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希音再次醒来时,窗外的日光已经斜斜地落在地板上,暖融融的一片。
她动了动身子,腰后传来淡淡的酸胀。
想起早上的荒唐,脸颊瞬间热了起来。
床头放着一杯晾温的水。
旁边还压着张便签,是肖云墨的字迹:“醒了就叫张妈热饭,别空腹。”
她慢吞吞地起身,刚套上拖鞋,就听到客厅传来轻微的响动。
推开门一看,张妈正系着围裙,在厨房和餐厅间穿梭。
花白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
见她出来,立刻笑着迎上来:“醒啦?”
“小少爷出门前特意交代,让您多睡会儿,我把粥温在锅里呢。”
张妈在肖家做了几十年,从小照顾肖家的几个孩子。
看着宋希音从扎着马尾的小姑娘,长成亭亭玉立的模样,待她向来亲厚。
此刻见她眼底,还有点未散的倦意。
又忍不住念叨:“肯定是小少爷又没分寸。”
“你这身子骨,刚回来,哪禁得住折腾……”
“张妈!”宋希音红着脸打断她。
连忙转身去拉行李箱,“我给您带了礼物呢。”
她蹲在箱子前翻找,拉链“刺啦”一声拉开,露出里面叠得,整整齐齐的衣物。
最上面放着个,精致的丝绒盒子。
她拿出来递到张妈面前:“您看,这是我在斯坦福附近的手工店挑的。”
“据说用的是当地,最软的羊毛,做了条披肩,您冬天围上肯定暖和。”
盒子打开,里面是条米白色的披肩,边缘绣着细密的缠枝纹,摸上去软得像云朵。
张妈愣住了。
伸出手轻轻碰了碰,指尖有些发颤。
“这孩子,你在外面上学那么忙,还惦记着我……”
她眼眶渐渐红了,抬手用围裙擦了擦眼角。
“前阵子小少爷还说,你在那边连轴转做实验,瘦了不少。”
“我这心里啊,总惦记着你能不能吃好睡好,哪想你还特意给我带东西。”
宋希音看着张妈泛红的眼眶,心里也暖暖的。
小时候她总爱黏着外婆,张妈跟外婆一样慈祥。
她比外婆身子骨硬朗,还会做那么多好吃的。
后来去了国外,最想念的除了肖云墨的番茄牛腩面,就是张妈炖的银耳羹。
“您照顾我们这么多年,这点东西算什么呀。”
她挽住张妈的胳膊晃了晃,像以前那样撒娇。
“而且这披肩可好看了,您围上肯定是小区里,最时髦的老太太。”
张妈被她逗笑了,用手指点了点她的额头:“就你嘴甜。”
“快坐下,我给你盛粥,是你爱吃的南瓜小米粥,还卧了个溏心蛋。”
餐桌已经摆好了,青瓷碗里的粥冒着热气,旁边还有碟酱菜和一笼水晶虾饺。
宋希音坐下拿起勺子,刚喝了一口,就听到张妈在旁边絮絮叨叨。
“小少爷早上出门前,特意把你爱吃的草莓洗好了放在冰箱,说等你醒了吃。”
“还有啊,他让我下午去趟超市,买你爱吃的蓝莓和芒果,晚上给你做水果捞……”
阳光透过窗户落在粥碗里,映得那汪金黄愈发温暖。
宋希音喝着粥,听着张妈念叨着肖云墨的细心。
忽然觉得,这就是家的味道。
有惦记着你口味的长辈,有把你的喜好,刻在心上的爱人。
连空气里都飘着,踏实的暖意。
她抬头看向张妈。
见她正小心翼翼地,把披肩叠起来放进自己的手提包里。
嘴角带着满足的笑意,心里忽然涌上一股热流。
原来幸福从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就是这样寻常的午后,有人为你温着粥,有人因你带的小礼物红了眼眶。
把日子过成了,细水长流的模样。
宋希音坐在地毯上。整理行李箱。
将叠好的衬衫放进衣柜时,指尖无意间碰到了床头柜最下层的抽屉。
“啪嗒”一声轻响,抽屉滑开。
露出里面几瓶常用药——感冒药、肠胃药。
还有一瓶白色药瓶格外显眼,标签上的“佐匹克隆片”几个字,刺得她眼睛生疼。
这是治疗失眠的处方药。
她捏着药瓶的手指,微微发颤。
瓶盖旋开时,带着轻微的“咔哒”声,里面的白色药片,还剩小半瓶。
她明明记得肖云墨睡眠极好。
他沾着枕头就能睡沉,呼吸均匀得像钟摆,怎么会需要吃这种药?
