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砚的手还握着她的手腕,指尖触到一丝温热的湿意。他低头看了眼她手上的伤,血已经渗出布条,沿着指节滑下。
他没说话,只解下身上披风,兜头盖在她肩上。玄色织金的边角垂落,遮住她半边身子。他翻身上马,缰绳一扯,战马前蹄扬起,直奔阵前。
沈知微站在原地,披风沉得压肩。她没动,目光追着他背影。
敌军残部还在集结。那支由贺临亲率的铁骑已折损大半,但剩下的人仍列阵冲锋,刀枪齐举,喊声震天。他们想冲破包围,往西岭逃去。
裴砚立在中军旗下,面朝敌阵。他抽出腰间御剑,剑身映着日光,寒气逼人。
敌将策马疾冲,手中长刀横劈,直取旗杆。只要砍倒旗帜,军心必乱。
裴砚动了。他策马迎上,速度不快,却稳如山岳。两骑交错瞬间,他抬臂挥剑。一声脆响,敌将刀刃断成两截。未等对方反应,裴砚反手再斩,剑锋从肩至颈斜劈而下。
人头落地,鲜血喷涌三尺高。尸体晃了两下,栽下马背。
全场死寂。
连风都停了。叛军前排的士兵僵在原地,握刀的手发抖。后排有人后退,踩到了同伴的脚,踉跄摔倒也没人扶。
裴砚收剑回鞘,马蹄缓缓前行一步。他声音不高,却传遍四野:“再敢犯者,与此同。”
没有人回应。只有战马打了个响鼻。
沈知微这时才动。她抬手抚平披风褶皱,一步步走上高台。台子是临时搭的,木板粗糙,踩上去会吱呀作响。她走得稳,裙摆扫过木刺也没停。
她从怀中取出一柄剑。剑鞘漆黑,镶金纹凤首,是册封那日铸的皇后佩剑。此剑不杀生,只镇乾坤。
她双手捧剑,高举过顶。阳光照在剑鞘上,反射出一道金光,划过整个战场。
“陛下已斩逆首,天命昭昭!”她开口,声音清亮,“尔等若弃械归降,可免死罪。若执迷不悟——”她顿了顿,剑尖猛然下压,“与此剑同断!”
话音落,身后骑兵齐吼“万岁”。千人同声,声浪掀动尘土,山谷回荡不止。
前排叛军开始放兵器。刀枪砸地的声音接连响起,像雨点打在铁皮上。有人跪下,双手抱头。更多人迟疑着,看左右同伴的动作。
一个老兵扔了矛,转头对身边年轻士兵说:“咱娘还在等吃饭呢。”那年轻人咬着牙,终于也松了手。
投降的人越来越多。零星还有几个不肯放武器的,被同伴推开,孤立在空地上。
沈知微走下高台,朝囚车走去。
裴昭被锁在铁笼里,双手抓着栏杆。他脸上沾了灰,嘴角裂开一道口子,眼睛却还盯着战场。看到她走近,他冷笑一声。
“你赢了?”他说,“你以为这样就能定我罪?我是真命之人,天下终将归我。”
沈知微站定,离囚车三步远。她没抬头看他,只看着那些放下武器的士兵。
“你说你是真命之人。”她终于开口,“可刚才那一声‘万岁’,是为谁喊的?百姓为你哭过吗?将士为你死过吗?你起兵靠的是仇恨,现在也被仇恨困住。你不配谈天命。”
裴昭猛地撞向栏杆,铁链哗啦作响。“我没有错!母妃被废那天,你们谁替她说过一句话?父皇冷落她,兄长夺位时踩着她的尸骨往上爬!我不过是拿回本该属于我的东西!”
“那你告诉我。”沈知微抬头,直视他,“你在牢里买通狱卒,是为了复仇?你在中秋夜派刺客,是为了讨公道?你勾结北狄,让边民遭劫,也是为了给你母妃争一口气?”
裴昭哑然。
她往前一步,声音压低:“你不是为母报仇。你是为自己不甘心。你恨所有人比你过得好,恨所有人都不看你一眼。所以你要烧了这天下,好让它重新洗牌——可这样的你,凭什么称王?”
裴昭嘴唇颤抖,想反驳,却说不出话。
远处传来马蹄声。
裴砚回来了。他没有再穿铠甲,只着常服,外罩一件暗红披风。他走到沈知微身边,与她并肩而立。
他看向囚车里的裴昭,眼神平静。“你曾是我弟弟。”他说,“但现在,你是叛国者。”
他又转向全军,抬起手臂:“此战,非朕一人之功。皇后运筹帷幄,三军奋勇杀敌。自今日起,帝后同心,共守江山!”
