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六年十月八日,夜,金山卫第八十八军指挥部。
马灯将临时挖掘扩建的地下掩体照得通明,空气中弥漫着泥土、汗水和烟草混合的气味。旅长、团长、直属营长以及主要参谋人员二十余人,将狭小的空间挤得满满当当。人人脸上都带着连日征战的疲惫,但眼神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锐利和专注。因为他们知道,军座召开的这次夜间会议,议题绝非寻常的防御部署。
何志远站在那张布满划痕和污渍的作战地图前,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熟悉而坚毅的面孔。他没有立刻说话,而是先让警卫员给每位军官分发了几块刚刚空投下来的压缩干粮和一小杯热水。
“先垫垫肚子。”何志远的声音平静却带着力量,“吃饱了,才有力气打鬼子。”
众人默默接过,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简单的食物,在此刻却显得格外珍贵。
待众人稍事恢复,何志远用铅笔重重敲了敲地图上代表日军第九师团主力的几个红色箭头,开门见山:“弟兄们,白天的战斗,鬼子换了打法,想用添油战术消耗我们。这说明什么?说明柳川平助急了,但他手里的牌,也不敢一下子全打出来了!为什么?因为他怕!怕伤亡太大没法向东京交代,怕国际上那些盯着他的眼睛!”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鬼子怕了,我们的机会就来了!被动挨打,永远等不来胜利!上面嘉奖了我们,友邦的援助也在路上(他隐去了具体细节),弟兄们士气正旺,弹药也得到了补充!现在,我决定,不再满足于敲掉鬼子的几次进攻,我们要打出去! 要给柳川平助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
这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激起层层波澜。军官们虽然早有预感,但亲耳听到“打出去”这三个字,还是感到一阵热血上涌。
“军座!您就下命令吧!弟兄们早就憋坏了!” 264旅旅长首先吼道,他胳膊上的绷带还渗着血,但神情激动。
“对!军座,怎么打?您指哪儿,我们打哪儿!”
何志远示意大家安静,铅笔尖精准地点在地图上日军战线一个略微突出的部位,那里标注着“张家浜”小村落,目前由日军一个加强大队驻守,是其前沿的一个重要支撑点。
“这里,张家浜!鬼子把它当成了进攻我们的跳板,兵力相对集中,但位置突出,与其两翼的结合部存在空隙。”何志远分析道,“我的计划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他详细阐述作战构想:
“第一,正面佯攻,吸引注意。 由李耀先师长指挥右翼部队,于明日拂晓,对日军左翼阵地发起团级规模的猛烈佯攻,声势要大,做出我军企图从右翼突破的态势,将鬼子第九师团的预备队和注意力吸引过去。”
李耀先立刻起身:“明白!保证把戏做足,让鬼子以为我们要从他左肋插一刀!”
“第二,主力突袭,中心开花。”何志远的铅笔狠狠戳在“张家浜”上,“佯攻开始后半小时,由我亲自指挥264旅主力(欠一部)及赵劲松的突击营,集中所有迫击炮和重机枪,对张家浜之敌发起突然而猛烈的突击!力求在鬼子反应过来之前,迅速歼灭或击溃该大队,打掉他的前沿枢纽!”
被点名的264旅旅长和赵劲松同时站起,挺直胸膛:“是!”
“第三,两翼牵制,阻敌增援。”何志远看向其他方向,“正面阵地和左翼部队,在主力突击时,必须用一切手段,死死缠住当面的日军,使其无法抽调兵力增援张家浜!尤其是可能来自滩头的日军战车部队,要想办法迟滞它!”
“第四,蛟龙再出,断其归路。”何志远的目光最后落在赵劲松身上,“劲松,你的突击营在完成对张家浜的突破后,不要停留!立即以精锐分队,沿河浜和废弃沟渠,向敌纵深猛插!目标不是占领地盘,是破坏!炸毁他的临时弹药库、通讯线路,攻击他的二线指挥部!要把鬼子的后方搅个天翻地覆!让柳川平助首尾难顾!”
赵劲松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种大胆穿插、直捣黄龙的任务,正是他渴望的:“军座放心!突击营就是钻进去的钉子,一定搅得鬼子不得安生!”
周卫国参谋长补充了后勤和通讯保障的安排,确保各部协同有序。
会议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每个细节都被反复推敲。军官们畅所欲言,提出各种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应对措施。最终,一套完整的、极具攻击性的反击方案确定下来。
“诸位,”何志远最后环视全场,语气凝重而充满力量,“此战,关系我八十八军存亡,更关系金山卫乃至淞沪战局!我们要用这场反击告诉鬼子,也告诉全世界,中国军人,守土有责,更敢主动亮剑!望诸位同心戮力,奋勇杀敌!”
