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最终停在村子中央一个相对宽敞的院落前,院门口围着一圈半人高的竹篱笆,篱笆上爬满了紫色的牵牛花,一朵朵喇叭状的小花在夕阳下绽放,显得格外清新可爱。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站在院门口等候,他穿着一身整洁的深色传统长袍,腰间系着一根棕色的布带,身形虽有些佝偻。
但脊背依旧挺直,精神矍铄,脸上布满了岁月留下的皱纹,却丝毫不显苍老,那双眼睛更是格外有神,透着一股沉稳干练的气质。
张凡刚下意识地想上前问好,为首的官员却悄悄拉了拉他的衣角。
凑近他耳边小声示意:“这位是老国王的贴身管家,已经跟随国王几十年了,接下来由他带领两位进去面见国王。”
说完,官员们便纷纷停在院外的树荫下,没有继续跟随的意思,显然是要给国王与张凡两人留下单独交流的空间。
老管家对着张凡和陆琪微微鞠了一躬,动作标准而恭敬,随后用流利且略带沉稳口音的英语说道:“两位远道而来的客人,请随我来。”
两人连忙点头回应,小心翼翼地捧着装有变异蓝魔鬼的便携鱼缸,跟在管家身后走进院落。
院内的景象别有洞天:
种满了各种叫不出名字的热带植物,翠绿的叶片间点缀着各色花朵;
一棵需要两人合抱的高大榕树占据了院子的大半空间,枝叶繁茂如伞,将大片阴凉洒在地面,树下摆放着一张光滑的石桌和四把石椅,石桌上还放着一个竹编的茶具;
墙角处砌着一个小巧精致的池塘,水面平静如镜,里面养着几尾普通的红色观赏鱼,偶尔甩动尾巴泛起一圈圈涟漪,水面上还漂浮着几片嫩绿的荷叶,显得生机盎然。
穿过绿意盎然的庭院,走进主屋,屋内的陈设更是简单却不失雅致:
地面铺着打磨光滑的浅色木质地板,踩上去发出轻微而清脆的“咯吱”声;
墙壁上挂着三幅印尼传统的蜡染画作,画中细腻地描绘着乡村插秧、丰收、节庆等生活场景,色彩浓郁而富有感染力;
客厅中央摆放着一套深色的实木沙发,沙发上铺着带有精致民族花纹的棉麻坐垫,摸上去柔软舒适;
靠窗的位置放着一张藤制的摇椅,旁边的小竹桌上摆着一个古朴的陶瓷花瓶,里面插着几支新鲜的白色栀子花,花瓣洁白如雪,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整个屋子都被这股香气笼罩着,温馨而舒适,让人瞬间卸下了旅途的疲惫。
此时,一位头发花白、身着洁白传统服饰的老人正坐在那张藤摇椅上,手里捧着一本封面古朴的厚书,书页已经有些泛黄,显然是被经常翻阅。
听到脚步声,他缓缓抬起头,脸上立刻露出和蔼慈祥的笑容——正是印尼苏丹老国王。
他的脸上布满了深深浅浅的皱纹,那是岁月沉淀的痕迹,眼神却格外温和而睿智,像一潭深邃的湖水,让人看了心生安宁。
他身上没有丝毫帝王的威严与距离感,反倒像一位邻里间亲切慈祥的邻家老人,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松下来。
“欢迎你们,来自中国的年轻朋友。”
老国王轻轻放下手中的书,在管家的搀扶下缓缓站起身,用略带印尼口音却十分清晰的英语热情地打招呼,声音虽然有些沙哑,却充满了亲和力。
张凡连忙上前一步,微微欠身行了一个礼貌的礼。
恭敬地回应:“尊敬的国王陛下,您好!我叫张凡,来自中国沿海的张家村,这位是我的女朋友陆琪,负责这次观赏鱼项目的对外沟通。能受到您的邀请,我们感到万分荣幸。”
陆琪也跟着礼貌地颔首致意,声音温和:“国王陛下,很高兴见到您,祝您身体健康。”
说着,两人小心翼翼地将手中的便携鱼缸轻轻递给一旁的老管家。
老管家双手郑重地接过,动作轻柔得像捧着稀世珍宝,生怕惊扰了缸内的鱼儿,他转身走向屋内角落一个早已准备好的玻璃鱼缸。
那鱼缸比便携缸大了近三倍,里面的水清澈见底,底部还铺着一层细碎的白色砂石和几株嫩绿的水草,营造出自然的生存环境。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便携缸的盖子,将变异蓝魔鬼缓缓倒入大鱼缸中,深蓝色的鱼儿刚进入新环境,稍作停顿便欢快地游动起来,时而穿梭在水草间,时而在缸内转圈,鳞片在屋内暖黄灯光的照射下泛着幽幽光泽,格外引人注目。
老国王的目光始终追随着游动的鱼儿,眼神里满是好奇,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张先生,我听官员们详细汇报过,说这变异蓝魔鬼鱼有着神奇的安抚情绪效果,能让人瞬间平静下来,它真的这么特别吗?”
