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雅加达的街头还带着几分清晨的静谧,几人就已洗漱完毕,带着提前准备好的清洁工具和补给赶到了展会现场。
此时的展厅内灯光刚刚亮起,空气中还残留着昨晚清洁后的消毒水味,只有少数参展商在各自的展台前忙碌,有的在调整灯光角度,有的在摆放宣传物料,脚步声和低声交谈声在空旷的展厅里回荡。
张凡他们迅速进入状态,分工合作有条不紊:
张平和小峰拿着雪白的鹿皮抹布,蘸着纯净水仔细擦拭着鱼缸外壁,从顶部到底部,连边角缝隙都不放过,确保玻璃通透得像不存在一样,不影响任何角度的观赏;
陆琪则将设计精美的宣传手册重新整理,按照页脚序号对齐,摞成整齐的几叠,摆放在展示台最显眼的位置,还特意留出几本翻开摊平,方便观众直接翻阅;
司徒明蹲在展台下方,反复调试着LEd灯带的颜色变换频率和触控屏的播放设置,将视频音量调到既能听清讲解又不打扰周围的程度;
张凡则小心翼翼地往每个鱼缸里各滴了一滴灵液。
灵液滴入水中后,瞬间化作一缕缕淡金色的丝线扩散开来,原本就活跃的鱼儿像是被注入了新的活力,游动得更加灵动欢快,鳞片的光泽也愈发鲜亮。
一切收拾妥当后,几人站在展台旁,互相整理了一下衣着,交换了一个充满期待的眼神,静等观赏者和大会组织者的到来,空气中都透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紧张与兴奋。
刚过当地时间九点,展厅入口处传来一阵清脆的铃声,紧接着是工作人员引导的声音,大赛评委会的人率先走了进来。
他们身着剪裁合体的深色西装,胸前别着银色的评委徽章,手里拿着装订精美的评分表和黑色的记录本,神情严肃而专业,沿着展厅通道缓缓前行,时不时驻足观察各个展台的布置。
紧随其后的是大批观众,有带着相机的摄影爱好者、穿着休闲的普通游客,还有不少同行的水族从业者,展厅瞬间被各种语言的交谈声、相机快门的“咔嚓”声和惊叹声填满,热闹非凡。
小峰和张平站在展台边,眼睛瞪得溜圆,身体微微前倾,小声地互相嘀咕着:“我的天,第一次见这么多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还有人皮肤黑得像墨一样,头发卷卷的,太神奇了!”
张平也忍不住点头,目光好奇地在人群中穿梭:“是啊,还有人穿着长袍戴着头巾,跟电视里看到的不一样。”
张凡拍了拍两人的肩膀,压低声音笑着提醒:“别光顾着看,注意保持礼貌,有人过来咨询就热情点回应,不懂的就问我或者陆琪。”
两人连忙收起好奇的神色,挺直腰板站好。
展会刚开始不到十分钟,几个穿着笔挺深色西装、腰间别着工作证件的人就朝着张凡他们的展台方向走来,从他们沉稳的步伐和周围人恭敬的态度来看,显然是当地的官员。
他们一边用印尼语低声交谈着,一边频频侧目看向展台中央的鱼缸,眼神里充满了探究与好奇,时不时还互相交换一个眼神。
陆琪和司徒明立刻默契地上前一步,陆琪整理了一下裙摆,做好了翻译的准备,司徒明则打开相机,随时记录下重要瞬间。
张凡虽然在出发前跟着手机App恶补了几句简单的印尼语,但也只能勉强听懂“你好”“谢谢”之类的单词,真正交流起来十分费劲,只能微笑着点头示意。
张平和小峰更是一头雾水,脸上带着几分紧张,只能站在张凡身后,看着几人的表情和手势猜测情况,手心都微微出汗了。
“他们说,昨天展会筹备期间,有工作人员偶然看到了咱们的鱼,觉得特别神奇,就跟展会负责人反映了,说咱们的观赏鱼有与众不同的特殊观赏效果,所以他们今天特意第一时间过来看看。”
陆琪将官员的话一字一句轻声翻译给张凡听,语气里也带着几分自豪。
张凡点点头,脸上露出礼貌而从容的笑容,朝着几人微微颔首致意,用刚学会的印尼语说了句“欢迎”。
果然,几人先是客气地和张凡等人握手打招呼,随后目光就像被磁石吸引一般,紧紧锁定在装着变异蓝魔鬼鱼的鱼缸上,再也移不开视线。
