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寒门入内阁,世家势力再受挫-《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

  裴承安的名字在宫中传开不过半日,朝堂上的风向已悄然变了。

  沈知微站在金銮殿侧位,手中没有抱孩子,但昨夜那一幕仍像烙印刻在她心里。她知道,裴砚昨日破例封爵,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一步棋的开始。今天这局,才是真正的落子无声。

  早朝钟响,百官列班。裴砚端坐龙椅,目光扫过殿中,声音不高却压得住全场:“朕决意提拔四人入内阁,协理政务。”

  话音落下,几位身着青袍的官员从文官末位列出。他们年纪不一,有的两鬓斑白,有的尚带书生气,走路时脚步沉稳,腰背挺直。一人手中还攥着袖口的帕子,指节微微发白。

  “臣等叩谢陛下。”四人齐跪,声音整齐划一。

  殿中静了一瞬。

  随即,一位年长的老臣越众而出,是崔家家主,曾任礼部尚书。他拱手道:“陛下,内阁乃中枢要地,历来由德高望重、出身清贵者执掌。此四人皆出自寒门,无门第根基,无显赫功绩,骤然入阁,恐难服众,亦不合祖制。”

  他话音刚落,又有几人附和。

  “祖宗之法不可轻废。”

  “朝纲有序,岂能因一人之念而乱?”

  “若今日可入,明日谁不可入?”

  这些话说得冠冕堂皇,字字紧扣“规矩”二字。可沈知微听得清楚,他们真正在意的不是规矩,而是权力被分走。

  她闭了眼。

  心镜启动。

  目标:第一位寒门官员。

  三秒静默。

  【我爹死前只说一句话——好好读书,别让人踩在头上。我不能输。】

  再换目标:第二位。

  三秒静默。

  【县试榜首,府试第三,会试二甲第七。我凭文章进来,凭什么说我没资格?】

  第三个。

  【家中妻儿还在等米下锅,这一身官服,是我拼了命挣来的。只要有一口气,我就不会退。】

  最后一个。

  【娘娘曾派人送药到我家,救了我娘的肺痨。她说百姓养官,不是为了看脸色的。我记得这句话。】

  沈知微睁开眼。

  她的视线缓缓扫过那些反对的面孔。这些人穿锦袍,戴玉冠,说话时语气沉重,仿佛肩负天下大义。可他们不知道,就在三天前,其中一人刚把女儿许配给江南盐商,收了八千两白银的聘礼。

  她站了出来。

  没有大声呵斥,也没有激动言辞。她只是往前走了两步,站到大殿中央,面对群臣。

  “你们说他们没资格。”她的声音平缓,却清晰传遍整个殿堂,“那我问你们,百姓纳税,是为了养一群高高在上的人,还是为了换来一个清明的世道?”

  没人回答。

  “你们讲祖制。”她继续说,“可太祖起兵时,身边有几个是世家出身?六个开国元勋,五个是农夫走卒。那时候怎么没人提门第?”

  崔老面色微变。

  沈知微看向那四位寒门官员:“他们十年寒窗,有人考了七次才中举,有人边教私塾边备考。他们在地方任上,亲自丈量田亩,核对账册,替农户申冤。你们呢?一年下几趟乡?见过几次百姓的脸?”

  殿中一片沉默。

  “你说他们无根无基。”她转头盯着崔老,“可他们的根,扎在泥土里。你们的根,缠在金银上。”

  这话一出,几名世家官员脸色涨红。

  “朝廷用人,当以才能为先,忠心为本。”沈知微声音抬高,“他们或许没有族谱上的荣耀,但他们有夜里挑灯的笔墨,有踏遍山野的脚印,更有此刻在我耳边回响的真心。”

  她顿了顿,环视四周。

  “如果你们觉得委屈,现在就可以辞官。位置空出来,自然有人愿意接手。”

  最后一句落下,满殿鸦雀无声。

  有人低头,有人避开她的目光,有人手指紧紧扣住笏板边缘。那些刚才振振有词的人,此刻再无人开口。

  裴砚坐在龙椅上,始终未发一言。但他看着沈知微的眼神变了。不是宠爱,也不是赞许,而是一种更深的东西——像是终于找到了能并肩站在这里的人。

  他知道她在做什么。

  她不是在争一时口舌之快,而是在重新定义这个朝廷的规则。从前是谁出身好谁说话,现在是谁做事谁说话。

  良久,崔老缓缓后退一步,低头道:“臣……无异议。”

  其余人陆续垂首。

  “臣附议。”

  “臣亦无异议。”

  沈知微没有笑,也没有露出胜利的姿态。她只是轻轻点头,然后退回凤座旁的位置。

  那四位新晋内阁官员重新跪下,这次不是谢恩,而是宣誓。

  “臣愿以性命效忠朝廷,不负圣恩,不负百姓!”

  声音洪亮,震得殿梁微颤。

  裴砚终于开口:“准奏。即日起,四人列席内阁会议,参与政令拟定。”

  圣旨宣毕,早朝结束。

  百官退去,脚步声渐渐远去。阳光从殿门外斜照进来,落在金砖地上,映出一道长长的影子。那是沈知微站着的身影,孤零零立在大殿中央,却没有一丝单薄感。

  她转身看向裴砚。

  “你觉得他们会老实?”她问。

  裴砚站起身,走下台阶,一步步来到她面前。“不会。但他们已经输了第一阵。”

  “接下来才是最难的。”她说,“人进了内阁,事能不能做成,还得看后续。”

  “所以你要盯紧。”裴砚看着她,“我不插手,你来主导。”

  沈知微点头。

  就在这时,一名内侍匆匆赶来,在殿外跪下:“启禀陛下,王家老太爷求见,说有要事陈情。”

  沈知微眼神一闪。

  她知道这位老太爷是谁。王令仪的祖父,清流世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昨日裴砚破格封爵,今天他就来了, timing 半点不差。

  “让他回去。”裴砚说。

  内侍一愣。

  “告诉王家。”裴砚声音平静,“他的孙女生的是皇子,封的是侯爵,这是圣旨,不是商量。若有异议,写折子递上来,朕会看。”

  内侍领命退下。

  沈知微看着他离去的方向,低声说:“他会写折子吗?”

  “不会。”裴砚摇头,“他来不是为反对,是来试探。看我们是不是真的敢走下去。”

  “那答案他已经看到了。”

  “没错。”裴砚看着她,“从今天起,寒门有人说话,世家就得学会低头。”

  沈知微望着空荡的大殿,那里刚刚经历了一场没有刀光剑影的战争。胜败已分,余波未息。

  她忽然想起昨夜那个婴儿的小手,紧紧抓住她的手指。

  那时她以为那是依赖。

  现在她明白了,那是接力。

  她转身走向殿门,脚步稳定。

  身后,裴砚跟了上来。

  两人并肩走出金銮殿时,一阵风吹过,卷起檐角的旗幡,啪的一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