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复杂的问题变成简单的提问,弹幕便又积极了起来。
【勤劳努力!】
【团结啊,万众一心。】
【一代人做了几代人的贡献。】
【那时候都憋着一口气呢,全国上下都攥着劲发展,崛起只是时间问题。】
……
顾然看着观众们的回答,自己也在思考着答案。
其实这个问题,和他的联想是一致的。
炼铁、耕种、生产、验算、打磨……
这些实打实的东西,就像是物质一样,是切实存在的。
而拼搏、万众一心、凝聚力、发奋图强,
这些则是抽象的东西,是虚的。
但实际上,很多人包括顾然自己,之前也没有分清楚。
他总是认为拼搏、规划、凝聚这些,只是物质的眼神,是务实的东西。
但实际上,它们虽然很像实事求是的存在,但实际是务虚的。
这个论证很抽象,但实际上非常重要。
“从农业国,到重工业,到工业现代化。”
“我们主要是生活在祖国,已经成为这大海中的一滴水,所以没什么感觉。”
“但实际上,这个发展是非常不正常的。”
“如果站在国际视角,这个速度,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外国喜欢称之为华夏奇迹。”
“当一件事情被成为奇迹,大家就要意识到,这件事情大概率是不能复刻的。”
“而不能复刻的部分,也恰恰是起决定性的部分,即非物质的部分。”
顾然解释道:“比如任何一个落后的国家都可以学习华夏的工作时长,我们工作十二个小时,他们工作十四个小时。”
“但物质部分的超越能最终造成结果的超越吗?”
“答案是不能,因为他们可以复刻工作时长,但复刻不了努力。”
“时长和努力之间,实际上就是碎屑和馒头的区别,物质和意志的区别。”
“谁也不清楚,工作时长经过怎么样的加工才能变成努力,就像蚂蚁不清楚碎屑是怎么加工成馒头的一样。”
“因为如果通过碎屑去研究馒头,是永远也研究不出来的,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
“而只有从馒头去研究碎屑,这样才有一通百通的效果。”
“所以我有一个猜测,华夏能够创造如此的发展奇迹,决定性因素就在于我们发现了那个馒头。”
“然后通过那个馒头,揉搓出了无数碎屑。”
顾然目光平静的看着镜头:“当然,发现这个馒头的人并不是我们,我们只是工蚁,并无分别。”
“无非是有的人搬运的是灰尘,有的人搬运的是碎屑,有的人搬运的是杂草。”
他指了指头顶:“而发现那个馒头的……是他们。”
直播间里,无数观众都按照顾然手指的方向,看了看天花板。
紧接着很快就理解了他暗指的是什么。
而紧接着,顾然就像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般。
整个直播间的思维,在这一刻开始疯狂发散。
【别说……可能还真是。】
【就拿最习以为常的来说,五年计划。】
【这个大家可能都完全不关心,甚至都快忘了的东西,实际上很不简单啊!】
【确实,我前段时间刷抖音刷到了,现在很多东西可能五年前的五年计划文件里就出现了。】
【这个东西靠谱到什么地步?】
【我就这么说吧,什么南天门计划,什么登月,什么核聚变,什么去火星,没写进五年计划,我当你开玩笑。但一旦写进五年计划,别管再离谱,都是默认必定完成的。】
【反观……呢?】
【这我牢丑就有话说了。】
【我这自由民主几年一换人,一换人所有政策就推翻重来,你让我怎么搞?目标只能说是个画大饼,根本搞不了,我有啥办法?】
【我只能说,如果拿公司来类比一个国家,真正牛逼的公司绝对不是看这个公司有多少牛逼人物,而是看这个公司的领导能把这些技术工的作用和能力开发到什么地步。】
【而咱们国家的五年计划,毫无疑问是最夸张的。】
【你说排版的人是个物理学、社会学、工业、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的精通天才,这大多不可能。】
【虽然说每一个项目每一个几乎都经过专业人员的充分论证,但最后拍板的大佬依旧能把每一个五年计划的目标拉的这么精准,我觉得真有点东西的。】
【从刚建国的时候就这样了,那时候可以说枪杆子里建立起来的新华夏,先辈们自谦的时候也都说自己是土包子。】
【但你瞅瞅,刚开始那二十多年有多夸张。】
【可能很多人不清楚,那个时候咱们国家的芯片水平甚至都是世界一流。】
【远的先不扯了兄弟,我说个冷门的。】
【伟大复兴、文化自信这些顾神之前提过的我就不说了,我就问一句直播间里有考公的兄弟吗?】
很快,一个问题提出之后,弹幕上很快就有了回应。
【 1】
【 1】
【考公应该最能接触国家意志了吧?我之前做模拟题的时候,就对一个问题印象很深,兄弟们应该也都遇到过。】
【问题说的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体现的唯物论原理是什么。】
【这是个选择题,答案分别是A正确意识能推动客观事物发展,b物质运动有规律,且可以被创造和改造,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直观反映,d物质与意识互相依赖。】
【猜猜选哪个?】
【我是看了顾神的直播之后,才遇到的这个题,虽然做错了,但一看答案,真愣住了。】
直播间里考公的粉丝不算多,所以看到这个题目还是充满了新鲜感。
同时这个题也很典型,典型的考公题目套路,非常的抽象。
不过很快,弹幕上就有了不少作答。
选b的最多,其次是d,然后是A。
顾然也试着做了一下,然后觉得Abcd都有道理。
确定了,自己的确不是考公的那块料。
“正确答案是什么?”顾然问道。
粉丝很快在弹幕上公布:【答案是A,正确意识能推动客观事物发展。】
【我觉得这也符合了顾神的猜想,我们或许的确是在“正确意识”指导下,推动客观事物发展的工蚁。】
【勤劳努力!】
【团结啊,万众一心。】
【一代人做了几代人的贡献。】
【那时候都憋着一口气呢,全国上下都攥着劲发展,崛起只是时间问题。】
……
顾然看着观众们的回答,自己也在思考着答案。
其实这个问题,和他的联想是一致的。
炼铁、耕种、生产、验算、打磨……
这些实打实的东西,就像是物质一样,是切实存在的。
而拼搏、万众一心、凝聚力、发奋图强,
这些则是抽象的东西,是虚的。
但实际上,很多人包括顾然自己,之前也没有分清楚。
他总是认为拼搏、规划、凝聚这些,只是物质的眼神,是务实的东西。
但实际上,它们虽然很像实事求是的存在,但实际是务虚的。
这个论证很抽象,但实际上非常重要。
“从农业国,到重工业,到工业现代化。”
“我们主要是生活在祖国,已经成为这大海中的一滴水,所以没什么感觉。”
“但实际上,这个发展是非常不正常的。”
“如果站在国际视角,这个速度,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外国喜欢称之为华夏奇迹。”
“当一件事情被成为奇迹,大家就要意识到,这件事情大概率是不能复刻的。”
“而不能复刻的部分,也恰恰是起决定性的部分,即非物质的部分。”
顾然解释道:“比如任何一个落后的国家都可以学习华夏的工作时长,我们工作十二个小时,他们工作十四个小时。”
“但物质部分的超越能最终造成结果的超越吗?”
