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把最后一袋压缩饼干放进船舱,走到张凡身边,指着远处的海面:“你看,夕阳把海水都染成橘红色了,连远处的云都跟着变颜色了。”
张凡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天边的云朵被霞光分成了层次 。
靠近夕阳的是浓烈的橘红,往外渐渐变成淡粉,再到浅紫,最后融入远处的淡蓝天空,像一幅渐变的水彩画。
海风拂过,带着夕阳的暖意,不再像清晨那样凉,反而让人觉得浑身舒畅。
“准备出发!” 张凡拍了拍手,众人立刻起身忙活 。
张毅解开 “乘风号” 的缆绳,小六子钻进驾驶舱检查罗盘,小峰则跑到船尾,帮忙收起跳板。
“破浪号” 上,六叔也指挥着工人解开缆绳,两船的引擎同时发出 “嗡嗡” 的声响,缓缓驶离码头。
随着船身移动,夕阳渐渐落在船尾,橘红色的霞光洒在甲板上,把众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从码头出发后,海上的日子过得格外平稳。
没有突发的风浪,也没有意外的洋流,“乘风号” 与 “破浪号” 像两道稳稳的银线,在海面上航行了三天多。
白天,阳光洒在甲板上,暖融融的,张毅和小六子会轮流检查机械起网设备,小峰则趴在船舷边,时不时数着掠过海面的海鸟 。
他还忍不住念叨:“往常从家附近海域出发,这时候早该看见小白一家跟着船跑了,今天怎么连个影子都没见着?”
这话让张凡也跟着想起了那些日常画面:平时每次出海,刚驶出家附近的海域,总能看见小白一家 。
三只粉色海豚,最小的那只总爱贴着 “乘风号” 船舷游,偶尔还会吐出一串小泡泡,像在打招呼。
大的两只则在船尾跟着,时不时跃出水面,粉色的身体在阳光下划出优美的弧线,像是在欢迎他们出海。
有时网里捞到小鱼,张凡还会扔几条给它们,看着它们灵活地接住,心里满是欢喜。
第四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张凡就站在 “乘风号” 船首,手里拿着望远镜眺望远方。
海面上的雾气比前几日淡了许多,能隐约看见海水的颜色渐渐变深 。
从浅蓝变成了深邃的靛蓝,偶尔有几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海面上,泛起细碎的金光。
“快到了!” 张凡转头朝船舱喊,声音里带着一丝期待,心里却还惦记着:要是在家附近海域,这会儿小白一家该围着船打转了。
众人闻声都凑到甲板上,小六子掏出航海图,指着上面标记的红点:“凡哥,按航速算,再走一个小时就能到预定海域了!”
张平也拿着罗盘核对方向:“方向没错,咱们一直按着航线走,没偏。”
小峰兴奋地趴在栏杆上,眼睛瞪得圆圆的:“预定海域会不会有比梭子蟹还大的鱼啊?”
张凡笑着点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船舷,“上次咱们从家附近出发,小白天天跟着,我扔了条小鱼给它,它接完还往船边蹭了蹭,跟撒娇似的。”
其实是被张凡沾了灵液的小鱼。
六叔在一旁也接话:“那几只海豚通人性着呢,在家附近海域也常看见它们,跟老熟人似的。”
又航行了一个小时,海面上的景象渐渐变了 。
远处出现了几座孤零零的礁石,海水清澈得能看见水下几米深的海草,偶尔有几尾彩色的小鱼从船底游过。
张凡放下望远镜,确定这就是预定海域,立刻通过对讲机跟 “破浪号” 的六叔说:“六叔,到地方了,咱们先停船,看看海域情况再下网。”
两船缓缓停在海面上,引擎的 “嗡嗡” 声停下后,海上只剩下海浪拍船的 “哗哗” 声。
张凡靠在船舷边,目光扫过这片陌生的靛蓝海面,心里的惦记又涌了上来 。
往常在家附近海域,这会儿早该有粉色的身影跃出水面了,可这里只有平静的海浪,连海豚的影子都没见到。
“凡哥,你还在想小白一家啊?”
