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沉得像墨,沈知微站在镇波号船舱内,手里那封烧了一角的密信已被她折好,贴身收在襟口。海风从窗缝钻进来,吹得灯焰一晃,她抬手扶了下白玉簪,发丝掠过左颊伤口,刺了一下。
她没说话,只是把披风紧了紧。
陈海在外通报:“娘娘,京畿已入视野,半个时辰靠岸。”
“传令,直入宫门。”她声音很稳,“不回府,不见客。”
船靠岸时天刚亮。宫门守卫见到她一身玄衣染尘,脸上带伤,却脚步未停,只挥手让开道路。她一路穿过长廊,鞋底敲在青砖上,一声接一声。
太后病重的消息是三天前递来的。她当时正盯着海图,听见后只顿了顿,继续下令布防。现在,她终于回来了。
寝殿外已聚了几位宗室老臣。为首的是礼部尚书周元甫,须发皆白,拄着拐杖立在檐下。其余人低声交谈,目光时不时扫向殿门。
沈知微走近时,他们停了话。
她没停下,径直走向殿前太监:“我要见太后。”
太监犹豫:“陛下已在里面,诸位大人……”
“我从海上回来,带着战报。”她打断,“太后若还清醒,必愿听一句实情。”
太监不敢拦,低头掀帘。
殿内药味浓重。床榻上太后闭着眼,呼吸微弱。裴砚站在床边,一身常服未换,眉心紧锁。听见脚步声,他回头。
“你回来了。”他说。
她点头,走到床前,轻声唤:“太后。”
太后睁开眼,目光浑浊,却慢慢聚焦在她脸上。那只枯瘦的手微微动了下,指尖朝她伸来。
沈知微立刻上前握住。
太后没说话,只是用力攥了她一下,另一只手缓缓移向枕下,掏出一个紫檀木匣。匣子小巧,雕着凤纹,上有双锁。
她把匣子塞进沈知微手里,嘴唇颤了颤,吐出两个字:“交给……他。”
沈知微低头看着匣子,再抬头时,太后已经闭上了眼,气息更弱。
她起身退到角落,将匣子藏进袖中。
裴砚跟过来:“她说了什么?”
“她说这东西要交给你。”她低声道,“只有你能开。”
裴砚皱眉:“我知道钥匙在哪。但现在不是时候。”
外头传来脚步声,周元甫的声音隔着帘子响起:“陛下,臣等请见太后,问安疾。”
沈知微看了裴砚一眼:“他们不会让你一个人出来。”
裴砚冷下脸:“那就让他们等着。”
话音落,太后忽然剧烈喘息起来。众人冲进屋内,只见她胸口起伏几下,头一偏,不动了。
殿内静了一瞬。
随即有太监跪地哭喊:“太后驾崩——!”
外面的老臣们立刻躁动起来。周元甫带头冲进来,扑到床前查看,回头厉声质问:“为何不让宗亲入内送终?此乃大不敬!”
裴砚站直身体:“太后临终前只召一人,是本宫之命,何须向你们解释?”
“陛下!”周元甫声音拔高,“先帝未留明诏,您以庶子登基已是权宜。如今太后薨逝,国不可一日无主,当召开宗庙会议,重议储君人选!”
“放肆。”沈知微开口,声音不大,却压住了嘈杂,“太后刚走,你们就要夺位?”
另一位老臣冷笑:“沈氏,你不过一介妃嫔,也敢插手宗庙大事?陛下出身卑微,母妃早亡,非嫡非长,凭什么承统?”
“凭这个。”她从袖中取出紫檀匣,举在空中。
众人目光齐刷刷盯住。
“这是太后临终亲授之物。”她说,“内藏遗诏与凤印,定天下正统。你们若不信,大可当众查验。”
周元甫脸色变了:“你说是就是?谁能证明?”
“我能。”她盯着他,“你要不要试试看?”
两人对视片刻,周元甫终究没再说话。
沈知微转身看向裴砚:“陛下,该去太极殿了。”
清晨的太极殿外,百官齐聚。晨光洒在丹阶上,映出长长的影子。沈知微随裴砚走上台阶,手中仍握着紫檀匣。
刚站定,周元甫便越众而出,拱手道:“陛下,臣请开启宗庙名录,重议皇位归属。庶出之子执掌社稷,不合祖制!”
“祖制?”沈知微上前一步,“太后遗诏在此,你们还要违逆她的意思?”
