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说完,张凡身上的对讲机突然响了。
里面传来大哥张平的声音:“凡子!那是石头鱼!有毒的!背鳍上的毒棘很厉害,被刺到能疼得钻心,上次我跟老渔民见过,可得小心!”
但是这次之前六叔和张凡就提醒了。
小六子连忙跑去工具房拿来好几把长柄夹子:“用这个!咱们用夹子一条条收拾,安全点!”
于是几人分工,每人手里拿着一把夹子,小心翼翼地把石头鱼往水桶里夹。
这活儿既费劲儿又慢,石头鱼滑溜溜的还老扭动,夹半天才能放进一条。
而且全程得高度集中注意力,生怕被毒棘碰到。
干着干着就觉得枯燥起来,甲板上只剩下夹子碰撞水桶的“砰砰”声和众人的喘气声。
这时候张凡出声:“要不我给你们讲讲这石头鱼的传说?”
“石头鱼还有传说?”司徒明好奇的问道。
“那当然!”
“传说上古时代,天空出现了一个大洞,由女娲娘娘创造的人类顿时陷入了无边的灾难中。”
“女娲娘娘看到这种情况后,流下了难过的泪水,泪水滴落在土地上,竟变成了五彩斑斓的彩石。”
“于是,女娲娘娘便把这些彩石带到天上补天。”
“可是,有一天,女娲娘娘在天空中补天时不小心把一粒彩石掉进了大海,这粒有神力的彩石便在大海中等待女娲娘娘把它捡起补天,可是,女娲娘娘忙着补天,竟忘了还有一粒彩石掉进了大海。”
“天被补好了,可那粒小彩石却依旧在等着女娲娘娘,小彩石等啊等啊,这一等就是几千年。”
“后来,这粒小彩石便成了海底的精灵,变成了长相如同彩色礁石一样的\"石头鱼\"。”
“这也不搭边呀?你这都说了些啥?”司徒明听得迷迷糊糊的。
“对了,还有个传说。”张凡没有回答司徒明。
“在远古时代,百义部落与轩辕黄帝在马良镇一带发生了激烈的争战,一个用水攻,一个用石挡,打得难解难分。”
“双方的争战造成河流堵塞,洪水泛滥,大片良田被淹,百姓怨声载道。”
“此事惊动了天上的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大怒,于是降旨派雷神劈山炸石,疏凿河道。”
“雷鸣电闪之际,山石如暴雨倾洒江中,碎石一掉进水里竟都化为游鱼,百姓捕食充饥,因此人们管这种鱼叫石头鱼。”
“据记载,公元1880年,清朝李鸿章还曾派专员远赴马良镇采办石头鱼,作为宴请各国驻华使节及外交官员的席上珍品。”
“这可真是传说,就这丑鱼!”张毅无语的说道。
“那你们有没有听说过,越丑的东西越需要包装!”张凡也是笑着回答。
几人听着确实是这么个道理,都是哈哈大笑起来。
也算是缓解了大家的疲惫。
六叔在一边干活听着直摇头,果然是年轻人。
经过三四个小时的奋战,最后一桶石头鱼终于被小六子和张毅合力抬起来,稳稳放进船舱的储物区。
众人累得够呛,纷纷直起腰板,双手撑着后腰慢慢转动,有的还伸手揉着酸痛的胳膊和肩膀,发出“嘶嘶”的轻响。
司徒明更是一屁股坐在甲板的木箱上,掏出湿巾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嘴里念叨着:“这活儿也太费劲儿了,比扛摄像机跑一天还累!”
就在这时,他无意间抬头望向天边。
原本疲惫的眼神突然亮了起来,猛地站起身惊呼:“哇!你们快看夕阳!太美了吧!”
众人被他的喊声吸引,纷纷停下手里的动作,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
只见一轮硕大的橙红色夕阳正缓缓沉入海平面,像一颗被烧得通红的火球,将整片天空染成了层次分明的绚烂色彩。
靠近太阳的地方是炽热的橘红,往外渐渐过渡到温柔的粉紫,最远处还点缀着几缕淡淡的天蓝,像一幅被上帝打翻的调色盘。
远处的云朵被夕阳镀上了一层厚厚的金边,蓬松得像,随着微风缓缓飘动。
海面上波光粼粼,夕阳的光芒洒在浪尖上,仿佛铺满了无数碎金,海浪一涨一退,碎金便跟着闪烁跳跃,连带着空气都染上了温暖的橘色调,吹在脸上的晚风都带着几分暖意。
“真跟挂了一串刚摘的砂糖橘似的,看着就觉得又甜又暖!”