“誓死效命!奋勇杀敌!”所有军官齐声低吼,声震掩体。
……
几乎在同一时间,日军第十军司令部。
柳川平助也收到了上海派遣军“加强策应”和东京“注意国际影响”的两份矛盾电报,心烦意乱。他看着地图上第八十八军依旧稳固的防线,以及第九师团报上来的“稳步推进、消耗敌军”的战报,总觉得有些不安。
“这个何志远,安静得有些反常。”柳川平助对参谋长田道盛武说,“以他的性格,获得补给后,不应该只是被动防御。”
田道盛武点头:“司令官阁下所言极是。但我们前沿侦察并未发现支那军有大部队调动的迹象。或许,他们是真的伤亡惨重,无力反击了?”
“但愿如此。”柳川平助揉了揉眉心,“命令吉住良辅,明日继续按计划进攻,但要各部队之间加强联系,防止支那军小股部队偷袭。另外,重炮旅团何时可以投入战斗?”
“最迟后天凌晨可抵达并完成部署。”
“好!告诉吉住,再坚持一天!待重炮到位,我要把金山卫彻底夷为平地!”
……
上海,那家熟悉的咖啡馆密室。
“牧笛”、“谢尔盖”和“鱼鹰”再次会面,气氛比之前更加紧迫。
“鱼鹰”带来的消息令人振奋:“我们的人成功干扰了日军部分通讯线路,并且散播了‘日军即将从金山卫后撤’的假消息,希望能引起鬼子内部的混乱。”
“谢尔盖”则告知:“‘顿河’号已安全通过第一道巡逻线,预计将在明晚午夜前后抵达预定海域。这是最后的接应坐标和灯光信号识别方式。”他递过一张小纸条。
“牧笛”仔细收好:“我们会设法通知何将军。明晚将是关键。此外,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日军从关东军调集的重炮部队即将抵达,何将军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三人面色凝重,深知接下来的二十四小时,将决定金山卫守军的命运。
……
金山卫,午夜时分。
赵劲松的突击营精锐尽出,但不是冲向张家浜,而是再次化整为零,消失在夜色中。这次,他们的任务更加艰巨和危险——提前渗透至张家浜日军阵地侧后,潜伏下来,等待总攻信号,里应外合!与此同时,大量的弹药和攻坚器材被秘密运往前沿攻击出发阵地。
整个八十八军,像一张缓缓拉开的强弓,箭矢已搭在弦上,目标直指日军要害!
何志远站在指挥部外,望着星空下沉寂的敌军阵地,心中默念:柳川平助,你的好日子,到头了。明日的太阳升起时,我要让整个杭州湾,都听到你第九
        马灯将临时挖掘扩建的地下掩体照得通明,空气中弥漫着泥土、汗水和烟草混合的气味。旅长、团长、直属营长以及主要参谋人员二十余人,将狭小的空间挤得满满当当。人人脸上都带着连日征战的疲惫,但眼神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锐利和专注。因为他们知道,军座召开的这次夜间会议,议题绝非寻常的防御部署。
何志远站在那张布满划痕和污渍的作战地图前,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熟悉而坚毅的面孔。他没有立刻说话,而是先让警卫员给每位军官分发了几块刚刚空投下来的压缩干粮和一小杯热水。
“先垫垫肚子。”何志远的声音平静却带着力量,“吃饱了,才有力气打鬼子。”
众人默默接过,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简单的食物,在此刻却显得格外珍贵。
待众人稍事恢复,何志远用铅笔重重敲了敲地图上代表日军第九师团主力的几个红色箭头,开门见山:“弟兄们,白天的战斗,鬼子换了打法,想用添油战术消耗我们。这说明什么?说明柳川平助急了,但他手里的牌,也不敢一下子全打出来了!为什么?因为他怕!怕伤亡太大没法向东京交代,怕国际上那些盯着他的眼睛!”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鬼子怕了,我们的机会就来了!被动挨打,永远等不来胜利!上面嘉奖了我们,友邦的援助也在路上(他隐去了具体细节),弟兄们士气正旺,弹药也得到了补充!现在,我决定,不再满足于敲掉鬼子的几次进攻,我们要打出去! 要给柳川平助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
这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激起层层波澜。军官们虽然早有预感,但亲耳听到“打出去”这三个字,还是感到一阵热血上涌。
“军座!您就下命令吧!弟兄们早就憋坏了!” 264旅旅长首先吼道,他胳膊上的绷带还渗着血,但神情激动。
“对!军座,怎么打?您指哪儿,我们打哪儿!”
何志远示意大家安静,铅笔尖精准地点在地图上日军战线一个略微突出的部位,那里标注着“张家浜”小村落,目前由日军一个加强大队驻守,是其前沿的一个重要支撑点。
“这里,张家浜!鬼子把它当成了进攻我们的跳板,兵力相对集中,但位置突出,与其两翼的结合部存在空隙。”何志远分析道,“我的计划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他详细阐述作战构想:
“第一,正面佯攻,吸引注意。 由李耀先师长指挥右翼部队,于明日拂晓,对日军左翼阵地发起团级规模的猛烈佯攻,声势要大,做出我军企图从右翼突破的态势,将鬼子第九师团的预备队和注意力吸引过去。”
李耀先立刻起身:“明白!保证把戏做足,让鬼子以为我们要从他左肋插一刀!”
