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莹看着柳淑琪被社员们包围、签字决策指挥若定的样子,心里那点“死对头”的滤镜裂了条缝。
原来她管这么大一摊子事?不是挂名社长啊……有点东西。
她心中对柳淑琪的观感,不自觉地微妙地改变了一点点。
至少,在负责任和业务能力这方面,她不得不承认,柳淑琪是称职的。
梁迹冷静地观察这一幕,更加确信之前的判断。
柳淑琪确实需要帮手,艺术社的内部管理存在漏洞,这才给了造谣者可乘之机。
“梁迹……”
牧莹扯了扯梁迹袖子,压低声音:“咱们就撒个饵,钓出那只背后搞事的老鼠,然后呢?”
“我总觉得……治标不治本啊。”
“这次解决了,下次说不定又冒出个别人来搞小动作呢?”
梁迹赞许地看她一眼,点头。
成长了,学会看本质了。
“你说到点子上了。”
梁迹点头,目光锐利地扫过忙碌的活动室,“只揪出一个内鬼,不过是治标不治本。”
他指向正在焦头烂额处理事务的柳淑琪:
“看,问题的根源就在那儿。”
“柳社长很能干,也很负责,这没错。”
“但艺术社现在就像功率拉满的单核CPU,所有算力都集中在她一个人身上。”
“她就像全能大家长,而其他社员,则习惯了依赖和被动接受。”
“这种结构太脆弱了,一旦核心过载或出错,整个系统就容易崩溃。”
牧莹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若有所悟:“所以……是管理模式本身病了?”
“没错。”梁迹条分缕析,语速平稳却极具穿透力:
“这种‘权力绝对集中’的模式有两个致命伤:”
“第一,领导者疲于奔命,无法聚焦战略,反而容易被琐事埋没,给小人可乘之机——就像现在这个谣言。”
“第二,也是更可怕的,扼杀了其他成员的成长空间和责任感。”
“有能力的人得不到锻炼,有想法的人没有舞台,这种压抑感本身就会滋生怨气和不作为,成为内耗的温床。”
“一个健康的组织,应该是一片森林,而不是一棵独秀于林却随时可能倒下的大树。”
“那……该怎么办?”牧莹的好奇心被彻底勾了起来。
梁迹看向她,目光沉静却充满力量:
“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光抓一个造谣者没用,必须改变艺术社的权力结构。”
“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
他顿了顿,清晰地说出关键词:
“设立副社长机制。至少两位。”
“副社长?”牧莹眼睛一亮。
“对!”
梁迹展开蓝图,“将事务模块化。比如,一位负责对外联络和活动创意,另一位主管内部财务与日常运营。”
“权力下放,责任共担。这不仅能解放柳淑琪,让她去做更重要的决策,更能激活整个社团的生态,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支柱,而不是旁观者。”
“只有当每个人都与组织的发展利益攸关时,才能真正杜绝‘事不关己’的冷漠和内部破坏。”
牧莹听完,脸上写满了惊叹,忍不住拍了下梁迹的肩膀:
“梁迹,你这脑子是八核处理器吧?!”
“不光能破案,还能做组织诊断开药方!这招釜底抽薪,太厉害了!”
她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缜密的逻辑所能爆发出的能量,远非解决单一问题可比。
梁迹却只是冷静地摇摇头。
“这只是框架,最难的是如何说服一个习惯亲力亲为的领导者主动分权,以及如何选出合适的副手。”
“这需要更细致的方案。”
正说着,柳淑琪处理完事情,朝他们走来。
梁迹和牧莹对视一眼。
他们的任务,也从单纯的“破案”,升级到了帮助组织进行“管理改革”的层面。
“喂,柳淑琪!”
牧莹主动迎上去,努力让自己的语气显得真诚:
“说真的……我刚才看你处理那些事,效率挺高的啊!”
