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拜年-《辞职回家上山下海》

  饭桌上的气氛越来越热烈,菜香、酒香、笑声混在一起,构成了小渔村除夕最温暖的画面。

  吃完年夜饭,大家围坐在客厅里看春晚,嗑着瓜子聊着天。

  张凡拿出手机给陆琪发了条消息,附带一张全家福:“新年快乐!家里热闹得很,等你回来!”

  没过多久陆琪就回复了,还发了张家里的年夜饭照片:“新年快乐!我爸妈做了一桌子我爱吃的,正在跟他们看你拍的宝宝视频呢!”

  张凡拿出手机,又在朋友群里发了个拜年红包,配文:“琴岛祝大家新年快乐!龙年行大运!”

  红包刚发出去就被一抢而空,群里瞬间热闹起来:“凡总大气!今年海鲜年夜饭吃爽了吧?”

  “羡慕哭了,明年我要去蹭年饭!”

  张凡笑着回复:“随时欢迎,管够海鲜和鲅鱼饺子!”

  还附上了几张年夜饭的照片,惹得群里一片“馋哭”的表情包。

  随后,他又点开通讯录,给以前的班主任李老师发去信息:“李老师新年快乐!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还记得您以前总夸我作文写得好,现在我在老家跟着家人忙活,才发现生活里的故事比作文里更鲜活。”

  没过一会儿,李老师就回复了:“张凡新年快乐!看到你踏实生活的样子真为你高兴,有空多回来看看。”

  张凡心里暖暖的,又给几个要好的同学发去拜年信息,分享自己今年家里添了双胞胎的喜事,大家纷纷回复祝福,还约定年后聚一聚。

  零点的钟声敲响时,张凡和小峰一起跑到院子里放鞭炮,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震耳欲聋,烟花在夜空绽放,映得海面通红。

  屋里的人也都跑到门口观看,老妈抱着汐月,老爸抱着沐海,爷爷奶奶靠在门框上,脸上满是笑容。

  张凡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暖暖的——这就是他想要的过年,有家人陪伴,有烟火气息,平凡却又无比圆满。

  大年初一一早,天还没亮透,张凡就被老爸轻轻推醒:“起来了,拜年要趁早,先去给你爷爷奶奶磕头,再挨家挨户去给村里长辈拜年。”

  他揉了揉眼睛,迅速换好新衣服。

  山东拜年讲究穿新衣,图个辞旧迎新的好彩头。

  老妈早已备好拜年的礼品,用红布包着几包点心和水果,递给张凡:“拿着,去长辈家不能空着手。”

  父子俩先往爷爷奶奶家赶,刚进门就看见老两口穿着新棉袄坐在堂屋等着。

  张凡恭恭敬敬走上前,“扑通”一声跪下,对着爷爷奶奶磕了三个响头:“爷爷奶奶新年好!祝您二老福寿安康!”

  爷爷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连忙伸手扶他起来,手里还攥着两个鼓鼓的红包:“好孩子,快起来,这是给你的压岁钱,新的一年要更有出息!”

  奶奶也跟着说:“吃块糖再走,甜甜美美一整年!”

  张凡接过红包和糖果,心里甜滋滋的。

  从爷爷奶奶家出来时,天色刚蒙蒙亮,却见村口已经聚了不少乡亲。

  男女老少穿着新衣,手里提着简单的拜年礼品,正按辈分排着队,喧闹声里透着喜庆。

  “这是村里老规矩,大年初一要凑齐了一起拜年,从辈分最大的长辈开始拜,热闹又体面!”

  老爸笑着解释,拉着张凡和大哥汇入人群。

  队伍最前面是村里几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后面跟着中青年,最后是蹦蹦跳跳的孩子。

  一行人浩浩荡荡往村东头的老寿星家走,远远就看见老寿星和老伴穿着崭新的棉袄棉裤,坐在堂屋门口的藤椅上,身边摆着瓜子糖果,脸上满是期待。

  “张大爷、张大妈新年好!”

  队伍刚到门口,众人就齐声喊道,声音洪亮得震得院子里的灯笼都晃了晃。

  按照规矩,所有人要一起跪拜。

  男人们在前,女人们在后,孩子们挤在中间。

  随着“一叩首”的喊声,大家齐刷刷跪下,磕完头又齐声喊“二叩首”“三叩首”,最后起身鞠躬:“祝您二老福寿绵长!”

  老寿星笑得合不拢嘴,连连摆手:“快起来快起来,都进屋暖和暖和!”

  屋里瞬间挤满了人,大家围着老人说吉祥话,孩子们则凑到糖果盘前挑选零食,屋里屋外热闹得像开了锅。

  拜完老寿星,队伍又往 next 一户长辈家走。

  每到一家,都是同样的场景:长辈早早穿戴整齐等候,众人齐声问好、集体跪拜,屋里满是欢声笑语。

  张凡跟着队伍磕了几家,膝盖虽然有点发麻,心里却热乎得很。

  这集体拜年的仪式,比单独串门多了几分热闹和人情味,连空气里都飘着浓浓的乡情。

  拜年队伍越走越长,村里的年轻人都陆续加入进来,大家说说笑笑,手里提着礼品,兜里装着糖果,整个村子都被拜年的热闹声填满。

  走到村西头的老渔民张爷爷家时,张爷爷正站在门口迎接,手里还提着一壶热茶:“都累了吧?快进屋喝口热茶,我刚煮了‘元宝饺子’,大家都尝尝!”

  山东大年初一早上必吃饺子,说是吃了招财进宝。

  众人进屋分着吃饺子,韭菜鸡蛋馅的鲜香可口,暖意在胃里散开,拜年的疲惫也消了大半。

  不知不觉拜到了晌午,张凡兜里的糖果装得满满当当,手里的礼品也送得差不多了。

  往家走的路上,老爸拍着他的肩膀说:“这拜年啊,拜的不是形式,是人情味儿。咱们渔民家世代住在海边,邻里之间互相帮衬,过年磕个头、问声好,这感情就更亲了。”

  张凡点点头,看着村里家家户户挂着的红灯笼和春联,心里明白,这热热闹闹的拜年,正是春节最珍贵的烟火气。

  回到家时,老妈早已做好了午饭,炖鱼、炒虾摆满了桌。

  陆琪也发来视频电话,笑着问:“拜年累坏了吧?收了多少压岁钱呀?”

  张凡举着兜里的红包晃了晃:“不少呢!等你回来给你分点糖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