张凡笑着眨了眨眼,语气带着几分神秘地说:“陛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任何描述都不如亲身体验来得真切,您可以亲自走到鱼缸旁感受一下,相信它不会让您失望的。”
老国王欣然点点头,在管家的轻声陪伴下缓步走到鱼缸旁。
刚靠近几步,他便发现老管家正俯身凝视着缸内的鱼儿,眼神专注而沉醉。
连国王走到身边都未曾察觉,嘴角还不自觉地带着浅浅的笑意。
老国王没有打扰,只是安静地站在一旁,目光投向缸中游动的变异蓝魔鬼,眼神里带着几分期待与探究。
神奇的一幕再次上演——原本还带着几分审视与探究的老国王,眼神渐渐变得柔和温润,紧锁的眉头不自觉地舒展开来,嘴角慢慢扬起一抹浅浅的、发自内心的笑意,整个人的气息都变得沉稳而放松,仿佛被鱼儿带入了一个远离喧嚣的宁静世界,周身的疲惫也消散了不少。
张凡和陆琪对视一眼,从彼此眼中看到了欣慰与自豪,两人默契地没有上前打扰,而是轻手轻脚地挪步到门口,靠在木质门框边小声交谈。
“你看国王陛下,完全被鱼儿吸引了,那表情比刚才放松多了。”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站在院门口等候,他穿着一身整洁的深色传统长袍,腰间系着一根棕色的布带,身形虽有些佝偻。
但脊背依旧挺直,精神矍铄,脸上布满了岁月留下的皱纹,却丝毫不显苍老,那双眼睛更是格外有神,透着一股沉稳干练的气质。
张凡刚下意识地想上前问好,为首的官员却悄悄拉了拉他的衣角。
凑近他耳边小声示意:“这位是老国王的贴身管家,已经跟随国王几十年了,接下来由他带领两位进去面见国王。”
说完,官员们便纷纷停在院外的树荫下,没有继续跟随的意思,显然是要给国王与张凡两人留下单独交流的空间。
老管家对着张凡和陆琪微微鞠了一躬,动作标准而恭敬,随后用流利且略带沉稳口音的英语说道:“两位远道而来的客人,请随我来。”
两人连忙点头回应,小心翼翼地捧着装有变异蓝魔鬼的便携鱼缸,跟在管家身后走进院落。
院内的景象别有洞天:
种满了各种叫不出名字的热带植物,翠绿的叶片间点缀着各色花朵;
一棵需要两人合抱的高大榕树占据了院子的大半空间,枝叶繁茂如伞,将大片阴凉洒在地面,树下摆放着一张光滑的石桌和四把石椅,石桌上还放着一个竹编的茶具;
墙角处砌着一个小巧精致的池塘,水面平静如镜,里面养着几尾普通的红色观赏鱼,偶尔甩动尾巴泛起一圈圈涟漪,水面上还漂浮着几片嫩绿的荷叶,显得生机盎然。
穿过绿意盎然的庭院,走进主屋,屋内的陈设更是简单却不失雅致:
地面铺着打磨光滑的浅色木质地板,踩上去发出轻微而清脆的“咯吱”声;
墙壁上挂着三幅印尼传统的蜡染画作,画中细腻地描绘着乡村插秧、丰收、节庆等生活场景,色彩浓郁而富有感染力;
客厅中央摆放着一套深色的实木沙发,沙发上铺着带有精致民族花纹的棉麻坐垫,摸上去柔软舒适;
靠窗的位置放着一张藤制的摇椅,旁边的小竹桌上摆着一个古朴的陶瓷花瓶,里面插着几支新鲜的白色栀子花,花瓣洁白如雪,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整个屋子都被这股香气笼罩着,温馨而舒适,让人瞬间卸下了旅途的疲惫。
