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六年八月四日,黄昏时分。
夕阳的余晖透过弥漫的硝烟,将永定河两岸的战场染上了一层诡异的暗红色。持续一整天的激烈战斗暂时停歇,但空气中依然弥漫着浓烈的火药味和血腥气。河面上漂浮着破碎的木板、日军的尸体以及油污,河水被染成了暗红色。
八十八军前敌指挥部里,何志远正听着各部队的战况汇报。参谋长周卫国拿着一份刚刚统计完毕的战报,声音沉重:
"军座,今日作战初步统计:我军阵亡官兵三百八十七人,伤五百六十三人。其中122师损失最大,阵亡二百一十四人,伤三百二十九人。损失MG34机枪二十二挺,37毫米战防炮三门,81毫米迫击炮五门。"
何志远默默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他特别问道:"军官伤亡情况如何?"
"阵亡营长一人,连长四人,排长十二人。"周卫国翻看着名单,"122师三团一营营长赵大海在指挥反击时中炮牺牲;133师二团三连连长王强在率部阻击日军渡河时身中数弹......"
何志远闭上眼睛,这些名字他都很熟悉。赵大海是黄埔八期生,王强是跟随他多年的老兵。沉默片刻,他继续问道:"日军损失情况如何?"
"根据战场清点和观察所报告,估计毙伤日军约一千二百人。击毁坦克十四辆,击沉渡船八艘,击落飞机六架。俘虏日军伤兵七人,但其中五人因伤重不治。"
这时,副军长李振邦插话道:"军座,今天这一仗虽然打退了日军的进攻,但我们的损失也不小。特别是122师,需要立即补充兵员和装备。"
何志远点点头:"立即从军预备队中抽调两个营补充122师。另外,将库存的二十挺MG34机枪优先补充给损失最大的部队。"
他站起身,走到作战地图前:"今天的战斗暴露了一些问题。日军的炮火准备比我们预计的还要猛烈,我们的防炮工事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另外,日军在渡河时采用了新的烟幕弹战术,我们的观测受到了很大影响。"
"军座说得对。"周卫国表示同意,"我建议各部队连夜加固工事,特别是在重点防段增加防炮洞的深度和强度。同时,给前沿观察所配发更多的望远镜和信号枪,以便在烟幕中保持通讯。"
就在他们讨论之时,在河对岸的日军指挥部里,气氛同样凝重。
第五师团长板垣征四郎正在大发雷霆:"八嘎!一个联队的兵力,在炮火掩护下竟然无法突破支那军的永定河防线!这是皇军的耻辱!"
参谋长桥本群低头报告:"师团长阁下,支那军的火力远超我们预计。特别是他们的机枪和战防炮,给渡河部队造成了巨大损失。而且他们的工事十分坚固,我们的炮火虽然猛烈,但效果有限。"
"命令部队连夜休整,明日继续进攻!"板垣咬牙切齿地说,"同时向军部请求更多的重炮和航空兵支援。我就不信,砸不碎这支德械军的乌龟壳!"
夜幕降临后,何志远决定亲自到前沿阵地视察。
他首先来到122师三团的阵地。这里的工事在白天战斗中受损最严重,官兵们正在连夜抢修。看到军座到来,士兵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工具敬礼。
"继续工作,不用管我。"何志远摆摆手,走向一个正在加固的机枪工事。
"军座,这里白天被鬼子的一发150炮弹直接命中。"团长指着还在冒烟的弹坑说,"幸亏我们提前修了防炮洞,否则这个班的弟兄就全完了。"
何志远仔细观察着工事的结构:"防炮洞的顶盖还要再加厚一层沙袋。鬼子的炮火只会越来越猛。"
在阵地上巡视时,何志远注意到一个年轻的士兵正就着微弱的灯光写信。他走过去轻声问道:"给家里写信?"
士兵慌忙起身敬礼:"报告军座!是给俺娘写信。今天连里好几个弟兄都......我想告诉娘,我还活着。"
何志远拍拍他的肩膀:"好好写。告诉老人家,他的儿子是个英雄。"
离开前沿阵地,何志远又来到野战医院。
这里的景象更加令人心痛。简陋的帐篷里躺满了伤员,医护人员忙碌地穿梭其间。何志远看到苏青瑶正在给一个腹部受伤的士兵换药,她的动作轻柔而熟练,但额头上已经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等到她忙完,何志远才走上前去:"今天辛苦你们了。"
苏青瑶抬起头,勉强笑了笑:"军座,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只是......药品开始紧张了,特别是麻醉剂和消炎药。"
"我会想办法解决。"何志远承诺道,"你们也要注意休息,我看你脸色不太好。"
"我没事。"苏青瑶摇摇头,"倒是军座您,听说今天前线打得很惨烈,您一定要保重。"
简单的对话后,何志远离开医院。回到指挥部时,已是深夜。他独自一人站在观测所里,望着河对岸日军阵地的灯火,心中盘算着明天的战斗。
这时,系统的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
【今日战斗评价:成功击退日军大规模进攻,毙伤敌军一千二百余人,获得积分奖励1,200,000点】
【当前积分余额:11,700,000点】
何志远立即打开系统商城,开始为明天的战斗做准备......