“第二,主力突袭,中心开花。”何志远的铅笔狠狠戳在“张家浜”上,“佯攻开始后半小时,由我亲自指挥264旅主力(欠一部)及赵劲松的突击营,集中所有迫击炮和重机枪,对张家浜之敌发起突然而猛烈的突击!力求在鬼子反应过来之前,迅速歼灭或击溃该大队,打掉他的前沿枢纽!”
被点名的264旅旅长和赵劲松同时站起,挺直胸膛:“是!”
“第三,两翼牵制,阻敌增援。”何志远看向其他方向,“正面阵地和左翼部队,在主力突击时,必须用一切手段,死死缠住当面的日军,使其无法抽调兵力增援张家浜!尤其是可能来自滩头的日军战车部队,要想办法迟滞它!”
“第四,蛟龙再出,断其归路。”何志远的目光最后落在赵劲松身上,“劲松,你的突击营在完成对张家浜的突破后,不要停留!立即以精锐分队,沿河浜和废弃沟渠,向敌纵深猛插!目标不是占领地盘,是破坏!炸毁他的临时弹药库、通讯线路,攻击他的二线指挥部!要把鬼子的后方搅个天翻地覆!让柳川平助首尾难顾!”
赵劲松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种大胆穿插、直捣黄龙的任务,正是他渴望的:“军座放心!突击营就是钻进去的钉子,一定搅得鬼子不得安生!”
周卫国参谋长补充了后勤和通讯保障的安排,确保各部协同有序。
会议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每个细节都被反复推敲。军官们畅所欲言,提出各种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应对措施。最终,一套完整的、极具攻击性的反击方案确定下来。
“诸位,”何志远最后环视全场,语气凝重而充满力量,“此战,关系我八十八军存亡,更关系金山卫乃至淞沪战局!我们要用这场反击告诉鬼子,也告诉全世界,中国军人,守土有责,更敢主动亮剑!望诸位同心戮力,奋勇杀敌!”
“誓死效命!奋勇杀敌!”所有军官齐声低吼,声震掩体。
……
几乎在同一时间,日军第十军司令部。
柳川平助也收到了上海派遣军“加强策应”和东京“注意国际影响”的两份矛盾电报,心烦意乱。他看着地图上第八十八军依旧稳固的防线,以及第九师团报上来的“稳步推进、消耗敌军”的战报,总觉得有些不安。
“这个何志远,安静得有些反常。”柳川平助对参谋长田道盛武说,“以他的性格,获得补给后,不应该只是被动防御。”
田道盛武点头:“司令官阁下所言极是。但我们前沿侦察并未发现支那军有大部队调动的迹象。或许,他们是真的伤亡惨重,无力反击了?”
“但愿如此。”柳川平助揉了揉眉心,“命令吉住良辅,明日继续按计划进攻,但要各部队之间加强联系,防止支那军小股部队偷袭。另外,重炮旅团何时可以投入战斗?”
“最迟后天凌晨可抵达并完成部署。”
“好!告诉吉住,再坚持一天!待重炮到位,我要把金山卫彻底夷为平地!”
……
上海,那家熟悉的咖啡馆密室。
“牧笛”、“谢尔盖”和“鱼鹰”再次会面,气氛比之前更加紧迫。
“鱼鹰”带来的消息令人振奋:“我们的人成功干扰了日军部分通讯线路,并且散播了‘日军即将从金山卫后撤’的假消息,希望能引起鬼子内部的混乱。”
“谢尔盖”则告知:“‘顿河’号已安全通过第一道巡逻线,预计将在明晚午夜前后抵达预定海域。这是最后的接应坐标和灯光信号识别方式。”他递过一张小纸条。
“牧笛”仔细收好:“我们会设法通知何将军。明晚将是关键。此外,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日军从关东军调集的重炮部队即将抵达,何将军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三人面色凝重,深知接下来的二十四小时,将决定金山卫守军的命运。
……
金山卫,午夜时分。
赵劲松的突击营精锐尽出,但不是冲向张家浜,而是再次化整为零,消失在夜色中。这次,他们的任务更加艰巨和危险——提前渗透至张家浜日军阵地侧后,潜伏下来,等待总攻信号,里应外合!与此同时,大量的弹药和攻坚器材被秘密运往前沿攻击出发阵地。
整个八十八军,像一张缓缓拉开的强弓,箭矢已搭在弦上,目标直指日军要害!
何志远站在指挥部外,望着星空下沉寂的敌军阵地,心中默念:柳川平助,你的好日子,到头了。明日的太阳升起时,我要让整个杭州湾,都听到你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