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杆断裂的尘土尚未落定,沈知微指尖还停在太子发间。风把披帛吹得紧贴臂弯,她抬眼望向裴砚。
他站在阶下,目光沉稳,只轻轻点头。
大殿钟声响起,百官列队入宫门。今日是皇长子册封太子的大典,金銮殿前铺了红毯,一直通到丹陛之下。礼部官员捧着诏书立于东侧,太常寺乐师执乐器分列两旁。
沈知微将太子交还给乳母片刻,自己整理衣袖。凤纹深衣压着金线,领口绣工细密,这是皇后主持储君典礼应有的规制。她接过内侍递来的金托盘,上面放着太子冠冕——赤金嵌玉,顶缀明珠,重得一个五岁孩子几乎扛不住。
裴砚走上丹陛,在龙椅前站定。
鼓乐起。
皇长子由乳母牵着手,一步步走上台阶。他穿的是正红蟒袍,腰束玉带,小脸绷得紧紧的,脚步却没乱。走到殿中时,忽然抬头看了眼高悬的“正大光明”匾额,那里还钉着一支箭,尾羽微微颤动。
沈知微上前一步,从乳母手中接过孩子,抱上丹陛西侧专设的金童椅。椅子比寻常孩童坐的高些,象征储君之位已定。
裴砚展开圣旨,声音洪亮:“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立皇长子裴承稷为太子,掌东宫事,统六率卫,承朕志,安社稷。”
百官跪拜,齐呼万岁。
沈知微一手扶着椅背,另一只手垂在身侧,袖中三枚银针早已备好。她不动声色扫视殿外高墙,日光斜照,檐角飞兽投下长长影子。有风掠过瓦当,带动一片枯叶翻滚落地。
就在宣读诏书完毕的刹那,一道寒光自殿外破空而至。
箭矢直取太子面门。
沈知微耳尖一动,立刻触碰耳侧。
【心镜系统启动】
【目标:殿外高墙暗处人影】
【心声读取中……】“这一箭要穿他喉管,姐姐说只要太子死,皇后必失宠!”
三秒结束。
她右腕轻抖,一枚银针疾射而出。针尖撞上箭镞,发出一声脆响。那支箭偏了寸许,擦过太子冠顶,狠狠钉入“正大光明”匾额中央,离方才那支不过半尺距离。
殿内哗然。
侍卫冲出殿门,片刻后押回一人。是个年轻男子,脸上有道旧疤,跪在地上冷笑不止。
“你们夺了我姐一生,今日也该还!”他盯着沈知微,“她在冷宫熬了十年,连口热饭都吃不上。你们立什么太子?不过是替罪羔羊!”
沈知微低头看怀中的孩子。他脸色发白,手指死死抓着椅沿,却没有哭。
她伸手抚过他的发顶,声音很轻:“不怕,母后在。”
然后抬起头,目光扫过全场:“谁敢动储君,便是与本宫为敌。伤我亲子,本宫必诛其九族。”
话音落下,无人应声。
她抱着太子起身,一步一步踏上御座台阶。裴砚让开半步,她将孩子安置在龙椅旁的金童椅上,自己立于其后,一手扶椅背,另一只手按住膝前软剑柄。
“今日立储,非仅为私情,更为天下定心。”她说,“自此之后,太子所行,即陛下之意,即本宫之命。凡有异心者,视此箭。”
她指向匾额上的冷箭。
百官再次跪倒,山呼万岁之声震得梁上灰尘簌簌落下。
刺客被拖下去时还在笑,嘴里念着冷宫弃妃的名字。沈知微记住了他的口音,是南地人,不该出现在京畿禁军名单里。
典礼结束,女官上前准备带太子回昭阳宫。
沈知微亲自抱起孩子,一路送到宫道口。沿途宫人垂首肃立,无人敢抬头。太子靠在她怀里,小手一直抓着她的衣襟,直到看见昭阳宫的宫门才松了口气。
“母后明天还能来吗?”他仰头问。
“能。”她摸了摸他的额头,“以后每日清晨,母后都会来看你读书。”
孩子点点头,被乳母接走。他的身影消失在宫门后,背影挺得笔直。
沈知微转身,迎上裴砚走来的脚步。
“刺客背后还有人。”她说,“他提到的姐姐,是十年前废黜的林嫔。当年她因巫蛊案贬入冷宫,至今未死。此人既是她胞弟,怎会轻易混进宫墙?”
