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用闪光灯!” 李教授压低声音提醒。
林溪赶紧关掉相机的自动闪光,手指在快门上悬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瞬间。
成年朱鹮的羽毛在夕阳下泛着珍珠母贝般的光泽,靠近尾羽的地方沾了些泥点,反倒添了几分生动。
它们的腿又细又长,鲜红的脚爪陷在软泥里,像插在琥珀里的红珊瑚。
幼鸟的羽毛是浅灰色的,只有翅尖泛着淡淡的白,啄鱼时没站稳,晃了晃脑袋才稳住身形,惹得两只成年朱鹮同时侧过头,像是在低声安抚。
“你看它们的眼睛,” 王教授凑近李教授的耳朵,声音轻得像耳语,“瞳孔是深色的,周围有一圈红色的裸皮,这是朱鹮特有的面部特征。”
他手里的铅笔在笔记本上飞快移动,把朱鹮低头啄食的姿态勾勒下来,笔尖划过纸页的 “沙沙” 声,在寂静的湿地里格外清晰。
三叔蹲在芦苇丛里,用手拨开挡眼的穗子,忽然朝张凡比划了个手势 —— 右前方的水渠边,有片被风刮倒的芦苇,正好能看得更清楚。
随即张凡也向几人都比了比手势。
几人也是发现了那个好地方,一前一后挪过去,裤腿蹭过苇秆,带起一串细碎的芦花。
幼鸟似乎吃饱了,展开翅膀在浅滩上空盘旋了半圈,翅膀拍打空气的声音像风吹过薄纸。
它突然朝着众人的方向飞来,林溪吓得赶紧缩回芦苇丛后,却见幼鸟在离他们十米远的地方停住,落在一截横卧水面的枯苇茎上,歪着头打量着芦苇丛,红色的喉囊微微鼓动,像是在好奇地哼唧。
阳光穿过它半透明的初级飞羽,能看到羽轴上细细的纹路,像用银丝绣出来的。
它低头用喙梳理胸前的羽毛,动作笨拙又认真,几片灰色的绒羽飘落下来,悠悠地落在水面上,荡开一圈圈涟漪。
“太近了……” 林溪捂着嘴,眼泪又涌了上来,这次是笑着的。
相机屏幕里,幼鸟的眼睛像裹着水汽的黑琉璃,连眼睑上细小的鳞片都看得清清楚楚。
成年朱鹮突然发出一声清亮的啼鸣,幼鸟立刻扑棱着翅膀飞回去,落在母鸟身边。
三只朱鹮排成一列,慢慢往芦苇深处走去,长长的喙时不时插进水里,溅起细小的水花。
夕阳把它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泛着红光的水面上,像三朵移动的白莲。
众人站在芦苇丛里,直到朱鹮的身影被浓密的苇秆遮住,才敢轻轻舒口气。
林溪翻看相机里的照片,手指划过屏幕上朱鹮红色的翅羽:“我要把这些照片洗出来,贴在研究室最显眼的地方。”
李教授的笔记本上画满了速写,从朱鹮站立的姿态到喙的弧度,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这是我见过最活跃的朱鹮种群,说明它们在这里觅食很安心。”
王教授补充道:“这片浅滩的水质清澈,水里的小鱼和螺类数量也多,正好满足朱鹮的食性需求。”
张凡望着朱鹮消失的方向,夕阳已经沉到芦苇荡后面,天边只剩最后一抹粉紫色的霞光。
他想起爷爷说的 “敬着自然”,此刻才算真正明白 —— 所谓敬畏,不是远远观望的胆怯,而是像这样,懂得保持距离的温柔。
三叔拍了拍他的肩膀:“走吧,该搭帐篷了。明天早起,说不定还能看到它们晨飞呢。”
这一晚,林溪的帐篷里总亮着微光。
她把相机里的照片翻来覆去地看,朱鹮展翅的红羽、幼鸟歪头的憨态、夕阳下泛光的羽毛……
每一张都像刻在脑子里。
直到后半夜,帐篷外的虫鸣渐渐稀疏,她才抱着相机迷迷糊糊睡去,梦里全是朱鹮掠过芦苇荡的影子。
天刚蒙蒙亮,林溪就掀开了帐篷帘。
晨雾像薄纱裹着芦苇荡,空气里浮着细小的水珠,沾在睫毛上凉丝丝的。
她深吸一口气,湿地的腥甜混着苇叶的清香涌进肺里,昨夜的激动又翻涌上来。
“醒这么早?” 张凡正往火堆里添柴,火星子在晨雾里跳了跳,“看你眼圈发黑,怕是没睡好吧。”
林溪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一想到能再看朱鹮,就睡不着了。李教授他们呢?”
