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眼红,咱的网也沉得很!” 六叔猛打方向盘,破浪号突然加速,渔网在水里划出道红色的弧线,“感觉到没?这力道!”
刚把网口拽出水面,就被里面的景象惊得吸了口气 —— 红友鱼挤得密不透风,每条都有小臂长,橙红色的鳞片在阳光下闪着珠光,鱼尾拍打网眼的声音 “啪啪” 作响,像在放鞭炮。
“快!用抄网分舱!” 六叔喊着,往鱼舱里撒了把碎冰。
张凡抄起最大的竹网,刚捞起一兜鱼,就见乘风号朝这边靠了过来,两船之间的浪涛里,还有漏网的红友鱼在窜跳。
“凡子!你们这边的鱼比我这肥!” 张平隔着水花喊,手里举着条足有两斤重的红友鱼,鱼鳃还在 “呼哧” 动。
“小凡哥,这红友鱼是不是很贵?”这时候二柱出声问道,毕竟他刚上船,了解的也不多。
旁边的石头也是一脸好奇的看着张凡。
张凡拿起一条红友鱼,指着它身上的纹路对两人说:“你看这红友鱼,习性可特别着呢。”
“哦?凡哥快说说,这鱼有啥特别的?” 俩人凑了过来,好奇地打量着那条红友鱼。
“红友鱼喜欢成群结队地活动,” 张凡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划过鱼身,“就像咱们刚才看到的,一出现就是一大群,很少有单独行动的。它们对环境挺挑剔,一般都待在礁石区附近,因为那里水浅,食物多,还能躲避天敌。”
六叔在一旁补充道:“这鱼白天不怎么活跃,到了清晨和傍晚就特别能折腾,所以咱这时候来捕鱼,正好赶上它们觅食的好时候。你看它们这橙红色的身子,在水里特别显眼,不过这颜色也是它们的保护色,在礁石的阴影里,天敌不容易发现它们。”
张平从乘风号上抛过来一条红友鱼,笑着说:“红友鱼吃的也杂,小鱼、小虾、小螃蟹,只要能入口的,它们都不嫌弃。也正因为这样,它们长得快,个头也不小,就像这条,估摸着得有两斤多。”
“而且啊,这鱼还挺机灵,” 张凡接住那条鱼,放回自己船的鱼舱里,“稍微有点动静就会四处乱窜,刚才要不是咱两船合围,好多鱼就得跑了。它们对水流也很敏感,喜欢在水流稳的地方待着,所以六叔才让乘风号往西南角绕,那边水流缓,鱼群聚集得多。”
众人听得连连点头:“原来这红友鱼还有这么多门道啊,难怪刚才捕捞的时候觉得它们特别活跃。”
“可不是嘛,” 六叔弹了弹烟灰,“这鱼还有个特点,就是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不管是清蒸还是做火锅,都特别好吃。也正因为这样,它们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价格也不便宜。”
阳光越来越烈,照在红友鱼身上,让它们的颜色更加鲜艳。
大家一边聊着红友鱼的习性,一边整理着渔获,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对于常年和海打交道的他们来说,了解这些海洋生物的习性,也是捕鱼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张毅正把渔网往船舷外拖,网绳在甲板上拖出 “沙沙” 的声响,突然被一阵响亮的 “噗通” 声打断。
张凡抬头,就见一道熟悉的银灰色身影从水里猛地窜起,在空中划出半道弧线,又 “哗啦” 砸进海里,溅起的水花像雨似的落在甲板上。
“小灰!” 他心里一热,赶紧扒着船帮往下看。
海水里,三条大白鲨正围着破浪号打转,小灰游在最前面,时不时跃出水面,落水时还故意用尾鳍拍打水面,像是在撒娇。
它的父母则慢悠悠地跟在后面,巨大的背鳍在水面上划出两道移动的黑影。
“这一家子咋来了?” 六叔弹了弹烟灰,眼里带着惊奇,“莫不是闻着鱼腥味来讨食?”
张凡却注意到小灰的举动不对劲 —— 它每次跃出水面,都朝着西北方向的礁石区摆尾,落水后又立刻游回船边,用脑袋轻轻撞着船板,像是在催促什么。
“它不是来讨食的,” 张凡解开救生衣的扣子,“是在给咱带路呢。”
海钓一哥举着手机录得手都酸了:“凡哥,你咋知道它是带路?万一它只是高兴呢?”
