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比赛结束-《辞职回家上山下海》

  张凡的浮标也有了动静,这次是慢悠悠的上浮,像有什么东西在水下托着。

  他屏住呼吸,指尖轻抖着放线。经验告诉他,这是老奸巨猾的石斑鱼在试探。

  突然,浮标猛地扎入水下,比前几次都要迅猛!

  “双尾?” 他刚要扬竿,就见江初白那边的鱼线突然松弛下来,紧接着是一声惊呼 —— 江初白的鱼脱钩了,只剩空钩在阳光下闪着冷光。

  老周趁机又钓上一条鱼,距离瞬间拉近。

  机会!张凡手腕猛地一沉,紧接着横向一摆,避开礁石区的同时,硬生生把水下的鱼拽得翻了个身。水花里闪过青灰色的影子,带着黑色斑点的背鳍划出水面。

  “够大!” 张彦的声音劈了叉。

  收线的速度越来越快,那青斑在水面挣扎着翻涌,尾巴拍打出雪白的浪花。

  还有十米,五米…… 张凡举起抄网的瞬间,江初白突然往他这边看过来,眼神复杂。

  “时间到!” 裁判的哨声刺破海风。

  张凡的抄网刚好兜住青斑的腰身,沉甸甸的重量压得手腕发酸。

  周围的选手们也纷纷收线,有人兴奋地展示着渔获,有人则垂头丧气地收拾着渔具。

  人群的欢呼声震得礁石都在颤,张彦举着锅铲冲过来,差点把油星溅到裁判身上。

  江初白默默地收着空线,银灰色的鱼竿垂在身侧。

  老周凑过来,看着张凡的大青斑直咋舌:“小张可以啊,这鱼够顶的!”

  等张凡这边称完重量 —— 足足九斤三两,江初白忽然笑了笑,朝张凡举了举杯(不知道什么时候摸出的矿泉水瓶):“算你厉害。”

  张凡抹了把脸上的海水和汗水,望着远处翻腾的浪。

  阳光落在他湿漉漉的肩膀上,像落了层碎金。

  沙滩上,选手们正围着裁判看最终排名,讨论声、嬉笑声混在一起,热闹非凡。

  他忽然想起司徒明的话 —— 海不错,比城里的霓虹亮。

  此刻浪花朵朵,人声鼎沸,确实亮得晃眼。

  组委会的人来找张凡登记晋级信息时,他正蹲在沙滩上帮小峰解缠成一团的鱼线。

  “下一轮明天上午八点开始,记得带齐装备。” 工作人员递过晋级卡,语气里满是期待 —— 毕竟他是本地选手中成绩最好的。

  张凡抬头笑了笑,把晋级卡推了回去:“不了,我就到这儿吧。”

  “为啥啊?” 小峰瞪圆了眼睛,手里的鱼线 “啪” 地掉在沙上,“凡哥你跟江初白咬得那么紧,再比一轮说不定能拿冠军!”

  “钓鱼嘛,图个乐呵。”

  张凡拍了拍手上的沙,往农家乐的方向瞥了眼,张彦正举着锅铲指挥游客入座,“家里这阵忙,我哪有空再耗着。”

  其实他心里清楚,刚才那轮已经耗尽了兴致。

  看着江初白绷紧的侧脸、老周额头上的汗珠,还有那些专业选手随身携带的电子测鱼器、恒温饵箱,他忽然觉得没意思了。

  他钓鱼是为了看浮标在浪里起伏的闲情,是为了日落时把渔获分给邻居的暖意,不是为了计时器上跳动的数字。

  “凡哥你真傻。” 小峰捡起鱼线,却也没再劝。

  他知道张凡的性子,决定的事八头牛都拉不回。

  第二天上午,张凡换了身干净的蓝布褂子,揣着两个海菜包坐在观赛区的凉棚下。

  专业组的比赛比昨天激烈得多,选手们穿着统一的橙色救生衣,钓位前摆着整整齐齐的竿包,裁判举着记录表来回巡视,连说话都压着嗓子。

  江初白的动作比昨天更利落了,抛竿时手臂划出的弧度像量过似的,每次收线都带着精准的节奏。

  他旁边的选手更夸张,戴着墨镜盯着手腕上的防水表,每隔三分钟就换一种鱼饵,仿佛在进行什么精密实验。

  “这哪是钓鱼,跟打仗似的。” 张彦不知何时凑过来,手里还拿着个刚出锅的扇贝,“你看那穿红马甲的,听说拿过全国冠军,光鱼竿就带了七根。”

  张凡咬了口海菜包,看着专业选手们紧绷的背影,忽然觉得自己昨天的决定挺对。

  海风掀起凉棚的帆布,带着远处农家乐飘来的葱油香,他往沙滩上望去,几个小孩正追着退潮的浪花跑,笑声比裁判的哨声脆多了。

  “挺好。” 张凡对着海风笑了笑,把最后一口海菜包咽下去。

  有人为了胜负追逐,有人为了自在停留,这片海够大,容得下所有钓鱼人的心思。

  夜色漫上来时,张彦的农家乐里又热闹起来。

  穿红马甲的冠军和几个选手坐在一桌,正听老周讲本地的钓鱼秘闻。

  江初白居然跟小峰聊起了抛竿技巧,手里还比划着动作。

  海风从敞开的院门溜进来,带着远处烧烤摊的孜然香。

  张凡望着墙上 “渔获满仓” 的匾额,突然觉得,这比任何比赛奖杯都实在。

  一天傍晚,张凡坐在海边礁石上。

  夕阳把海面染成橙红色,波光粼粼。

  他想起司徒明,不知道这人在城里,有没有找到坚持梦想的勇气。

  而自己守着这片逐渐变好的海,好像也找到了新方向。

  比赛的热度像退潮的海水般渐渐平息,沙滩上不再有密集的人群和喧嚣的呐喊,但民宿的灯笼依旧在暮色里亮成一片。

  农家乐每天都能坐满客人,老周在礁石上支起的钓鱼教学摊,总能围上几个举着鱼竿的年轻人。

  张凡照旧每天在海边溜达,手里的相机存满了白鹭展翅、野花绽放的照片。

  这天中午,他坐在常去的那块黢黑礁石上,鱼钩刚甩进海里,手机就在裤兜里震动起来。

  屏幕上跳动着 “李教授” 三个字,他赶紧接起,海风把听筒里的声音吹得有些发飘。

  “张凡!好消息!”

  李教授的语气难掩兴奋,背景里隐约能听见文件翻动的沙沙声,“省里批了!自然保护区正式立项,保护站的选址也初步定了,就在山里我们住的那个小木屋!”

  张凡握着手机的手猛地收紧,鱼钩在水里晃了晃,惊得小鱼四散逃窜。

  “真的?” 他忍不住提高了嗓门,礁石下的浪花仿佛都跟着雀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