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回京-《八零年代:我想做个富二代》

  当然,他也明白自己也就能想想罢了。

  想要在那种地方放烟花,他还没这个能耐。

  这天晚上的这场焰火晚会,将会是接下来半年时间里,全县甚至全市人民嘴里的谈资。

  不是林宇这么想,而是在场的所有人,都这么想。

  因为反正他们自己是觉得,接下来起码半年时间里,哪怕天天说,他们只要想到今天晚上的震撼,都能兴致勃勃地和周围所有人交谈呢!

  震撼人心的焰火晚会结束之后,林宇跟爸妈一起,给广场上刚刚忙碌了半天的人送吃的喝的,都是之前就准备好的热乎的。

  被请来的技术员和安全员们,觉得这次的主家真不错。

  不光尊重他们,不乱指挥乱提要求,还给他们的待遇很好,吃住都很到位不说,像是这种在寒风里工作完就给送热乎吃喝的事情,也都是有的。

  这其实很正常,因为很少会有像是煤老板这样尊重专业人员的有钱人了。

  没办法,下了煤矿之后,要是不听专业人员的话,那是会出事的!

  这也是后来为什么这些煤老板们往娱乐圈投资的时候,大家一个个都觉得电视电影都好看了。

  因为他们不会对技术上的事情指手画脚!

  而再后来的那些资本——

  啧啧,不说也罢!

  林宇就连晚上睡觉的时候,梦里都出现了那朵缓缓绽开的牡丹花。

  真的太漂亮了。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林宇有点后悔,自己怎么没有买个摄像机,把昨天的焰火晚会拍下来呢?

  “谁说没拍的?”

  听到儿子的遗憾,林建国立刻表示你不需要遗憾。

  周秀兰点头:“是啊,既然要做自然要做到最好,我们昨天请了摄录团队的,就在我们后面的房顶上,你没注意到吗?”

  林宇摇头,他全程都在盯着晚会看呢,根本没有回头!

  房顶上视野更开阔,对于摄录来说,是更好的机位。

  甚至他们还让摄录团队同时弄了好几台摄像机的。

  “去哪请的摄录团队?”

  林宇有点好奇。

  周秀兰微微一笑,说出了让林宇震撼的话:“我们自家公司的啊!”

  自家……公司的?

  他们公司一边搞的是运输,一边搞的是挖煤,这要什么摄录团队啊?

  难以理解,并大为震撼。

  但既然老妈说了是自家的,那肯定就是有需要了。

  林宇乖乖地没有再问,就是表示自己想要一份录像。

  “我想给同学们看。”

  对此,周秀兰表示没问题:“那等到他们把录像带拷贝好了之后,给你送一份,到时候也给你送一台录像机用来看录像带。”

  录像机和摄像机不同。

  摄像机就是拍摄的,而录像机是用来播放录像带的。

  林宇有时候都觉得,老爸老妈也太惯着自己了,录像机这种东西,现在有一台都能开个录像厅了,居然直接给自己送一台看录像带!

  不过他还是欣然接受了:“那就辛苦周女士啦!”

  然后他又想到了一个东西:“对了妈,今年家里买台冰箱吧,东西放到冰箱里面,保鲜会更好。”

  “冰箱?”

  周秀兰有些好奇。

  林宇点头:“就是用机器把里面的温度降低,那食物的保质期就长了,到时候我们把真空包装的食物放进去,那双重叠加之下,保质期就更长了!”

  “还有这种好东西?”周秀兰若有所思,“那就买,到时候给你也买一台!”

  林宇依然没有拒绝。

  现在一台冰箱的价格高达几千元,但他们家现在并不缺这个钱。

  挣钱不就是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轻松吗?

  所以既然有能够花钱提高生活质量,而不是奢侈浪费的,他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

  即使买一台冰箱的钱,都够很多人一年的工资了,也是一样的。

  他重生以来,辛辛苦苦藏着掖着,把老爸老妈拱上去让他们挣钱发家,就是为了家里能有钱,能够想做什么做什么。

  现在他成功了,家里有钱,为什么不买呢?

  林宇这么想着。

  按照他们之前的安排,吃完这顿早饭之后,天还没亮,一家人就开着车去了车队。

  车上是他们昨天晚上已经收拾好的,要带去京城的东西。

  林建国和林宇一起把这些东西放在了往京城去的物流专线大货车上之后,跟周秀兰告了个别,就直接登上了货车。

  周秀兰来都来了,也不可能就直接走了。

  她干脆今天就在车队了。

  正月十六已经有一部分员工开始上班了,过年的时候轮值的员工,则是开始调休了。

  这些都得她来安排。

  林宇和林建国到了京城的物流点之后,开着车带着东西回了家里,然后父子齐上阵,把接近一个月都没有人的家里好一番收拾,就已经是晚上了。

  他们也不多折腾,直接就出门吃了顿饭,就回来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就开始带着林宇的设计图,去找了之前就联系好的施工团队。

  人家施工团队的人也是要过年的,所以双方才约了元宵节之后再开工。

  到了地方之后,林宇这个画设计图的,就开始详细给施工团队的人介绍自己的设计图的很多具体要求。

  而施工团队的人,则是问每一处他们不明白的点,有什么问题。

  等到所有的问题都问明白之后,施工团队根据他们多年的施工经验,给了林宇的设计图一些修改建议。

  其中大部分,林宇都采纳了。

  毕竟人家的确是更有经验的专业人士,这些他觉得是可以的。

  至于剩下的一小部分,人家是说他的标准太高了,更贵,没必要。

  但这些林宇就没采纳了。

  毕竟更高的标准,才能用得更安心,才能用得更久。

  最终双方就各方面都达成一致之后,施工团队那边就开始计算各种材料的需求,和他们的工费了。

  是的,这次不是包工包料的。

  因为上次盖房子他们认识了老把式,别的不说,对于建筑材料这块,他们自己买,能买到价格更便宜,质量也更好的材料。

  这不是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