“这么大社团,管得井井有条,厉害啊。”
这突如其来的夸奖,让柳淑琪猛地刹住脚步,她狐疑地审视着牧莹,眼神里写满了“警报”:
“牧莹?你……没事吧?”
“吃错药了?还是……又憋着什么坏主意?”
她完全不相信牧莹会真心夸她,黄鼠狼给鸡拜年?
牧莹被这反应噎了一下,但想起梁迹的话,她硬生生把怼人的话咽了回去,而是问出了那个关键问题,语气带着真实的困惑:
“哎呀,我说真的!我就是纳闷……”
“为什么所有事情都非得你一个人扛着?”
“社团里其他人呢?他们就不能帮你分担点吗?”
这个问题,精准地戳中了柳淑琪的痛点。
柳淑琪脸上的戒备像退潮一样消散,只剩下一脸“我真的会谢”的疲惫。她重重叹了口气,揉着太阳穴,声音里都带着卷:
“唉…你以为我是控制狂啊?事事亲为很爽吗?”
“谁不想当甩手掌柜啊!可我敢吗?”
“我快累成狗了好吗!”
她无奈地一摊手,表情写满了“带不动”:
“但我们艺术社那帮祖宗,你让他们搞创作,个个是神仙!可一碰到管理、沟通、拉赞助这些‘破事’……”
她摇了摇头,翻了个优雅的白眼,“不是一问三不知,就是直接摆烂,最后还能给你捅出篓子!”
“我要不盯着?社团早炸成烟花了!”
“上次有人差点把赞助商logo画成表情包!我能不管吗?!””
这番破防式吐槽,瞬间撕开了社长光环下的真实窘境。
不是她想管,是根本没人能顶上去!
牧莹听完,脸上从“?”变成了“!”,甚至闪过一丝同情。
她下意识扭头看向梁迹,眼神疯狂暗示:“快看!和你诊断的一模一样!”
梁迹不动声色地微微颔首,一切尽在掌握。
柳淑琪敏锐地捕捉到这对“谜语人”的无声交流,疑惑地眯起眼:
“你们……问这个干嘛?”
“突然关心起社团管理……有什么想法?”
原来她管这么大一摊子事?不是挂名社长啊……有点东西。
她心中对柳淑琪的观感,不自觉地微妙地改变了一点点。
至少,在负责任和业务能力这方面,她不得不承认,柳淑琪是称职的。
梁迹冷静地观察这一幕,更加确信之前的判断。
柳淑琪确实需要帮手,艺术社的内部管理存在漏洞,这才给了造谣者可乘之机。
“梁迹……”
牧莹扯了扯梁迹袖子,压低声音:“咱们就撒个饵,钓出那只背后搞事的老鼠,然后呢?”
“我总觉得……治标不治本啊。”
“这次解决了,下次说不定又冒出个别人来搞小动作呢?”
梁迹赞许地看她一眼,点头。
成长了,学会看本质了。
“你说到点子上了。”
梁迹点头,目光锐利地扫过忙碌的活动室,“只揪出一个内鬼,不过是治标不治本。”
他指向正在焦头烂额处理事务的柳淑琪:
“看,问题的根源就在那儿。”
“柳社长很能干,也很负责,这没错。”
“但艺术社现在就像功率拉满的单核CPU,所有算力都集中在她一个人身上。”
“她就像全能大家长,而其他社员,则习惯了依赖和被动接受。”
“这种结构太脆弱了,一旦核心过载或出错,整个系统就容易崩溃。”
牧莹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若有所悟:“所以……是管理模式本身病了?”