“在收拾东西,说看完早飞就启程。”
王教授从帐篷里钻出来,手里攥着望远镜,“这时候的朱鹮最活跃,说不定正往浅滩飞呢。”
众人匆匆吃过干粮,踏着晨露往芦苇荡走。
雾气比昨夜更浓,齐腰的芦苇只露出半截穗子,像插在白雾里的画笔。
脚下的淤泥结了层薄霜,踩上去 “咯吱” 响,惊得几只水鸟从苇丛里扑棱棱飞起,划出几道模糊的弧线。
“慢点走,别惊了它们。”
李教授的声音在雾里飘得很远,他手里的记录本已经翻开,铅笔在纸上悬着,随时准备记录。
王教授举着望远镜扫过水面,镜片上凝着水珠:“奇怪,正常这个时候,浅滩该有动静了。”
林溪的心跳得飞快,相机挂在脖子上晃悠,镜头对准每一片晃动的芦苇。
可走了半个多小时,雾渐渐散了,露出清澈的水面和枯黄的苇秆,别说朱鹮,连只水鸟的影子都少见。
“会不会是换地方觅食了?”
林溪的声音有点发紧,镜头在水面上漫无目的地扫。
张凡往深处走了走,芦苇穗子扫过肩头,带起一串水珠:“昨晚它们往那边飞了,要不咱再往前找找?”
众人跟着往芦苇荡深处挪,晨阳渐渐爬高,把雾染成淡金色。
浅滩的水面亮得像碎银,倒映着苇秆的影子,可那三只朱鹮,就像融进了晨雾里,再也没出现。
林溪蹲在水边,手指划过水面,涟漪打乱了苇秆的倒影。
她想起昨夜那只幼鸟落在枯苇上的样子,心里空落落的:“它们是不是飞走了?”
李教授叹了口气,收起了记录本:“朱鹮的活动范围大,说不定去了别的浅滩。咱们能见到一次,已经是运气了。”
王教授拍了拍林溪的肩膀:“别失望,能拍到那么清晰的照片,还观察到它们的习性,已经是很大的收获了。”
三叔望着远处的山林:“山里的生灵就这样,有缘才能见。”
林溪赶紧关掉相机的自动闪光,手指在快门上悬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瞬间。
成年朱鹮的羽毛在夕阳下泛着珍珠母贝般的光泽,靠近尾羽的地方沾了些泥点,反倒添了几分生动。
它们的腿又细又长,鲜红的脚爪陷在软泥里,像插在琥珀里的红珊瑚。
幼鸟的羽毛是浅灰色的,只有翅尖泛着淡淡的白,啄鱼时没站稳,晃了晃脑袋才稳住身形,惹得两只成年朱鹮同时侧过头,像是在低声安抚。
“你看它们的眼睛,” 王教授凑近李教授的耳朵,声音轻得像耳语,“瞳孔是深色的,周围有一圈红色的裸皮,这是朱鹮特有的面部特征。”
他手里的铅笔在笔记本上飞快移动,把朱鹮低头啄食的姿态勾勒下来,笔尖划过纸页的 “沙沙” 声,在寂静的湿地里格外清晰。
三叔蹲在芦苇丛里,用手拨开挡眼的穗子,忽然朝张凡比划了个手势 —— 右前方的水渠边,有片被风刮倒的芦苇,正好能看得更清楚。
随即张凡也向几人都比了比手势。
几人也是发现了那个好地方,一前一后挪过去,裤腿蹭过苇秆,带起一串细碎的芦花。
幼鸟似乎吃饱了,展开翅膀在浅滩上空盘旋了半圈,翅膀拍打空气的声音像风吹过薄纸。
它突然朝着众人的方向飞来,林溪吓得赶紧缩回芦苇丛后,却见幼鸟在离他们十米远的地方停住,落在一截横卧水面的枯苇茎上,歪着头打量着芦苇丛,红色的喉囊微微鼓动,像是在好奇地哼唧。
阳光穿过它半透明的初级飞羽,能看到羽轴上细细的纹路,像用银丝绣出来的。
它低头用喙梳理胸前的羽毛,动作笨拙又认真,几片灰色的绒羽飘落下来,悠悠地落在水面上,荡开一圈圈涟漪。
“太近了……” 林溪捂着嘴,眼泪又涌了上来,这次是笑着的。
相机屏幕里,幼鸟的眼睛像裹着水汽的黑琉璃,连眼睑上细小的鳞片都看得清清楚楚。
成年朱鹮突然发出一声清亮的啼鸣,幼鸟立刻扑棱着翅膀飞回去,落在母鸟身边。
三只朱鹮排成一列,慢慢往芦苇深处走去,长长的喙时不时插进水里,溅起细小的水花。
