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从窗缝钻进来,吹熄了半截蜡烛。沈知微没动,手里还捏着那张烧了一角的纸条。灰烬落在鞋面,她轻轻拂去。
青隼一个时辰前带回消息:西市民宅确有异动,但真正频繁出入的,是城东裴昭的别院。一名黑衣信使昨夜三更潜入,天未亮又匆匆离开,怀里似乎藏了东西。
她立刻命人将情报送往御前。
不到两刻钟,宫外传来急促马蹄声。禁军铁甲列队,火把连成一线,直扑裴昭府邸。沈知微披上外袍,提步出殿。她不能只等结果。
宫门已开。她乘轿出宫时,天边刚泛白。轿帘掀开一条缝,远处裴昭府邸已被围得水泄不通。裴砚站在台阶下,玄色长袍未换,手按剑柄,目光沉冷。
“你来了。”他见她下轿,声音不高。
“我得亲眼看着。”她说。
裴砚点头:“刚报上来,后院密道口已被封死,内院搜出三名死士,皆服毒自尽。裴昭本人尚未现身。”
话音未落,一名禁军校尉快步上前:“陛下,西侧厢房抓到一人,自称王府管家,说有要紧事禀报!”
裴砚抬手一挥:“带上来。”
那人被押到跟前,抖得几乎站不住。他跪地磕头:“皇后娘娘明鉴!小的是被迫替王爷藏东西……昨夜有人送来一只木匣,王爷亲手放进书房暗格,还说若今晨未归,就让心腹烧掉!”
沈知微看向裴砚:“书房在哪儿?”
“东偏院第三间。”
她迈步就走。裴砚紧随其后。禁军破门而入,屋内陈设整齐,书架靠墙。她径直走到案台旁,手指划过背面木板,触到一处松动。用力一推,暗格弹开。
里面是一只紫檀木匣,锁扣完好。
她取出木匣,打开。一层薄布下,露出半卷泛黄绢帛。边缘有残缺,但“奉天承运”四字仍清晰可见。
“血诏。”她低声说。
裴砚接过看了一眼,冷笑:“残破不堪,无印无签,连年号都模糊不清。这就是他们嘴里的‘正统’?”
外面传来喧哗。片刻后,两名禁军拖着一人进来。那人锦袍皱乱,脸上有擦伤,正是裴昭。
他抬头看见沈知微,嘴角扯了一下:“皇嫂也来观刑?”
裴砚走上前,一脚将他踹跪在地:“你还敢称兄道弟?勾结前朝余孽,私藏伪诏,通敌南诏北狄,哪一条不是死罪?”
裴昭仰头大笑:“我是死罪?那你呢?庶出之子,弑兄夺位,母妃不明不白死去,父皇临终前可曾写下传位诏书?你说你是正统,谁给你作证?”
沈知微盯着他:“你在等太后死。”
裴昭笑声一顿。
她继续说:“只要太后一咽气,你们就能拿着这份残诏,宣称她是被你兄长囚禁逼迫,再伪造遗命,让你登基。是不是?”
裴昭闭嘴不答,眼神却闪了闪。
沈知微退后一步,悄然启动心镜系统。目标:裴昭。
三秒静默。
脑中响起冰冷提示:【老东西不肯签字,只能等她断气……到时候,谁能查清真相?】
她收回视线,对裴砚说:“他还藏着一个人。”
裴砚眯眼:“谁?”
“前朝最后一位宗室。”
话音刚落,外头又传来动静。一名禁军押着个灰发老者进来。他身穿粗布衣,面容枯槁,但双眼锐利如刀。
“抓到了!”校尉禀报,“他在地窖夹层,身边还有五具尸体,都是旧部。”
沈知微看向那老者。她曾在谍报卷宗里见过这张脸。
“你就是前朝遗族首领。”
老者冷笑:“亡国之人,活着也是死人。你们不必问,我什么都不会说。”
裴砚下令:“带下去,严审。”
沈知微却抬手拦住:“等等。”
她走近老者,直视他的眼睛。心镜系统再次启动。目标:前朝遗族首领。
三秒静默。
机械音响起:【血诏在太后手里……只要她死,诏书就归我们……】
她心头一震,迅速转身,在裴砚耳边低语几句。
裴砚脸色骤变,猛地抬头看向老者:“你们竟敢打太后的主意?”