他们微微俯身,双手背在身后,眼神专注地盯着缸内游动的蓝魔鬼鱼。
星空色的鱼身在LEd灯的映照下泛着幽幽的荧光,扇形的鱼鳍缓缓舒展,游动轨迹轻盈灵动,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神奇魔力。
几人瞬间就深深陷了进去,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好奇逐渐变成了震惊,最后定格在痴迷与沉醉上,连呼吸都放轻了许多。
张凡几人见状,默契地没有上前打扰,就在展台外侧安静地等待着,陆琪还悄悄提醒周围好奇围拢过来的观众保持安静。
展厅里的其他观众也注意到了这边的特殊情况,不少人好奇地围在展台外围,踮着脚尖往里看,看着这几个原本神情严肃的官员露出痴迷的模样,纷纷小声议论起来,猜测这鱼缸里的鱼到底有什么奇特之处。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墙上的时钟分针缓缓移动了半圈,足足半个小时后,几个人才像是从深度睡眠中被唤醒一般,缓缓眨了眨眼睛,陆续回过神来。
他们互相看了看彼此,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掩饰不住的震惊。
然后激动地用印尼语互相喊着“神奇”,
“太不可思议了”,
“从未见过这样的鱼”。
声音里满是难以抑制的兴奋与惊叹,甚至还有人轻轻鼓起了掌。
其中一位头发花白、戴着金边眼镜、看起来职位最高的官员率先稳定情绪,转向张凡。
通过陆琪翻译郑重地问道:“张先生,您这观赏鱼实在是太神奇了,它们游动的时候仿佛能释放一种特殊的能量,让人不知不觉就沉浸其中,心情也变得格外平静。”
“我们非常好奇,这到底是通过什么特殊技术培育出来的?能不能给我们详细讲讲培育过程?”
此时的展厅内灯光刚刚亮起,空气中还残留着昨晚清洁后的消毒水味,只有少数参展商在各自的展台前忙碌,有的在调整灯光角度,有的在摆放宣传物料,脚步声和低声交谈声在空旷的展厅里回荡。
张凡他们迅速进入状态,分工合作有条不紊:
张平和小峰拿着雪白的鹿皮抹布,蘸着纯净水仔细擦拭着鱼缸外壁,从顶部到底部,连边角缝隙都不放过,确保玻璃通透得像不存在一样,不影响任何角度的观赏;
陆琪则将设计精美的宣传手册重新整理,按照页脚序号对齐,摞成整齐的几叠,摆放在展示台最显眼的位置,还特意留出几本翻开摊平,方便观众直接翻阅;
司徒明蹲在展台下方,反复调试着LEd灯带的颜色变换频率和触控屏的播放设置,将视频音量调到既能听清讲解又不打扰周围的程度;
张凡则小心翼翼地往每个鱼缸里各滴了一滴灵液。
灵液滴入水中后,瞬间化作一缕缕淡金色的丝线扩散开来,原本就活跃的鱼儿像是被注入了新的活力,游动得更加灵动欢快,鳞片的光泽也愈发鲜亮。
一切收拾妥当后,几人站在展台旁,互相整理了一下衣着,交换了一个充满期待的眼神,静等观赏者和大会组织者的到来,空气中都透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紧张与兴奋。
刚过当地时间九点,展厅入口处传来一阵清脆的铃声,紧接着是工作人员引导的声音,大赛评委会的人率先走了进来。
他们身着剪裁合体的深色西装,胸前别着银色的评委徽章,手里拿着装订精美的评分表和黑色的记录本,神情严肃而专业,沿着展厅通道缓缓前行,时不时驻足观察各个展台的布置。
紧随其后的是大批观众,有带着相机的摄影爱好者、穿着休闲的普通游客,还有不少同行的水族从业者,展厅瞬间被各种语言的交谈声、相机快门的“咔嚓”声和惊叹声填满,热闹非凡。
小峰和张平站在展台边,眼睛瞪得溜圆,身体微微前倾,小声地互相嘀咕着:“我的天,第一次见这么多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还有人皮肤黑得像墨一样,头发卷卷的,太神奇了!”