“答案是不能,因为他们可以复刻工作时长,但复刻不了努力。”
“时长和努力之间,实际上就是碎屑和馒头的区别,物质和意志的区别。”
“谁也不清楚,工作时长经过怎么样的加工才能变成努力,就像蚂蚁不清楚碎屑是怎么加工成馒头的一样。”
“因为如果通过碎屑去研究馒头,是永远也研究不出来的,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
“而只有从馒头去研究碎屑,这样才有一通百通的效果。”
“所以我有一个猜测,华夏能够创造如此的发展奇迹,决定性因素就在于我们发现了那个馒头。”
“然后通过那个馒头,揉搓出了无数碎屑。”
顾然目光平静的看着镜头:“当然,发现这个馒头的人并不是我们,我们只是工蚁,并无分别。”
“无非是有的人搬运的是灰尘,有的人搬运的是碎屑,有的人搬运的是杂草。”
他指了指头顶:“而发现那个馒头的……是他们。”
直播间里,无数观众都按照顾然手指的方向,看了看天花板。
紧接着很快就理解了他暗指的是什么。
而紧接着,顾然就像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般。
整个直播间的思维,在这一刻开始疯狂发散。
【别说……可能还真是。】
【就拿最习以为常的来说,五年计划。】
【这个大家可能都完全不关心,甚至都快忘了的东西,实际上很不简单啊!】
【确实,我前段时间刷抖音刷到了,现在很多东西可能五年前的五年计划文件里就出现了。】
【这个东西靠谱到什么地步?】
【我就这么说吧,什么南天门计划,什么登月,什么核聚变,什么去火星,没写进五年计划,我当你开玩笑。但一旦写进五年计划,别管再离谱,都是默认必定完成的。】
【反观……呢?】
【这我牢丑就有话说了。】
【我这自由民主几年一换人,一换人所有政策就推翻重来,你让我怎么搞?目标只能说是个画大饼,根本搞不了,我有啥办法?】
【我只能说,如果拿公司来类比一个国家,真正牛逼的公司绝对不是看这个公司有多少牛逼人物,而是看这个公司的领导能把这些技术工的作用和能力开发到什么地步。】
【而咱们国家的五年计划,毫无疑问是最夸张的。】
【你说排版的人是个物理学、社会学、工业、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的精通天才,这大多不可能。】
【虽然说每一个项目每一个几乎都经过专业人员的充分论证,但最后拍板的大佬依旧能把每一个五年计划的目标拉的这么精准,我觉得真有点东西的。】
【从刚建国的时候就这样了,那时候可以说枪杆子里建立起来的新华夏,先辈们自谦的时候也都说自己是土包子。】
【但你瞅瞅,刚开始那二十多年有多夸张。】
【可能很多人不清楚,那个时候咱们国家的芯片水平甚至都是世界一流。】
【远的先不扯了兄弟,我说个冷门的。】
【伟大复兴、文化自信这些顾神之前提过的我就不说了,我就问一句直播间里有考公的兄弟吗?】
很快,一个问题提出之后,弹幕上很快就有了回应。
【 1】
【 1】
【考公应该最能接触国家意志了吧?我之前做模拟题的时候,就对一个问题印象很深,兄弟们应该也都遇到过。】
【问题说的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体现的唯物论原理是什么。】
【这是个选择题,答案分别是A正确意识能推动客观事物发展,b物质运动有规律,且可以被创造和改造,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直观反映,d物质与意识互相依赖。】
【猜猜选哪个?】
【我是看了顾神的直播之后,才遇到的这个题,虽然做错了,但一看答案,真愣住了。】
直播间里考公的粉丝不算多,所以看到这个题目还是充满了新鲜感。
同时这个题也很典型,典型的考公题目套路,非常的抽象。
不过很快,弹幕上就有了不少作答。
选b的最多,其次是d,然后是A。
顾然也试着做了一下,然后觉得Abcd都有道理。
确定了,自己的确不是考公的那块料。
“正确答案是什么?”顾然问道。
粉丝很快在弹幕上公布:【答案是A,正确意识能推动客观事物发展。】
【我觉得这也符合了顾神的猜想,我们或许的确是在“正确意识”指导下,推动客观事物发展的工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