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盛世长歌传?万世基业启-《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

  海面上的太阳升得更高了,沈知微站在玉阶上,风从宫道尽头吹来,卷起她袖口的绣边。内侍的声音还在耳边回响——水师抓到了偷渡的残党,正押解入京。

  她没有动。

  身后殿门开启,裴砚走了出来,玄色龙袍在晨光下泛着暗金纹路。他走到她身边,目光望向远处宫墙外攒动的人头。

  “百姓还在等。”他说。

  “他们在等一个交代。”她答。

  昨夜逆党伏诛的消息传遍全城,街头巷尾贴满了告示。礼部连夜拟诏,钟鼓楼九声鸣响后,整座京城像是松了一口气。可这还不够。乱局已平,但人心未定。有人仍在观望,有人暗中嘀咕,说皇后权势太重,储君年幼,国柄不该系于妇人之手。

  沈知微知道,这一关必须过。

  她转身走进大殿,召来礼部尚书。半个时辰后,祭天诏书张贴各城门:“今奸佞尽除,四海归心,帝后共祭天地,告慰山河。”

  消息一出,百官震动。

  太庙前,老臣们聚在一起低声议论。有人说祖制无此先例,有人说太平未稳不宜大典,更有人提起《祖训》中“后宫不得干政”一条,意有所指。

  裴砚没理会。

  他亲自焚香祷告,立于太庙中央,声音沉稳:“朕与皇后同心同德,共理天下。若有离间者,视同谋逆。”

  话音落下,满堂寂静。

  无人再敢多言。

  三日后清晨,祭天台前鼓乐齐鸣。青石台阶被洒扫得一尘不染,礼官列队而立。裴砚身穿明黄祭服,头戴十二旒冠冕,缓步登台。沈知微身着凤纹深衣,发髻高挽,仅簪一支白玉长簪,随其后而行。

  百官跪迎,百姓伏地。

  天地坛上香烟缭绕,铜鼎中火光跃动。司礼官高声唱诵祝文,宣告乱局终结,盛世初启。

  就在祝文将毕之时,钦天监监正上前一步,手持星图奏报:“昨夜三更,紫微帝星独耀东方,气象昭然,请陛下裁断。”

  沈知微站在台侧,听见这话,脚步微顿。

  她抬眼看向那老臣,指尖轻轻拂过袖口。风正好吹起她的衣袖,她顺势靠近监正耳边,声音低却清晰:“你我皆亲眼所见,凤星伴紫微同出东方,三刻不散。你说只有一星,是欺天,还是欺心?”

  监正身体一僵。

  他猛地抬头再看星图,昨晚记录的轨迹赫然在目——两颗主星并列东天,光辉交映,持续整整半个时辰。

  冷汗顺着他鬓角滑下。

  他当即跪倒在地,高声改奏:“臣误读天象!实乃紫微帝星煌煌,凤星伴侧不离!天示祥瑞,帝后共治,万世昌隆!”

  全场哗然。

  片刻后,爆发出震天欢呼。

  “明君贤后!”

  “天命所归!”

  百姓齐跪,叩首不止。朝臣们面面相觑,终也俯身下拜。

  星象是天命,谁也不敢再质疑。

  祭礼结束,宫宴设于太极殿外广场。红毯铺地,灯彩高悬。文武百官按品级就座,宫墙之外,百姓挤满了街道,仰头望着高台。

  酒过三巡,乐声渐起。

  忽然,一名宗室老臣起身,捧着一本泛黄册子走到殿前,双膝跪地:“陛下!《祖训》有言:‘后宫不得临朝,权柄不可旁落。’皇后屡参政事,虽有功绩,然逾礼制已久。请撤其议政权,以正纲常!”

  全场骤静。

  连乐声都停了。

  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在裴砚身上。

  他坐在龙椅上,没有立刻回应。而是缓缓起身,走下丹墀,一步步穿过人群,来到沈知微席前。

  她坐着没动,只是抬眼看她。

  他伸出手。

  她迟疑了一瞬,把手放了上去。

  他牵着她,一同登上高台。

  台下万人仰望,鸦雀无声。

  裴砚握紧她的手,面向天下,声音洪亮:“你们问我,为何让她参政?那我问你们——是谁让江南粮仓满溢?是谁令北狄低头称臣?是谁识破裴昭阴谋,保我江山不倒?”

  没人回答。

  他继续说:“这江山,不是我一个人打下来的。她在暗处布局,我在明处执剑。她想的每一策,我都记得;她走的每一步,我都看在眼里。没有她,就没有今日太平。”

  他转头看着她,眼神坚定:“从今日起,史书当记——大周盛世,始于帝后同心。此生共白首,万世基业启。”

  沈知微静静站着,手指微微收紧,回握住他的手。

  她没说话,只轻轻点头。

  台下先是死寂,接着一声呼喊炸开——

  “帝后贤明!”

  “万岁!万岁!万万岁!”

  呼声如潮,一波盖过一波。

  宫灯映着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投在城墙之上,像两座并立的山。

  夜渐深,宴未散。

  城楼上挂起千盏灯笼,照得皇宫如同白昼。孩子们举着纸扎的凤凰灯跑过街巷,嘴里唱着新编的歌谣:

  “东海外岛清,北狄不再争,

  南诏学礼仪,西疆稻谷盈。

  帝后同登台,天下共安宁,

  从此无战事,年年好收成。”

  沈知微站在高处,听着歌声飘来。

  她想起很多年前的那个雨夜。她跪在祠堂外,浑身湿透,被人指着鼻子骂私通。父亲背过身去,嫡母冷笑,婢女推搡。那时她以为,自己一辈子都只能低头活着。

  而现在,她站在这里,脚下是万家灯火,耳边是万民拥戴。

  她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庶女了。

  她是这个盛世的一部分。

  裴砚走到她身旁,轻声问:“累了吗?”

  她摇头,“还不想回去。”

  “那就再站一会儿。”

  他们并肩而立,望着这座由血与智、忍与谋换来的江山。

  远处传来更鼓声,已是子时。

  一名内侍快步走来,在台下躬身禀报:“陛下,钦天监再次观测,紫微与凤星仍在同轨,光芒未减。”

  裴砚听着,嘴角微扬。

  他握紧她的手,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你看,连天都在认。”

  沈知微侧头看他一眼,目光沉静。

  风又吹了起来,拂动她的裙角和发丝。

  台下的欢呼仍未停歇,人群簇拥着不肯散去。有孩子举起灯笼,拼出两个字——“皇后”。

  她望着那光,指尖轻轻动了一下。

  下一瞬,一名礼官匆匆奔上高台,手中捧着一块刚取下的星盘,脸色发白:“陛下,娘娘……北斗第七星……突然黯了半息,又复明。监正说……这是百年未见之象……”

  裴砚皱眉。

  沈知微却忽然抬手,制止了他开口。