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睡上一整天-《辞职回家上山下海》

  走到奥迪车旁时,大嫂又追出来,手里拎着个保温桶:“小琪,带点鱼汤路上喝,刚熬好的。”

  陆琪接过来,桶身还烫着手:“谢谢嫂子,太客气了,你这肚子已经很显眼了,可得注意点呀”

  “跟我客气啥。农村出来的都抗造!” 大嫂拍了拍她的胳膊,又朝张凡使了个眼色,“路上慢点。”

  奥迪车驶出村口时,陆琪摇下车窗,回头望着渐渐远去的红砖墙和晒鱼架。

  晨光里的渔村像幅浸了水的水墨画,连空气里都飘着咸湿的暖。

  陆琪把保温桶放在腿上,“暖房那天提前告诉我,我好准备礼物。”

  “不用准备礼物,人来就行。” 他侧过头笑了笑,“到时候让张彦哥给你做油焖大龙虾,比昨晚的还香。”

  车拐进镇上的主街,早点摊已经支起来,油条的香气混着豆浆的甜扑面而来。

  陆琪在小区门口下车,抱着保温桶站在路边:“路上小心。”

  张凡看着她走进单元楼,直到那扇防盗门关上,才发动车子往回开。

  回到家时,太阳已经爬得老高。

  张凡把自己摔进堂屋的藤椅里,浑身的骨头像散了架。

  出海的疲惫、半夜的折腾、清晨的等待,此刻全涌了上来。

  他妈在厨房喊他吃早饭,他含混地应了声,眼皮越来越沉,没多久就打起了呼噜。

  这一觉睡得天昏地暗,等他睁开眼,窗外的天已经擦黑。

  堂屋里亮着灯,他妈正坐在缝纫机前缝补渔网,听见动静抬头说:“醒了?锅里温着粥。”

  张凡揉着惺忪的睡眼坐起来,浑身酸得像被海浪拍过。

  他刚走到厨房倒了杯凉水,手机就响了,屏幕上跳出 “江初白” 三个字。

  “凡哥!睡醒没?” 海钓一哥的声音在听筒里格外精神,带着股不容置疑的爽朗,“跟你说个正事,明天我过去一趟。咱这海边钓鱼环境是真好,我这鲁省海钓协会副会长得出份力,好好考察考察,不仅要搞个海钓基地,我还打算在你这开展一场钓鱼比赛!”

  “钓鱼比赛?” 张凡一口凉水差点呛着,随即笑了,“你这副会长动作倒是快,这才多久就有这么多想法。”

  “那可不,这么好的资源可不能浪费。”

  江初白在那头语气更兴奋了,“到时候我组织协会里的高手来参赛,再邀请些媒体过来报道,保准能把你这地方的名气打出去。你就等着看,比赛一办,来这儿钓鱼的人肯定络绎不绝,村里的日子也能更红火。”

  “你这副会长总算想起给咱村谋福利了。”

  张凡笑着调侃,喝了口凉水顺了顺嗓子,“早知道你有这打算,上次就该带你去东边的暗礁区转转,那儿的鱼又多又大,适合当比赛场地。”

  “嗨,之前不是怕你觉得我拿身份压人嘛。”

  江初白在那头笑,“主要是想借协会的资源,把你这好地方推广出去。打算先拍个海钓系列专题预热一下,到时候协会那帮老伙计说不定都得来捧场。放心,专业设备我都带着,保准把咱这的海景和渔获拍得清清楚楚。”

  张凡靠在门框上,望着院里渐浓的暮色,心里早有了盘算:“行啊,这是好事。你上次说想找水流稳、鱼群多的地方,我心里有数,明天带你去看看,顺便也聊聊比赛的具体事宜。”

  “就等你这话呢!” 江初白的声音透着兴奋,“我开协会的商务车过去,大概上午十点到,不用接。”

  “对了,上次那锦绣龙虾,我爹尝了直念叨,说比他年轻时候在琴岛港吃的还鲜,明天能不能再给我弄几只?我带回去给协会的老家伙们开开眼,让他们也期待期待这场比赛。”

  “想啥呢,锦绣龙虾我们这边都很难遇到。”

  其实海钓一哥也是知道,中华锦绣龙虾这种东西是很难遇到的,而且价格也是很高的,所以也就是个玩笑话。

  挂了电话,张凡才发现肚子饿得咕咕叫。

  他端起他妈温在锅里的粥,刚喝了两口,就想起陆琪早上站在小区门口的样子,嘴角忍不住往上扬。

  窗外的星星开始冒头,和清晨在礁石群上看到的一样亮。

  他舀着粥盘算着,明天得让江初白好好看看这片海 —— 不仅有好鱼,还有最踏实的日子,这场比赛说不定真能给村里带来新的活力。

  由于白天睡的时间太久,晚上张凡毫无困意。

  后半夜的海风带着股清冽的潮气,张凡裹紧外套,竹椅的竹条硌得后背有些痒。

  他索性起身,沿着海岸线慢慢走,沙滩上的贝壳被月光照得泛着青白的光,像撒了一地的碎玉。

  远处的礁石群传来 “哗哗” 的浪涛声,他踩着被潮水浸润的软沙,步子放得很慢。

  海浪一次次漫上来,没过脚踝又退去,带着微凉的触感,也冲散了些许因无眠而生的烦躁。

  他望着黑沉沉的海面,目光顺着海岸线往村子的方向延伸,心里忽然冒出个念头。

  村里的沿海路还是十几年前修的土路,坑坑洼洼不说,还紧挨着沙滩,平时车辆来来往往,不仅扬起一路尘土,还让想亲近大海的人总隔着段距离。

  要是能把这条路改造一下,铺成木栈道或者青石板路,只让人走,不让车过。

  张凡是设计师出身,原本就对自家村庄有一些规划。

  现在越想越觉得可行,脚步也不由得加快了些,仿佛已经看到了村民和游客们沿着干净整洁的道路散步,海风拂过,惬意自在的模样。

  他接着往村子另一头走,那里有几间闲置的老房子,面朝大海,视野开阔。

  要是把这些老房子翻新一下,改造成海景民宿,让来钓鱼或者游玩的人能住下来,近距离感受渔村的夜晚和清晨,肯定很受欢迎。

  张凡在心里盘算着,民宿的院子里可以种上些爬藤植物,门口摆上几张竹椅,客人坐在那里就能看到日出日落,听海浪声声。

  当张凡闲逛回家后,他从墙上摘下出海用的记录本,又翻出几张干净的纸和一支笔,开始写写画画。

  一条蜿蜒的线代表沿海路,在线旁边标注上 “滨海景观大道 —— 禁车,铺青石板,设观景台”,又在路的一侧画了几个小房子,写上 “海景民宿:保留老房结构,内部现代化改造,带小院”。

  他还想着在景观大道旁种些耐盐碱的花草树木,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休息亭,让整个大道既美观又实用。

  初步想法记下后,张凡也来了困意,只待之后慢慢的完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