小峰凑过来,顺着张凡的目光望去,只看见一片空旷的海面。
张凡轻轻点头:“平时在家附近,每次出来都能看见它们欢迎,这次走了这么远,倒有点不习惯了。”
张平也走了过来,听见两人的对话,笑着说:“天凉了,快入冬了,家附近海域虽然比这儿暖和点,但估计也留不住它们了。它们呀,肯定是往更南的暖海去过冬了,等明年开春,咱们从家附近海域出发,保准还能看见它们来欢迎。”
张凡点点头,心里的纳闷渐渐消散 —— 是啊,小白一家在家附近待惯了,天冷了自然要找暖和的地方,等明年春天,说不定还能看见小海豚长得更大些。
六叔扶着 “破浪号” 的栏杆,眯眼盯着水下,又拿起望远镜扫过海面,朝张凡喊:“张凡!我看水下有鱼群翻动的痕迹,刚才望远镜还瞥见几道鱼影,应该是群不小的鲳鱼,咱们准备下网吧?”
张凡闻声,下意识摸向胸口的定海珠 —— 这珠子虽不能精准定位鱼群,可每次遇到规模稍大的海产,总会有暖意传来,上次梭子蟹群时还微微发热。
可这次,他指尖按在冰凉的珠子上,等了好一会儿,只感受到海风带来的凉意,珠子半点反应都没有,连最淡的暖意都没泛起。
他皱了皱眉,又仔细感受了片刻,依旧没动静。
“六叔,等等!” 张凡拿起对讲机回话,“我这感觉并不是很好 —— 要么鱼群没咱们想的多,要么就是太分散了,咱们换个地方试试?”
小峰听见要换地方,刚才的兴奋劲儿稍退,却又很快提起兴趣:“换地方好!说不定新地方能遇到比鲳鱼还大的鱼。”
张平也凑过来,看着航海图:“西北方向离这儿不远,大概半个多小时就能到,那边没礁石,下网也方便。”
张凡点点头,拿起对讲机跟六叔确认:“六叔,咱们往西北方向走,半个多小时后再停船观察!”
“成!” 六叔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带着爽快的劲儿。
张凡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天边的云朵被霞光分成了层次 。
靠近夕阳的是浓烈的橘红,往外渐渐变成淡粉,再到浅紫,最后融入远处的淡蓝天空,像一幅渐变的水彩画。
海风拂过,带着夕阳的暖意,不再像清晨那样凉,反而让人觉得浑身舒畅。
“准备出发!” 张凡拍了拍手,众人立刻起身忙活 。
张毅解开 “乘风号” 的缆绳,小六子钻进驾驶舱检查罗盘,小峰则跑到船尾,帮忙收起跳板。
“破浪号” 上,六叔也指挥着工人解开缆绳,两船的引擎同时发出 “嗡嗡” 的声响,缓缓驶离码头。
随着船身移动,夕阳渐渐落在船尾,橘红色的霞光洒在甲板上,把众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从码头出发后,海上的日子过得格外平稳。
没有突发的风浪,也没有意外的洋流,“乘风号” 与 “破浪号” 像两道稳稳的银线,在海面上航行了三天多。
白天,阳光洒在甲板上,暖融融的,张毅和小六子会轮流检查机械起网设备,小峰则趴在船舷边,时不时数着掠过海面的海鸟 。
他还忍不住念叨:“往常从家附近海域出发,这时候早该看见小白一家跟着船跑了,今天怎么连个影子都没见着?”
这话让张凡也跟着想起了那些日常画面:平时每次出海,刚驶出家附近的海域,总能看见小白一家 。
三只粉色海豚,最小的那只总爱贴着 “乘风号” 船舷游,偶尔还会吐出一串小泡泡,像在打招呼。
大的两只则在船尾跟着,时不时跃出水面,粉色的身体在阳光下划出优美的弧线,像是在欢迎他们出海。
有时网里捞到小鱼,张凡还会扔几条给它们,看着它们灵活地接住,心里满是欢喜。
第四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张凡就站在 “乘风号” 船首,手里拿着望远镜眺望远方。
海面上的雾气比前几日淡了许多,能隐约看见海水的颜色渐渐变深 。
从浅蓝变成了深邃的靛蓝,偶尔有几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海面上,泛起细碎的金光。
“快到了!” 张凡转头朝船舱喊,声音里带着一丝期待,心里却还惦记着:要是在家附近海域,这会儿小白一家该围着船打转了。
众人闻声都凑到甲板上,小六子掏出航海图,指着上面标记的红点:“凡哥,按航速算,再走一个小时就能到预定海域了!”