“没错。”梁迹条分缕析,语速平稳却极具穿透力:
“这种‘权力绝对集中’的模式有两个致命伤:”
“第一,领导者疲于奔命,无法聚焦战略,反而容易被琐事埋没,给小人可乘之机——就像现在这个谣言。”
“第二,也是更可怕的,扼杀了其他成员的成长空间和责任感。”
“有能力的人得不到锻炼,有想法的人没有舞台,这种压抑感本身就会滋生怨气和不作为,成为内耗的温床。”
“一个健康的组织,应该是一片森林,而不是一棵独秀于林却随时可能倒下的大树。”
“那……该怎么办?”牧莹的好奇心被彻底勾了起来。
梁迹看向她,目光沉静却充满力量:
“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光抓一个造谣者没用,必须改变艺术社的权力结构。”
“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
他顿了顿,清晰地说出关键词:
“设立副社长机制。至少两位。”
“副社长?”牧莹眼睛一亮。
“对!”
梁迹展开蓝图,“将事务模块化。比如,一位负责对外联络和活动创意,另一位主管内部财务与日常运营。”
“权力下放,责任共担。这不仅能解放柳淑琪,让她去做更重要的决策,更能激活整个社团的生态,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支柱,而不是旁观者。”
“只有当每个人都与组织的发展利益攸关时,才能真正杜绝‘事不关己’的冷漠和内部破坏。”
牧莹听完,脸上写满了惊叹,忍不住拍了下梁迹的肩膀:
“梁迹,你这脑子是八核处理器吧?!”
“不光能破案,还能做组织诊断开药方!这招釜底抽薪,太厉害了!”
她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缜密的逻辑所能爆发出的能量,远非解决单一问题可比。
梁迹却只是冷静地摇摇头。
“这只是框架,最难的是如何说服一个习惯亲力亲为的领导者主动分权,以及如何选出合适的副手。”
“这需要更细致的方案。”
正说着,柳淑琪处理完事情,朝他们走来。
梁迹和牧莹对视一眼。
他们的任务,也从单纯的“破案”,升级到了帮助组织进行“管理改革”的层面。
“喂,柳淑琪!”
牧莹主动迎上去,努力让自己的语气显得真诚:
“说真的……我刚才看你处理那些事,效率挺高的啊!”
“这么大社团,管得井井有条,厉害啊。”
这突如其来的夸奖,让柳淑琪猛地刹住脚步,她狐疑地审视着牧莹,眼神里写满了“警报”:
“牧莹?你……没事吧?”
“吃错药了?还是……又憋着什么坏主意?”
她完全不相信牧莹会真心夸她,黄鼠狼给鸡拜年?
牧莹被这反应噎了一下,但想起梁迹的话,她硬生生把怼人的话咽了回去,而是问出了那个关键问题,语气带着真实的困惑:
“哎呀,我说真的!我就是纳闷……”
“为什么所有事情都非得你一个人扛着?”
“社团里其他人呢?他们就不能帮你分担点吗?”
这个问题,精准地戳中了柳淑琪的痛点。
柳淑琪脸上的戒备像退潮一样消散,只剩下一脸“我真的会谢”的疲惫。她重重叹了口气,揉着太阳穴,声音里都带着卷:
“唉…你以为我是控制狂啊?事事亲为很爽吗?”
“谁不想当甩手掌柜啊!可我敢吗?”
“我快累成狗了好吗!”
她无奈地一摊手,表情写满了“带不动”:
“但我们艺术社那帮祖宗,你让他们搞创作,个个是神仙!可一碰到管理、沟通、拉赞助这些‘破事’……”
她摇了摇头,翻了个优雅的白眼,“不是一问三不知,就是直接摆烂,最后还能给你捅出篓子!”
“我要不盯着?社团早炸成烟花了!”
“上次有人差点把赞助商logo画成表情包!我能不管吗?!””
这番破防式吐槽,瞬间撕开了社长光环下的真实窘境。
不是她想管,是根本没人能顶上去!
牧莹听完,脸上从“?”变成了“!”,甚至闪过一丝同情。
她下意识扭头看向梁迹,眼神疯狂暗示:“快看!和你诊断的一模一样!”
梁迹不动声色地微微颔首,一切尽在掌握。
柳淑琪敏锐地捕捉到这对“谜语人”的无声交流,疑惑地眯起眼:
“你们……问这个干嘛?”
“突然关心起社团管理……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