“你看它摆尾的方向,” 张凡指着西北方向,“那边是更深的暗礁群,平时很少去。小灰这是告诉咱,底下有东西。”
他摸了摸胸前的定海珠,珠子不知何时又开始发烫,像是在印证他的猜测。
六叔把烟揣进怀里:“你要下去看看?”
“嗯,” 张凡已经套上了潜水服,“小灰从不糊弄人,它这么着急,指定有好事。你们在船上等着,我去去就回。”
张毅赶紧递过来潜水刀和探照灯:“凡哥小心点,那片礁石区水流乱得很。”
张凡接过装备,刚要下水,小灰突然从水里探出头,用鼻尖蹭了蹭他的胳膊,又转身朝西北方向游了两米,回头望着他,像是在说 “跟我来”。
“走了!” 张凡对船上众人挥挥手,纵身跳进海里。
冰凉的海水瞬间包裹了他,探照灯的光柱刺破黑暗,能看到小灰就在前方不远处等着。
它见张凡跟上,立刻摆了摆尾,朝着更深的水域游去。
两条大鲨鱼则远远跟在后面,像两尊移动的守护神。
越往深处,光线越暗。
小灰突然加速,钻到一块巨大的礁石底下,很快又探出头来,对着张凡摆了摆尾鳍。
张凡游过去一看,倒吸一口凉气 —— 礁石缝里密密麻麻爬满了龙虾!
青灰色的甲壳在灯光下泛着瓷质的光泽,最大的那只螯钳上的锯齿像小刀子似的闪着寒光。
它们挤在石缝里,大螯互相碰撞着,发出 “咔哒咔哒” 的声响,像是在开一场热闹的大会。
小灰用鼻尖轻轻拱了拱最外侧的龙虾,那家伙吓得蜷起身子,却被旁边的同伴挤得动弹不得。
张凡这才明白,这片礁石区是个天然的龙虾繁殖地,难怪红友鱼群会聚集在附近 —— 这里的小鱼虾,正是龙虾最爱的食物。
刚把网口拽出水面,就被里面的景象惊得吸了口气 —— 红友鱼挤得密不透风,每条都有小臂长,橙红色的鳞片在阳光下闪着珠光,鱼尾拍打网眼的声音 “啪啪” 作响,像在放鞭炮。
“快!用抄网分舱!” 六叔喊着,往鱼舱里撒了把碎冰。
张凡抄起最大的竹网,刚捞起一兜鱼,就见乘风号朝这边靠了过来,两船之间的浪涛里,还有漏网的红友鱼在窜跳。
“凡子!你们这边的鱼比我这肥!” 张平隔着水花喊,手里举着条足有两斤重的红友鱼,鱼鳃还在 “呼哧” 动。
“小凡哥,这红友鱼是不是很贵?”这时候二柱出声问道,毕竟他刚上船,了解的也不多。
旁边的石头也是一脸好奇的看着张凡。
张凡拿起一条红友鱼,指着它身上的纹路对两人说:“你看这红友鱼,习性可特别着呢。”
“哦?凡哥快说说,这鱼有啥特别的?” 俩人凑了过来,好奇地打量着那条红友鱼。
“红友鱼喜欢成群结队地活动,” 张凡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划过鱼身,“就像咱们刚才看到的,一出现就是一大群,很少有单独行动的。它们对环境挺挑剔,一般都待在礁石区附近,因为那里水浅,食物多,还能躲避天敌。”
六叔在一旁补充道:“这鱼白天不怎么活跃,到了清晨和傍晚就特别能折腾,所以咱这时候来捕鱼,正好赶上它们觅食的好时候。你看它们这橙红色的身子,在水里特别显眼,不过这颜色也是它们的保护色,在礁石的阴影里,天敌不容易发现它们。”
张平从乘风号上抛过来一条红友鱼,笑着说:“红友鱼吃的也杂,小鱼、小虾、小螃蟹,只要能入口的,它们都不嫌弃。也正因为这样,它们长得快,个头也不小,就像这条,估摸着得有两斤多。”
“而且啊,这鱼还挺机灵,” 张凡接住那条鱼,放回自己船的鱼舱里,“稍微有点动静就会四处乱窜,刚才要不是咱两船合围,好多鱼就得跑了。它们对水流也很敏感,喜欢在水流稳的地方待着,所以六叔才让乘风号往西南角绕,那边水流缓,鱼群聚集得多。”