张平也忍不住点头,目光好奇地在人群中穿梭:“是啊,还有人穿着长袍戴着头巾,跟电视里看到的不一样。”
张凡拍了拍两人的肩膀,压低声音笑着提醒:“别光顾着看,注意保持礼貌,有人过来咨询就热情点回应,不懂的就问我或者陆琪。”
两人连忙收起好奇的神色,挺直腰板站好。
展会刚开始不到十分钟,几个穿着笔挺深色西装、腰间别着工作证件的人就朝着张凡他们的展台方向走来,从他们沉稳的步伐和周围人恭敬的态度来看,显然是当地的官员。
他们一边用印尼语低声交谈着,一边频频侧目看向展台中央的鱼缸,眼神里充满了探究与好奇,时不时还互相交换一个眼神。
陆琪和司徒明立刻默契地上前一步,陆琪整理了一下裙摆,做好了翻译的准备,司徒明则打开相机,随时记录下重要瞬间。
张凡虽然在出发前跟着手机App恶补了几句简单的印尼语,但也只能勉强听懂“你好”“谢谢”之类的单词,真正交流起来十分费劲,只能微笑着点头示意。
张平和小峰更是一头雾水,脸上带着几分紧张,只能站在张凡身后,看着几人的表情和手势猜测情况,手心都微微出汗了。
“他们说,昨天展会筹备期间,有工作人员偶然看到了咱们的鱼,觉得特别神奇,就跟展会负责人反映了,说咱们的观赏鱼有与众不同的特殊观赏效果,所以他们今天特意第一时间过来看看。”
陆琪将官员的话一字一句轻声翻译给张凡听,语气里也带着几分自豪。
张凡点点头,脸上露出礼貌而从容的笑容,朝着几人微微颔首致意,用刚学会的印尼语说了句“欢迎”。
果然,几人先是客气地和张凡等人握手打招呼,随后目光就像被磁石吸引一般,紧紧锁定在装着变异蓝魔鬼鱼的鱼缸上,再也移不开视线。
他们微微俯身,双手背在身后,眼神专注地盯着缸内游动的蓝魔鬼鱼。
星空色的鱼身在LEd灯的映照下泛着幽幽的荧光,扇形的鱼鳍缓缓舒展,游动轨迹轻盈灵动,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神奇魔力。
几人瞬间就深深陷了进去,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好奇逐渐变成了震惊,最后定格在痴迷与沉醉上,连呼吸都放轻了许多。
张凡几人见状,默契地没有上前打扰,就在展台外侧安静地等待着,陆琪还悄悄提醒周围好奇围拢过来的观众保持安静。
展厅里的其他观众也注意到了这边的特殊情况,不少人好奇地围在展台外围,踮着脚尖往里看,看着这几个原本神情严肃的官员露出痴迷的模样,纷纷小声议论起来,猜测这鱼缸里的鱼到底有什么奇特之处。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墙上的时钟分针缓缓移动了半圈,足足半个小时后,几个人才像是从深度睡眠中被唤醒一般,缓缓眨了眨眼睛,陆续回过神来。
他们互相看了看彼此,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掩饰不住的震惊。
然后激动地用印尼语互相喊着“神奇”,
“太不可思议了”,
“从未见过这样的鱼”。
声音里满是难以抑制的兴奋与惊叹,甚至还有人轻轻鼓起了掌。
其中一位头发花白、戴着金边眼镜、看起来职位最高的官员率先稳定情绪,转向张凡。
通过陆琪翻译郑重地问道:“张先生,您这观赏鱼实在是太神奇了,它们游动的时候仿佛能释放一种特殊的能量,让人不知不觉就沉浸其中,心情也变得格外平静。”
“我们非常好奇,这到底是通过什么特殊技术培育出来的?能不能给我们详细讲讲培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