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微睁开眼,手指还贴在腹部。阳光从城楼高处斜照进来,落在她的袖口上,映出一道浅灰的痕迹。她慢慢起身,扶着墙边的木栏站稳,耳边是士兵来回走动的脚步声。
副将掀帘而出,看见她已醒,连忙上前:“娘娘,陛下还在等您。”
她点头,没说话,只将节杖握紧了些。外头马蹄声未歇,裴砚的玄甲军已列阵完毕,只等她一声令下便启程回京。
半个时辰后,凤驾离了东仓。沿途百姓跪在道旁,有人抬着水盆洒路,有人捧着新蒸的米糕放在道边。沈知微掀开帘子看了一眼,又放下。这一路不是凯旋,而是归朝。前方等着她的,不会比战场轻松。
三日后,銮驾入京。
皇城内外张灯结彩,金銮殿前摆开长案,酒香随风飘散。庆功宴设于正午,文武百官皆着朝服,按品级立于殿中。沈知微穿了一身赤金绣凤的宫装,发间簪着东珠步摇,由内侍引着步入大殿。
裴砚坐在龙椅之上,见她进来,目光顿了一下。她微微低头,走到帝座旁的凤位坐下。司礼官高唱行酒令,第一杯敬天子,第二杯敬三军将士。
酒过三巡,气氛渐热。有将领说起北岭伏击一战,说到皇后坐守城门、抚琴退敌时,满殿皆静。有人低声叹服,也有人 exchanged 眼神,神色复杂。
就在这时,礼部侍郎忽然起身,手执象牙笏板,声音清亮:“臣有本奏。”
众人侧目。裴砚抬眼看他,未语。
那侍郎躬身道:“皇后娘娘身怀龙嗣,本当静养深宫,颐养天和。然此次亲赴边关,统领兵马,实违祖制妇德之训。若因此损及皇嗣,岂非动摇国本?此例一开,后世何以为鉴?”
话音落下,殿中一片寂静。
沈知微端起面前酒杯,轻轻抿了一口。酒液温润,入口微甜。她不动声色地闭了一下眼。
心镜系统启动。
目标:礼部侍郎。
三秒静默。
冰冷机械音在脑中响起:【只要她喝下这杯酒,当场倒下,就说她心疾发作……裴昭答应过,事成之后让我掌礼部尚书之位……】
她睁开眼,眸光沉静如水。
这时,那侍郎又上前一步,语气更重:“臣非为攻讦,实乃忧国忧君。请陛下明察,还后宫以清正,还朝纲以礼法!”
几位老臣微微点头,似有附和之意。
沈知微却笑了。她缓缓起身,转向裴砚,举杯道:“陛下与臣妾共历战火,亲眼所见边关将士如何浴血守土。今日得胜归来,不正是因上下同心、君臣不疑?这一杯,臣妾愿敬陛下,也敬所有为国拼杀的将士。”
她说完,将杯沿递向裴砚。
裴砚盯着她看了片刻,忽而一笑,接过酒杯,仰头饮尽。
满殿无人出声。
沈知微仍站着,指尖轻抚小腹,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国难当头,谁还能躲在宫里念《女诫》?陛下信我,派我代天巡边,是我之幸,也是大周之幸。若连这点信任都要被质疑,那以后谁敢为国出力?”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礼部侍郎:“你说我违礼,可你心里想的,却是我若死了,你就能升官。”
那侍郎猛地抬头,脸色煞白:“你……你说什么?”
“你说我心疾发作。”她直视着他,“你还说,只要我不活着回来,你们就安全了。”
“荒谬!”侍郎后退一步,“这是污蔑!臣绝无此意!”