张毅伸手在空中比划着夕阳的轮廓,语气里满是赞叹,眼睛都看直了。
小六子也眯着眼,双手搭在额前挡着余晖笑道:“平时出海要么忙着撒网收网,要么盯着鱼群,忙得脚不沾地,哪有心思看风景,这会儿干完活彻底放松下来,才发现这海上的夕阳居然这么好看!”
张凡靠在船舷的栏杆上,双手交叉放在脑后,感受着晚风拂过脸颊,吹散了最后一丝疲惫。
笑着说:“这就是大海的馈赠啊,不仅给咱们送来了满满的收获,还在忙碌过后送了这么美的景色犒劳咱们。”
六叔也慢悠悠地走过来,手里端着一杯温热的茶,轻轻抿了一口。
眼神里满是惬意:“出海几十年了,看过无数次海上的夕阳,可每次看都觉得不一样,有时候浓烈,有时候温柔,就跟人生似的,各有各的滋味。”
众人不再说话,都静静地望着天边的夕阳,甲板上只剩下海浪拍打船身的“哗哗”声和偶尔掠过的海鸥叫声。
夕阳渐渐下沉,颜色也从橘红变成了深红,最后只留下一抹淡淡的光晕在海平面上。
疲惫在这温柔的暮色里渐渐消散,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容,心里满是惬意与宁静。
太阳完全落下去后,天色像被墨汁缓缓晕染般渐渐暗了下来,远处的海平面与天空融为一体,只剩下模糊的轮廓。
甲板上的风裹着海水的湿气,比傍晚时多了几分沁人的凉意,众人下意识地裹紧了身上的外套。
就在这时,“咕噜噜——”一声响亮又绵长的肚子叫突然划破宁静,在空旷的甲板上格外清晰。
里面传来大哥张平的声音:“凡子!那是石头鱼!有毒的!背鳍上的毒棘很厉害,被刺到能疼得钻心,上次我跟老渔民见过,可得小心!”
但是这次之前六叔和张凡就提醒了。
小六子连忙跑去工具房拿来好几把长柄夹子:“用这个!咱们用夹子一条条收拾,安全点!”
于是几人分工,每人手里拿着一把夹子,小心翼翼地把石头鱼往水桶里夹。
这活儿既费劲儿又慢,石头鱼滑溜溜的还老扭动,夹半天才能放进一条。
而且全程得高度集中注意力,生怕被毒棘碰到。
干着干着就觉得枯燥起来,甲板上只剩下夹子碰撞水桶的“砰砰”声和众人的喘气声。
这时候张凡出声:“要不我给你们讲讲这石头鱼的传说?”
“石头鱼还有传说?”司徒明好奇的问道。
“那当然!”