裴砚点头:“查。”
“我会查到底。”她顿了顿,“但别惊动太后旧宫。”
裴砚看着她:“你已是真正的国母。”
她没说话,只轻轻颔首。
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是禁军副统领带着审讯记录赶来。他单膝跪地,呈上一份供词抄件。
沈知微接过翻开,第一页写着:“……受沈家嫡女密信召见,允诺助其姐脱困,事成后赐田三百亩,银两千两。”
她合上纸页,指尖在封皮上停了一瞬。
风从宫道尽头吹来,卷起几片落叶。她转身朝永巷走去,裙裾拂过青石路面,脚步平稳。
脑海里突然响起冰冷机械音——
【宿主护子成功,解锁“慈母乾坤”成就】
她脚步微顿。
这是系统第一次用“母亲”这个词评价她。
她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目光清明。抬头看向天空,日头正中,阳光落在她肩头,像一层薄纱。
她继续往前走,穿过一道拱门,进入西六宫区域。
前方是御药房所在的小院,门口站着两名太医,正在低声交谈。她本欲绕行,却见其中一人手里拿着个褐色药包,封口印着昭阳宫专用花押。
她停下。
那太医察觉有人靠近,连忙行礼。
“太子近日可有用药?”她问。
“回娘娘,是调理脾胃的方子,每日一剂,已服三日。”
她伸出手:“给我看看。”
太医迟疑一下,递上药包。
她拆开封口,捻出一点粉末闻了闻,又用指甲刮了刮质地。
指腹传来细微颗粒感。
这不是寻常健脾散。
她盯着药包,声音很轻:“这药,是谁开的方?”
太医低头:“是……是尚药局陈太医奉旨调配,说是陛下交代的补益之剂。”
她没再问,把药包收进袖中。
远处宫铃轻响,是午时三刻的报时。
她转身朝昭阳宫方向快步走去,步子越走越急。
药包在袖中发出轻微摩擦声。
他站在阶下,目光沉稳,只轻轻点头。
大殿钟声响起,百官列队入宫门。今日是皇长子册封太子的大典,金銮殿前铺了红毯,一直通到丹陛之下。礼部官员捧着诏书立于东侧,太常寺乐师执乐器分列两旁。
沈知微将太子交还给乳母片刻,自己整理衣袖。凤纹深衣压着金线,领口绣工细密,这是皇后主持储君典礼应有的规制。她接过内侍递来的金托盘,上面放着太子冠冕——赤金嵌玉,顶缀明珠,重得一个五岁孩子几乎扛不住。
裴砚走上丹陛,在龙椅前站定。
鼓乐起。
皇长子由乳母牵着手,一步步走上台阶。他穿的是正红蟒袍,腰束玉带,小脸绷得紧紧的,脚步却没乱。走到殿中时,忽然抬头看了眼高悬的“正大光明”匾额,那里还钉着一支箭,尾羽微微颤动。
沈知微上前一步,从乳母手中接过孩子,抱上丹陛西侧专设的金童椅。椅子比寻常孩童坐的高些,象征储君之位已定。
裴砚展开圣旨,声音洪亮:“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立皇长子裴承稷为太子,掌东宫事,统六率卫,承朕志,安社稷。”
百官跪拜,齐呼万岁。
沈知微一手扶着椅背,另一只手垂在身侧,袖中三枚银针早已备好。她不动声色扫视殿外高墙,日光斜照,檐角飞兽投下长长影子。有风掠过瓦当,带动一片枯叶翻滚落地。
就在宣读诏书完毕的刹那,一道寒光自殿外破空而至。
箭矢直取太子面门。
沈知微耳尖一动,立刻触碰耳侧。
【心镜系统启动】
【目标:殿外高墙暗处人影】
【心声读取中……】“这一箭要穿他喉管,姐姐说只要太子死,皇后必失宠!”
