使用、通讯联络、伤员后送等无数细节。何志远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缜密和决断力,让一众老行伍出身的将领心服口服。
散会后,何志远留下周卫国和几位负责训练的参谋,又单独商讨了训练大纲的细化问题。直到午后,他才得以片刻喘息。
走出闷热的军帐,寒风扑面而来,让他精神一振。他信步走向营地边缘的训练场。远远地,就听到震耳欲聋的枪炮声(训练弹)和官兵们操练的口号声。122师的士兵们正在模拟阵地防御,MG34机枪急促的点射声、迫击炮的发射声、以及士兵们跃出战壕发起反冲击的呐喊声,交织成一曲雄壮的练兵交响曲。
何志远没有惊动他们,只是站在一处土坡上静静观看。他看到士兵们趴在冰冷的土地上,冻得通红的脸颊上满是专注;看到炮兵们喊着号子,将沉重的山炮推入发射阵地;看到低级军官们声嘶力竭地指挥,喉咙都已沙哑。这一切,都让他感到一种沉甸甸的责任。
“军座。”一个温和的声音在身后响起。何志远回头,是苏青瑶,她提着一个竹篮,脸颊冻得通红,呵出的白气在空气中迅速凝结。
“苏护士,你怎么到这儿来了?”何志远有些意外。
“卫生所熬了些姜汤,给野外训练的弟兄们驱驱寒。”苏青瑶指了指篮子,“看到您在这里,就……就给您也盛了一碗。”她说着,从篮子里端出一个还冒着热气的粗瓷碗。
何志远接过碗,姜汤的辛辣热气瞬间温暖了他冻得有些发僵的手。他喝了一口,一股暖流从喉咙直达胃里,驱散了不少寒意。“谢谢,有心了。”他看着苏青瑶单薄的棉衣,“你们自己也注意保暖,北边不比南方。”
“我们没事,习惯了。”苏青瑶低下头,声音轻柔,“军座,您……您也要多保重身体。全军上下,都指着您呢。”
简单的话语,却带着真挚的关切。何志远心中微暖,点了点头:“我知道。你们也是,很快……可能就有硬仗要打了。”
苏青瑶抬起头,目光坚定:“我们不怕!军医院已经做好了准备,一定尽全力救治伤员!”
望着她清澈而勇敢的眼神,何志远仿佛看到了这个民族在危难中所迸发出的坚韧。他正要再说些什么,副官长陈明急匆匆地赶来:“军座,北平急电!宋总司令邀请您明日前往北平,参加冀察绥靖公署的军事联席会议!”
何志远眼神一凝。终于来了!这意味着,华北的局势,已经到了连宋哲元也无法独自掌控,需要借助中央军力量进行协调的地步了。
“回复北平,何志远准时赴会!”
夜幕降临,保定营地的灯火在寒风中摇曳。何志远独自在军帐内,再次检视系统。这段时间,通过完成一些小的训练目标和连续签到,他的积分已经积累到了五万八千点。他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决定进行一次四万积分的“特殊折扣抽奖”(商城随机刷新出的选项)。
“系统,进行四万积分特殊抽奖!”
【叮!消耗积分,进行特殊折扣抽奖一次!】
【恭喜宿主,获得:“连级规模战场急救站”x2(全套设备及药品,含20名经验丰富的战地医生及40名护士的召唤权限,忠诚度锁定)!备注:人员将以“红十字会志愿医疗队”名义,在三天内抵达宿主指定地点。】
何志远心中大喜!这简直是雪中送炭!两个齐装满员的野战急救站,加上数十名专业医护人员,将极大增强军的战场医疗救护能力,能挽救无数士兵的生命!这比单纯的武器弹药更有价值!
他立刻下令,让陈明以军部名义,“接洽”即将到来的“红十字会医疗队”,并为他们安排好营地和所需物资。
处理完这些,何志远铺开信纸,开始构思明日前往北平参加会议的发言要点。他知道,这次会议,不仅是军事部署,更是一场政治博弈。他必须把握好分寸,既要展现中央军的实力和决心,又要尊重宋哲元的地主之谊,团结抗敌。
窗外,北风呼啸,卷起千堆雪。保定城的冬夜,漫长而寒冷。但在这冰冷的夜幕下,一颗颗炽热的心,正为即将到来的暴风雨,做着最后
        时间已进入十二月,距离何志远率部抵达保定已过去半月有余。后续的第二批、第三批部队也已陆续抵达,庞大的军营终于有了几分规模。然而,比严寒天气更让人心头发紧的,是那无处不在、日益浓重的战争阴云。
这一日,军部大帐内,炭火烧得噼啪作响,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何志远正在主持召开抵达保定后的第一次全军高级作战会议。与会者除了军部核心成员,三个德械师的师长、直属旅旅长也全部到齐,将星闪耀,却个个面色肃然。
参谋长周卫国首先通报了最新敌情:“……综合各方情报,日军驻屯军近期活动异常频繁。其在丰台、通县等地增兵已达三千余人,装备有坦克、重炮。平津一带日军演习的规模和时间都在持续扩大,且多次故意越界,与我二十九军部队发生武装对峙,虽未大规模交火,但擦枪走火事件已发生数起,双方均有伤亡。”
他指着地图上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位置:“尤其此处,日军要求我守军撤出的无理要求愈发强硬,态度极其蛮横。二十九军三十七师冯治安部官兵义愤填膺,冲突一触即发。”
122师师长张汉卿猛地一拍桌子:“他娘的!小鬼子这是摆明了要找茬开打!宋明轩还在等什么?再忍下去,弟兄们的血都要凉了!”