夕阳把它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泛着红光的水面上,像三朵移动的白莲。
众人站在芦苇丛里,直到朱鹮的身影被浓密的苇秆遮住,才敢轻轻舒口气。
林溪翻看相机里的照片,手指划过屏幕上朱鹮红色的翅羽:“我要把这些照片洗出来,贴在研究室最显眼的地方。”
李教授的笔记本上画满了速写,从朱鹮站立的姿态到喙的弧度,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这是我见过最活跃的朱鹮种群,说明它们在这里觅食很安心。”
王教授补充道:“这片浅滩的水质清澈,水里的小鱼和螺类数量也多,正好满足朱鹮的食性需求。”
张凡望着朱鹮消失的方向,夕阳已经沉到芦苇荡后面,天边只剩最后一抹粉紫色的霞光。
他想起爷爷说的 “敬着自然”,此刻才算真正明白 —— 所谓敬畏,不是远远观望的胆怯,而是像这样,懂得保持距离的温柔。
三叔拍了拍他的肩膀:“走吧,该搭帐篷了。明天早起,说不定还能看到它们晨飞呢。”
这一晚,林溪的帐篷里总亮着微光。
她把相机里的照片翻来覆去地看,朱鹮展翅的红羽、幼鸟歪头的憨态、夕阳下泛光的羽毛……
每一张都像刻在脑子里。
直到后半夜,帐篷外的虫鸣渐渐稀疏,她才抱着相机迷迷糊糊睡去,梦里全是朱鹮掠过芦苇荡的影子。
天刚蒙蒙亮,林溪就掀开了帐篷帘。
晨雾像薄纱裹着芦苇荡,空气里浮着细小的水珠,沾在睫毛上凉丝丝的。
她深吸一口气,湿地的腥甜混着苇叶的清香涌进肺里,昨夜的激动又翻涌上来。
“醒这么早?” 张凡正往火堆里添柴,火星子在晨雾里跳了跳,“看你眼圈发黑,怕是没睡好吧。”
林溪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一想到能再看朱鹮,就睡不着了。李教授他们呢?”
“在收拾东西,说看完早飞就启程。”
王教授从帐篷里钻出来,手里攥着望远镜,“这时候的朱鹮最活跃,说不定正往浅滩飞呢。”
众人匆匆吃过干粮,踏着晨露往芦苇荡走。
雾气比昨夜更浓,齐腰的芦苇只露出半截穗子,像插在白雾里的画笔。
脚下的淤泥结了层薄霜,踩上去 “咯吱” 响,惊得几只水鸟从苇丛里扑棱棱飞起,划出几道模糊的弧线。
“慢点走,别惊了它们。”
李教授的声音在雾里飘得很远,他手里的记录本已经翻开,铅笔在纸上悬着,随时准备记录。
王教授举着望远镜扫过水面,镜片上凝着水珠:“奇怪,正常这个时候,浅滩该有动静了。”
林溪的心跳得飞快,相机挂在脖子上晃悠,镜头对准每一片晃动的芦苇。
可走了半个多小时,雾渐渐散了,露出清澈的水面和枯黄的苇秆,别说朱鹮,连只水鸟的影子都少见。
“会不会是换地方觅食了?”
林溪的声音有点发紧,镜头在水面上漫无目的地扫。
张凡往深处走了走,芦苇穗子扫过肩头,带起一串水珠:“昨晚它们往那边飞了,要不咱再往前找找?”
众人跟着往芦苇荡深处挪,晨阳渐渐爬高,把雾染成淡金色。
浅滩的水面亮得像碎银,倒映着苇秆的影子,可那三只朱鹮,就像融进了晨雾里,再也没出现。
林溪蹲在水边,手指划过水面,涟漪打乱了苇秆的倒影。
她想起昨夜那只幼鸟落在枯苇上的样子,心里空落落的:“它们是不是飞走了?”
李教授叹了口气,收起了记录本:“朱鹮的活动范围大,说不定去了别的浅滩。咱们能见到一次,已经是运气了。”
王教授拍了拍林溪的肩膀:“别失望,能拍到那么清晰的照片,还观察到它们的习性,已经是很大的收获了。”
三叔望着远处的山林:“山里的生灵就这样,有缘才能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