三秒结束。
她右腕轻抖,一枚银针疾射而出。针尖撞上箭镞,发出一声脆响。那支箭偏了寸许,擦过太子冠顶,狠狠钉入“正大光明”匾额中央,离方才那支不过半尺距离。
殿内哗然。
侍卫冲出殿门,片刻后押回一人。是个年轻男子,脸上有道旧疤,跪在地上冷笑不止。
“你们夺了我姐一生,今日也该还!”他盯着沈知微,“她在冷宫熬了十年,连口热饭都吃不上。你们立什么太子?不过是替罪羔羊!”
沈知微低头看怀中的孩子。他脸色发白,手指死死抓着椅沿,却没有哭。
她伸手抚过他的发顶,声音很轻:“不怕,母后在。”
然后抬起头,目光扫过全场:“谁敢动储君,便是与本宫为敌。伤我亲子,本宫必诛其九族。”
话音落下,无人应声。
她抱着太子起身,一步一步踏上御座台阶。裴砚让开半步,她将孩子安置在龙椅旁的金童椅上,自己立于其后,一手扶椅背,另一只手按住膝前软剑柄。
“今日立储,非仅为私情,更为天下定心。”她说,“自此之后,太子所行,即陛下之意,即本宫之命。凡有异心者,视此箭。”
她指向匾额上的冷箭。
百官再次跪倒,山呼万岁之声震得梁上灰尘簌簌落下。
刺客被拖下去时还在笑,嘴里念着冷宫弃妃的名字。沈知微记住了他的口音,是南地人,不该出现在京畿禁军名单里。
典礼结束,女官上前准备带太子回昭阳宫。
沈知微亲自抱起孩子,一路送到宫道口。沿途宫人垂首肃立,无人敢抬头。太子靠在她怀里,小手一直抓着她的衣襟,直到看见昭阳宫的宫门才松了口气。
“母后明天还能来吗?”他仰头问。
“能。”她摸了摸他的额头,“以后每日清晨,母后都会来看你读书。”
孩子点点头,被乳母接走。他的身影消失在宫门后,背影挺得笔直。
沈知微转身,迎上裴砚走来的脚步。
“刺客背后还有人。”她说,“他提到的姐姐,是十年前废黜的林嫔。当年她因巫蛊案贬入冷宫,至今未死。此人既是她胞弟,怎会轻易混进宫墙?”
裴砚点头:“查。”
“我会查到底。”她顿了顿,“但别惊动太后旧宫。”
裴砚看着她:“你已是真正的国母。”
她没说话,只轻轻颔首。
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是禁军副统领带着审讯记录赶来。他单膝跪地,呈上一份供词抄件。
沈知微接过翻开,第一页写着:“……受沈家嫡女密信召见,允诺助其姐脱困,事成后赐田三百亩,银两千两。”
她合上纸页,指尖在封皮上停了一瞬。
风从宫道尽头吹来,卷起几片落叶。她转身朝永巷走去,裙裾拂过青石路面,脚步平稳。
脑海里突然响起冰冷机械音——
【宿主护子成功,解锁“慈母乾坤”成就】
她脚步微顿。
这是系统第一次用“母亲”这个词评价她。
她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目光清明。抬头看向天空,日头正中,阳光落在她肩头,像一层薄纱。
她继续往前走,穿过一道拱门,进入西六宫区域。
前方是御药房所在的小院,门口站着两名太医,正在低声交谈。她本欲绕行,却见其中一人手里拿着个褐色药包,封口印着昭阳宫专用花押。
她停下。
那太医察觉有人靠近,连忙行礼。
“太子近日可有用药?”她问。
“回娘娘,是调理脾胃的方子,每日一剂,已服三日。”
她伸出手:“给我看看。”
太医迟疑一下,递上药包。
她拆开封口,捻出一点粉末闻了闻,又用指甲刮了刮质地。
指腹传来细微颗粒感。
这不是寻常健脾散。
她盯着药包,声音很轻:“这药,是谁开的方?”
太医低头:“是……是尚药局陈太医奉旨调配,说是陛下交代的补益之剂。”
她没再问,把药包收进袖中。
远处宫铃轻响,是午时三刻的报时。
她转身朝昭阳宫方向快步走去,步子越走越急。
药包在袖中发出轻微摩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