“遗诏何在?”有人喊。
她不再多言,将匣子放在案上,取出一把银钥:“双钥开匣,一在我手,一在陛下处。”
裴砚取出自己的钥匙,两人同时插入。
咔哒一声,锁开了。
她掀开盖子,取出黄绫卷轴,缓缓展开。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先帝虽未立储,然裴砚仁德兼备,平乱安民,实为天命所归。本宫临终亲书,明定其为正统君主,继统大周,永掌江山。若有异议者,即为逆天背伦,宗庙不容。”
全场死寂。
她在末尾指了一下:“看这里,太后亲笔签名,加盖凤印,火漆封存完好。谁要说假,站出来指一个字。”
没人动。
周元甫嘴唇抖了抖,终是低下头。
她卷起诏书,交到裴砚手中:“现在,你是名正言顺的皇帝了。”
裴砚接过,转身面向百官。阳光落在他肩上,他声音沉稳:“自今日起,凡再议皇位正统者,以谋逆论处。”
群臣跪地,齐呼万岁。
声音如潮水般涌起,震动殿宇。
沈知微站在他身侧,没有跪。她看着那些低头的脑袋,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的脸。
然后,她轻轻呼出一口气。
仪式结束,人群散去。裴砚拉着她往内廷走,低声问:“你怎么知道他们会动手?”
“我见过太多人嘴上恭敬,心里想的却是别的。”她说,“昨晚在船上,我就该明白,有些事不会随着一场海战就结束。”
他停下脚步:“你累了。”
“还不算。”她摇头,“只要你还坐在那个位置上,就会有人想把你拉下来。”
他看着她,忽然握紧她的手:“有你在,我不怕。”
她没回答,只是跟着他继续往前走。
东暖阁外,两名宫人守在门口。看见他们,连忙行礼。
裴砚推门进去,屋里炭火烧得正好,暖意扑面。
她刚踏进一步,忽然身子一僵。
腹部传来一阵钝痛,像是有什么东西往下坠。她下意识扶住门框,手指抠进了木缝里。
裴砚察觉不对,立刻转身扶住她:“怎么了?”
“没事。”她咬牙,“可能是坐船太久,腰不舒服。”
他不信:“你脸色白了。”
“真的没事。”她勉强笑了笑,“我们先进去,还有事要谈。”
他盯着她看了两秒,才松开手。
她迈步走进去,脚步略沉。
炭盆里的火苗跳了一下,爆出一粒火星,落在她裙角,烧出一个小洞。
        她没说话,只是把披风紧了紧。
陈海在外通报:“娘娘,京畿已入视野,半个时辰靠岸。”
“传令,直入宫门。”她声音很稳,“不回府,不见客。”
船靠岸时天刚亮。宫门守卫见到她一身玄衣染尘,脸上带伤,却脚步未停,只挥手让开道路。她一路穿过长廊,鞋底敲在青砖上,一声接一声。
太后病重的消息是三天前递来的。她当时正盯着海图,听见后只顿了顿,继续下令布防。现在,她终于回来了。
寝殿外已聚了几位宗室老臣。为首的是礼部尚书周元甫,须发皆白,拄着拐杖立在檐下。其余人低声交谈,目光时不时扫向殿门。
沈知微走近时,他们停了话。
她没停下,径直走向殿前太监:“我要见太后。”
太监犹豫:“陛下已在里面,诸位大人……”
“我从海上回来,带着战报。”她打断,“太后若还清醒,必愿听一句实情。”
太监不敢拦,低头掀帘。
殿内药味浓重。床榻上太后闭着眼,呼吸微弱。裴砚站在床边,一身常服未换,眉心紧锁。听见脚步声,他回头。
“你回来了。”他说。
她点头,走到床前,轻声唤:“太后。”
太后睁开眼,目光浑浊,却慢慢聚焦在她脸上。那只枯瘦的手微微动了下,指尖朝她伸来。
沈知微立刻上前握住。
太后没说话,只是用力攥了她一下,另一只手缓缓移向枕下,掏出一个紫檀木匣。匣子小巧,雕着凤纹,上有双锁。
她把匣子塞进沈知微手里,嘴唇颤了颤,吐出两个字:“交给……他。”
沈知微低头看着匣子,再抬头时,太后已经闭上了眼,气息更弱。
她起身退到角落,将匣子藏进袖中。
裴砚跟过来:“她说了什么?”