骑兵再次高呼“万岁”。这一次,声音更齐,更久,连山壁都在震动。
沈知微侧头看他。他的侧脸轮廓分明,下巴绷得很紧。风吹起他的衣角,也吹动她耳边的碎发。
她忽然觉得肩膀上的披风轻了些。
裴昭靠着囚车角落,慢慢滑坐下去。他低着头,不再看任何人。铁链缠在腿上,像一条死蛇。
一名校尉上前请示:“陛下,降兵如何处置?”
裴砚刚要开口,沈知微先说了话:“重伤者就地医治,轻伤者编入劳役队。愿归乡者登记造册,发路引放行。”
校尉应声而去。
另一名骑兵飞马来报:“西岭方向急讯,敌援军得知主将授首,已退入深山,不敢再进。”
裴砚点头:“传令各营,打扫战场,收殓阵亡将士。明日班师。”
沈知微轻轻吸了口气。这场仗打了太久。她转身欲走,脚下一软,膝盖差点磕地。裴砚伸手扶住她肘部。
“你累了。”他说。
“还好。”她站稳,“只是站久了。”
他没松手,反而揽住她肩膀,带着她往营帐方向走。两人身影叠在一起,被夕阳拉得很长。
营地开始忙碌起来。士兵清理尸体,医官救治伤员,炊烟从几处灶台升起。有老兵坐在火堆旁擦刀,一边哼着小调。
沈知微回头最后看了一眼囚车。
裴昭抬起头,正望向她。四目相对,他眼中没有恨意,也没有悔意,只有一片空荡。
她收回视线。
裴砚低声问:“接下来怎么办?”
她望着远方起伏的山脊,说:“先把人带回去。剩下的事,回京再说。”
他点头,握紧了她的手。
队伍开始整备。骑兵列队,战马嘶鸣。俘虏被分成几拨,由专人押送。战场上残留的兵器堆成小山,等着熔炼回炉。
沈知微被扶上马车时,看见自己袖口沾了血迹。不是她的,也不是裴砚的。她不知道是谁的。
车帘放下前,她听见外面有人喊:“准备出发!”
车轮滚动,碾过焦土。
她靠在车厢壁上,闭眼片刻。耳边是马蹄踏地的声音,整齐有力。
不知过了多久,车外突然一阵骚动。
她睁开眼,撩开车帘。
前方队伍停了下来。几名骑兵围住一辆囚车,正大声呵斥。囚车里,裴昭站起身,对着天空大笑。
“你们以为赢了?”他吼道,“我死了,还有别人!这天下——”
一支羽箭破空而来,钉入他脚边木板。
        他没说话,只解下身上披风,兜头盖在她肩上。玄色织金的边角垂落,遮住她半边身子。他翻身上马,缰绳一扯,战马前蹄扬起,直奔阵前。
沈知微站在原地,披风沉得压肩。她没动,目光追着他背影。
敌军残部还在集结。那支由贺临亲率的铁骑已折损大半,但剩下的人仍列阵冲锋,刀枪齐举,喊声震天。他们想冲破包围,往西岭逃去。
裴砚立在中军旗下,面朝敌阵。他抽出腰间御剑,剑身映着日光,寒气逼人。
敌将策马疾冲,手中长刀横劈,直取旗杆。只要砍倒旗帜,军心必乱。
裴砚动了。他策马迎上,速度不快,却稳如山岳。两骑交错瞬间,他抬臂挥剑。一声脆响,敌将刀刃断成两截。未等对方反应,裴砚反手再斩,剑锋从肩至颈斜劈而下。
人头落地,鲜血喷涌三尺高。尸体晃了两下,栽下马背。
全场死寂。
连风都停了。叛军前排的士兵僵在原地,握刀的手发抖。后排有人后退,踩到了同伴的脚,踉跄摔倒也没人扶。
裴砚收剑回鞘,马蹄缓缓前行一步。他声音不高,却传遍四野:“再敢犯者,与此同。”
没有人回应。只有战马打了个响鼻。
沈知微这时才动。她抬手抚平披风褶皱,一步步走上高台。台子是临时搭的,木板粗糙,踩上去会吱呀作响。她走得稳,裙摆扫过木刺也没停。
她从怀中取出一柄剑。剑鞘漆黑,镶金纹凤首,是册封那日铸的皇后佩剑。此剑不杀生,只镇乾坤。
她双手捧剑,高举过顶。阳光照在剑鞘上,反射出一道金光,划过整个战场。
“陛下已斩逆首,天命昭昭!”她开口,声音清亮,“尔等若弃械归降,可免死罪。若执迷不悟——”她顿了顿,剑尖猛然下压,“与此剑同断!”