“传说上古时代,天空出现了一个大洞,由女娲娘娘创造的人类顿时陷入了无边的灾难中。”
“女娲娘娘看到这种情况后,流下了难过的泪水,泪水滴落在土地上,竟变成了五彩斑斓的彩石。”
“于是,女娲娘娘便把这些彩石带到天上补天。”
“可是,有一天,女娲娘娘在天空中补天时不小心把一粒彩石掉进了大海,这粒有神力的彩石便在大海中等待女娲娘娘把它捡起补天,可是,女娲娘娘忙着补天,竟忘了还有一粒彩石掉进了大海。”
“天被补好了,可那粒小彩石却依旧在等着女娲娘娘,小彩石等啊等啊,这一等就是几千年。”
“后来,这粒小彩石便成了海底的精灵,变成了长相如同彩色礁石一样的\"石头鱼\"。”
“这也不搭边呀?你这都说了些啥?”司徒明听得迷迷糊糊的。
“对了,还有个传说。”张凡没有回答司徒明。
“在远古时代,百义部落与轩辕黄帝在马良镇一带发生了激烈的争战,一个用水攻,一个用石挡,打得难解难分。”
“双方的争战造成河流堵塞,洪水泛滥,大片良田被淹,百姓怨声载道。”
“此事惊动了天上的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大怒,于是降旨派雷神劈山炸石,疏凿河道。”
“雷鸣电闪之际,山石如暴雨倾洒江中,碎石一掉进水里竟都化为游鱼,百姓捕食充饥,因此人们管这种鱼叫石头鱼。”
“据记载,公元1880年,清朝李鸿章还曾派专员远赴马良镇采办石头鱼,作为宴请各国驻华使节及外交官员的席上珍品。”
“这可真是传说,就这丑鱼!”张毅无语的说道。
“那你们有没有听说过,越丑的东西越需要包装!”张凡也是笑着回答。
几人听着确实是这么个道理,都是哈哈大笑起来。
也算是缓解了大家的疲惫。
六叔在一边干活听着直摇头,果然是年轻人。
经过三四个小时的奋战,最后一桶石头鱼终于被小六子和张毅合力抬起来,稳稳放进船舱的储物区。
众人累得够呛,纷纷直起腰板,双手撑着后腰慢慢转动,有的还伸手揉着酸痛的胳膊和肩膀,发出“嘶嘶”的轻响。
司徒明更是一屁股坐在甲板的木箱上,掏出湿巾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嘴里念叨着:“这活儿也太费劲儿了,比扛摄像机跑一天还累!”
就在这时,他无意间抬头望向天边。
原本疲惫的眼神突然亮了起来,猛地站起身惊呼:“哇!你们快看夕阳!太美了吧!”
众人被他的喊声吸引,纷纷停下手里的动作,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
只见一轮硕大的橙红色夕阳正缓缓沉入海平面,像一颗被烧得通红的火球,将整片天空染成了层次分明的绚烂色彩。
靠近太阳的地方是炽热的橘红,往外渐渐过渡到温柔的粉紫,最远处还点缀着几缕淡淡的天蓝,像一幅被上帝打翻的调色盘。
远处的云朵被夕阳镀上了一层厚厚的金边,蓬松得像,随着微风缓缓飘动。
海面上波光粼粼,夕阳的光芒洒在浪尖上,仿佛铺满了无数碎金,海浪一涨一退,碎金便跟着闪烁跳跃,连带着空气都染上了温暖的橘色调,吹在脸上的晚风都带着几分暖意。
“真跟挂了一串刚摘的砂糖橘似的,看着就觉得又甜又暖!”
张毅伸手在空中比划着夕阳的轮廓,语气里满是赞叹,眼睛都看直了。
小六子也眯着眼,双手搭在额前挡着余晖笑道:“平时出海要么忙着撒网收网,要么盯着鱼群,忙得脚不沾地,哪有心思看风景,这会儿干完活彻底放松下来,才发现这海上的夕阳居然这么好看!”
张凡靠在船舷的栏杆上,双手交叉放在脑后,感受着晚风拂过脸颊,吹散了最后一丝疲惫。
笑着说:“这就是大海的馈赠啊,不仅给咱们送来了满满的收获,还在忙碌过后送了这么美的景色犒劳咱们。”
六叔也慢悠悠地走过来,手里端着一杯温热的茶,轻轻抿了一口。
眼神里满是惬意:“出海几十年了,看过无数次海上的夕阳,可每次看都觉得不一样,有时候浓烈,有时候温柔,就跟人生似的,各有各的滋味。”
众人不再说话,都静静地望着天边的夕阳,甲板上只剩下海浪拍打船身的“哗哗”声和偶尔掠过的海鸥叫声。
夕阳渐渐下沉,颜色也从橘红变成了深红,最后只留下一抹淡淡的光晕在海平面上。
疲惫在这温柔的暮色里渐渐消散,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容,心里满是惬意与宁静。
太阳完全落下去后,天色像被墨汁缓缓晕染般渐渐暗了下来,远处的海平面与天空融为一体,只剩下模糊的轮廓。
甲板上的风裹着海水的湿气,比傍晚时多了几分沁人的凉意,众人下意识地裹紧了身上的外套。
就在这时,“咕噜噜——”一声响亮又绵长的肚子叫突然划破宁静,在空旷的甲板上格外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