老者神色微动,随即恢复冷硬:“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裴砚一声令下:“押入刑部密殿,单独看管!任何人不得靠近!”
一行人转往宫中密殿。老者被绑在铁椅上,嘴仍闭得紧紧的。裴昭也被拖进来,扔在地上。
裴砚立于高台,声音冷厉:“今日当着你们的面,我再申一遍——太后尚在人世,且已于半月前亲笔写下遗诏,指定我为唯一继承人。此诏现存于金匮玉册,由三公九卿共同见证。”
老者猛然抬头。
裴昭也瞪大眼睛:“不可能!太后早已失语昏迷,怎会立诏?”
沈知微开口:“你们不知道吧?太后虽病重,但神志未散。每旬一次,她都会以指代笔,在掌心划字确认国事。上月十三,她亲口承认陛下继位合法,并命内阁拟诏。”
她从袖中取出一份黄绫文书:“这就是副本。上面有太医署七人联名画押,还有司礼监用印。”
裴昭死死盯着那份文书,忽然狂笑:“假的!全是假的!你们串通一气,欺天下人耳目!”
沈知微平静道:“你可以不信。但满朝文武、天下百姓,不会陪你演这场戏。”
裴砚走下台阶,站在两人面前:“你们以为,只要杀了太后,毁了证据,就能翻盘?可你们忘了——这个天下,已经不是你们那个腐朽王朝的天下了。”
他抬手一挥:“带上来!”
禁军推入几辆推车。车上堆满信件、账本、玉玺印模。其中一枚白玉玺印尤为显眼,雕着龙纹,却与当今皇玺形制不同。
“这是前朝龙纹玺。”裴砚说,“藏在你书房密室,裴昭。还有这些——你与南诏将军的密信,与北狄左贤王的交易记录,全都齐了。”
沈知微拿起一封信展开:“写信的人是你吧?承诺事成之后,割让三州之地,换北狄十万骑兵南下。”
裴昭咬牙不语。
老者突然开口:“就算你们揭穿一切,又能如何?民心可用,旧臣未死,只要有一线机会,我们就不会放弃复国!”
沈知微看着他:“你们所谓的复国,就是让百姓再经历一次战火?让边境百姓流离失所?让女子不能再读书识字?”
老者嘴唇颤动,却说不出话。
裴砚朗声道:“从今日起,前朝余党彻底覆灭。所有参与谋逆者,无论官职高低,一律革职查办,株连九族。再有敢提‘前朝正统’四字者,视为叛国,当场诛杀!”
殿外传来整齐脚步声。一队禁军列阵而入,手中捧着缴获的旗帜、兵器、文书,全部投入火盆。
火焰腾起,照亮整个大殿。
沈知微站在裴砚身侧,看着那团火。血诏的残片也在其中,慢慢卷曲、焦黑、化为灰烬。
裴昭终于瘫坐在地,肩膀垮下。他抬头看向沈知微,声音沙哑:“你早就知道了,是不是?从一开始……你就知道我会做什么。”
沈知微没有回答。
她只知道,这一局,她等了很久。每一步都算准了对方会怎么走。而现在,棋终局定。
裴砚转向她:“接下来怎么办?”