张平也拿着罗盘核对方向:“方向没错,咱们一直按着航线走,没偏。”
小峰兴奋地趴在栏杆上,眼睛瞪得圆圆的:“预定海域会不会有比梭子蟹还大的鱼啊?”
张凡笑着点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船舷,“上次咱们从家附近出发,小白天天跟着,我扔了条小鱼给它,它接完还往船边蹭了蹭,跟撒娇似的。”
其实是被张凡沾了灵液的小鱼。
六叔在一旁也接话:“那几只海豚通人性着呢,在家附近海域也常看见它们,跟老熟人似的。”
又航行了一个小时,海面上的景象渐渐变了 。
远处出现了几座孤零零的礁石,海水清澈得能看见水下几米深的海草,偶尔有几尾彩色的小鱼从船底游过。
张凡放下望远镜,确定这就是预定海域,立刻通过对讲机跟 “破浪号” 的六叔说:“六叔,到地方了,咱们先停船,看看海域情况再下网。”
两船缓缓停在海面上,引擎的 “嗡嗡” 声停下后,海上只剩下海浪拍船的 “哗哗” 声。
张凡靠在船舷边,目光扫过这片陌生的靛蓝海面,心里的惦记又涌了上来 。
往常在家附近海域,这会儿早该有粉色的身影跃出水面了,可这里只有平静的海浪,连海豚的影子都没见到。
“凡哥,你还在想小白一家啊?”
小峰凑过来,顺着张凡的目光望去,只看见一片空旷的海面。
张凡轻轻点头:“平时在家附近,每次出来都能看见它们欢迎,这次走了这么远,倒有点不习惯了。”
张平也走了过来,听见两人的对话,笑着说:“天凉了,快入冬了,家附近海域虽然比这儿暖和点,但估计也留不住它们了。它们呀,肯定是往更南的暖海去过冬了,等明年开春,咱们从家附近海域出发,保准还能看见它们来欢迎。”
张凡点点头,心里的纳闷渐渐消散 —— 是啊,小白一家在家附近待惯了,天冷了自然要找暖和的地方,等明年春天,说不定还能看见小海豚长得更大些。
六叔扶着 “破浪号” 的栏杆,眯眼盯着水下,又拿起望远镜扫过海面,朝张凡喊:“张凡!我看水下有鱼群翻动的痕迹,刚才望远镜还瞥见几道鱼影,应该是群不小的鲳鱼,咱们准备下网吧?”
张凡闻声,下意识摸向胸口的定海珠 —— 这珠子虽不能精准定位鱼群,可每次遇到规模稍大的海产,总会有暖意传来,上次梭子蟹群时还微微发热。
可这次,他指尖按在冰凉的珠子上,等了好一会儿,只感受到海风带来的凉意,珠子半点反应都没有,连最淡的暖意都没泛起。
他皱了皱眉,又仔细感受了片刻,依旧没动静。
“六叔,等等!” 张凡拿起对讲机回话,“我这感觉并不是很好 —— 要么鱼群没咱们想的多,要么就是太分散了,咱们换个地方试试?”
小峰听见要换地方,刚才的兴奋劲儿稍退,却又很快提起兴趣:“换地方好!说不定新地方能遇到比鲳鱼还大的鱼。”
张平也凑过来,看着航海图:“西北方向离这儿不远,大概半个多小时就能到,那边没礁石,下网也方便。”
张凡点点头,拿起对讲机跟六叔确认:“六叔,咱们往西北方向走,半个多小时后再停船观察!”
“成!” 六叔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带着爽快的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