此时,一位头发花白、身着洁白传统服饰的老人正坐在那张藤摇椅上,手里捧着一本封面古朴的厚书,书页已经有些泛黄,显然是被经常翻阅。
听到脚步声,他缓缓抬起头,脸上立刻露出和蔼慈祥的笑容——正是印尼苏丹老国王。
他的脸上布满了深深浅浅的皱纹,那是岁月沉淀的痕迹,眼神却格外温和而睿智,像一潭深邃的湖水,让人看了心生安宁。
他身上没有丝毫帝王的威严与距离感,反倒像一位邻里间亲切慈祥的邻家老人,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松下来。
“欢迎你们,来自中国的年轻朋友。”
老国王轻轻放下手中的书,在管家的搀扶下缓缓站起身,用略带印尼口音却十分清晰的英语热情地打招呼,声音虽然有些沙哑,却充满了亲和力。
张凡连忙上前一步,微微欠身行了一个礼貌的礼。
恭敬地回应:“尊敬的国王陛下,您好!我叫张凡,来自中国沿海的张家村,这位是我的女朋友陆琪,负责这次观赏鱼项目的对外沟通。能受到您的邀请,我们感到万分荣幸。”
陆琪也跟着礼貌地颔首致意,声音温和:“国王陛下,很高兴见到您,祝您身体健康。”
说着,两人小心翼翼地将手中的便携鱼缸轻轻递给一旁的老管家。
老管家双手郑重地接过,动作轻柔得像捧着稀世珍宝,生怕惊扰了缸内的鱼儿,他转身走向屋内角落一个早已准备好的玻璃鱼缸。
那鱼缸比便携缸大了近三倍,里面的水清澈见底,底部还铺着一层细碎的白色砂石和几株嫩绿的水草,营造出自然的生存环境。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便携缸的盖子,将变异蓝魔鬼缓缓倒入大鱼缸中,深蓝色的鱼儿刚进入新环境,稍作停顿便欢快地游动起来,时而穿梭在水草间,时而在缸内转圈,鳞片在屋内暖黄灯光的照射下泛着幽幽光泽,格外引人注目。
老国王的目光始终追随着游动的鱼儿,眼神里满是好奇,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张先生,我听官员们详细汇报过,说这变异蓝魔鬼鱼有着神奇的安抚情绪效果,能让人瞬间平静下来,它真的这么特别吗?”
张凡笑着眨了眨眼,语气带着几分神秘地说:“陛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任何描述都不如亲身体验来得真切,您可以亲自走到鱼缸旁感受一下,相信它不会让您失望的。”
老国王欣然点点头,在管家的轻声陪伴下缓步走到鱼缸旁。
刚靠近几步,他便发现老管家正俯身凝视着缸内的鱼儿,眼神专注而沉醉。
连国王走到身边都未曾察觉,嘴角还不自觉地带着浅浅的笑意。
老国王没有打扰,只是安静地站在一旁,目光投向缸中游动的变异蓝魔鬼,眼神里带着几分期待与探究。
神奇的一幕再次上演——原本还带着几分审视与探究的老国王,眼神渐渐变得柔和温润,紧锁的眉头不自觉地舒展开来,嘴角慢慢扬起一抹浅浅的、发自内心的笑意,整个人的气息都变得沉稳而放松,仿佛被鱼儿带入了一个远离喧嚣的宁静世界,周身的疲惫也消散了不少。
张凡和陆琪对视一眼,从彼此眼中看到了欣慰与自豪,两人默契地没有上前打扰,而是轻手轻脚地挪步到门口,靠在木质门框边小声交谈。
“你看国王陛下,完全被鱼儿吸引了,那表情比刚才放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