        夕阳的余晖透过弥漫的硝烟,将永定河两岸的战场染上了一层诡异的暗红色。持续一整天的激烈战斗暂时停歇,但空气中依然弥漫着浓烈的火药味和血腥气。河面上漂浮着破碎的木板、日军的尸体以及油污,河水被染成了暗红色。
八十八军前敌指挥部里,何志远正听着各部队的战况汇报。参谋长周卫国拿着一份刚刚统计完毕的战报,声音沉重:
"军座,今日作战初步统计:我军阵亡官兵三百八十七人,伤五百六十三人。其中122师损失最大,阵亡二百一十四人,伤三百二十九人。损失MG34机枪二十二挺,37毫米战防炮三门,81毫米迫击炮五门。"
何志远默默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他特别问道:"军官伤亡情况如何?"
"阵亡营长一人,连长四人,排长十二人。"周卫国翻看着名单,"122师三团一营营长赵大海在指挥反击时中炮牺牲;133师二团三连连长王强在率部阻击日军渡河时身中数弹......"
何志远闭上眼睛,这些名字他都很熟悉。赵大海是黄埔八期生,王强是跟随他多年的老兵。沉默片刻,他继续问道:"日军损失情况如何?"
"根据战场清点和观察所报告,估计毙伤日军约一千二百人。击毁坦克十四辆,击沉渡船八艘,击落飞机六架。俘虏日军伤兵七人,但其中五人因伤重不治。"
这时,副军长李振邦插话道:"军座,今天这一仗虽然打退了日军的进攻,但我们的损失也不小。特别是122师,需要立即补充兵员和装备。"
何志远点点头:"立即从军预备队中抽调两个营补充122师。另外,将库存的二十挺MG34机枪优先补充给损失最大的部队。"
他站起身,走到作战地图前:"今天的战斗暴露了一些问题。日军的炮火准备比我们预计的还要猛烈,我们的防炮工事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另外,日军在渡河时采用了新的烟幕弹战术,我们的观测受到了很大影响。"
"军座说得对。"周卫国表示同意,"我建议各部队连夜加固工事,特别是在重点防段增加防炮洞的深度和强度。同时,给前沿观察所配发更多的望远镜和信号枪,以便在烟幕中保持通讯。"
就在他们讨论之时,在河对岸的日军指挥部里,气氛同样凝重。
第五师团长板垣征四郎正在大发雷霆:"八嘎!一个联队的兵力,在炮火掩护下竟然无法突破支那军的永定河防线!这是皇军的耻辱!"
参谋长桥本群低头报告:"师团长阁下,支那军的火力远超我们预计。特别是他们的机枪和战防炮,给渡河部队造成了巨大损失。而且他们的工事十分坚固,我们的炮火虽然猛烈,但效果有限。"
"命令部队连夜休整,明日继续进攻!"板垣咬牙切齿地说,"同时向军部请求更多的重炮和航空兵支援。我就不信,砸不碎这支德械军的乌龟壳!"
夜幕降临后,何志远决定亲自到前沿阵地视察。
他首先来到122师三团的阵地。这里的工事在白天战斗中受损最严重,官兵们正在连夜抢修。看到军座到来,士兵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工具敬礼。
"继续工作,不用管我。"何志远摆摆手,走向一个正在加固的机枪工事。
"军座,这里白天被鬼子的一发150炮弹直接命中。"团长指着还在冒烟的弹坑说,"幸亏我们提前修了防炮洞,否则这个班的弟兄就全完了。"
何志远仔细观察着工事的结构:"防炮洞的顶盖还要再加厚一层沙袋。鬼子的炮火只会越来越猛。"
在阵地上巡视时,何志远注意到一个年轻的士兵正就着微弱的灯光写信。他走过去轻声问道:"给家里写信?"
士兵慌忙起身敬礼:"报告军座!是给俺娘写信。今天连里好几个弟兄都......我想告诉娘,我还活着。"
何志远拍拍他的肩膀:"好好写。告诉老人家,他的儿子是个英雄。"
离开前沿阵地,何志远又来到野战医院。
这里的景象更加令人心痛。简陋的帐篷里躺满了伤员,医护人员忙碌地穿梭其间。何志远看到苏青瑶正在给一个腹部受伤的士兵换药,她的动作轻柔而熟练,但额头上已经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等到她忙完,何志远才走上前去:"今天辛苦你们了。"
苏青瑶抬起头,勉强笑了笑:"军座,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只是......药品开始紧张了,特别是麻醉剂和消炎药。"
"我会想办法解决。"何志远承诺道,"你们也要注意休息,我看你脸色不太好。"
"我没事。"苏青瑶摇摇头,"倒是军座您,听说今天前线打得很惨烈,您一定要保重。"
简单的对话后,何志远离开医院。回到指挥部时,已是深夜。他独自一人站在观测所里,望着河对岸日军阵地的灯火,心中盘算着明天的战斗。
这时,系统的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
【今日战斗评价:成功击退日军大规模进攻,毙伤敌军一千二百余人,获得积分奖励1,200,000点】
【当前积分余额:11,700,000点】
何志远立即打开系统商城,开始为明天的战斗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