“她说这东西要交给你。”她低声道,“只有你能开。”
裴砚皱眉:“我知道钥匙在哪。但现在不是时候。”
外头传来脚步声,周元甫的声音隔着帘子响起:“陛下,臣等请见太后,问安疾。”
沈知微看了裴砚一眼:“他们不会让你一个人出来。”
裴砚冷下脸:“那就让他们等着。”
话音落,太后忽然剧烈喘息起来。众人冲进屋内,只见她胸口起伏几下,头一偏,不动了。
殿内静了一瞬。
随即有太监跪地哭喊:“太后驾崩——!”
外面的老臣们立刻躁动起来。周元甫带头冲进来,扑到床前查看,回头厉声质问:“为何不让宗亲入内送终?此乃大不敬!”
裴砚站直身体:“太后临终前只召一人,是本宫之命,何须向你们解释?”
“陛下!”周元甫声音拔高,“先帝未留明诏,您以庶子登基已是权宜。如今太后薨逝,国不可一日无主,当召开宗庙会议,重议储君人选!”
“放肆。”沈知微开口,声音不大,却压住了嘈杂,“太后刚走,你们就要夺位?”
另一位老臣冷笑:“沈氏,你不过一介妃嫔,也敢插手宗庙大事?陛下出身卑微,母妃早亡,非嫡非长,凭什么承统?”
“凭这个。”她从袖中取出紫檀匣,举在空中。
众人目光齐刷刷盯住。
“这是太后临终亲授之物。”她说,“内藏遗诏与凤印,定天下正统。你们若不信,大可当众查验。”
周元甫脸色变了:“你说是就是?谁能证明?”
“我能。”她盯着他,“你要不要试试看?”
两人对视片刻,周元甫终究没再说话。
沈知微转身看向裴砚:“陛下,该去太极殿了。”
清晨的太极殿外,百官齐聚。晨光洒在丹阶上,映出长长的影子。沈知微随裴砚走上台阶,手中仍握着紫檀匣。
刚站定,周元甫便越众而出,拱手道:“陛下,臣请开启宗庙名录,重议皇位归属。庶出之子执掌社稷,不合祖制!”
“祖制?”沈知微上前一步,“太后遗诏在此,你们还要违逆她的意思?”
“遗诏何在?”有人喊。
她不再多言,将匣子放在案上,取出一把银钥:“双钥开匣,一在我手,一在陛下处。”
裴砚取出自己的钥匙,两人同时插入。
咔哒一声,锁开了。
她掀开盖子,取出黄绫卷轴,缓缓展开。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先帝虽未立储,然裴砚仁德兼备,平乱安民,实为天命所归。本宫临终亲书,明定其为正统君主,继统大周,永掌江山。若有异议者,即为逆天背伦,宗庙不容。”
全场死寂。
她在末尾指了一下:“看这里,太后亲笔签名,加盖凤印,火漆封存完好。谁要说假,站出来指一个字。”
没人动。
周元甫嘴唇抖了抖,终是低下头。
她卷起诏书,交到裴砚手中:“现在,你是名正言顺的皇帝了。”
裴砚接过,转身面向百官。阳光落在他肩上,他声音沉稳:“自今日起,凡再议皇位正统者,以谋逆论处。”
群臣跪地,齐呼万岁。
声音如潮水般涌起,震动殿宇。
沈知微站在他身侧,没有跪。她看着那些低头的脑袋,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的脸。
然后,她轻轻呼出一口气。
仪式结束,人群散去。裴砚拉着她往内廷走,低声问:“你怎么知道他们会动手?”
“我见过太多人嘴上恭敬,心里想的却是别的。”她说,“昨晚在船上,我就该明白,有些事不会随着一场海战就结束。”
他停下脚步:“你累了。”
“还不算。”她摇头,“只要你还坐在那个位置上,就会有人想把你拉下来。”
他看着她,忽然握紧她的手:“有你在,我不怕。”
她没回答,只是跟着他继续往前走。
东暖阁外,两名宫人守在门口。看见他们,连忙行礼。
裴砚推门进去,屋里炭火烧得正好,暖意扑面。
她刚踏进一步,忽然身子一僵。
腹部传来一阵钝痛,像是有什么东西往下坠。她下意识扶住门框,手指抠进了木缝里。
裴砚察觉不对,立刻转身扶住她:“怎么了?”
“没事。”她咬牙,“可能是坐船太久,腰不舒服。”
他不信:“你脸色白了。”
“真的没事。”她勉强笑了笑,“我们先进去,还有事要谈。”
他盯着她看了两秒,才松开手。
她迈步走进去,脚步略沉。
炭盆里的火苗跳了一下,爆出一粒火星,落在她裙角,烧出一个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