“等。”她说,“等太后醒来。”
裴砚点头。他明白她的意思。真正的收尾,还没开始。
殿内火光跳动,映在每个人的脸上。禁军陆续退出,只留下几名亲卫守在门口。
沈知微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清晨的风吹进来,带着一丝凉意。
远处宫墙上,巡逻的队伍正缓缓移动。火把一列列亮着,像一条不动的河。
她忽然想起什么,回头看向那老者的尸体。刚才混乱中,他倒下时右手曾抽搐了一下,似乎想抓什么。
她走过去蹲下身。在他袖口内侧,摸到一张折叠极小的纸条。
展开一看,只有四个字:**西苑枯井**。
她攥紧纸条,指尖发冷。
这局,或许还没完。
        青隼一个时辰前带回消息:西市民宅确有异动,但真正频繁出入的,是城东裴昭的别院。一名黑衣信使昨夜三更潜入,天未亮又匆匆离开,怀里似乎藏了东西。
她立刻命人将情报送往御前。
不到两刻钟,宫外传来急促马蹄声。禁军铁甲列队,火把连成一线,直扑裴昭府邸。沈知微披上外袍,提步出殿。她不能只等结果。
宫门已开。她乘轿出宫时,天边刚泛白。轿帘掀开一条缝,远处裴昭府邸已被围得水泄不通。裴砚站在台阶下,玄色长袍未换,手按剑柄,目光沉冷。
“你来了。”他见她下轿,声音不高。
“我得亲眼看着。”她说。
裴砚点头:“刚报上来,后院密道口已被封死,内院搜出三名死士,皆服毒自尽。裴昭本人尚未现身。”
话音未落,一名禁军校尉快步上前:“陛下,西侧厢房抓到一人,自称王府管家,说有要紧事禀报!”
裴砚抬手一挥:“带上来。”
那人被押到跟前,抖得几乎站不住。他跪地磕头:“皇后娘娘明鉴!小的是被迫替王爷藏东西……昨夜有人送来一只木匣,王爷亲手放进书房暗格,还说若今晨未归,就让心腹烧掉!”
沈知微看向裴砚:“书房在哪儿?”
“东偏院第三间。”
她迈步就走。裴砚紧随其后。禁军破门而入,屋内陈设整齐,书架靠墙。她径直走到案台旁,手指划过背面木板,触到一处松动。用力一推,暗格弹开。
里面是一只紫檀木匣,锁扣完好。
她取出木匣,打开。一层薄布下,露出半卷泛黄绢帛。边缘有残缺,但“奉天承运”四字仍清晰可见。
“血诏。”她低声说。
裴砚接过看了一眼,冷笑:“残破不堪,无印无签,连年号都模糊不清。这就是他们嘴里的‘正统’?”
外面传来喧哗。片刻后,两名禁军拖着一人进来。那人锦袍皱乱,脸上有擦伤,正是裴昭。
他抬头看见沈知微,嘴角扯了一下:“皇嫂也来观刑?”
裴砚走上前,一脚将他踹跪在地:“你还敢称兄道弟?勾结前朝余孽,私藏伪诏,通敌南诏北狄,哪一条不是死罪?”
裴昭仰头大笑:“我是死罪?那你呢?庶出之子,弑兄夺位,母妃不明不白死去,父皇临终前可曾写下传位诏书?你说你是正统,谁给你作证?”
沈知微盯着他:“你在等太后死。”
裴昭笑声一顿。
她继续说:“只要太后一咽气,你们就能拿着这份残诏,宣称她是被你兄长囚禁逼迫,再伪造遗命,让你登基。是不是?”
裴昭闭嘴不答,眼神却闪了闪。
沈知微退后一步,悄然启动心镜系统。目标:裴昭。
三秒静默。
脑中响起冰冷提示:【老东西不肯签字,只能等她断气……到时候,谁能查清真相?】
她收回视线,对裴砚说:“他还藏着一个人。”
裴砚眯眼:“谁?”
“前朝最后一位宗室。”
话音刚落,外头又传来动静。一名禁军押着个灰发老者进来。他身穿粗布衣,面容枯槁,但双眼锐利如刀。
“抓到了!”校尉禀报,“他在地窖夹层,身边还有五具尸体,都是旧部。”
沈知微看向那老者。她曾在谍报卷宗里见过这张脸。
“你就是前朝遗族首领。”
老者冷笑:“亡国之人,活着也是死人。你们不必问,我什么都不会说。”
裴砚下令:“带下去,严审。”
沈知微却抬手拦住:“等等。”
她走近老者,直视他的眼睛。心镜系统再次启动。目标:前朝遗族首领。
三秒静默。
机械音响起:【血诏在太后手里……只要她死,诏书就归我们……】
她心头一震,迅速转身,在裴砚耳边低语几句。
裴砚脸色骤变,猛地抬头看向老者:“你们竟敢打太后的主意?”
