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锣声早已散在风里,街市的喧闹也沉了下去。沈知微坐在妆台前,指尖还残留着白玉簪上那串刻痕的触感——三十七。她没有再看,只是将簪子轻轻插回发间,动作稳得像什么都没发生。
可她知道,一切都变了。
袖中披帛一角露出半截血渍,暗红干涸,像是某种无声的证词。她没让人收走,就搁在石桌上,压着一方砚台。风吹进来,布角微微颤动,像在等一个人来认。
夜深了,院门无声开了一道缝。
玄色身影跃入,落地极轻,却仍惊起檐下铜铃一响。裴砚站在院中,目光直落向石桌,盯着那方染血的披帛,眉头微不可察地一动。
沈知微早听见动静,却没有起身迎,也没有回避。她只抬眼,从铜镜里望他一眼,声音平得听不出情绪:“王爷今夜又翻墙?不怕被人瞧见,说您与我私会?”
裴砚未答,缓步走近内室门槛,停住。烛光映着他半边侧脸,轮廓冷硬,可呼吸却比往常乱了半拍。
“你今日险些死在街上。”他终于开口,嗓音低沉。
“是啊。”她转过身,正面对他,唇角微扬,“多谢王爷出手。”
“我不是为了救你。”他顿了顿,“北狄使节当街行刺,若传出去,边境必乱。我杀他,是为了稳局。”
她说:“可您来了。”
他一滞。
她站起身,一步步走近,距离近到能看清他瞳孔里的自己。她忽然抬手,解开衣领一侧系带,锁骨处那道红痕彻底裸露出来,在烛光下泛着淡淡的粉。
“那这个呢?”她问,“也是为了稳局?”
裴砚眼神一震,视线落在那道痕迹上,喉结微动。
【检测到心声:那夜暴雨,她跌入泥泞,我扶她起身,指尖曾无意擦过此处……莫非是那时咬牙忍痛留下的印?】
机械音在脑中响起,沈知微心头一松。
原来他还记得。
她没收回手,反而更近一步,几乎贴着他胸口,仰头看着他:“王爷那一晚,抱我进屋,替我挡雨,还用牙咬断腕上荆棘……这些事,您都忘了?可我记得清清楚楚。”
裴砚呼吸一紧,后退半步,却被她伸手按住肩头。
“您送药来,说‘别留下疤痕’。”她声音轻了些,“这话不像命令,倒像……心疼。”
“住口。”他低喝,却没推开她。
她笑了,笑意不达眼底,却也不带讥讽:“王爷何必装狠?您若真无情,今日就不会亲自动手斩杀刺客。您若真冷心,刚才就不会站在这儿,看我有没有洗掉那块血迹。”
他沉默。
她忽然踮起脚尖,凑近他耳边,温热气息拂过耳廓:“王爷若是喜欢这痕,不如……再亲一次?”
话音落,裴砚猛地一颤。
他倏然转身要走,脚步仓促,竟撞上身后妆台。瓷瓶倾倒,胭脂盒翻滚落地,盖子崩开,殷红粉末洒了一地,像泼洒的血。
他僵在原地,背影紧绷。
沈知微没追,也没笑。她只是蹲下身,慢条斯理地拾起一只碎裂的胭脂盒,指尖抚过那抹红,轻声道:“王爷这是……害羞了?”
他没回头。
可肩膀微微起伏,显出从未有过的失态。
良久,他才哑声开口:“你不该试探我。”
“我为何不能?”她望着他背影,“您救我性命,却不许我说一句真心话?您夜里偷来我院中,却不准我问一句缘由?王爷,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我不是偷来。”他低声道,“我是来看你是否安好。”
“那您为何不走正门?为何不召见我?为何不让我知道您会来?”
他无言。
她站起身,走到他身后,声音很轻:“我知道您怕。怕动了心,便失了控;怕对我动情,就成了软肋。可您有没有想过,我也不傻。我重生以来,步步为营,从不信谁,唯独……开始信您。”
裴砚缓缓转过身。
他的眼神不再是帝王俯视众生的冷峻,而是带着一种近乎挣扎的复杂。他看着她,像是第一次真正看清她这个人,而不只是棋盘上的对手或盟友。
“沈知微。”他叫她名字,不是“沈姑娘”,也不是“庶女”,“你太危险。”
“因为我看透您?”她反问。
“因为你让我……不想再算。”他嗓音沙哑,“我不想再想这一举动会不会影响朝局,会不会牵连党争。我只想确认你活着,完好无损。这种念头,对一个帝王来说,是致命的。”
她静静看着他,忽而伸手,轻轻按在他心口:“可它跳得这么快,说明您还是个人,不只是皇帝。”
他没躲。
她收回手,退后一步:“明日李氏或许会请我去正院。我不知她打什么主意,但我知道,您不会让我孤身应对。”
他皱眉:“你怎么知道她会——”
“我不知。”她打断他,唇角微扬,“我只是相信,您会护我。”
他凝视她许久,终是低叹一声,转身欲走。这一次,步伐沉稳了许多,却在跨出门槛时停下。
“那药。”他背对着她,“每日两次,涂完换干净帕子。别用手碰。”
她说:“是。”
他又顿了顿:“……别再穿那么薄的衣裳。”
话落,人已消失在夜色中。
沈知微立在原地,望着空荡的门口,许久不动。烛火摇曳,映得满地胭脂如烬。
她弯腰,拾起最后一盒打翻的胭脂,握在掌心。盒身冰凉,粉末沾了指尖,红得刺目。
窗外,夜风卷起一片落叶,打着旋儿贴地滑过门槛。
她低头,看见那片叶子边缘沾着一点湿泥,像是有人刚刚走过院墙外的湿土路。
她没抬头看,也没唤人。
只是将胭脂盒攥得更紧了些。
        可她知道,一切都变了。
袖中披帛一角露出半截血渍,暗红干涸,像是某种无声的证词。她没让人收走,就搁在石桌上,压着一方砚台。风吹进来,布角微微颤动,像在等一个人来认。
夜深了,院门无声开了一道缝。
玄色身影跃入,落地极轻,却仍惊起檐下铜铃一响。裴砚站在院中,目光直落向石桌,盯着那方染血的披帛,眉头微不可察地一动。
沈知微早听见动静,却没有起身迎,也没有回避。她只抬眼,从铜镜里望他一眼,声音平得听不出情绪:“王爷今夜又翻墙?不怕被人瞧见,说您与我私会?”
