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科考暗桩?心声揭秘-《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

  小太监跪在地上,头低着,声音发抖:“启禀娘娘,科举报名册……已经送进礼部了。”

  沈知微站在凤仪宫门口,手指微微一顿。她没说话,只是看着那小太监额头渗出的汗珠顺着鬓角滑下来。

  她转身进了内殿,袖口拂过门框,脚步未停。桌上摊着昨夜整理的考生名单副本,墨迹尚未干透。她一眼扫过,目光落在三个人名上——陈济民举荐的两名寒门学子,连同另一名江南才子,全都被划在淘汰之列。

  而取而代之的是三位从未听闻其名的“世家旁支”。

  她抬手翻开往年名录对比,纸页翻动间,发现这几处替换的名字笔迹虚浮,像是被人刻意描过,掩盖原字。

  “去传誊录女官。”她开口,声音不高,也不低。

  一刻钟后,女官跪在案前,双手捧着一叠纸册。“回娘娘,此次报名共收八百七十三人,其中三百二十一人为寒门出身。礼部初审后筛去四百零二人,余下四百七十一人进入贡院考试名单。”

  沈知微盯着那份名单末尾的印章。“主考官是周秉文?”

  “正是。礼部侍郎,掌春闱已有三届。”

  她没再问。前世裴昭篡位后,第一个提拔的就是这位“铁面考官”。当时人人都说他守正不阿,唯有她记得,那场政变前夜,他曾悄悄递上一份密报,点出五位忠于先帝的官员藏身之地。

  她指尖轻轻擦过耳后。系统启动的声音在脑中响起:【心镜已激活,剩余使用次数:九次。】

  “明日召周秉文入宫。”她说,“就说试题密封需皇后过目,按例走个流程。”

  女官应声退下。

  沈知微合上册子,走到窗边。天色阴沉,云层压得很低。她望着远处礼部官署的方向,没有动。

  第二天清晨,周秉文准时入宫。

  他穿一身青灰官袍,须发整齐,脸上带着惯有的肃穆神情。见到沈知微时,躬身行礼,动作标准得如同教科书。

  “臣参见皇后。”

  “免礼。”沈知微坐在案后,面前摆着几份空白试卷。“听闻今年试题已定,按规矩需由本宫查验封印。你将火漆样式呈上来。”

  周秉文从袖中取出一块铜模,双手奉上。

  沈知微接过,仔细查看。火漆纹路无误,与往年一致。

  她抬头看他:“听说你主持科考多年,从未出过差池。可有压力?”

  “职责所在,不敢懈怠。”他答得干脆。

  沈知微放下铜模,忽然道:“听说你家中老母常年患病,药石不断?”

  周秉文一怔,随即低头:“确有此事。幸得亲友接济,尚能支撑。”

  “哦?”她微微倾身,“哪位亲友如此仗义?”

  就在这一瞬,她指尖轻点耳后。

  【心镜启动,目标锁定。】

  三秒内,一道念头清晰浮现:*收了裴府三千金,必保三子高中……只要不查账册,无人能证。*

  沈知微眼神未变,嘴角甚至略略扬起。

  “你辛苦了。”她说,“下去吧。火漆无误,封印照常进行。”

  周秉文松了口气,行礼退出。

  殿门关上的那一刻,沈知微脸上的笑意彻底消失。

  她起身,抓起披风就往外走。

  御书房灯火通明。裴砚正在批阅奏折,听见脚步声抬头,见是她来,放下朱笔。

  “这么晚了,还有事?”

  “科举有问题。”她站在案前,语气平静,“主考官周秉文,收了钱。”

  裴砚眉头一皱:“证据呢?”

  “我没有物证。”她说,“但我听到了他的心声。”

  裴砚沉默片刻。他知道她那个秘密能力,从不追问真假,只看结果。

  “他说了什么?”

  “收了裴府三千金,必保三人高中。只要不查账册,没人能证明。”

  “裴府?”裴砚冷笑,“我弟弟的人终于动手了。”

  “他们选了个好时机。”沈知微道,“刚提拔了寒门官员,立刻就在科考上做手脚。这不是为了权位,是为了动摇民心。”

  裴砚站起身,在殿中走了两步。“若现在抓人,礼部必然动荡。若放任不管,寒门士子寒心。”

  “不必大张旗鼓。”她说,“今晚动手。封锁贡院周边,换掉所有火漆封条,派人盯住他府上往来之人。等他明日入场监考,当场拿下。”

  裴砚盯着她看了很久。“你不怕牵连太大?”

  “怕。”她说,“但我更怕将来有人指着朝廷说,清廉不如一张银票。”

  裴砚点头。“准了。”

  他拍了三下手掌。暗卫统领从侧门走入,单膝跪地。

  “按她说的办。”裴砚下令,“一个时辰内,贡院内外全部换防。主考官身边安插便衣,一旦发现传递消息,立即控制。试卷重新封存,旧册销毁。”

  “是!”

  暗卫领命而去。

  沈知微站在一旁,看着烛火映在裴砚脸上。他的轮廓比从前柔和了些,但眼神依旧锋利。

  “你回去歇着。”他说,“明天我去现场。”

  “我不放心。”她说,“我要亲眼看着那个人被带走。”

  裴砚看了她一眼,没反对。

  第二天黎明,贡院外已聚集数百考生。

  天还没亮,寒气逼人。许多人裹着旧棉袍蹲在地上,手里攥着准考证。有人低声议论,有人说不出话,只盯着那扇紧闭的大门。

  沈知微站在高台之上,披着黑色斗篷,远远望着入口。

  不多时,周秉文坐着轿子来了。他下了轿,整了整衣冠,朝大门走去。

  就在他即将迈入的一刻,两名便衣突然上前,一左一右架住他手臂。

  “你们干什么!”他挣扎起来。

  “奉旨查案。”一人亮出腰牌,“周秉文,涉嫌科举舞弊,即刻押解刑部受审!”

  人群瞬间炸开。

  有人惊呼,有人后退,更多人愣在原地。

  周秉文脸色惨白,声音发颤:“我没有!这是诬陷!我可是陛下钦点的主考官!”

  “你说没有。”一个冷峻的声音响起。

  裴砚从侧门走出,玄色长袍衬得他身形挺拔。他一步步走近,目光如刀。

  “那你告诉我,裴府送去的三千两白银,是怎么回事?你家账房昨夜烧毁的那本流水册子,又是为何?”

  周秉文浑身一震,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

  “你口口声声说为国选才。”裴砚继续道,“可你选的是钱,不是人。”

  他抬手一挥。“带下去。”

  周秉文被强行拖走,嘴里还在喊:“裴府不会放过你们!他们答应过保我平安!”

  声音渐远。

  全场寂静。

  忽然,一个年轻考生扑通跪下,重重磕了个头。

  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越来越多的人跪了下来。

  有人哽咽着喊:“天理昭昭!”

  也有人仰头望着天空,眼泪往下掉。

  沈知微站在高台上,看着这一切。她没有笑,也没有动。

  她抬起手,摸了摸耳后的皮肤。系统安静地待在那里,像一块冰冷的石头。

  她转身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粗布衣衫的年轻人从人群中走出几步,抬头看向她的方向。

  他嘴唇动了动,声音很轻,却清晰传来:

  “若真有青天,愿不负此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