老者神色微动,随即恢复冷硬:“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裴砚一声令下:“押入刑部密殿,单独看管!任何人不得靠近!”
一行人转往宫中密殿。老者被绑在铁椅上,嘴仍闭得紧紧的。裴昭也被拖进来,扔在地上。
裴砚立于高台,声音冷厉:“今日当着你们的面,我再申一遍——太后尚在人世,且已于半月前亲笔写下遗诏,指定我为唯一继承人。此诏现存于金匮玉册,由三公九卿共同见证。”
老者猛然抬头。
裴昭也瞪大眼睛:“不可能!太后早已失语昏迷,怎会立诏?”
沈知微开口:“你们不知道吧?太后虽病重,但神志未散。每旬一次,她都会以指代笔,在掌心划字确认国事。上月十三,她亲口承认陛下继位合法,并命内阁拟诏。”
她从袖中取出一份黄绫文书:“这就是副本。上面有太医署七人联名画押,还有司礼监用印。”
裴昭死死盯着那份文书,忽然狂笑:“假的!全是假的!你们串通一气,欺天下人耳目!”
沈知微平静道:“你可以不信。但满朝文武、天下百姓,不会陪你演这场戏。”
裴砚走下台阶,站在两人面前:“你们以为,只要杀了太后,毁了证据,就能翻盘?可你们忘了——这个天下,已经不是你们那个腐朽王朝的天下了。”
他抬手一挥:“带上来!”
禁军推入几辆推车。车上堆满信件、账本、玉玺印模。其中一枚白玉玺印尤为显眼,雕着龙纹,却与当今皇玺形制不同。
“这是前朝龙纹玺。”裴砚说,“藏在你书房密室,裴昭。还有这些——你与南诏将军的密信,与北狄左贤王的交易记录,全都齐了。”
沈知微拿起一封信展开:“写信的人是你吧?承诺事成之后,割让三州之地,换北狄十万骑兵南下。”
裴昭咬牙不语。
老者突然开口:“就算你们揭穿一切,又能如何?民心可用,旧臣未死,只要有一线机会,我们就不会放弃复国!”
沈知微看着他:“你们所谓的复国,就是让百姓再经历一次战火?让边境百姓流离失所?让女子不能再读书识字?”
老者嘴唇颤动,却说不出话。
裴砚朗声道:“从今日起,前朝余党彻底覆灭。所有参与谋逆者,无论官职高低,一律革职查办,株连九族。再有敢提‘前朝正统’四字者,视为叛国,当场诛杀!”
殿外传来整齐脚步声。一队禁军列阵而入,手中捧着缴获的旗帜、兵器、文书,全部投入火盆。
火焰腾起,照亮整个大殿。
沈知微站在裴砚身侧,看着那团火。血诏的残片也在其中,慢慢卷曲、焦黑、化为灰烬。
裴昭终于瘫坐在地,肩膀垮下。他抬头看向沈知微,声音沙哑:“你早就知道了,是不是?从一开始……你就知道我会做什么。”
沈知微没有回答。
她只知道,这一局,她等了很久。每一步都算准了对方会怎么走。而现在,棋终局定。
裴砚转向她:“接下来怎么办?”
“等。”她说,“等太后醒来。”
裴砚点头。他明白她的意思。真正的收尾,还没开始。
殿内火光跳动,映在每个人的脸上。禁军陆续退出,只留下几名亲卫守在门口。
沈知微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清晨的风吹进来,带着一丝凉意。
远处宫墙上,巡逻的队伍正缓缓移动。火把一列列亮着,像一条不动的河。
她忽然想起什么,回头看向那老者的尸体。刚才混乱中,他倒下时右手曾抽搐了一下,似乎想抓什么。
她走过去蹲下身。在他袖口内侧,摸到一张折叠极小的纸条。
展开一看,只有四个字:**西苑枯井**。
她攥紧纸条,指尖发冷。
这局,或许还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