众人听得连连点头:“原来这红友鱼还有这么多门道啊,难怪刚才捕捞的时候觉得它们特别活跃。”
“可不是嘛,” 六叔弹了弹烟灰,“这鱼还有个特点,就是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不管是清蒸还是做火锅,都特别好吃。也正因为这样,它们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价格也不便宜。”
阳光越来越烈,照在红友鱼身上,让它们的颜色更加鲜艳。
大家一边聊着红友鱼的习性,一边整理着渔获,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对于常年和海打交道的他们来说,了解这些海洋生物的习性,也是捕鱼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张毅正把渔网往船舷外拖,网绳在甲板上拖出 “沙沙” 的声响,突然被一阵响亮的 “噗通” 声打断。
张凡抬头,就见一道熟悉的银灰色身影从水里猛地窜起,在空中划出半道弧线,又 “哗啦” 砸进海里,溅起的水花像雨似的落在甲板上。
“小灰!” 他心里一热,赶紧扒着船帮往下看。
海水里,三条大白鲨正围着破浪号打转,小灰游在最前面,时不时跃出水面,落水时还故意用尾鳍拍打水面,像是在撒娇。
它的父母则慢悠悠地跟在后面,巨大的背鳍在水面上划出两道移动的黑影。
“这一家子咋来了?” 六叔弹了弹烟灰,眼里带着惊奇,“莫不是闻着鱼腥味来讨食?”
张凡却注意到小灰的举动不对劲 —— 它每次跃出水面,都朝着西北方向的礁石区摆尾,落水后又立刻游回船边,用脑袋轻轻撞着船板,像是在催促什么。
“它不是来讨食的,” 张凡解开救生衣的扣子,“是在给咱带路呢。”
海钓一哥举着手机录得手都酸了:“凡哥,你咋知道它是带路?万一它只是高兴呢?”
“你看它摆尾的方向,” 张凡指着西北方向,“那边是更深的暗礁群,平时很少去。小灰这是告诉咱,底下有东西。”
他摸了摸胸前的定海珠,珠子不知何时又开始发烫,像是在印证他的猜测。
六叔把烟揣进怀里:“你要下去看看?”
“嗯,” 张凡已经套上了潜水服,“小灰从不糊弄人,它这么着急,指定有好事。你们在船上等着,我去去就回。”
张毅赶紧递过来潜水刀和探照灯:“凡哥小心点,那片礁石区水流乱得很。”
张凡接过装备,刚要下水,小灰突然从水里探出头,用鼻尖蹭了蹭他的胳膊,又转身朝西北方向游了两米,回头望着他,像是在说 “跟我来”。
“走了!” 张凡对船上众人挥挥手,纵身跳进海里。
冰凉的海水瞬间包裹了他,探照灯的光柱刺破黑暗,能看到小灰就在前方不远处等着。
它见张凡跟上,立刻摆了摆尾,朝着更深的水域游去。
两条大鲨鱼则远远跟在后面,像两尊移动的守护神。
越往深处,光线越暗。
小灰突然加速,钻到一块巨大的礁石底下,很快又探出头来,对着张凡摆了摆尾鳍。
张凡游过去一看,倒吸一口凉气 —— 礁石缝里密密麻麻爬满了龙虾!
青灰色的甲壳在灯光下泛着瓷质的光泽,最大的那只螯钳上的锯齿像小刀子似的闪着寒光。
它们挤在石缝里,大螯互相碰撞着,发出 “咔哒咔哒” 的声响,像是在开一场热闹的大会。
小灰用鼻尖轻轻拱了拱最外侧的龙虾,那家伙吓得蜷起身子,却被旁边的同伴挤得动弹不得。
张凡这才明白,这片礁石区是个天然的龙虾繁殖地,难怪红友鱼群会聚集在附近 —— 这里的小鱼虾,正是龙虾最爱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