心口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闷得发慌。
她把药瓶放回原处,起身想去倒杯水。
刚走到厨房门口,就看到张妈正往一个白瓷罐里舀东西。
琥珀色的膏体黏稠细腻,散着淡淡的药香。
“张妈,这是?”宋希音的声音有些发紧。
张妈回头,笑着扬了扬手里的勺子:“酸枣仁膏,给小少爷准备的。”
“他这多半年来总是睡不好。”
“我听老姐妹说这个安神,就托人买了些熬着。”
宋希音的目光,落在那个半满的瓷罐上,喉间忽然哽住了。
她想起临走前,肖云墨送她去机场,笑着说“你安心读书”。
想起视频时,他总说“刚忙完,正要休息”。
想起他每次挂电话前,都要叮嘱,“你那边是晚上了,快睡吧”。
原来那些轻松的语气背后,藏着这样的煎熬。
“自你去了斯坦福之后啊……”
张妈把膏体舀进小碗,声音低了下来,带着点心疼。
“小少爷就没睡过几个安稳觉。”
“有时候我起夜,看到书房的灯亮到天快亮。”
“他就趴在文件上打个盹。”
她叹了口气,用勺子搅了搅碗里的膏体。
“有时候在单位加班,连着好几天不回家。”
“我知道他是怕我念叨,每次问起,都说‘挺好的,能睡着’。”
“我也不敢多问,就想着弄点酸枣仁膏给他补补。”
“他倒也乖,每次回来都喝,还说‘张妈熬的就是管用’。”
说到这儿,张妈抹了把眼角,声音有些发颤:“可他哪里是管用啊……他是怕我担心,瞒着我呢。”
“不然抽屉里那瓶药,是给谁预备的?”
宋希音站在原地,指尖冰凉。
那些她以为的“一切安好”,全是他用沉默和隐忍,撑起来的假象。
他怕她在国外分心,怕她倒时差奔波。
所以把所有的失眠和疲惫,都自己扛着,连句抱怨都没有。
这个傻瓜。
她动了动身子,腰后传来淡淡的酸胀。
想起早上的荒唐,脸颊瞬间热了起来。
床头放着一杯晾温的水。
旁边还压着张便签,是肖云墨的字迹:“醒了就叫张妈热饭,别空腹。”
她慢吞吞地起身,刚套上拖鞋,就听到客厅传来轻微的响动。
推开门一看,张妈正系着围裙,在厨房和餐厅间穿梭。
花白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
见她出来,立刻笑着迎上来:“醒啦?”
“小少爷出门前特意交代,让您多睡会儿,我把粥温在锅里呢。”
张妈在肖家做了几十年,从小照顾肖家的几个孩子。
看着宋希音从扎着马尾的小姑娘,长成亭亭玉立的模样,待她向来亲厚。
此刻见她眼底,还有点未散的倦意。
又忍不住念叨:“肯定是小少爷又没分寸。”
“你这身子骨,刚回来,哪禁得住折腾……”
“张妈!”宋希音红着脸打断她。
连忙转身去拉行李箱,“我给您带了礼物呢。”
她蹲在箱子前翻找,拉链“刺啦”一声拉开,露出里面叠得,整整齐齐的衣物。
最上面放着个,精致的丝绒盒子。
她拿出来递到张妈面前:“您看,这是我在斯坦福附近的手工店挑的。”
“据说用的是当地,最软的羊毛,做了条披肩,您冬天围上肯定暖和。”
盒子打开,里面是条米白色的披肩,边缘绣着细密的缠枝纹,摸上去软得像云朵。
张妈愣住了。
伸出手轻轻碰了碰,指尖有些发颤。
“这孩子,你在外面上学那么忙,还惦记着我……”
她眼眶渐渐红了,抬手用围裙擦了擦眼角。
“前阵子小少爷还说,你在那边连轴转做实验,瘦了不少。”
“我这心里啊,总惦记着你能不能吃好睡好,哪想你还特意给我带东西。”
宋希音看着张妈泛红的眼眶,心里也暖暖的。
小时候她总爱黏着外婆,张妈跟外婆一样慈祥。
她比外婆身子骨硬朗,还会做那么多好吃的。
后来去了国外,最想念的除了肖云墨的番茄牛腩面,就是张妈炖的银耳羹。
“您照顾我们这么多年,这点东西算什么呀。”