副军长李振邦相对冷静:“张师长,稍安勿躁。宋总司令有其难处,中央的全面抗战决心尚未最终下定,二十九军独木难支。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抓紧时间,完成战备,一旦事起,能立刻顶上去!”
何志远目光扫过全场,沉稳开口:“李副军长说得对。抱怨无济于事。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利用这最后可能也是最短的时间,完成三件事:第一,各部队必须完成对预设防区的熟悉和防御工事的加固,特别是反坦克壕、机枪火力点、炮兵阵地的构筑,要符合德式标准,能抵御日军中队级以上兵力的冲击和炮火准备。第二,加强实战化训练,尤其是夜间作战、防炮击、反冲击和步炮协同。各师、旅、团主官,必须亲自督导,考核不合格的部队,主官撤职!第三,后勤保障必须跟上!赵副军长,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粮食、药品、油料、弹药,特别是炮弹,必须储备足够支撑一场高强度战役一个月的量!”
后勤副军长赵建明立刻起身:“是!军座!我已派人分头前往河南、山西采购,并与武汉兵站保持密切联系,确保补给线畅通!”
何志远又看向情报高参郑云峰:“郑高参,你的情报网要像章鱼一样伸出去!不仅要盯紧日军,也要密切关注二十九军内部动向,特别是中下层军官的士气,以及……可能存在的妥协动摇分子。任何风吹草动,第一时间报我!”
“明白!”郑云峰重重点头。
会议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详细讨论了防区划分、预备队使用、通讯联络、伤员后送等无数细节。何志远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缜密和决断力,让一众老行伍出身的将领心服口服。
散会后,何志远留下周卫国和几位负责训练的参谋,又单独商讨了训练大纲的细化问题。直到午后,他才得以片刻喘息。
走出闷热的军帐,寒风扑面而来,让他精神一振。他信步走向营地边缘的训练场。远远地,就听到震耳欲聋的枪炮声(训练弹)和官兵们操练的口号声。122师的士兵们正在模拟阵地防御,MG34机枪急促的点射声、迫击炮的发射声、以及士兵们跃出战壕发起反冲击的呐喊声,交织成一曲雄壮的练兵交响曲。
何志远没有惊动他们,只是站在一处土坡上静静观看。他看到士兵们趴在冰冷的土地上,冻得通红的脸颊上满是专注;看到炮兵们喊着号子,将沉重的山炮推入发射阵地;看到低级军官们声嘶力竭地指挥,喉咙都已沙哑。这一切,都让他感到一种沉甸甸的责任。
“军座。”一个温和的声音在身后响起。何志远回头,是苏青瑶,她提着一个竹篮,脸颊冻得通红,呵出的白气在空气中迅速凝结。
“苏护士,你怎么到这儿来了?”何志远有些意外。
“卫生所熬了些姜汤,给野外训练的弟兄们驱驱寒。”苏青瑶指了指篮子,“看到您在这里,就……就给您也盛了一碗。”她说着,从篮子里端出一个还冒着热气的粗瓷碗。
何志远接过碗,姜汤的辛辣热气瞬间温暖了他冻得有些发僵的手。他喝了一口,一股暖流从喉咙直达胃里,驱散了不少寒意。“谢谢,有心了。”他看着苏青瑶单薄的棉衣,“你们自己也注意保暖,北边不比南方。”
“我们没事,习惯了。”苏青瑶低下头,声音轻柔,“军座,您……您也要多保重身体。全军上下,都指着您呢。”
简单的话语,却带着真挚的关切。何志远心中微暖,点了点头:“我知道。你们也是,很快……可能就有硬仗要打了。”
苏青瑶抬起头,目光坚定:“我们不怕!军医院已经做好了准备,一定尽全力救治伤员!”
望着她清澈而勇敢的眼神,何志远仿佛看到了这个民族在危难中所迸发出的坚韧。他正要再说些什么,副官长陈明急匆匆地赶来:“军座,北平急电!宋总司令邀请您明日前往北平,参加冀察绥靖公署的军事联席会议!”
何志远眼神一凝。终于来了!这意味着,华北的局势,已经到了连宋哲元也无法独自掌控,需要借助中央军力量进行协调的地步了。
“回复北平,何志远准时赴会!”
夜幕降临,保定营地的灯火在寒风中摇曳。何志远独自在军帐内,再次检视系统。这段时间,通过完成一些小的训练目标和连续签到,他的积分已经积累到了五万八千点。他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决定进行一次四万积分的“特殊折扣抽奖”(商城随机刷新出的选项)。
“系统,进行四万积分特殊抽奖!”
【叮!消耗积分,进行特殊折扣抽奖一次!】
【恭喜宿主,获得:“连级规模战场急救站”x2(全套设备及药品,含20名经验丰富的战地医生及40名护士的召唤权限,忠诚度锁定)!备注:人员将以“红十字会志愿医疗队”名义,在三天内抵达宿主指定地点。】
何志远心中大喜!这简直是雪中送炭!两个齐装满员的野战急救站,加上数十名专业医护人员,将极大增强军的战场医疗救护能力,能挽救无数士兵的生命!这比单纯的武器弹药更有价值!
他立刻下令,让陈明以军部名义,“接洽”即将到来的“红十字会医疗队”,并为他们安排好营地和所需物资。
处理完这些,何志远铺开信纸,开始构思明日前往北平参加会议的发言要点。他知道,这次会议,不仅是军事部署,更是一场政治博弈。他必须把握好分寸,既要展现中央军的实力和决心,又要尊重宋哲元的地主之谊,团结抗敌。
窗外,北风呼啸,卷起千堆雪。保定城的冬夜,漫长而寒冷。但在这冰冷的夜幕下,一颗颗炽热的心,正为即将到来的暴风雨,做着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