裴砚未答,缓步走近内室门槛,停住。烛光映着他半边侧脸,轮廓冷硬,可呼吸却比往常乱了半拍。
“你今日险些死在街上。”他终于开口,嗓音低沉。
“是啊。”她转过身,正面对他,唇角微扬,“多谢王爷出手。”
“我不是为了救你。”他顿了顿,“北狄使节当街行刺,若传出去,边境必乱。我杀他,是为了稳局。”
她说:“可您来了。”
他一滞。
她站起身,一步步走近,距离近到能看清他瞳孔里的自己。她忽然抬手,解开衣领一侧系带,锁骨处那道红痕彻底裸露出来,在烛光下泛着淡淡的粉。
“那这个呢?”她问,“也是为了稳局?”
裴砚眼神一震,视线落在那道痕迹上,喉结微动。
【检测到心声:那夜暴雨,她跌入泥泞,我扶她起身,指尖曾无意擦过此处……莫非是那时咬牙忍痛留下的印?】
机械音在脑中响起,沈知微心头一松。
原来他还记得。
她没收回手,反而更近一步,几乎贴着他胸口,仰头看着他:“王爷那一晚,抱我进屋,替我挡雨,还用牙咬断腕上荆棘……这些事,您都忘了?可我记得清清楚楚。”
裴砚呼吸一紧,后退半步,却被她伸手按住肩头。
“您送药来,说‘别留下疤痕’。”她声音轻了些,“这话不像命令,倒像……心疼。”
“住口。”他低喝,却没推开她。
她笑了,笑意不达眼底,却也不带讥讽:“王爷何必装狠?您若真无情,今日就不会亲自动手斩杀刺客。您若真冷心,刚才就不会站在这儿,看我有没有洗掉那块血迹。”
他沉默。
她忽然踮起脚尖,凑近他耳边,温热气息拂过耳廓:“王爷若是喜欢这痕,不如……再亲一次?”
话音落,裴砚猛地一颤。
他倏然转身要走,脚步仓促,竟撞上身后妆台。瓷瓶倾倒,胭脂盒翻滚落地,盖子崩开,殷红粉末洒了一地,像泼洒的血。
他僵在原地,背影紧绷。
沈知微没追,也没笑。她只是蹲下身,慢条斯理地拾起一只碎裂的胭脂盒,指尖抚过那抹红,轻声道:“王爷这是……害羞了?”
他没回头。
可肩膀微微起伏,显出从未有过的失态。
良久,他才哑声开口:“你不该试探我。”
“我为何不能?”她望着他背影,“您救我性命,却不许我说一句真心话?您夜里偷来我院中,却不准我问一句缘由?王爷,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我不是偷来。”他低声道,“我是来看你是否安好。”
“那您为何不走正门?为何不召见我?为何不让我知道您会来?”
他无言。
她站起身,走到他身后,声音很轻:“我知道您怕。怕动了心,便失了控;怕对我动情,就成了软肋。可您有没有想过,我也不傻。我重生以来,步步为营,从不信谁,唯独……开始信您。”
裴砚缓缓转过身。
他的眼神不再是帝王俯视众生的冷峻,而是带着一种近乎挣扎的复杂。他看着她,像是第一次真正看清她这个人,而不只是棋盘上的对手或盟友。
“沈知微。”他叫她名字,不是“沈姑娘”,也不是“庶女”,“你太危险。”
“因为我看透您?”她反问。
“因为你让我……不想再算。”他嗓音沙哑,“我不想再想这一举动会不会影响朝局,会不会牵连党争。我只想确认你活着,完好无损。这种念头,对一个帝王来说,是致命的。”
她静静看着他,忽而伸手,轻轻按在他心口:“可它跳得这么快,说明您还是个人,不只是皇帝。”
他没躲。
她收回手,退后一步:“明日李氏或许会请我去正院。我不知她打什么主意,但我知道,您不会让我孤身应对。”
他皱眉:“你怎么知道她会——”
“我不知。”她打断他,唇角微扬,“我只是相信,您会护我。”
他凝视她许久,终是低叹一声,转身欲走。这一次,步伐沉稳了许多,却在跨出门槛时停下。
“那药。”他背对着她,“每日两次,涂完换干净帕子。别用手碰。”
她说:“是。”
他又顿了顿:“……别再穿那么薄的衣裳。”
话落,人已消失在夜色中。
沈知微立在原地,望着空荡的门口,许久不动。烛火摇曳,映得满地胭脂如烬。
她弯腰,拾起最后一盒打翻的胭脂,握在掌心。盒身冰凉,粉末沾了指尖,红得刺目。
窗外,夜风卷起一片落叶,打着旋儿贴地滑过门槛。
她低头,看见那片叶子边缘沾着一点湿泥,像是有人刚刚走过院墙外的湿土路。
她没抬头看,也没唤人。
只是将胭脂盒攥得更紧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