她挽住张妈的胳膊晃了晃,像以前那样撒娇。
“而且这披肩可好看了,您围上肯定是小区里,最时髦的老太太。”
张妈被她逗笑了,用手指点了点她的额头:“就你嘴甜。”
“快坐下,我给你盛粥,是你爱吃的南瓜小米粥,还卧了个溏心蛋。”
餐桌已经摆好了,青瓷碗里的粥冒着热气,旁边还有碟酱菜和一笼水晶虾饺。
宋希音坐下拿起勺子,刚喝了一口,就听到张妈在旁边絮絮叨叨。
“小少爷早上出门前,特意把你爱吃的草莓洗好了放在冰箱,说等你醒了吃。”
“还有啊,他让我下午去趟超市,买你爱吃的蓝莓和芒果,晚上给你做水果捞……”
阳光透过窗户落在粥碗里,映得那汪金黄愈发温暖。
宋希音喝着粥,听着张妈念叨着肖云墨的细心。
忽然觉得,这就是家的味道。
有惦记着你口味的长辈,有把你的喜好,刻在心上的爱人。
连空气里都飘着,踏实的暖意。
她抬头看向张妈。
见她正小心翼翼地,把披肩叠起来放进自己的手提包里。
嘴角带着满足的笑意,心里忽然涌上一股热流。
原来幸福从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就是这样寻常的午后,有人为你温着粥,有人因你带的小礼物红了眼眶。
把日子过成了,细水长流的模样。
宋希音坐在地毯上。整理行李箱。
将叠好的衬衫放进衣柜时,指尖无意间碰到了床头柜最下层的抽屉。
“啪嗒”一声轻响,抽屉滑开。
露出里面几瓶常用药——感冒药、肠胃药。
还有一瓶白色药瓶格外显眼,标签上的“佐匹克隆片”几个字,刺得她眼睛生疼。
这是治疗失眠的处方药。
她捏着药瓶的手指,微微发颤。
瓶盖旋开时,带着轻微的“咔哒”声,里面的白色药片,还剩小半瓶。
她明明记得肖云墨睡眠极好。
他沾着枕头就能睡沉,呼吸均匀得像钟摆,怎么会需要吃这种药?
心口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闷得发慌。
她把药瓶放回原处,起身想去倒杯水。
刚走到厨房门口,就看到张妈正往一个白瓷罐里舀东西。
琥珀色的膏体黏稠细腻,散着淡淡的药香。
“张妈,这是?”宋希音的声音有些发紧。
张妈回头,笑着扬了扬手里的勺子:“酸枣仁膏,给小少爷准备的。”
“他这多半年来总是睡不好。”
“我听老姐妹说这个安神,就托人买了些熬着。”
宋希音的目光,落在那个半满的瓷罐上,喉间忽然哽住了。
她想起临走前,肖云墨送她去机场,笑着说“你安心读书”。
想起视频时,他总说“刚忙完,正要休息”。
想起他每次挂电话前,都要叮嘱,“你那边是晚上了,快睡吧”。
原来那些轻松的语气背后,藏着这样的煎熬。
“自你去了斯坦福之后啊……”
张妈把膏体舀进小碗,声音低了下来,带着点心疼。
“小少爷就没睡过几个安稳觉。”
“有时候我起夜,看到书房的灯亮到天快亮。”
“他就趴在文件上打个盹。”
她叹了口气,用勺子搅了搅碗里的膏体。
“有时候在单位加班,连着好几天不回家。”
“我知道他是怕我念叨,每次问起,都说‘挺好的,能睡着’。”
“我也不敢多问,就想着弄点酸枣仁膏给他补补。”
“他倒也乖,每次回来都喝,还说‘张妈熬的就是管用’。”
说到这儿,张妈抹了把眼角,声音有些发颤:“可他哪里是管用啊……他是怕我担心,瞒着我呢。”
“不然抽屉里那瓶药,是给谁预备的?”
宋希音站在原地,指尖冰凉。
那些她以为的“一切安好”,全是他用沉默和隐忍,撑起来的假象。
他怕她在国外分心,怕她倒时差奔波。
所以把所有的失眠和疲惫,都自己扛着,连句抱怨都没有。
这个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