“你的心意,我说得没错。”她不再看他,转头对殿外喊了一声,“来人。”
两名带刀侍卫立刻从殿外走入。
“此人意图毒害皇后,动摇军心,即刻押送大理寺,严加审问。”
“你不能这样!”侍郎嘶吼,“我是礼部官员,你无权——”
话未说完,已被捂住嘴拖了出去。他的笏板掉在地上,裂成两半。
殿中鸦雀无声。
宗室一位老臣轻咳两声,拄着拐杖往前一步,刚要开口,沈知微抢先说道:“今日是庆功宴,不是问罪堂。臣妾刚才所言,只为澄清事实,无意与任何人争辩。”
她回头看了裴砚一眼:“这场胜利,属于陛下,属于三军,不属于某一个人。我们该做的,是赏功,而不是翻旧账。”
裴砚缓缓站起,走到她身边。他没有看其他人,只抬手拍了拍她的肩,然后转身面向群臣。
“战事已定。”他说,“是非功过,自有史官记载。从今日起,论功行赏,其余一切,暂且搁置。”
他的声音不大,却压住了整个大殿。
没人再敢说话。
酒席继续,但气氛早已不同。有人低头饮酒,有人频频偷看帝后二人。沈知微重新落座,手指搭在杯沿,没有再碰那酒。
她知道,这一杯酒没喝,却比喝了更让人害怕。
裴砚坐回龙椅,目光扫过殿中诸臣。那些曾低眉顺眼、暗中串联的人,此刻都不敢与他对视。
一名内侍捧着新酿的酒壶走近,弯腰替她斟满。
沈知微看着杯中晃动的液体,忽然伸手拦住。
“换一杯。”她说。
内侍一愣:“娘娘?”
“这壶酒,打开多久了?”
“刚从御窖取出,未曾启封。”
她没答,只是盯着那酒面微微荡开的波纹。阳光穿过殿顶的雕花窗格,照在酒液上,泛起一点细小的浮沫。
她抬起手,示意内侍把整壶酒倒在旁边的铜盆里。
酒流进盆中,起初清澈,片刻后,盆底沉淀出一层淡青色的渣滓。
周围几人看见,倒吸一口冷气。
沈知微这才开口:“原来不止一个人想让我死。”
她看向殿角一个垂首站立的太监。那人衣领微斜,袖口沾了点酒渍,正悄悄往门口挪步。
“你。”她指着那人,“留下。”
那人脚步一顿,身子僵住。
她不再多说,只对侍卫道:“查他身上有没有药包。”
侍卫立刻上前拦住。那太监挣扎了一下,从袖中掉出一个小瓷瓶。
沈知微看着瓶子滚到脚边,没弯腰捡。
“看来,今晚的酒,也不能随便喝。”
她站起身,走到裴砚身边,低声道:“还有人在。”
裴砚点头,眼神冷了下来。
大殿灯火通明,乐声依旧,但空气像冻住了一样。
沈知微站在帝座旁,目光落在那个被按在地上的太监脸上。
那人抬起头,眼里全是恐惧。
她忽然问:“你是谁让你来的?”
太监张了张嘴,还没出声,喉头一哽,嘴角渗出黑血。
        副将掀帘而出,看见她已醒,连忙上前:“娘娘,陛下还在等您。”
她点头,没说话,只将节杖握紧了些。外头马蹄声未歇,裴砚的玄甲军已列阵完毕,只等她一声令下便启程回京。
半个时辰后,凤驾离了东仓。沿途百姓跪在道旁,有人抬着水盆洒路,有人捧着新蒸的米糕放在道边。沈知微掀开帘子看了一眼,又放下。这一路不是凯旋,而是归朝。前方等着她的,不会比战场轻松。
三日后,銮驾入京。
皇城内外张灯结彩,金銮殿前摆开长案,酒香随风飘散。庆功宴设于正午,文武百官皆着朝服,按品级立于殿中。沈知微穿了一身赤金绣凤的宫装,发间簪着东珠步摇,由内侍引着步入大殿。
裴砚坐在龙椅之上,见她进来,目光顿了一下。她微微低头,走到帝座旁的凤位坐下。司礼官高唱行酒令,第一杯敬天子,第二杯敬三军将士。
酒过三巡,气氛渐热。有将领说起北岭伏击一战,说到皇后坐守城门、抚琴退敌时,满殿皆静。有人低声叹服,也有人 exchanged 眼神,神色复杂。
就在这时,礼部侍郎忽然起身,手执象牙笏板,声音清亮:“臣有本奏。”
众人侧目。裴砚抬眼看他,未语。
那侍郎躬身道:“皇后娘娘身怀龙嗣,本当静养深宫,颐养天和。然此次亲赴边关,统领兵马,实违祖制妇德之训。若因此损及皇嗣,岂非动摇国本?此例一开,后世何以为鉴?”
话音落下,殿中一片寂静。
沈知微端起面前酒杯,轻轻抿了一口。酒液温润,入口微甜。她不动声色地闭了一下眼。
心镜系统启动。
目标:礼部侍郎。
三秒静默。
冰冷机械音在脑中响起:【只要她喝下这杯酒,当场倒下,就说她心疾发作……裴昭答应过,事成之后让我掌礼部尚书之位……】
她睁开眼,眸光沉静如水。
这时,那侍郎又上前一步,语气更重:“臣非为攻讦,实乃忧国忧君。请陛下明察,还后宫以清正,还朝纲以礼法!”