话音落,身后骑兵齐吼“万岁”。千人同声,声浪掀动尘土,山谷回荡不止。
前排叛军开始放兵器。刀枪砸地的声音接连响起,像雨点打在铁皮上。有人跪下,双手抱头。更多人迟疑着,看左右同伴的动作。
一个老兵扔了矛,转头对身边年轻士兵说:“咱娘还在等吃饭呢。”那年轻人咬着牙,终于也松了手。
投降的人越来越多。零星还有几个不肯放武器的,被同伴推开,孤立在空地上。
沈知微走下高台,朝囚车走去。
裴昭被锁在铁笼里,双手抓着栏杆。他脸上沾了灰,嘴角裂开一道口子,眼睛却还盯着战场。看到她走近,他冷笑一声。
“你赢了?”他说,“你以为这样就能定我罪?我是真命之人,天下终将归我。”
沈知微站定,离囚车三步远。她没抬头看他,只看着那些放下武器的士兵。
“你说你是真命之人。”她终于开口,“可刚才那一声‘万岁’,是为谁喊的?百姓为你哭过吗?将士为你死过吗?你起兵靠的是仇恨,现在也被仇恨困住。你不配谈天命。”
裴昭猛地撞向栏杆,铁链哗啦作响。“我没有错!母妃被废那天,你们谁替她说过一句话?父皇冷落她,兄长夺位时踩着她的尸骨往上爬!我不过是拿回本该属于我的东西!”
“那你告诉我。”沈知微抬头,直视他,“你在牢里买通狱卒,是为了复仇?你在中秋夜派刺客,是为了讨公道?你勾结北狄,让边民遭劫,也是为了给你母妃争一口气?”
裴昭哑然。
她往前一步,声音压低:“你不是为母报仇。你是为自己不甘心。你恨所有人比你过得好,恨所有人都不看你一眼。所以你要烧了这天下,好让它重新洗牌——可这样的你,凭什么称王?”
裴昭嘴唇颤抖,想反驳,却说不出话。
远处传来马蹄声。
裴砚回来了。他没有再穿铠甲,只着常服,外罩一件暗红披风。他走到沈知微身边,与她并肩而立。
他看向囚车里的裴昭,眼神平静。“你曾是我弟弟。”他说,“但现在,你是叛国者。”
他又转向全军,抬起手臂:“此战,非朕一人之功。皇后运筹帷幄,三军奋勇杀敌。自今日起,帝后同心,共守江山!”
骑兵再次高呼“万岁”。这一次,声音更齐,更久,连山壁都在震动。
沈知微侧头看他。他的侧脸轮廓分明,下巴绷得很紧。风吹起他的衣角,也吹动她耳边的碎发。
她忽然觉得肩膀上的披风轻了些。
裴昭靠着囚车角落,慢慢滑坐下去。他低着头,不再看任何人。铁链缠在腿上,像一条死蛇。
一名校尉上前请示:“陛下,降兵如何处置?”
裴砚刚要开口,沈知微先说了话:“重伤者就地医治,轻伤者编入劳役队。愿归乡者登记造册,发路引放行。”
校尉应声而去。
另一名骑兵飞马来报:“西岭方向急讯,敌援军得知主将授首,已退入深山,不敢再进。”
裴砚点头:“传令各营,打扫战场,收殓阵亡将士。明日班师。”
沈知微轻轻吸了口气。这场仗打了太久。她转身欲走,脚下一软,膝盖差点磕地。裴砚伸手扶住她肘部。
“你累了。”他说。
“还好。”她站稳,“只是站久了。”
他没松手,反而揽住她肩膀,带着她往营帐方向走。两人身影叠在一起,被夕阳拉得很长。
营地开始忙碌起来。士兵清理尸体,医官救治伤员,炊烟从几处灶台升起。有老兵坐在火堆旁擦刀,一边哼着小调。
沈知微回头最后看了一眼囚车。
裴昭抬起头,正望向她。四目相对,他眼中没有恨意,也没有悔意,只有一片空荡。
她收回视线。
裴砚低声问:“接下来怎么办?”
她望着远方起伏的山脊,说:“先把人带回去。剩下的事,回京再说。”
他点头,握紧了她的手。
队伍开始整备。骑兵列队,战马嘶鸣。俘虏被分成几拨,由专人押送。战场上残留的兵器堆成小山,等着熔炼回炉。
沈知微被扶上马车时,看见自己袖口沾了血迹。不是她的,也不是裴砚的。她不知道是谁的。
车帘放下前,她听见外面有人喊:“准备出发!”
车轮滚动,碾过焦土。
她靠在车厢壁上,闭眼片刻。耳边是马蹄踏地的声音,整齐有力。
不知过了多久,车外突然一阵骚动。
她睁开眼,撩开车帘。
前方队伍停了下来。几名骑兵围住一辆囚车,正大声呵斥。囚车里,裴昭站起身,对着天空大笑。
“你们以为赢了?”他吼道,“我死了,还有别人!这天下——”
一支羽箭破空而来,钉入他脚边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