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九枢出世-《墟渊遥契》

  蓬莱秘境的石室里,烛火如豆,将众人的影子拉得狭长。林砚盘膝坐在石案前,指尖凝着一缕莹白的“溯光灵气”,这是他耗费十年心血参透的上古秘术,专为唤醒残缺的灵载体而生。残破的帛书平铺在案上,断裂处的边缘早已泛黄发脆,唯有零星金线纹路还残留着微弱的灵力波动。

  “稳住灵气,别让它冲散残页里的本源。”景遥站在一旁,掌心扣着两枚镇灵玉,目光紧盯着林砚指尖的灵光。洛川与苏然则分立两侧,前者按在石案边缘,后者握着特制的防风罩,将烛火护得稳稳的——他们清楚,这一次修复,是解开浊气灾劫之谜的关键。

  随着林砚的灵力缓缓渗入残页,断裂处忽然泛起细碎的光点,像是被唤醒的星辰,在墨色的帛书上点点闪烁。众人屏息凝神,只见光点逐渐汇聚,化作一行行古奥的篆文,在残页上缓缓舒展。

  “成了!”林砚猛地收势,指尖的灵光骤然消散,他撑着石案起身,声音里带着难掩的颤抖,“文字显形了!”

  景遥立刻俯身,指尖轻轻拂过帛书,目光扫过文字的瞬间,瞳孔骤然收缩:“神裔之策,在凝九枢——这是神裔留下的解决方案,他们要打造一件核心法器,名字叫‘九枢’。”

  “九枢?”洛川皱眉上前,目光落在“九枢”二字上,指尖不自觉地摩挲着石案,“我修炼《浩然诀》时,曾感知过天地间的本源之力。金、木、水、火、土已是罕见,需在千年矿脉、万年古林这类地方才能寻到一丝;风、雷、光、暗更是只存在于传说中,据说只有飓风之眼、雷霆之巅才可能残留痕迹。神裔就算神通广大,怎么可能集齐这九种力量?”

  他的疑问刚落,残页上又有新的文字浮现,像是早就预料到后人会有此问。景遥逐字念出,语气愈发凝重:“‘历万载,行九州,寻本源汇聚之地,以神血为引,凝九力为枢’。原来神裔走遍了上古大陆的每一处角落,在金之本源最浓郁的昆吾山、木之本源扎根的不死林、水之本源汇聚的归墟海……每一处本源之地都停留了数百年,最后以神裔的血脉为引,才将这九种力量提炼凝结成枢纽。”

  “万年……”苏然低声重复,眼中满是惊叹,“为了一件法器,竟耗费整整万年光阴,这九枢到底有什么用?”

  “引动天地法则。”景遥指着残页末尾的文字,一字一顿道,“九枚枢纽各含一种本源之力,一旦合一,就能撬动天地间最根本的法则。或许,当年神裔就是想靠它来彻底净化浊气,逆转灾劫。”

  众人一时沉默,石室里只有烛火噼啪作响。片刻后,洛川忽然指向残页角落:“你们看这里,有线条。”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残页右下角有几缕淡金色的线条,勾勒出一个模糊的轮廓。线条层层叠叠,带着明显的棱角,在烛光下泛着微弱的光泽,隐约能看出是一枚多面晶体的形状——但又比寻常晶体复杂得多,每一面都刻着细密的纹路,像是蕴含着某种天地至理,却因线条太过简略,无法看清具体细节。

  “这就是九枢的形态?”苏然伸手想要触碰,却被景遥及时拦住。

  “别碰!”景遥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这线条里还残留着神裔的灵力,一旦惊扰,文字可能会再次隐去。”她凝视着线条,缓缓摇头,“可惜勾勒得太简单了,我们连它有多少个面、纹路是什么图案都不知道。比如晶体的棱角是否对应九种本源?纹路是否是催动枢纽的阵法?这些都没有记载,看来还需要找到更多残卷才能确定。”

  林砚走到石案旁,轻轻抚摸着残页,眼中满是感慨:“不管怎样,我们总算有了方向。之前追查浊气灾劫,总像是在迷雾里摸索,现在有了‘九枢’这条线索,至少知道该往哪里走了。”

  洛川点头,目光再次落在“九枢”二字上,心中忽然涌起一股莫名的悸动。他总觉得,这件跨越万年的上古法器,不仅关乎神裔的过往,更可能与他们如今的命运紧紧相连——或许,找到九枢,就是终结这场持续千年的浊气之灾的唯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