几位老臣微微点头,似有附和之意。
沈知微却笑了。她缓缓起身,转向裴砚,举杯道:“陛下与臣妾共历战火,亲眼所见边关将士如何浴血守土。今日得胜归来,不正是因上下同心、君臣不疑?这一杯,臣妾愿敬陛下,也敬所有为国拼杀的将士。”
她说完,将杯沿递向裴砚。
裴砚盯着她看了片刻,忽而一笑,接过酒杯,仰头饮尽。
满殿无人出声。
沈知微仍站着,指尖轻抚小腹,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国难当头,谁还能躲在宫里念《女诫》?陛下信我,派我代天巡边,是我之幸,也是大周之幸。若连这点信任都要被质疑,那以后谁敢为国出力?”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礼部侍郎:“你说我违礼,可你心里想的,却是我若死了,你就能升官。”
那侍郎猛地抬头,脸色煞白:“你……你说什么?”
“你说我心疾发作。”她直视着他,“你还说,只要我不活着回来,你们就安全了。”
“荒谬!”侍郎后退一步,“这是污蔑!臣绝无此意!”
“你的心意,我说得没错。”她不再看他,转头对殿外喊了一声,“来人。”
两名带刀侍卫立刻从殿外走入。
“此人意图毒害皇后,动摇军心,即刻押送大理寺,严加审问。”
“你不能这样!”侍郎嘶吼,“我是礼部官员,你无权——”
话未说完,已被捂住嘴拖了出去。他的笏板掉在地上,裂成两半。
殿中鸦雀无声。
宗室一位老臣轻咳两声,拄着拐杖往前一步,刚要开口,沈知微抢先说道:“今日是庆功宴,不是问罪堂。臣妾刚才所言,只为澄清事实,无意与任何人争辩。”
她回头看了裴砚一眼:“这场胜利,属于陛下,属于三军,不属于某一个人。我们该做的,是赏功,而不是翻旧账。”
裴砚缓缓站起,走到她身边。他没有看其他人,只抬手拍了拍她的肩,然后转身面向群臣。
“战事已定。”他说,“是非功过,自有史官记载。从今日起,论功行赏,其余一切,暂且搁置。”
他的声音不大,却压住了整个大殿。
没人再敢说话。
酒席继续,但气氛早已不同。有人低头饮酒,有人频频偷看帝后二人。沈知微重新落座,手指搭在杯沿,没有再碰那酒。
她知道,这一杯酒没喝,却比喝了更让人害怕。
裴砚坐回龙椅,目光扫过殿中诸臣。那些曾低眉顺眼、暗中串联的人,此刻都不敢与他对视。
一名内侍捧着新酿的酒壶走近,弯腰替她斟满。
沈知微看着杯中晃动的液体,忽然伸手拦住。
“换一杯。”她说。
内侍一愣:“娘娘?”
“这壶酒,打开多久了?”
“刚从御窖取出,未曾启封。”
她没答,只是盯着那酒面微微荡开的波纹。阳光穿过殿顶的雕花窗格,照在酒液上,泛起一点细小的浮沫。
她抬起手,示意内侍把整壶酒倒在旁边的铜盆里。
酒流进盆中,起初清澈,片刻后,盆底沉淀出一层淡青色的渣滓。
周围几人看见,倒吸一口冷气。
沈知微这才开口:“原来不止一个人想让我死。”
她看向殿角一个垂首站立的太监。那人衣领微斜,袖口沾了点酒渍,正悄悄往门口挪步。
“你。”她指着那人,“留下。”
那人脚步一顿,身子僵住。
她不再多说,只对侍卫道:“查他身上有没有药包。”
侍卫立刻上前拦住。那太监挣扎了一下,从袖中掉出一个小瓷瓶。
沈知微看着瓶子滚到脚边,没弯腰捡。
“看来,今晚的酒,也不能随便喝。”
她站起身,走到裴砚身边,低声道:“还有人在。”
裴砚点头,眼神冷了下来。
大殿灯火通明,乐声依旧,但空气像冻住了一样。
沈知微站在帝座旁,目光落在那个被按在地上的太监脸上。
那人抬起头,眼里全是恐惧。
她忽然问:“你是谁让你来的?”
太监张了张嘴,还没出声,喉头一哽,嘴角渗出黑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