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再次启航-《辞职回家上山下海》

  张平坐在一旁,手里转着茶杯,眉头微微蹙起。

  语气带着几分犹豫:“我倒是想去,就是有点担心家里和孩子,你嫂子一个人带着娃也辛苦。”

  大嫂闻言,连忙拍了拍他的胳膊:“你放心去吧!家里有我呢,爸妈也能帮衬着,孩子我会照顾好的。你跟着张凡出去见见世面,说不定还能学到点东西,对以后养鱼也有好处。”

  张平看了看妻子,又摸了摸双胞胎的脸蛋,终于点点头,语气变得干脆:“行!那我就陪你去一趟,别的帮不上,还能帮你拎拎东西、看看鱼。”

  张凡想了想,觉得有大哥跟着确实更稳妥,遇到事也能有个商量的人,笑着说:“行!那咱们就四个人一起去,我、琪琪、司徒明再加上大哥,互相也有个照应。”

  几人又围坐在一起商量起具体行程,张母在一旁插话说:“出去可得注意安全,带好衣服,国外的天气不知道跟咱们这儿一不一样。”

  张凡一一应下,最后决定让大哥张平先在家休息一天,好好陪陪嫂子和孩子,明天一早两人先去县城的出入境管理局办护照,得提前把手续弄齐全,免得到时候临时出岔子耽误行程。

  “办完事咱们就一起再出一次海。”

  张凡笑着提议,张平连连应下:“放心吧,我这就去收拾身份证、户口本,明天咱们早点出发,赶在上班前到,人能少点不用排队。”

  张母则转身去厨房忙活,嘴里念叨着:“中午给你做你最爱吃的红烧鱼,再炖个鸡汤,补补身子。”

  一家人又热热闹闹地聊了会儿家常,从村里的新鲜事说到出国要带的东西,厨房里飘出阵阵饭菜的香气,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屋里。

  一切收拾妥当,第二天刚吃过午饭。

  司徒明就背着鼓鼓囊囊的摄影器材包找上门来,包上还挂着相机镜头布。

  手里提着一个装满备用电池和存储卡的小袋子:“这次我还得跟你们去,上次拍的素材好多角度不行,要么是光线太暗,要么是构图不好,得重新补拍一些出海的镜头,还有钓鱼时的特写。”

  “再说了,出海钓鱼还挺有意思的,上次钓上来一条大鲈鱼,那手感别提多棒了,钓上来的鱼新鲜又漂亮,比在市场买的好吃多了。”

  张凡靠在门框上,双手抱胸,笑着打趣:“你这是从‘被迫拍摄’变成‘主动上瘾’了啊!”

  司徒明也不反驳,嘿嘿笑着调试相机,手指在相机按键上快速操作着。

  屏幕上闪过之前拍的照片:“没办法,大海的魅力太大了,尤其是日出日落的时候,景色美得像画一样,而且钓鱼的时候那种等待和上钩时的惊喜,让人上瘾。”

  “看样子就算不喜欢钓鱼的人,钓过几次以后,也会被这大海的魅力吸引,爱上这种与自然打交道的感觉。”

  第三天早上,天还没亮,天边只有一丝微弱的光,众人就已经带着装备赶到码头。

  码头边的海面上还笼罩着一层薄薄的晨雾,像轻纱一样笼罩着海面,远处的渔船轮廓模糊不清。

  此时东方的天际线刚泛起一抹微光,像害羞的少女脸上的红晕,随着时间推移,那抹微光渐渐变成橘红,接着又染成金红,颜色越来越深,越来越亮。

  没过多久,一轮红日缓缓从海平面下升起。

  像一个巨大的、燃烧着的火球,挣脱了大海的怀抱。

  将海面染成一片璀璨的金箔,波光粼粼的海浪仿佛铺满了碎钻,从天边一直延伸到码头边,每一朵浪花都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海风带着清晨的微凉吹拂而来,夹杂着淡淡的海腥味和湿润的水汽,吹在脸上却让人觉得格外清爽,瞬间驱散了困意。

  “乘风号”和“破浪号”并排停靠在码头,船身被晨光镀上了一层金色,船员们早已做好启航准备,有的在检查渔网,有的在调试发动机,还有的在整理钓竿。

  按照之前的分工,张凡和司徒明,还有张毅、小六子和六叔登上“破浪号”。

  司徒明一上船就忙着架起相机,对准日出的方向拍摄。

  大哥张平则带着小峰、石头和二柱驾驶“乘风号”,张平还在检查船舱里的救生设备,确保安全。随着两声悠长的汽笛声响起。

  像在向大海宣告出发,两艘渔船缓缓驶离码头,螺旋桨搅动海水,激起白色的浪花。

  迎着朝阳向大海深处进发,船尾留下两道长长的水痕,在晨光中格外耀眼,仿佛在大海上画下了两道银色的弧线。

  渔船在大海上平稳航行,太阳渐渐升高,驱散了晨雾,海面变得更加开阔。

  司徒明举着相机四处拍摄,一会儿对着翱翔的海鸥,一会儿对着翻涌的浪花,忙得不亦乐乎。

  张毅和小六子则在甲板上整理钓竿,准备随时钓鱼。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不知不觉已经航行了三个多小时。

  就在这时,张凡胸口的定海珠突然微微发热,一股细微的暖流顺着胸口蔓延开来。

  这是定海珠在提示附近有珍贵的海产。

  他心里一喜,看样子今天应该会有不小的收获。

  张凡立刻转身去找六叔,六叔正站在船舷边观察海面,经验丰富的他手里还拿着望远镜。

  “六叔,我感觉这附近海域应该有货,咱们要不要在这试试?”张凡语气肯定地说。

  六叔放下望远镜,看了看张凡,笑着点头:“你这小子的直觉一向准,既然你这么说,那咱们就试试。”

  张凡连忙拿起对讲机,调到与“乘风号”连通的频道:“大哥,我这边有感觉,咱们在这附近下网试试。”

  对讲机里传来张平爽朗的声音:“行!我这边马上准备!”

  几人对张凡的运气都是极为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