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科场风云?寒门破天局-《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

  沈知微坐在太极殿东阁的案前,左手撑着额头,右手藏在袖中。指尖像被针扎过一样,一阵阵发麻。她没动,也没说话,只是把左手慢慢移到桌边,借力稳住身体。

  门外传来脚步声,是礼部官员来报科举放榜时辰已定。她点头,起身整理衣袖,独自走向大殿。

  今日是春闱放榜日,金榜挂在太极殿外高台之上。寒门士子们早早候在宫门外,青布衫子沾了晨露,不少人双手紧握,站在风里一动不动。

  沈知微走上丹墀,立于裴砚身侧。帝王未发一言,只看了她一眼。她微微颔首,目光扫向台下考官群。

  主考官须发花白,站在最前。他抬手取出一块木牌,高高举起——“舞弊”二字漆黑刺眼。

  “启禀陛下,今科榜眼答卷字迹有异,疑为代笔,请彻查!”

  话音落下,台下哗然。那榜眼是个年轻士子,布衣青衫,当即跪地叩首:“学生凭真才实学应试,绝无舞弊!”

  主考官冷笑:“若无鬼祟,何惧查验原卷?可原卷……已不见踪影。”

  人群骚动起来。有人低语,说寒门子弟终究靠关系上位;也有人沉默不语,盯着那老臣袖口微微鼓起的一角。

  沈知微垂眸,右手又是一阵抽麻。她将手收进广袖深处,左手轻轻按在玉阶栏杆上。

  她闭眼,默念启动。

  【心镜系统启动】

  【目标:主考官】

  【心声读取中……】

  “寒门榜眼答卷在吾袖中,烧之便可定罪。只要压下一人,百人自退。”

  三秒过去,她睁开眼,嘴角微扬。

  她缓步走下台阶,声音清晰:“既然怀疑舞弊,为何不请主考官当众查验原卷?若无私,何惧公议?”

  主考官脸色一僵:“皇后此言差矣。科场规矩由礼部执掌,岂容后宫干涉?”

  “本宫不问规矩。”沈知微站定,“只问真相。原卷既失,是你保管不力。若你手中尚有存档,不妨拿出来看看。”

  “早已焚毁。”他冷声道,“为防流弊,落卷皆当日销毁。”

  “是吗?”她忽然抬眼,“那你左袖里藏着什么?”

  全场静了一瞬。

  主考官猛地后退半步:“你胡说什么!”

  沈知微不再多言,再度闭眼。

  【心镜系统启动】

  【目标:主考官】

  【心声读取中……】

  “袖袋夹层用油纸裹着,火漆未拆。等回府再烧,万无一失。”

  她睁眼,抬手指向那人左袖:“你说原卷已毁。可你现在想的是——‘油纸包着,火漆未拆’。”

  全场哗然。

  主考官脸色骤变:“你……你血口喷人!”

  “是不是血口喷人,一搜便知。”沈知微上前一步,“陛下在此,臣妇愿亲自查验。”

  不等回应,她已逼近,右手虽麻,左手却快如闪电,直接探入其袖中。

  指尖触到硬物。

  她抽出一封密封卷轴,封口火漆完好,上面印着礼部监试司专用印鉴。

  “这就是你说的‘已毁’?”她当众举起,“谁给你的胆子,私藏贡卷?”

  主考官双目圆睁,嘴唇颤抖:“你……你怎么会知道……”

  沈知微不再看他,转身面向大殿。

  她撕开封蜡,展开答卷,朗声诵读:“‘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今世家垄断仕途,使寒门无路,岂非社稷之患?’——好一个直言敢谏的少年郎!”

  台下寂静无声。

  那寒门士子猛然抬头,双膝一软,重重跪在地上,声音哽咽:“学生……学生苦读十载,未曾托一人情,未曾递一礼帖!每夜挑灯至三更,只为争一口出路!”

  他说完,额头狠狠磕在地上,一下又一下。

  沈知微望着他,没有出声。她知道这种痛。前世她也是这样跪在沈家祠堂前,求一个清白,换来的却是乱棍加身。

  她将答卷高举过头,环视全场:“此卷论点明晰,字迹工整,何来舞弊?倒是有人私藏贡卷,意图毁证,该当何罪?”

  台下考官中有几人悄悄后退。其余人低头不语。

  主考官嘶吼:“皇后擅权!污蔑大臣!这是要坏了祖制啊!”

  “祖制?”沈知微冷笑,“祖制是要选贤任能,不是让你们结党营私,打压寒门!”

  她话音未落,裴砚从高位起身。

  玄袍猎猎,他走下丹墀,拾起御案上的朱笔。

  所有人屏息。

  他看也没看那主考官,抬手一掷。

  朱笔砸在青砖上,发出清脆裂响,笔尖折断,红墨溅开如血。

  “即刻革去此人考官之职,永不录用。”他的声音不高,却压下全场喧哗,“榜眼沈砚之,授翰林院修撰,即日上任。”

  台下死寂。

  片刻后,宫门外爆发出震天呼喊。

  数百寒门士子齐刷刷跪地,高呼:“皇后千岁!寒门有光!”

  声音如潮,冲破云霄。

  沈知微站在丹墀边缘,听着那一声声呐喊,左手扶着栏杆,右手仍藏在袖中,指尖麻木未消。

  她没回头,也没动。

  这时,一名侍卫匆匆从侧殿进来,在她耳边低语几句。

  她听完,眉头微皱。

  “地牢那边刚审了一半,陈七突然咬舌?”她低声问。

  “是。”侍卫答,“但被及时拦下。现在人还活着,只是不肯开口。”

  沈知微沉默片刻,转头看向大殿深处。

  那被革职的主考官正被两名禁军押往偏殿,路过廊柱时,他忽然扭头,朝她看了一眼。

  那一眼里,没有恐惧,也没有愤恨。

  只有一丝淡淡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